首页 二次元 正文

北京城市图书馆齐白石图书文献展:沉浸式体验艺术与阅读的完美结合

二次元 2024-12-10 20

_北京图书馆新馆设计_北京最有创意的图书馆

读者参观“还有书可读——齐白石图书文献展”。

记者 卢艳霞

静静地读书、观察古籍修复、聆听黑胶唱片、欣赏戏曲艺术……即使是平日里,也有不少读者来到北京市图书馆,沉浸在书的海洋中,徜徉在书的世界里。艺术。

“现在人们获取书籍非常方便,那读者为什么还要走进图书馆呢?我们希望提取一些不同主题的馆藏资源,转化为体验式、互动式、可感知的场景。”在首都图书馆宣传策划部副部长李凌霄的生动讲解下,记者近日踏上了北京市图书馆的探访之路。

走进古籍档案馆,“还有书可读——齐白石图书文献展”正在展出。本次展览以北京美术学院图书馆收藏的近百册齐白石图书文献为主要展品。它融合了书画作品、视频、图片等多媒体素材,带领读者和观众在欣赏作品的同时,用文字勾勒出齐白石的艺术人生。 ,更深入地了解齐白石的人生经历、艺术创作和具有影响力的成就。展览特别呈现了齐白石回忆艺术经历时提到的画谱、印集等珍贵古籍,如清末拓片《爨龙岩碑》、晚清《爨包子碑》等。清代,民国“龙鸿山人”篆刻本。印璞》等,吸引读者驻足观看。

国家级古籍修复技术传播中心首都图书馆教学中心也落户古籍档案馆,已向读者开放三个多月。安静优雅的空间里,首都图书馆古籍修复师刘晓宇正在修复清末的《国语法正》。他先在破损的书页上喷了水,然后将修补纸贴在书页的背面,并用镊子小心地撕掉多余的纸边。他说,正在修复的古书有四处损坏,需要一个小时才能修复。 “每周二到周五,我们都会有演示活动,还会和读者讲造纸、印刷、修复等知识。”修复演示桌周围,靠墙立着的柜子整齐地摆放着90多种中国传统手工纸,这些纸来自全国各地。都是经过修复师精心挑选的纯手工纸张,适合修复古籍。修复材料展示区外,专门设置了“书籍修复”玻璃展示柜。修复工具经过精心布置和展示。他们是每天陪伴修复者的“伙伴”,像珍宝一样受到尊重。

在这里,“云林雅集”体验活动推出了“探寻古书本源”、“纸,因你”等系列手工艺活动,涵盖甲骨契刻、竹简书写、金石碑刻、石拓等,古造纸、花纸制作、流沙造纸、卷轴装订、折页书装订、线装书装订、书页修复、老画装裱等30多个体验项目。所有的活动都很难找到。

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图书馆,读者们正在安静地阅读。虽然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的设计藏书量为2万册,但它不会止步于文字传承。一个立体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世界正在徐徐展开。截至2024年11月,今年这里围绕传统节日文化举办了58场活动。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来到现场带领大家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激发了读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和传播。 “明年,非遗博物馆将推出100场活动,邀请全国各地的非遗传承人与读者互动。”李凌霄表示,活动也会更加丰富多彩,比如让读者体验演艺表演、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等。

来到东侧二楼艺术档案馆的艺术沙龙活动空间,仿佛走进了另一个时空隧道。屏幕上正在播放威尔第的歌剧《假面舞会》,男高音咏叹调漂浮在空中,与艺术档案馆中的黑胶唱片世界奇妙地融合在一起。一位读者正在听黑胶唱片。李凌霄告诉记者,展出的千余张现代黑胶唱片包括中外歌曲、歌剧、器乐等音乐类型。馆内提供6台高端黑胶唱片机及播放系统,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城市图书。博物馆还有一个不放手的理由。李凌霄还告诉记者,“在艺术档案馆,迄今为止最受欢迎的品牌之一叫做‘都市音乐集’。每个周末,我们都会邀请很多专业的音乐表演者同时表演和讲解。比如,演奏者会用钢琴的声音带出春雨的感觉。”

很多读者离开图书馆后都不愿意再去看知识山和数码卷轴。知识山的滚动内容包括世界各国语言的名言名言;数码卷轴的滚动内容是从宋朝到清朝不同时期的“听琴”。 《雅集图》中捕捉到的文人生活场景,画中还有一个奔跑的孩子,他手中的风筝已经飞进了“知识山”。一位从丹麦回来的中国孩子留言说,北京图书馆是他最喜欢的图书馆。

事实上,北京图书馆之行总会给读者带来惊喜。它是一个不断更新和创新的大型“多元文化综合体”。在古籍档案馆,沉浸式阅读体验系列《书籍隐语与园中玄梦》已向读者开放。这种创新的解谜活动赢得了大批年轻读者的热情参与。艺术档案馆和艺术空间正处于内部调试阶段。这里将播放8K片源,立体环绕音效与画面相结合,震撼观众。李凌霄透露,明年晚上将会有5场山谷音乐会。

2024年坎特伯雷基督教会大学撤销英语文学学位引发广泛关注与讨论
« 上一篇 2024-12-10
贾母头痛金玉良缘,宝钗自力更生谋高嫁,薛家困境与宝钗的婚姻策略
下一篇 » 2024-12-10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