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小长假宅酒店成新潮流,度假酒店订单量大幅增长
刚刚过去的小长假,有的人乐在其中、游览景点,有的人则选择“宅在家里”——不是在家,而是在酒店,一改父母“出门在酒店睡”的抱怨出去玩”变成了现实。
今年中秋佳节,不少消费者选择与家人朋友一起在酒店过节。拥有游乐设施、靠近游乐园或风景区的度假酒店尤其受到青睐。飞猪数据显示,虽然中秋期间当地酒店预订量较上月有所增长,但高星级度假酒店的预订量已恢复至去年中秋假期的80%左右。去哪儿网大数据显示,高星级度假酒店预订比例较去年增长20%以上。不仅是中秋节期间,“住酒店”正在成为假日消费新趋势。
近两年多来,疫情对酒店业造成沉重打击,但度假酒店却逆势而上,成为较早复苏的品类。有人说,疫情期间远行不方便,选择酒店度假是无奈之举,但事实并非一定如此。
“居家型”酒店究竟有何魅力让消费者印象深刻?旅行的方式有很多种。有人喜欢行程紧凑,到处打卡,有人则想放慢脚步,享受生活。对于这一群体的消费者,度假酒店可以提供一站式的住宿、餐饮、娱乐休闲。各种服务,酒店就是目的地,目的就是省心、省力、彻底放松。
选择“民宿酒店”的消费者是谁?大数据可以告诉我们答案。忙碌的都市白领喜欢“入住”舒适的酒店,“躺在酒店点外卖”,与朋友相聚。最好加上一些健身、保健、按摩服务,让身心彻底放松;年轻父母带孩子出行,最好如果关心宝宝能不能吃饱、玩得开心,最好利用儿童乐园、户外活动、美食制作、互动游戏等。总有安排;对于紧跟潮流的年轻一代来说,电竞酒店、二次元酒店、主题酒店尤其有吸引力……抓住不同消费群体的新需求,可以看到,近年来,在除了度假酒店的硬件不断智能化升级,多种新的休闲娱乐业态正在融入人们的度假生活。
“住宿酒店”的兴起本质上是旅游消费升级的体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产业体系的成熟,当前的消费需求正从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过去,观光旅游占据主流。在构成旅游过程的吃、住、行、游、购、娱等各种要素中,“游”是核心要素。其他元素都是围绕“旅游”结合起来的,酒店承担着最基本的责任。 “洗漱、休息、睡眠”功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旅游市场变化导致旅游各要素供给配置发生重大变化。休闲度假旅游需求的增长,使得“住宿”元素逐渐独立,度假酒店、民宿等新业态进入快速发展。预计。
可以预见,疫情过后,“住酒店”的趋势不会退去,消费者将面临更多的出行选择。度假酒店是一个充满专家的赛马场。国内外各大品牌均有布局。如何在万千选择中成为消费者的最爱,建立更强的消费依赖非常重要。除了硬件设施外,度假酒店的服务能力和差异化体验是吸引消费者的核心要素。酒店的沉浸式度假更多依靠的是优质贴心的服务以及打动消费者的感官和情感体验。酒店本身在疫情期间也磨炼了功力。内功和积累的声誉将成为未来胜利的砝码。 (张雪来源:经济日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