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安全在战争中的决定性作用:从风林火山到难知如阴的战略启示
战争中的通信安全有多重要?它可以决定战争的胜负!
二次元世界的朋友对于“风林火山”这个词一定不会陌生。日本战国时期的武田信玄,在他的军旗上印有“快如风、缓如林、猛如火、不动如山”的字样。数百年后,它通过电影、电视剧、动画作品为人们所熟知。这句话其实出自孙子《孙子兵法》中的名句“其快如风,其缓如林,其攻如火,其不动如山”。这其中的含义并不难理解——一支理想的军队应该做到进攻时如风火般迅猛,防守时如树林山峦有序稳定。
▲其实最后没有出现的两句话可能更重要。
然而这段话后却有两句话——“难知如影,行如雷霆”。这不仅仅是关于战争。要做到“难如其影”,除了临场战术的隐匿之外,对自身信息的保密是更重要的一环。因为战争是突然进行的,所以布阵、堂堂正正地战斗,代价是最大的。如果你能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让对手措手不及,就能以很小的代价换来大胜利。所以,在保密方面投入一些精力和成本是非常划算的。
自战争开始以来,这一原则就被全世界的军事战略家所理解——不理解的人就会被消灭。 《孙子兵法·永鉴》概括道:“凡事必保密”、“事未至先,闻之者死,说之者亡”,道理并不难懂,但落实的具体措施有很多。
▲古代兵书《六道》中记载有“殷符”
相传是姜太公发明的
相传,在中国周朝,出现了两种保密方法:“隐符”和“隐书”。所谓阴符,就是预先制作一些不同长度的竹片,然后约定好每一长度的竹片代表什么。如三寸为败,四寸为将死,五寸为请援,六寸为坚守。 ……一脚意味着全歼敌军等。这种“阴符”没有文字,也没有图案。只有前线的少数将领和后方的指挥官明白其中的含义。即使使者被俘或叛乱,敌人也不会明白这几根不同长度的竹片代表什么。
▲竹简可拆卸,书写殷书成为可能
阴符的保密性固然不错,但它所能传达的信息也有限。如果战场上出现超出预想的意外情况,阴符是无法表达的。为了弥补这个缺点,出现了“印书”,即将信息用明文写在竹简或木简上,然后将竹简或木简随机分为三部分,每部分三个使者各持一份,分别送来。收集完所有的接收者后,将三本“阴书”放在一起,完整的内容就会出现。这种“阴书”可以传达更为复杂的信息。即使某个信使被敌人抓住,敌人也不会得到完整的信息。
“阴书”兼顾了保密性和灵活性,但也为了灵活性而降低了保密性,因为如果其中一份落入敌人手中,尽管信息不完整,敌人仍然可以猜出一份。或两件事。隐患。到了宋代,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了阴符的升级版——紫烟。此法可见于宋代兵书《武经总要》。大致流程如下——
首先收集40个军队中常用的短语,然后对每个短语进行单独编码,如: 1. 求弓; 2. 求弓; 2、求箭头; 3、索要剑; 4. 求剑…… 35. 战斗胜利; 36. 士兵投降。 ; 37.士兵们造反了; 38.士兵生病了; 39、诸将皆病; 40. 一个小小的胜利。将军出征前,后方指挥机构与将军商定以一首四十位五言韵诗为钥匙,发给将军一本包含四十个编码顺序的密码本。编码顺序可以改变,并且可以使用不同的代码。该序列可以形成几个不同的码本。
例如,以《颂史》诗为重点:“汉史,拙谋成亲。国家依附明主,安危托付”。女子,尘世万年之骨,岂可仿,侍臣何人?将军从密码本上查到“请箭”的密码是“2”,而诗中的第二个字是“家”字,于是将军将“家”字写成了一个普通的字母与保密无关。 ,在中间印上“家”字。后方收到信后发现诗中“家”字的顺序是第二个字,然后对照码本上的编码翻译出“请箭”的信息,然后决定下一步。这个方法非常巧妙。由于这封信不是机密,即使信中的人叛变或被俘,也无法从中破译出任何有用的信息。盖上印章的字会让人看不清楚,达到保密的目的。 。
南宋时期还出现了先进的密写技术。据《三朝北盟纂要》载,公元1126年,开封被金军围困时,宋钦宗“以明矾书为圣旨”。因为“明矾丝上的字,入水才可见”,只有当布被水浸湿时,其上隐藏的文字才会显露出来。金人不知道这种技术,所以他们无从得知信息的内容。此外,还有其他方法,如将信息写在丝绸或纸上,然后将其卷成球状,用蜡包裹起来藏在使者身上或吞入腹中传递。这种保密的递送方式一直沿用至清代。
▲凯撒密码是简单的移位
当时就够了
在古代欧洲文明中,也出现了保密技术。传说古希腊使用了一种愚蠢的方法——剃掉奴隶的头发,在他们的头上写字,等头发长回来后,再派他们出去传递秘密信息(奴隶:MD连头发都不会洗。 ..),可以说是最笨的方法了。旧的“加密”已经消失了。公元前4世纪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希腊人采用在腰带上书写移位字符的方法来加密和传输信息。古罗马时期,发明了“凯撒密码”,将明文中的每个字母以一定的间隔替换,形成密文传输。
到了16世纪,西班牙、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相互竞争激烈,情报活动十分频繁。各国使节在利用使馆传递情报的过程中,一般都使用编译好的密码来书写。英国人无法弄清楚当时威尼斯公国驻英国使节米迦勒所使用的密码,也就直到三个多世纪后的1863年才被破译。对加密和破译的需求甚至直接催生了一门新的学科——“密码学”。
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对密码学非常了解。 1795年,他发明了一种加密装置,称为“杰斐逊盘”或“杰斐逊轮密码”。 。该装置有 36 个相同尺寸的木轮,安装在一根铁杆上。每个轮子的圆周边缘刻有26个随机排列的英文字母。
进行秘密通信的双方必须各自拥有相同的旋转密码。当你想秘密通知对方一段文字(不超过36个字)时,只需转动加密器上的各个轮子,使文字出现在同一行即可。此时轮盘上排列的其他25行都是无意义的乱码;此时,发送者复制任意一行乱码,发送给信使进行传输(加密)。对方收到乱码后,只需取出自己保存的同一个设备,转动轮子,排列好,使乱码出现在同一行,然后检查其中的内容其他25行。必须有一行显示真实消息(解密)。
杰斐逊密码是一种“多表替换”类型的加密,除非有加密设备可用,否则很难破解。据说,直到20世纪60年代,美军仍在使用它。当然,这种加密机的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一次只能传输简单的信息(字长不能超过轮子的片数),而且参与方不能太多的沟通。
▲这款密码机装备德国海军
从 1942 年 2 月到 12 月,英国无法
解读德国潜艇信号
当然,最著名的加密设备是二战时期德国的“恩尼格玛”密码机。这种密码机原本并不是军用产品,而是在20年代初被用来传输商业信息(在商场如战场)。 Enigma 的原理并不复杂。它主要由键盘、扰频器、显示屏三部分组成。键盘输入字母,加扰器对字母进行加密,显示屏显示字母(“显示屏”是由一系列灯组成,发光的字母)。
▲Enigma结构图
最关键的是扰频器,它也有三个主要部分,插线板-滚轮-发射器。字母可以通过接线板交换,然后通过三个连接的轮子交换。每进行一次输入,轮子就会向前移动一步,并且下一个字符轮子的状态就会改变。最后,反射器将输入的文本转换为另一个文本并返回。最初的恩尼格玛机在电源板上交换6对字母,再加上三个轮子,总共可以生成的钥匙数量是10的16次方。换句话说,如果每秒尝试一个密钥,则需要 3 亿年才能尝试完所有密钥。可以说恩尼格玛机实现了密码的梦想。
▲图灵用来破译的机器
可见解密比加密困难得多
然而,总有一条成功之路。这台完美的加密机最终因情报泄露(结构被卖给英国)、操作失误、使用程序不正确、机器或密码本被扣押等原因而被毁掉。再加上英国伟大数学家图灵,恩尼格玛被毁掉了。最终成功破译,成为战争史乃至科学史上的传奇。
另外,历史上还出现过各种加密花样,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美军的“风语者”——代码是根据印第安纳州纳瓦霍人的方言编写的。由于该语言的稀有性,可以说是加密方面最好的。加密。事实上,美国在一战期间就使用过这种方法。1918年9月,第二次索姆河战役期间,美军第30步兵师利用一群切罗基士兵传递信息,为美军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派美洲原住民在秘密通讯中使用语言是有先例的。美军第36步兵师还在实践中发现了印度语言的妙用,并安排14名乔克托士兵接受电讯训练,帮助美军在法国默兹-阿尔贡战役中取得了数场重要战役的胜利。
▲ 监听美军用印度语说话
日军一头雾水
无独有偶,抗战时期,来自西南的滇军也使用了这种方法。他们都用白族士兵作为通讯员。直接的白话通话即使被日本人监听,也听不懂。 20世纪80年代对越战争中,解放军干脆让温州士兵担任通讯员,而越军司令员在与中国对峙的岁月里,能听懂西南话、粤语和普通话,但我我还是被温州话打败了——保持我们国家内部语言的多样性还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方言或者少数民族语言会成为一种语言具有自己的加密属性的“战略资源”。
加密是为了保护秘密。如果加密强度不够或者因为其他原因被破解,后果将非常严重。 1894-1894年甲午战争期间,清政府使用的密码过于简单,很容易被日本人破译。他们不仅在战争中失去了军队和领土,而且在谈判中也被对手牢牢控制。德国之谜被破译后,许多潜艇被暴露,被盟军反潜部队一一送入海底。这些教训并非没有痛苦的后果。
▲潜艇因位置暴露而被猎杀
如今,在我们的生活中,仍然有很多密码。您的银行卡、手机、邮箱、社交账号……不要使用密码,确保信息和财产安全。一旦泄露,后果不堪设想。当然,我们今天使用的加密技术仍然是值得信赖的。只要不要使用太简单的密码,并保证不泄露,一般不会有问题。
工作中有一个环节可能很多人都忽略了——那就是打印设备!当未受保护的打印机连接到计算机并作为终端之一暴露在网络中时,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安全问题。一些单位的保安队伍不对印刷印刷设备进行管理,或者存在多人对印刷印刷设施拥有完全管理权限等高风险行为。相当于为组提供了跨多个系统的密钥。打印机上可能安装了恶意软件,数据可能被盗,文档可能无人认领。风险是巨大的!
办公打印的信息安全该如何解决?惠普提供完美的解决方案,集成对设备、数据和文档的全方位保护! HP Sure Start 可以为打印设备提供 BIOS 级安全保护,白名单技术为固件提供保护,运行时入侵检测为设备内存提供保护。
身份验证可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PIN码打印和刷卡打印功能确保文档安全。有了这样的保护,办公打印文档就成为新时代高级的“脏文档”,让攻击者束手无策!
事实上,密码的存在更多的是防范外部入侵、防止有意无意的窥探的屏障。希望大家在工作中处处做好安全防护!我们来看看无防护的打印设备给医院带来的安全隐患!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请关注“军事军事次元”微信公众号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