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巧的艺考故事:动漫精神支撑她走完艰难之路,应届考入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专业
煮鸡蛋·会员故事/坚持与毅力/第009期
持久性
郭乔的艺考故事就如她喜爱的动漫一样充满热血与传奇。
她似乎就是中国众多艺考考生的缩影——基础薄弱、时间不足、缺乏父母的支持。
她觉得,是动漫的精神支撑着她走过了艰难的艺考之路。
在这部动漫的冒险中,她是主角,誓死捍卫自己的梦想。
本期人物
郭桥
北京大学附中2023届毕业生,煮蛋设计工作室黄庄校区成员。
考入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专业。
煮蛋设计工作室黄庄校区总教练。
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获学士、硕士学位。
阴影
郭桥觉得,加煮鸡蛋,是天意。
如果她没有来北大附中,如果她没有加入西京学园,如果她没有选择英子做导师,她就不会来煮蛋,也不会踏上追求动画梦想的艺考之路。毕竟,她对煮蛋的第一印象是:“这名字真奇怪。”
英子还记得第一次见到郭桥的情景,她穿着JK制服,扎着双马尾,一头卷发,笑容羞涩,就像动漫里走出来的二次元少女。
那是她第一次在高校当家教,如果她没有被分配到西京学院,如果她在招聘家教的个人简介里没有写“希望喜欢画画的同学能选我当家教”,她们就不会相遇,也不会把郭桥引上艺考之路,毕竟她一直觉得,自己的人生要自己决定。
机缘巧合之下,二次元少女郭乔开始了自己的动漫冒险之旅。
郭桥与影子
与大多数艺考考生不同,郭桥在进入高中之前几乎没有学过素描、速写等艺考必修的专业课程。“我不喜欢黑白画。”这是她解释的原因。
“社交焦虑症女孩”郭巧从小就不喜欢音乐和表演,小学老师就想让她试试油画社。“唱歌跳舞的时候,我表达能力不是很好,但我会画画。我觉得通过画画来展现自己很方便,更重要的是,安静地画画很适合我的性格。”
回想起小时候画油画的经历,郭桥觉得这对她的“绘画生涯”影响很深。“就是因为画油画的时候觉得色彩很美妙。所以从那以后,我的画一般都是色彩鲜艳的,特别喜欢那些色彩鲜艳的二维人物。”
孩子们对动画片的喜爱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郭桥的第一次接触动画片,就是通过表哥的“介绍”。
“小学之前,我从未接触过动漫和电子游戏,直到一年级的暑假,我和表哥住在一起,他一直在看《宠物小精灵》动画,玩《宠物小精灵》游戏,我觉得那些精灵好可爱啊!我一直都很喜欢小动物,大概就是从那时起,我就爱上了这些治愈系的毛茸茸小生物。直到现在,我最喜欢的 IP 还是《宠物小精灵》。 ”
郭桥画的小动物
虽然没有受过正规的绘画训练,但郭桥却深深地爱上了画动漫。
初中时学校对学习要求很严格,但她还是偷偷地画画,甚至瞒着父母攒钱买了一台数位板。“一年后他们发现了,问我有什么。我父母还把我的手机没收了,所以我只能画画。虽然我进步很慢,但我很开心。只要我在画画,我就很开心。”
郭巧的父母对于女儿的爱好和特长一直持反对态度,一方面觉得考艺的风险性和偶然性太大,另一方面他们也难以承担高昂的考艺费用。
“我家里人一个都没学过美术,他们不能接受我去考美术,我自己对美术一无所知,也不知道考什么,怎么考。”
郭乔初中时期的动画作品
自从第一次辅导课上加了微信后,英子就经常在郭桥的朋友圈上看到他的画作。
“我感觉她无时无刻不在画画,每一幅画都承载着她所有的喜怒哀乐,她的画技比同龄人要娴熟。最重要的是,除了天赋,我感受到她对绘画真挚的热爱。她在网上学习和探索各种板画技法,甚至自学3D建模软件,做出自己喜欢的三维卡通人物。”
让英子印象最深的是郭桥绘制的西京学院篮球赛海报,这张海报是西京宣传团的学生们创作的,郭桥负责上色。
海报想要表达的水球效果画起来非常困难,英子也没想到郭桥能处理的这么好,最终获得了那场篮球赛的最佳海报设计奖,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
郭桥绘制的西京学院篮球赛宣传海报
随后的辅导班上,英子第一次和郭桥谈到了美术考试的事情。
这次谈话的结果让英子很失望,“我见过太多不适合考艺的孩子,却坚持走艺考这条路。而一个那么适合考艺的孩子,却从来没有想过考艺,甚至没有听说过艺考。”
英子给郭桥介绍了艺考的大致流程和方法,让她回去跟父母商量一下。
几天后,郭桥给出了否定的答复——父母不同意。
此事因此仍未得到解决。
“我从不劝别人考艺,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过艺考,才会知道这条路有多难,风险本身就已经很高,如果没有父母的支持,几乎不可能成功。”英子说。
虽然艺考的计划暂时搁置了,但在社团里,英子还是希望郭桥能够发挥自己画动画的专长,参与更多与动画相关的设计任务。
在社团的两年时间里,郭桥和小伙伴们完成了微信表情包“半个鸡蛋”的绘制、参与了北大附中教育集团内多个学校的吉祥物设计,还负责了社团动态红包封面的制作。
煮蛋设计工作室微信红包封面由郭桥设计
这些创作经历一次次激起郭桥想在大学继续学习动画的愿望,终于,高一开学几周后,她决定去煮蛋艺考部尝试素描训练。
这次尝试很快就以失败告终。“跟艺考系的其他同学比起来,我觉得自己素描基础太差了。”郭桥回忆道。
没过几周,她就退出了艺考部门,再次放弃了艺考。
对于想在大学读艺术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艺考是升学的主要渠道,但并不是唯一的选择。英子和郭桥决定寻找一些另类的出路。
在另一节辅导课上,英子建议郭桥去尝试一下中国传媒大学举办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动画节“小白杨奖”高中竞赛单元。
如果能够获得“小白杨奖”,那么在高考的时候就会更容易获得中国传媒大学绿色通道的认可,从而有更大的机会被录取。
郭桥心动了,“我倒是想考中国传媒大学,如果是普通高考的话,中国传媒大学去年的录取分数线是630分左右,我的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不可能考那么高的分数。”
大四下学期,郭桥首次备战小白杨奖,但极高的难度和经验的缺乏让她未能如愿。“进工作室之后才发现,小白杨奖比考中国传媒大学小圈子证书还要难。我参加的赛道,全国一等奖只有5个,二等奖15个,三等奖30个,太少了。而且,我们在网上搜不到往年的获奖作品,也不懂评审标准。”
在通过小白杨奖没能取得中国传媒大学绿色通道后,郭桥又回到了煮蛋艺考部,从零开始学习素描、速写的基础。“直到高二下学期,父母还是极力反对我去参加艺考,说你如果选择这条路,最后可能连一所很普通的学校都考不上,以后在社会上也生存不下去。”
虽然最终被梦想中的中国传媒大学录取,学习动画专业,但回想起自己在艺考中的坎坷经历,郭桥说:“如果我是家长,我不会支持,考艺考动画专业的风险太大了。”
但她从未犹豫过自己的选择:“我太爱动画了。”
郭桥小白杨大赛首首作品为《花店华尔兹》
英子记得,郭桥父母第一次一起参观煮鸡蛋教室,是想谈郭桥的职业规划。
“首先,郭桥的父亲介绍了他们家的情况,包括家里人都是学理工科的,家里没有人从事美术行业等等。他们对美术考试了解甚少,可以说是一窍不通,分不清美术和设计的区别。如果碰到这样的艺考生家长,确实会比较为难,但这样的情况也不少见。”
英子很轻松地把艺考的流程和方法介绍给他们听,同样的话她已经说过无数遍了,平时她会做一些劝阻他们不要参加考试的工作,比如描述艺考的艰辛、风险和不确定性,但这次,她想帮助郭桥。
“辅导班上,我和郭桥聊起她未来想从事的职业,除了画画,她什么都不想做。很多高中生其实分不清喜欢和热爱,把兴趣当成了梦想,一旦喜欢的画变成了一连串的考试,一旦进了军事化管理的画室,从早到晚画,就会放弃,甚至再也不想画画。但我觉得郭桥不一样,她愿意为之努力。”
为了说服父母,郭桥也做了充足的准备。“当时我对自己的未来有清晰的规划,比如从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专业毕业后,我就对哪些公司有前景、薪资待遇等做了充分的调研,把自己的未来摆在他们面前,让父母相信我是认真考虑这件事的,而不是一时冲动。”
大四的6月份,郭桥终于如愿以偿地来到了工作室培训,开启了她作为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专业学生的最终旅程。
她觉得,在自己交了高额的培训费之后,父母的态度发生了质的变化。“既然已经决定了,花了这么多钱,我们一定会全力支持你的。”父母当时说道。
郭乔用手机记录的工作室生活
即便是在竞争本来就十分激烈的艺考中,动画相关专业的备考难度也是极高的。
相比很多高校开设的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等设计专业,动画专业的路很窄——不仅开设此专业的高校少、录取人数少,教学质量好的名牌大学就更少了。
郭桥所在的工作室聚集了众多才华横溢的动画师,他们都是来自全国各地怀揣动画师梦想的学生,其中不乏来自艺术院校附中的复读生和“高手对手”。
全国有几十家甚至几百家动画工作室,专门招收学生考入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知名动画院校。
“家里没钱让我留级,今年就得上学。”郭桥进工作室之后,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画室的课程是早上7点50分开始,晚上9点半结束,但除了上课,还有无尽的作业。“基本上24小时都在画画。”郭桥回忆道。
“我是6月份进工作室的,但9月底坚持不住了,每天画到凌晨三四点,7点还要爬起来去上课。有一段时间,我精神上快要崩溃了,因为熬夜让我浑身难受,精神压力太大,不知道能不能拿到专业证书,甚至能不能熬到考试那天。很多同学都坚持不住了,回家了。最初工作室有400多人,有的来了又走了,能坚持到最后的只有100多人,一些原本没有抑郁症的同学,在这段时间患上了抑郁症。”
除了训练本身的压力之外,无处发泄的情绪也加重了郭桥的心理负担。
“父母不让我请假,他们觉得考试很累,不知道我请假是因为实在太困,他们就想,我花钱去上课,干嘛还要偷懒。在学校跟同学聊天,他们都不理解,很多人觉得我选了艺考这么简单的路,没什么好抱怨的。”
郭桥记得,有一天,她为了完成作业竟然忘记了时间,写完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早上7点了。
“当时我想跟工作室的班主任请假,可他说,你不是前几天才请假的吗?我说我今天熬夜了,他说那是你自己的选择。我当时真的快哭了。没人理解我,连老师都觉得我是偷懒。可我就是不想马虎,为了不被别人甩在后面,为了追上那些‘精英对手’,为了多增加1%的拿证几率。”
郭桥工作室培训期间的一些作业
在工作室里,老师的作用似乎没有想象的那么重要。
“这些动画老师大多是动画从业者,对教学不太懂。接到作业后,大家都是自己创作,老师在旁边巡视,也不讲解。你画的作业只能问老师怎么批改,但问他们怎么学,答案比较笼统,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
郭桥画好动漫作业的诀窍是查找更多的资料,从中获取灵感。
“永远不要不经过思考就开始写,有了灵感才能创作出有趣又独特的作品。灵感也是我创作的动力,有时候半夜突然有好的想法,不管多困都想立刻下床画。高三的时候,我搜索了很多动漫设计案例,如果想创作自己的动漫角色,首先要参考、总结很多过去艺术家的经验。为了让设计更新颖有趣,也要摆脱刻板印象,比如设计魔法师,大家会想到尖尖的帽子、大长袍。但如果能多了解世界各地的历史文化,灵感来源就会更多,否则只能画出刻板印象很强的东西。”
进工作室两个月后,郭桥第二次准备《小白杨》大赛,这一次,她选择了中美洲的阿兹特克文明作为创作灵感来源。
“我设计的每一个角色都对应着阿兹特克神话中的一位神。因为这些神的图像至今几乎都留存不下,大部分都是文字描述,所以我认为这是一次很好的练习角色设计的机会。”
工作室里的强化训练不仅提高了郭桥的绘画技巧,也增强了她对动画创作的认识。
“我感觉自己已经不再只是一个动漫迷,而是会站在创作者的角度去思考,逐渐由表及里,看到一个动漫角色设计的初衷。比如以前喜欢上一部动漫,只会觉得,哇这个角色好可爱,但现在会觉得,哇这个角色的设计好有意思。以前我是纯粹的美妆迷,但现在觉得《海贼王》《地狱客栈》里性格鲜明、设计更夸张、更有张力的角色好酷。”
凭借这套角色设计,郭桥最终荣获《小白杨》二等奖,并因此荣获中国传媒大学高考绿色通道A级认证。
郭桥小白杨大赛获奖作品:《悟·心》
郭桥在中国传媒大学高考中大获全胜,她报考的三个专业——动画(游戏美术指导)、动画、漫画全部通过,其中还拿到了最有价值的动画“小圈证书”,所以她高考只要表现正常就万事大吉了。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像她一样幸运。“工作室里很多画画好的学生连最后一门证书都没有,只能利用所剩无几的时间去补习学术科目。他们的命运一瞬间就改变了。我觉得他们确实值得同情,但这种情况太常见了。如果我是那样的处境,我真的无法接受。”
即使除去“小白杨奖”“绿色通道”等加分考试,中国传媒大学的入学考试仍然要经过初试、复试、三考、面试等漫长的过程。
以动画专业为例,参加初试的五六千名学生中,最终能晋级三试的仅不足800人,专业小圈证书也只发给前80名,最终录取率仅为2%。
“如果有人向我咨询,想追随我的脚步从事动画行业,我会花上一下午的时间向他们讲述我的故事。我不是劝他们不要去,而是想向他们解释利弊。动画虽然就业前景好,工资也高,但考上好的学校确实很难,蛋糕太小,不够分。”
录取结果出来后,英子再次见到了郭桥的妈妈,看到女儿终于实现了梦想,妈妈说:“感觉她重生了。”
经历了这一切,郭桥感觉自己仿佛成为了动画的主角,在经历着自己的动漫人生。
“画画让性格内向的我,渐渐变得更加外向,表达也更加流畅。每当看到工作室里的同学因为高强度的训练,讨厌画画,甚至不画画的时候,我就感觉自己对动漫的热爱又浓烈了起来。我不能像他们那样,我还能坚持很久,有人坚持不下去了,我再坚持一段时间,这或许就是动漫的精神吧。”
谈及未来的理想,郭桥开心地说:“我的梦想就是出名,最简单最朴实的梦想。除了工作之后能成为知名的画家,我也想成为哔哩哔哩知名的画作上传者。我希望自己的哔哩哔哩账号能发展到百万粉丝。嗯,可能有点难,至少十万吧,哈哈,或许我可以从分享我的艺考经历开始。”
7月,郭桥收到中国传媒大学录取通知书
本期社论
影子楚万琪刘浩宇
郭桥供图
协调及后期制作 Shadow
评论 王兵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