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热门二次元小姐姐02的MEMEME摇:DARLING in the FRANXX女主角的独特魅力
emmmm,画风有点不一样……
如果你经常闲着没事就打开抖音看短视频,那么在过去的几周里,你应该看过一段二次元女孩随着音乐的节奏扭腰的视频。
眼尖的老板一眼就能看出。这个红角小女孩就是日本动画《DARLING in the FRANXX》中出现的女主角02。她的举动在粉丝圈里广为流传。 MEMEME 摇”。
作为2018年1月开播的原创动画,《DARLING in the FRANXX》因其豪华的制作阵容一度被核心动画观众称为“国家队”。也因举报被下架,剧情高低不平。走人等事件成为当时二次元圈的热门话题。再加上这部动画的女主角02从外表设定到人物刻画都非常讨人喜欢,所以02在二次元文化圈里一直都颇受欢迎。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02之所以能在抖音上获得大规模的热度,其实与原动画的内容无关——只是因为转折更漂亮、更有趣。
事实上,那些以02扭为内容的抖音短视频,实际上是结合了许多完全不相关的内容元素的“终极缝合怪物”:
除了《DARLING in the FRANXX》中的02之外,常用的素材还有新动网络社2018年6月发行的《缪斯冲刺》(Muse Dash),以及热门动漫《辉夜小姐想要的》早坂爱中的《缪斯冲刺》。出演不认识的人制作的妖娆版《哆啦A梦》《让我告白~天才们的恋爱心战~》是谁制作的,还有特别适合节奏即兴演奏的越南歌曲《Hai》《Phút Hơn》DJ版……
更有趣的是,在许多试图解释这个抖音模因是什么的网络视频中,许多创作者错误地将这些摇曳生姿的二次元女士(包括02和早坂爱)归类为“Muse Dash的首次亮相角色,从而导致了涌入”大量新玩家进入游戏。
面对这种现象,不少核心2D爱好者一脸困惑和无奈:
“太丢人了,感觉我的脚都能挖出三居室……”
这并不是二次元文化元素第一次出现在抖音上。
事实上,很多二次元文化元素在成功“抖音化”后,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格。
例如,几乎每个人都听说过《爱情循环》。这首歌由日本著名声优、歌手花泽佳奈演唱。最初被用作2009年7月新剧《化物语》第9集和第10集的OP。这首歌也是战国抚子的角色歌,在二次元文化圈中非常受欢迎。
就在这首二次元歌曲在2018年被众多抖音用户用作短视频BGM之后,《爱情循环》和花泽香菜在中国公众中的受欢迎程度迅速上升——唯一让人觉得有点奇怪的是原本是宅男、人气声优的歌曲,如今却变成了三维世界的抖音歌曲。
2019年4月,国产动画《一人之下》第二季的一句台词“武当王,拜天师”成为抖音模仿秀最常用的台词。
起初,这条线只用于握拳仪式和黑白特效,被很多抖音用户用来拍摄酷帅的中国风短视频。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疯狂玩这个表情包,这条动画台词实际上因为句子碎片化和谐音问题而衍生自“武当王,也拜上帝”和“武当王,拜上帝”。 《师父》等新版本,甚至还有“帅哥英雄救美人”剧情的短视频剧场出现,让不少《一人之下》粉丝目瞪口呆。
2019年6月,吉卜力工作室制作、2008年在日本上映的动画电影《悬崖上的波妞》在抖音上走红。很多视频都以“波妞喜欢宗介”这句名言,搭配日本著名P大师羽生、V_flower、初音未来创作的《Horaru》,创作了一些相关视频。喜欢短视频。
这些短视频创作首先让很多人将《悬崖上的金鱼姬》和《硬核》混为一谈,引发了很多V粉的不满。
随后,在众多小丑的带动下,与孙红雷代言的二手车广告融为一体,进而演变成一个更奇怪的抖音笑话:
“波妞喜欢宗杰,经纪人喜欢不一样,不一样喜欢孙红雷,孙红雷喜欢二手车,二手车喜欢瓜子,瓜子喜欢向日葵,向日葵喜欢太阳,太阳喜欢月亮,月亮喜欢嫦娥,嫦娥喜欢月兔,月兔喜欢月饼,月饼喜欢我,我喜欢你。”
有句话说,抖音用户重构文化元素的能力还是比我们熟悉的鬼区强很多……
与更核心的二次元文化社区相比,抖音在用户覆盖范围和内容生产传播效率方面具有显着优势。这不仅是因为短视频平台的用户结构更加大众化,更重要的是短视频内容的创作门槛极低,让相对更加小众、硬核的二次元文化能够与其他文化进行互动。来自不同领域的元素。结合,从而进一步重组为更容易被大众传播的形式——这就是夜店里一群人跟着02扭腰视频跳舞的“奇观”的由来。
一般来说,每当抖音上有二次元文化元素“出圈”时,往往很难预测其受欢迎的原因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再加上文化鄙视链的客观存在,很多二次元文化元素在成功“抖音化”后,在原创粉丝心中必然变得更加“本土化”。视频市场的“出圈”带来了相当大的运营困难。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不能成为二次元文化传播的渠道。从《DARLING in the FRANXX》到《Muse Dash》,从《一人之下》到《悬崖上的金鱼姬》,它们之所以能成为包括抖音在内的各大短视频平台上的热门短视频,视频创作最重要的一点要素在于,他们在作品本身的内容上依然保持着高质量。
虽然这个结论看起来很复古老套,但俗话说,要实现“出圈”,得靠自己的实力。核心基础还是在于内容的品质——至于什么时候会在短视频平台上爆火,因为哪句台词、哪首歌而走红,或者最终会神奇地转化成什么样的内容形态。 。你不妨将其视为创作出好作品后的“额外惊喜”。
结尾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