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波自曝多益前CEO唐忆鲁贪污数亿,公司危机初现,11名公关女性成员被开除
点击查看硬核财经猛料:
徐波的危机才刚刚开始。
8 月 19 日,多益的董事长徐波写下了一篇长长的亲笔文。文中他自己揭露了家丑,称公司之前的 CEO 唐忆鲁以及其团伙存在腐败和贪污行为,数额达到数亿元之多,并且还纵容外挂用户,给公司和玩家都带来了伤害。
其团伙对上欺瞒,对下隐瞒,包庇那些故意造假的广告注册玩家的外挂号,从而纵容外挂。
从字面意思来看,唐忆鲁有贪污广告费的行为,并且故意不去管控外挂用户,以此制造出用户数量增加以及推广顺利的假象。
这篇公关稿中出现了“誓死进行彻查”以及“对这阴谋小人抱有迷信”这样的表述,这些表达属于口语化且情绪化的。
唐忆鲁离职消息传出后,有“当事人”爆料称,因受腐败事件牵连,徐波开除了 11 名公关部女性成员,这是有原因的。
奇怪的是,公司的核心人物贪污金额达到了数亿之多。然而,这样的情况却持续了多年都没有被发现。这是因为多益已经烂到了根子里,内部的自检机制完全失去了作用呢?还是唐忆鲁真的上演了一出类似于武则天篡位的大戏,将徐波架空了呢?
徐波和唐忆鲁相识于网易。
2001 年,网易遭受到了互联网泡沫的冲击。其股价持续下降,一路跳水。丁磊决定在门户网站的范畴之外去寻找一条生路。在那个时候,中国的游戏产业才刚刚开始发展,正处于一片广阔且有待发掘的蓝海状态。
这一年年底,网易推出了第一款游戏《大话西游》。同时,网易面向社会进行招聘,共招聘了 22 个客服。初中辍学后一直在网吧当网管的徐波,成为了其中的一员。
客服的工作较为无聊。每天的主要事务,便是去安慰那些生气的玩家。倘若没有意外情况发生,徐波将会被困在格子间里,持续扮演一个极为普通的打工仔。然而,幸运女神却打了个盹。
服务器存在问题,技术方面也有状况,这导致《大话西游》的效果没能达到预期。于是,网易开始加快对《大话西游 2》的开发进程,客服徐波被抽调出来参与内测。
徐波和每个辍学少年一样,他最大的消遣活动是打游戏。对于能带薪打游戏的机会,他格外珍惜。体验结束后,他还写了 30 多页的意见,非要把这些意见塞到制作人詹钟晖手里。
詹钟晖很感动,然后拒绝了。
《大话西游 2》上架之后,《大话西游》迅速遭遇失败,变成了网易觉得留着没什么好处但扔掉又有些可惜的东西。徐波再次主动请求承担任务,接过这个混乱的局面并打算改变命运。
那年,徐波 26 岁。他抓住了人生中一次擦肩而过的腾飞机遇。以《大话西游》为基础,他重新进行策划。他一字一字地写出游戏中门派、技能和装备的设定。他把游戏风格改成了 Q 版风格。由此构建出了《梦幻西游》的雏形。
《大话西游 2》的增长达到顶点后,丁磊决定让这位半路出家的策划进行尝试。接着,《梦幻西游》开始进行公测,网易开启了 15 个服务器,仅仅只是勉强能够承受住如潮水般汹涌而来的流量。
徐波成功了。
按照逆袭网文的套路,此时的他本应走完“装逼打脸”的套路,接着就拂袖而去。然而,生活并非小说,徐波也绝非故事里的主角。
当时在网易,公司组织了一次内部培训。出席这次培训的,除了徐波之外,还有其他的高层大佬。培训师让他们一起玩一个竞价博弈游戏。在这些高层大佬们相互勾心斗角的过程中,徐波输掉了。
游戏结束后,他十分生气。他堵着门,大声骂道:你们竟然敢骗我!你们居然敢骗我!
丁磊知道了这件事,摇摇头,说徐波不适合当老板。
后来,《梦幻西游》给网易带来了十几亿的巨额收益。徐波开始着手牵头组建新的团队,并且有了提高团队总体待遇的打算。这份方案递到了丁磊的手上,然而丁磊却直接对待遇进行了打折处理。
裂痕就此出现。
坊间有传言称,在徐波闹出走这件事之前,丁磊找过他进行了一次交谈,交谈的内容很直接,即可以给徐波钱,但别想得到职位。
徐波很喜欢织田信长,不止一次拿自己和这位历史人物相比。
他对织田信长的了解,源于他辍学之后所喜爱的日本光荣公司的两款游戏,即《信长之野望》和《太阁立志传》。在这两款游戏中,织田信长从小就遭遇父亲不喜爱、母亲不宠爱这样的境遇,而这让徐波产生了很强烈的共鸣。
织田信长除了有着悲惨的童年之外,更为人们所熟知的是他的残暴好战。他是日本战国时代的暴君,能够将对手的头骨做成酒杯来使用。徐波将他视为信仰,多年来一直追崇着他。
徐波如果放下游戏,去看看老同事留给他的那本《德川家康》,就会发觉,他这位人生偶像的晚景十分凄凉。他老年时昏庸且胡乱进行内部整顿,名将家臣不是被流放就是叛变,甚至把麾下“四天王”之一的明智光秀逼得起兵,最终明智光秀围困了本能寺,他也自焚而亡。
但在信长才举事的那几年,一切都是那么顺遂。
2006 年,徐波突然决定要自立门户。网易游戏的灵魂人物叮当找过他,并且委婉地表示可以帮忙寻找投资人。在那个时候,叮当并不知道,徐波已经与雷军建立了联系,并且一切准备就绪,就差最后一步了。
这一脚,踢得网易上下大乱。
徐波作为《梦幻西游》的主策,在公司内行事张扬,指责网易对功臣有所轻视,并且表示要带领兄弟们一同离开。网易的高管们几乎全部出动,召开座谈会来安抚团队。丁磊在办公室里十分生气,大声呼喊:“你们要把他(徐波)稳住!”
那时候,徐波的兄弟们面临着艰难的选择。跟他走,就会彻底得罪网易的老板们;不跟他走,又会显得不讲兄弟义气,难以做人。
云风负责《大话西游》客户端,还为网易早期所有游戏编写了“风魂”引擎。他听说这个消息后,并不在意,并且表示只要徐波不拐跑《梦幻西游》的客户端主程郭伟,那么新公司的游戏能否做出来还是个未知数。
郭伟彼时,手中仍持有大量网易的股票未卖出。在众人皆以为他不会离开之际,未曾想到,郭伟最终是以副总的身份现身于多益。
唐忆鲁当时在网易游戏的市场部工作,他顶着压力,成为了徐波创业团队的元老之一。
在徐波后来的表述中,这位在最困难的时候站出来的姑娘,变成了一个不值一提的“某公司小员工”。
多益的三员虎将起到了拉动作用,其中还有一位,是在多益成立之后才加入进来的,这个人就是天浩。
天浩的成长历程和徐波极为相似。他先是从测试工作开始,而后半路转行去搞策划。他凭借一己之力为多益打造出了现金奶牛《神武》系列,这也为多益游戏帝国奠定了基础。
2010 年,《神武》正式推出,开启了免费回合制网游的新历程。到 2015 年,凭借这一重要的支柱性产品,多益的营收突破了 10 亿,其净利润超过了当年所有的 A 股上市公司。2017 年,徐波以 285 亿的身家在 IT 大佬榜中位居第 9 位,与马云、马化腾等互联网前辈处于同等地位。
招股书披露了相关信息,《神武》端游在 2015 年至 2017 年的收入是 15.09 亿元,手游在 2015 年至 2017 年的收入是 14.28 亿元和 17.54 亿元,这些收入分别占公司营收的 92.7%、92.0%、90.7%。
与老式端游不同,《神武》帝国主要由买量建成。
买量指的是投放广告并付出成本来为游戏引流。在 2010 年前后买量玩法的早期,利用广告吸引用户,这种方式被视为获取“高质量”玩家的主要途径。
那时,网游的营收方式主要是“大 R”玩家养服以及“小 R”积蓄稳定流水。这里的“R”指的是人民币 RMB 的“R”。
在游戏供给不足的年代,玩家的注意力容易被各种广告吸引。买量能营造出热闹的虚假繁荣,满足“大 R”们的炫耀心理。并且有成熟的运营引导,一旦玩家被圈进游戏,就难免会冲动消费几个 1 元或 6 元的新手包。
这套玩法的关键在于控制成本,要以尽可能低的预算,吸引尽可能多的玩家。在整个行业中,对这套打法最为熟练的是三七互娱。2013 年的那款现象级页游《大天使之剑》,上线仅 60 天,就获得了 3.2 亿元的流水。
徐波的早期创业团队中有一员猛将,此人同样擅长处理买量,他叫唐忆鲁。
多益的招股书显示,在没有借助渠道的情况下,唐忆鲁使多益的毛利率达到了 98.05%、98.02%和 98.68%,这远远高于行业的平均水平,甚至连腾讯、网易等游戏巨头都被多益甩在了身后。
可以说,天浩在为徐波打下江山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负责策划方面,为其开疆拓土;郭伟在这当中也很关键,主要在技术方向助力,为徐波开疆拓土;唐忆鲁同样不可或缺,主要在市场方向发力,为徐波开疆拓土。
丁磊曾有调侃之语,称徐波进入网易之时只是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网管,而离开网易之时却成为了年薪 40 万的高管。
他那时未曾想到,徐波的胃口绝非高管所能满足的,他有着要当老板的想法。
徐波发家之后,买了一辆黄色的兰博基尼。这辆车时常会出现在网易的门口。在那段时间里,网易的人只要看到那辆车,就会会心一笑,心里想着“徐总又来找丁磊显摆了”。
2016 年,多益达到了巅峰状态。它精神抖擞、意气风发地向创业板提交了申请,打算在深交所进行上市。
被背叛的丁磊,亮出了刀。
网易以《神武》抄袭《梦幻西游》为依据,向多益发起了诉讼。接着,广州知识产权法院作出了一审判决。该判决认定《神武》的端游以及手游侵犯了网易《梦幻西游》的著作权,并且构成了不正当竞争。法院责令被告停止侵权及不正当竞争行为,同时判决被告赔偿网易 1500 万元。
不知这起官司是否与之有关,多益的上市进程被打断了,他们主动撤回 IPO 时给出的理由是“时机不对”。
那时,多益内部刚刚完成了一次隐秘的权力更迭。
天浩离开了多益,转而投身于完美世界。唐忆鲁承担起了重要的任务,开始以“美女 CEO”的身份频繁地出现在舞台之前。
安藤守就被没收了领地,明智光秀压力很大。
天浩离开之后,有玩家指出,《神武》系列的策划水平呈现出明显的下降态势。然而,在那个时候,买量游戏依然处于优势地位,正骑在浪头上,流量的下滑状况并不显著。
改变的风已经吹起来了。
6 月这一年,网易推出了《阴阳师》,引发了抽卡类 RPG 游戏的狂热浪潮。米哈游捣鼓出了《崩 3》,将二次元品类的竞争力呈现在投资人面前。
手游市场呈现出精品化的趋势。《阴阳师》一直很火热,《崩 3》也持续火热。它们后续还出现了现象级的出海情况,并且产生了衍生产品。这些都让游戏行业见识到了另一种可能性。
不依靠买量,也能把钱赚到盆满钵满的可能性。
2018 年,多益从高峰处回落。之后,多益再次尝试冲击 IPO。它打算向港股进发,并且大动作不断。
唐忆鲁以形象代表的身份,举办了一次“游戏奋斗者”品牌发布活动。在发布会上,她阐述了“游戏奋斗者”的理念,其对内的体现是公司鼓励员工为游戏事业专注拼搏,并且公司也期待自身能够成为更多游戏奋斗者实现人生梦想的舞台。
为了举例以增加说服力,唐忆鲁搬出了天浩,聊了聊天浩从一名玩家进入多益的游戏创作团队,而后最终成为研发部门负责人的这一过程。
唐忆鲁讲这些话之际,天浩已恢复本名陈少浩。他在完美世界担任项目负责人,精心打磨着《梦幻新诛仙》,准备与老东家在市场上展开激烈交锋。
很可惜,多益的上市进程又被打断了。
一篇名为《身家 280 亿的网易前高管,生 12 个娃,现实版一夫多妻》的文章在网络上迅速走红。文章作者称,徐波就是那位拥有六个非婚妻子的“煮老师”。此言论一出,企业的形象遭受到了极大的影响。随后,徐波赶忙出面进行解释,称自己并非“煮老师”。
“本人尊重女性,本公司CEO就是一名已婚女性。”
徐波被舆论围剿,于是关于他、煮老师以及方舟子的那些过往的事情又被重新翻找了出来。
简单来说,徐波当年为支持方舟子打假这件事,给了方舟子 300 万。然而,方舟子却转头去打柴静的假。徐波觉得方舟子的行为很愚蠢,于是要求他把钱退回来。
给出去的钱,泼出去的水,退钱当然没门。
吊诡的是,在骂战过程中,与方舟子进行对峙的人,起初是黄 V 徐波,之后逐渐被不知从何处冒出来的“烹肘”所替换。方舟子在微博上有个外号叫方肘子。
这个名字后来变为了“煮肘”,之后又变成了为人熟知的“煮老师”。
方舟子爆出猛料,骂战不断升级。他称当初徐波去了美国代孕,还不请自来住到他在美国的家中。在他与妻子面前,徐波炫耀了自己的代孕经历,说第一次代孕时从女友身上取了三十几个卵子,并且还放话要代生一百个儿子。
徐波当时立刻进行了回击,说“代孕这件事怎么样呢?在美国它是完全合法的,并且这属于我个人的隐私”。
那时,多益公司旗下的游戏新增了一项奖励。玩家打开游戏界面,便可以看到弹出的窗口,内容为多益董事长(徐波)实名举报方舟子,且设有最高奖金百万人民币的奖励。在微博转发“举报方舟子”的所有玩家,都能获得价值 30 元的礼包奖励,礼包包含还童丹 x40、修炼丹 x2、炼化符 x10。
相当于,拿玩家当他在网络世界的私兵。
徐波对自己这手操作非常满意,他说:“方谎王难道不知道我是从事制定规则的策划工作吗?我是中国互联网行业中顶尖的策划之一,是虚拟网络世界的造物主,怎么会不懂如何利用规则进行攻防呢?”
“煮老师”事件引发热议之后,网易采取了进一步行动。网易称徐波并非“网易前高管”,同时着重指出,对于任何忽视女性权利以及宣扬“后宫式”生活方式的行为,网易公司都不会认可,也无法接受。
当然,重点在最后一句:
大清亡于1912年,至今已106年了。
大清亡了,但罪己诏没亡。
8 月 13 日,《神武 4》端游发布了一则公告。其中提到,有大量涉及外国的外挂用户被送去了“蓬莱仙岛度假”。这些账号需要被封禁 24 小时,之后还需要花费 1000 金币(100 元)才能够重新解封。
这个外挂事件,是多益这轮清算风暴的开端。
封禁一批玩家后,徐波在公司门口立罪己碑,游戏里也设了罪己碑 NPC,每人可发表 30 字内评论发泄情绪,官方承诺在罪己碑 NPC 供玩家浏览相关唾骂,不删单纯唾骂董事长的用户评论。
徐波为了体现这次“彻查”的力度,还抛出了千万元悬赏,准备征集线索,将唐忆鲁送进监狱。
这波操作,也不是不行,但有几个小问题。
唐忆鲁跟随徐波一起创业,一共经历了十四年。在这十四年当中,他没有留下任何贪污腐败的痕迹,竟然还需要通过有奖征集的方式来寻找线索吗?
要知道,当初天浩走人,唐忆鲁立威,用的主要手段就是查账。
买量造假,一次两次或许可行,但十几年持续进行买量造假,竟然还能不被技术部门发现,并且还能稳定地为多益创造一年十几亿的流水营收,这种造假技术,恐怕业内的运营都想借鉴学习。
放任外挂这件事,还能勉强说得过去。唐忆鲁是市场部出身,她既没有技术,也没有策划经验,甚至可能都不清楚外挂是什么,更不会将打击外挂放在心上。然而,她毕竟是 CEO,徐波若要治她的失察之罪,这责任也只能由她来承担。
可惜的是,玩家们可能不会相信这套说辞。在徐波的“罪己诏”长文的留言区,主流的声音都是在喊“还钱”“退钱”。
其中,一位用户留言“玩家走得多了,心慌了想着找人顶罪了?”
心慌在所难免。
2018 年发红包事件以及 2020 年主动降薪事件对多益产生了影响。在人力资源市场上,多益的名声并不出色。其直接导致的后果是,多益的研发能力存在不足,营收长期以来都依靠《神武》这一个系列来作为支柱。
很遗憾,十年过去,驱动《神武》的核心打法,还是买量。
如今,买量已不再是“优质玩家”的主要获取途径。花大价钱买来的量,或许是一群刚放暑假的大学生,也可能是一群很快就会转投其他游戏的职业玩家。直白地说,之前的买量,已然变成了刷量。
尽管买量的成本有高有低,然而游戏行业有一个明显的趋势,那就是总体获量成本一直在上升。随着游戏行业迅速发展,渠道变得多样化,产品越发细分且丰富,这使得玩家们的选择增多了,而他们可投入游戏的时间始终是有限的。
换句话说,若不从根本处对产品形态进行调整,带有时代印记的《神武》,已无法再足够支撑多益的庞大身躯。
情况很严峻,总得有负责的人。罪己诏是可以写的,但不能指望老板真去背这个锅。
今日一选>>
|经济学博士好文推荐: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