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二次元 正文

2021级摄影专业毕业展览:中国传媒大学的精彩呈现

二次元 2025-05-04 18

黑白双翼男二次元_黑白2次元图片_黑白双翼参战作品

[id_1836474200]

[id_[id_1[id_181[id_1108466274]59357]856696]18131872]

[id_1927652915]

[id_1899741823]

[id_919624529]

·展览时间·

2025年4月23日—5月13日

[id_[id_1221200660]62577660]

(逢周末及4月26日-5月5日

读书周期间闭馆)

·开幕式时间·

[id_3954610]

[id_890115932]

[id_2040510868]

·展览前言·

“目光”是摄影师感知世界的最初媒介,是情感投射的光学载体,“回路”构建了这道目光的完整轨迹,它在主体与客体之间往复流转,在镜头与影像之间往复流转,在创作者与观者之间往复流转,形成多维度的视觉对话,这种目光的交汇不仅是瞬时的光学反应,更能延展为持久的美学共振,它既遵循光线成像的物理法则,又承载着视觉经验的深层回响。

摄影是当代视觉艺术的基础“语素”,其本质在于“观看”。摄影有180余年的演进史,这恰是一部不断重构的视觉认知史。这一艺术形式承续了千年美术传统的基因密码,还链接着未来影像的无限可能,最终汇聚成奔涌不息的视觉文化长河。

《目光的回路》展览集中展示了戏剧影视学院2021级摄影专业29位毕业生的创作成果 ,他们从年轻的视角出发审视传统与创新的辩证关系 ,他们虔诚地传承摄影艺术的精髓 ,他们大胆探索新技术与新媒介的边界 ,这些作品是对历史凝视的回响 ,这些作品更是面向未来的视觉宣言 。

·部分参展作品·

01

刘洋光《物种起源》

作品媒介

[id_1775008900]

[id_9[id_1290095709]812386]

从大堡礁白化的珊瑚森林,到毛里求斯抹香鲸的心脏搏动,从佛罗里达海牛迟缓的远古游姿,到马尔代夫蝠鲼如人类骨盆的骨骼结构,海洋生物的生命密码揭示着人类直立行走的骨骼,揭示着胎儿的鳃裂痕迹,揭示着对盐分的生理依赖,这些均刻写着来自海洋的进化烙印。生命于38亿年前在此诞生,5亿年前我们鱼类的祖先浮出水面,如今人类站在进化链的顶端,然而却更需要读懂海底这座母体子宫发出的警示,以及它的召唤。

人类探索生命起源的过程,本身就是向海洋故乡的艰难洄游。

黑白2次元图片_黑白双翼参战作品_黑白双翼男二次元

02

李晨阳《赛鸽归巢》

作品媒介

摄影

晨曦刚刚绽放的时候,赛鸽的羽刃已经划开了云幕。银灰色的剪影掠过钢筋森林,翅尖搅动气流,凝成了无声的漩涡。这一幕让无数赛鸽爱好者沉醉。直到如今,赛鸽产业一天比一天壮大,受众也变得更加广泛,它逐渐走入了大众的视野。

信鸽是一种极具特点的鸟类,信鸽收拢双翼时,像一枚银灰的子弹在云端俯冲,其颈羽泛着金属色的冷光,信鸽丝绸般的羽毛塑造了流线型的身躯,信鸽身躯的每一寸弧度都暗合着空气动力学的美感,信鸽琥珀色瞳孔里浮动着罗盘,这是最发达却也最古老的生物导航术,信鸽眼睑开合间掠过千山万水,信鸽羽翼收拢时,往往已带回一片被征服的天空。

黑白2次元图片_黑白双翼参战作品_黑白双翼男二次元

03

林楚函《方寸之间》

作品媒介

[id_1697280296]

安徽的村落大多依傍着山建造,有着层层叠叠的院落,建筑结构错落有序,每一寸砖瓦,不仅是与自然融合的体现,也是个体与场所之间温情联系的展现。镜头呈现出传统与现代重叠碰撞的瞬间,呈现出个人与群体在以时间为轴、回忆与未来交织的场域里新的探索和情感表达。

徽州民居主要是封闭式结构,窗梁大多用木雕装饰,每推开一扇窗就会呈现出不一样的景致 。创作借助窗框和多个可推动画框来呈现,也是为了传达“一步一景”的禅意以及传承代际精神 。徽州民居沿江河聚居,在山中栖息,方寸之间是一幅饱含意蕴的绵延长卷 。

黑白双翼参战作品_黑白2次元图片_黑白双翼男二次元

04

徐绍轩《运河切片》

作品媒介

摄影

《运河切片》摄影集,意在捕捉京杭运河通州段畔的生活剪影 。有泳者在水中畅游后感到惬意 。有跑者在河畔步道呈现出活力身影 。有钓者静候鱼讯时十分悠然 。有放风筝者专注筹备的瞬间 。每一幅画面都是生活的切片 。展现了人们与运河相伴的日常 。

运河是地理标识,它成为了人们运动的空间,成为了人们休闲的空间,成为了人们放松的空间,承载着平凡而美好的生活点滴,传递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温暖气息,定格了城市中这份独特的宁静与活力。

黑白2次元图片_黑白双翼男二次元_黑白双翼参战作品

05

孙寅修《观鸟》

作品媒介

摄影

这些作品是我半年来观鸟所得,一部分是野鸟,还有一部分是公园、动物园里的鸟,鸟的品种不少,有红耳鹎,有黑脸躁鹃,有鹈鹕,有犀鸟,有绿头鸭,有白鹭,有夜鹭,有小太阳鹦鹉,有巨嘴鸟,还有朱鹮等 。

观鸟真的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在过去的半年里,我观鸟的踪迹遍布城市公园、郊外湿地、动物园的生态区以及山野丛林。红耳鹎在枝头欢快地跳跃,黑脸噪鹃隐匿于密叶之后发出沙哑的叫声,鹈鹕翅膀划开水面发出“呼呼”声……这些片段不只是影像的记录,更是大自然给予我的奖赏。当你全身心投入到观鸟之中时,这种专注会让人暂时摆脱琐碎,进入一种“心流”状态。鸟类学家大卫·艾伦·西伯里(David Allen Sibley)曾说 ,观鸟并非是用眼睛去看鸟 ,而是要用鸟的视角去看世界 。

或许,观鸟有着很深的魅力,它能让人类重新学会做自然的“学生”,我们去观察鸟类,而鸟类最终会教会我们怎样与地球共生。

黑白双翼男二次元_黑白2次元图片_黑白双翼参战作品

06

王明仟《再见时,我希望你微笑》

作品媒介

摄影、行为

倘若比移动树木的俄耳甫斯更为轻柔,你便会去拉齐特琴,生命的源泉不会逆转,不会回到徒劳的暗影,命运残酷,然而所需担负的变轻了,因为一切回头的尝试皆是徒劳。

——贺拉斯《时间的秩序》

我开始尝试把镜头对准自己,当无限和有限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瞬间就是永恒,永恒存在于瞬间之中,瞬间是将来与过去的相互碰撞。

瞬间决定着一切如何轮回。

重逢……或许重逢真的是一间暗室。

黑白双翼男二次元_黑白2次元图片_黑白双翼参战作品

07

刘禹尧《我的葬礼》

作品媒介

摄影

每个人都会迎来生命的结束,每个身份同样如此,当我们完成了这个身份所需完成的所有事情时,它也会走向消亡。生命结束时,我们的葬礼是为了缅怀,然而身份结束时,我要举办的是庆典,是庆贺它们的离去,进而迎接更好的自己。有缅怀,有难过,有希望,有期待,这是我的葬礼,但并非唯一的葬礼。

黑白2次元图片_黑白双翼男二次元_黑白双翼参战作品

08

王译萱《What Happened?》

作品媒介

摄影、AI成像、光栅、摄影书

本作品围绕犯罪现场这一主题展开,将摄影实践与心理学研究相结合,依据DRM记忆范式来设计图像再认实验。通过拍摄两组图像,一组是实拍的,另一组是由AI生成的,以此探索图像“来源性”对记忆准确性产生怎样的影响,即真实拍摄的画面是否更容易被记住,或者AI生成的图像能否让人产生“似曾相识”的错觉 ?实拍图像常常具备物理锚点,也有着情感联结,然而AI图像或许会因为高度拟真从而引发混淆。

本作品把研究过程融入展览现场,邀请观众参与实验,让观众在这个过程中亲身体验图像对我们记忆的影响与误导,思考在当下AI视觉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什么样的图像才算得上“可信”的 。

黑白双翼参战作品_黑白2次元图片_黑白双翼男二次元

09

沈孙丰《新编影像记忆图鉴》

作品媒介

摄影、AI成像、摄影书

在技术革新浪潮里,摄影在集体记忆构建中的传统地位正遭受AI、数字合成等新技术的冲击,真实与虚构的界限正渐渐变得模糊。本项目用镜头留住温度,用影像传承记忆,广泛收录受新技术影响的影像,呈现其对集体记忆的双向作用,这种双向作用既为记忆注入新活力、拓展边界,又因真实性存疑冲击传统记忆根基。

期望以此项目探寻数字时代集体记忆的全新构建路径。

黑白双翼男二次元_黑白2次元图片_黑白双翼参战作品

10

林洋宇《儃世界》

作品媒介

摄影、摄影书

入学前我做过一个梦,梦里没有具体情节,只有一段模糊的印象,我站在边境线上,看见悬崖下有个异国男孩跳进一潭深水,梦很长,醒来后只记得那个瞬间,他的侧影,下坠的弧线,还有水面泛起的波纹。

创作的时候,我特意避开了直白叙事,而是采用碎片化影像来还原梦境感,有晃动的光影,有失焦的画面,还有突然的跳切。这就如同记忆本身,清晰的部分极少,大部分是朦胧的、断裂的。那个男孩跳水的瞬间,成为了整组作品的支点,它既是一个具体动作,又好似某种隐喻,关乎边界、坠落,或者某种未知的“儃世界”的方式 。

黑白2次元图片_黑白双翼男二次元_黑白双翼参战作品

11

孙歆瑜《如果有天我们重逢》

作品媒介

摄影、摄影书、视频、装置

若干年前,父母分开了,这让我们整个家庭都蒙上了一层难以言说的阴霾。直到现在,长辈们的态度依旧是绝口不提。每年,我和父亲见面的次数很少。出于自我保护,那时的记忆已经模糊。在我的印象里,变化是突然出现的,像决堤的湖水一样,淹没了原本平静的三口之家。

成长过程中,痛苦被时间渐渐冲淡,不过却留下了永恒的痕迹。家庭于我而言是沉重的,本科四年学习期间,我几乎从未把镜头对准身边的家人,并且他们对我如今所学的内容也全然不知。

我想借助毕业创作这个机会,回顾家庭记忆,尝试通过摄影行为来完成家庭创伤的修复。

黑白双翼参战作品_黑白2次元图片_黑白双翼男二次元

12

周禾欣子《疼痛难免》

作品媒介

摄影

这组影像记录了八位青年的纹身,纹身有手针、freehand和传统刺青等多种形式。千禧年前后出生的青年似乎正共同经历一场漫长的存在主义危机,无缘由的神经质与疲惫在不断蔓延,微小而持续的幻灭、抑郁与焦虑在不断蚕食着精力。只有色料刺入皮肤的瞬间,才能让他们短暂地苏醒。这种奢侈的自伤,也许是隐秘的反叛,它是文明社会里最微小尺度的罪恶,还成为现代世界中唯一带有新鲜色彩的记号 。

黑白双翼参战作品_黑白2次元图片_黑白双翼男二次元

13

孙楚楚《Born to be Burn》

作品媒介

摄影、视频

外公生前养过小猪,种过香椿,凝望过几万次紫荆花的时钟。被火焰吞噬的纸变成了灰,远远望去是还未消逝的微小痕迹。

纸扎于我是一种浪漫的语言,想象他生活的片段,想象他每日要用的东西,想象他最喜欢什么,想象他这一生是如何度过的……将基于事实的这些想象化为实体,而后又变回一缕想象的烟。我记录下这个看似徒劳的过程,实则在行为里弥补了一些缺失与遗憾。

黑白双翼参战作品_黑白2次元图片_黑白双翼男二次元

14

刘可豫《水镜考》

作品媒介

摄影、摄影装置

绍兴城市建筑的魂魄,总会在不经意间,于古街道中浮现,就如诗句“越女天下白,鉴湖五月凉”所描绘的那般。这组作品,以旧时老照片为线索,去探寻一座城的双生面容。

同时,我构建起跨越百年的时空坐标系,在每个坐标点上,都能寻觅到新老交替的踪迹。期望在由青石板与河流所定位的坐标系中,能够唤醒人们对于时空、文化的视觉记忆。在这些错位的叠影里,你能够看到,时间从不计较新旧,只是静静地把每个时代的掌纹拓印到同一块砖中。

黑白双翼男二次元_黑白2次元图片_黑白双翼参战作品

15

程元驰《世代的梯田》

作品媒介

摄影

宏伟的太行山脉上,一道道黑白相间的线条出现了,这是百年间一代代农人兴建而成的。在北方干旱少雨的环境下,修建梯田这件事,更多的是农人在与土地作斗争,也是在与石头作斗争。

太行山脉土层很薄,种地存在困难。当地先人从元代起开始建造梯田,顺着山脉等高线堆砌石头,加厚土壤,进而形成了这样独特的景致。即便遭受工业时代浪潮的冲击,充满人类智慧的农耕文化依然没有褪色。

黑白2次元图片_黑白双翼男二次元_黑白双翼参战作品

16

黄欣笛《婚姻》

作品媒介

摄影、线缝手工

本创作以不同颜色的线作为视觉符号,这些线记录了父母婚姻的阶段性变化 ,恋爱期缠绕的粉色毛线象征着纯粹情感 ,婚后交织的蓝线代表着婚姻中的责任与义务 ,生育后的红线象征着血缘的连接 。

通过对照片进行二次创作,在毛线生长的物性痕迹中,展现婚姻从初期单一的情感联系的情况,在毛线断裂的物性痕迹中,展现婚姻到后期多方因素共同维系的变化,在毛线交叉的物性痕迹中,也展现婚姻到后期多方因素共同维系的变化。同时,将不同时空的环境进行拼贴重合,在区分不同阶段的同时,展现婚姻当中时间的流逝,在区分不同阶段的同时,也展现婚姻当中情感的流动。

黑白2次元图片_黑白双翼参战作品_黑白双翼男二次元

17

王楠《不可见之镜》

作品媒介

干版玻璃影像装置

《不可见之镜》是一次视觉探索,其关乎女性图像、神话原型与观看机制。作品灵感源于我对女神神话的长期关注,它试图通过神话重新审视性别议题以及其隐秘的文化机制。

纵观人类历史,男性经历过有权与无权的时期,女性也经历过有权与无权的时期,神话在这当中难以觉察地扮演了重要角色,几乎从未被质疑过,神话里“处女/母亲/老妪”的三相分化是一种常见的原型结构,它象征着女性生命周期的三个阶段,也象征着自然力量的三种面向。我将此作为切入点,采用传统的明胶干版摄影工艺,制作了自己的肖像,制作了母亲的肖像,制作了外婆的肖像,她们是三代女性,通过此举尝试构建起女性创造生命的本能能力的连接。

影像装置以玻璃作为媒介,它邀请观者透过玻璃去看,能看到正片与负片交替显现,观者会在静与动之间来回游移,观者会在正与负之间来回游移,观者会在可见与不可见之间来回游移。我尝试运用这种错位的观看体验,去回应女性在文化构建里作为被凝视的客体的存在情况,进而解构深深扎根于集体无意识中的神话隐喻,依靠图像的物质性以及装置的空间感知,引领观者进入一种处于历史与当下、现实与神话之间的感知缝隙 。

黑白2次元图片_黑白双翼参战作品_黑白双翼男二次元

18

杨实隆《麦子长在覆雪之下》

作品媒介

摄影、装置、摄影书

这组作品源自于我对父亲工厂的回顾,那是一家典型的乡镇企业,从事消防器材生产,是我童年世界的核心。如今厂房已被拆除,只留下一地旧物和零散的记忆。我通过摄影记录那些生产工具,还整理了建厂初期的档案材料。它们是时间遗留的边角料,却是最不易褪色的部分。有感动,有争论,还有一个村庄所书写的忘恩负义。

我的幼儿园设在电瓷车间,烧坏的电瓷瓶常被摔碎,以此宣告它“死亡”。我用大漆金缮的方式修补了其中两个,这些比乡愁更大的痒,要用砂纸不断打磨,不是为了复原,而是想给这断裂的时间一次温柔的处理。它们没有复原如初,就像我对这片土地的感情,也从未完整如初。

我翻越过好多废弃工厂,只有在父亲的厂里,我和相机一同沉默。工厂倒闭后,五十五岁的父亲,喘息比麦子被雪覆盖时还要沉重。我不打算解释什么,也不期望修复什么,只希望这些物件能和我一样,在世界的边缘站一会儿,站成一个无需被解释的位置 。

让往昔的痛楚别一路跟来,让往昔的欢乐也别一路跟来,不要再纠缠于眼前的时光。

黑白2次元图片_黑白双翼参战作品_黑白双翼男二次元

19

赵佳一《一场告别仪式》

作品媒介

摄影

《一场告别仪式》从我的现实感知和经验出发,将镜头转向私人化空间场景进行拍摄。图片使用针孔相机,通过长曝光形式展现时间的流动性,以此来强调“物”的稳定存在。又以“物”来构建个体的记忆叙事,通过童年记忆场所与旧物还原了现实与过去。

作品源于身边老人相继离世,住所被卖出,童年的记忆场所随着人的逝去回归到它本身物的意义,那些承载时间意义的过往情感经验只能通过碎片式证据重构记忆叙事,通过塑造空间、让人重返来拼凑记忆场景下的人物身份、社会背景以及情感状态,这场行为也是出卖前最后一次的告别仪式,要让过去同时活在现在和未来之中,让所有时间再次共振 。

然而,时间的参照物是什么呢?是一代人逐渐老去,是玻璃变得泛灰,还是那些新生的故事辗转轮回呢?在不可逆的时间之矢中,像流水一样,人们相遇,然后离别,如此反复……

黑白2次元图片_黑白双翼参战作品_黑白双翼男二次元

20

张馨予《金鱼沉溺》

作品媒介

摄影、光栅、装置

梦女,来源于日语“夢女子”(ゆめじょし),是指这样的女性,她们幻想自己与二次元角色发生互动,这种互动包括但不限于爱情向、亲情向,且沉浸式程度高,金鱼养在玻璃缸里需要氧泵,而她们永远和爱的人隔着一层厚障壁,沉溺在陌生的水源,幻想是唯一氧气 。

这组影像关注着那些被困在次元壁中的情感,光栅工艺使角色呈现出若隐若现的效果,虚实合成模糊了存在的边界,把“不可触及”转化为一场沉默的对话。

这不是出于猎奇而去窥探,也不是陷入浪漫而沉溺。即使爱是被困在虚实之间的囚徒,仍然有人愿意在现实的裂缝里种下一片深海,使得困在鱼缸里的爱,能够跃出水面,被温柔地注视 。

黑白双翼参战作品_黑白2次元图片_黑白双翼男二次元

21

张怡然《抑制的交响曲:花开自我重生的诗篇》

作品媒介

摄影

在现代社会当中 ,女性愈发被激励去成为强大且坚定的存在 。然而 ,这 “独立女性 ”的标签好似是一重无形的枷锁 。它使得无数年轻女性在孤独与挣扎里暗自波动 。但要是没有过去的伤痛与经历 ,又怎么能够塑造出一个重生强大的自己呢 ?《抑制的交响曲 》尝试凭借影像把女孩们曾经隐秘的心绪以及如今悄然的改变呈现出来 。

此次挑选了三位女性作为拍摄对象,她们各自展现了面对社会完美框架时所遭受的身心伤害,还展示了走出阴影的勇气与决心,它献给每一位曾经历或正经历阴霾的女性,向她们内心无声却坚定的勇气致以敬意。

黑白2次元图片_黑白双翼男二次元_黑白双翼参战作品

22

郭傲飞《勇敢的耳钉》

作品媒介

实验短片(8min)

这部伪纪录片讲述的是我毕业前的故事,我鼓起勇气去打耳洞。从表面看,它是个有点搞笑的“疼痛实录”,但实际上我想说的是,人总是在“表演”和“真实”之间摇摆。在镜头前,我龇牙咧嘴,其中可能有一半是演出来的,然而害怕和犹豫却是真实的。就如同这四年,我假装自信地去交朋友、拍片子,慢慢地,我真的变得勇敢了一点。耳洞是会愈合的,然而,那些在镜头内外表现得手足无措的瞬间,以及陪我一同折腾的朋友,都化作了比毕业证更具实际意义的纪念 。

黑白双翼参战作品_黑白双翼男二次元_黑白2次元图片

23

梁博洋《霓虹景观》

作品媒介

摄影、影像装置

在流量主导视觉消费的时代,游客在算法推荐下前往热门景点进行“媒介朝觐”,他们不关注拍摄对象本身的内涵,只是单纯被其绚丽色彩所吸引,还被其独特外形所吸引。地标装置沦为无意义却适合打卡的背景,其存在价值被归约为“适合拍照”。游客依旧按照一定的步骤到达,进行打卡,然后上传,完成一套固定的媒介仪式,只是为了完成在社交媒体上如同“粘贴复制”般的过程 。

本组作品把这些装置处理成象征内容抽离的“白色”,还处理成代表信息屏蔽的“雪花点”,通过这种方式强调它们在被拍摄过程中逐渐丧失的指向性,装置变成了被技术篡改的视觉母版,照片记录的不再是某个具体的文化符号,而是可无限复制的影像,任何地方的任何装置,都可能是社交媒体上的下一个热门打卡点。在这场打卡仪式中,观看行为本身成为了真正的焦点。

黑白2次元图片_黑白双翼参战作品_黑白双翼男二次元

24

朱卓峰《搜神》

作品媒介

摄影、3D扫描成像

这组作品的灵感来源于中国古代志怪典籍《搜神记》,这部典籍记录了先民对神秘世界的无尽想象,也记录了先民对神秘世界的探寻,而我的创作是一次当代的精神溯源。

我没有按照传统叙事那样去描绘具象神祇,而是把镜头对准我们身处的现实环境,探寻那些潜藏在寻常地方的不可见之维,接着运用扫描技术对这些场所进行解构和重塑,尝试从多个维度触及场所的内在肌理以及不可言说的氛围。在这些图像进行并置与重构时,“神”已不是具体形象,而是在空间中弥散开来,成为一种文化的回响。

黑白双翼男二次元_黑白双翼参战作品_黑白2次元图片

25

蒋致远《大神故事》

作品媒介

摄影

2017年,深圳龙华区进行治安整治。2020年,三和人才市场被拆除,其原址变成了名为“奋斗者广场”的商圈。如今,日结工作变少了,然而乡镇外出务工人员数量却只有增加没有减少,龙华汽车站成了他们新的落脚之处,无数人来到这里,有的是为了寻找机遇,有的则是被困在这里无法离开。

这组作品讲述了多位来自不同地方的务工人员的故事,展现了他们生活的艰辛,呈现了他们面临的困境,展示了每个人各自遇见的挑战,也展现了每个人各自拥有的机遇,反映了现代社会中底层群体的生存现状,反映了他们面临的困境,还反映了他们对更好生活的渴望,反映了他们对更好生活的期许。

黑白双翼参战作品_黑白2次元图片_黑白双翼男二次元

26

林可娉《个人专辑.zip》

作品媒介

摄影、投影、AI成像视频

在社交媒体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我们持续被算法推送的模式化生活环绕,不得不处于比较中而焦虑,在模仿里迷失。这件作品借助三个阶段的视觉叙事,即复制模仿、数据异化、主体消解,运用镜面反射、影像叠加等超现实手段,展现了当代人在社会标准与算法裹挟下的困境,也就是当数据成为价值的衡量标准时,“自我”是否已然沦为可复制的数据模板 ?

《个人专辑.zip》中存有我用心收藏的成功学样本,这些样本最终堆积而成一个数字身份,且这个数字身份永远无法解压。

黑白双翼男二次元_黑白2次元图片_黑白双翼参战作品

27

靳恒《惊蛰》

作品媒介

摄影、装置

每个人在生活里都有着不一样的身份,在身份不断推进时,会产生一系列事件,这些事件碎片最终会构成一个完整的人。

任是男性,25岁,职业为影视美术师,来自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该作品最早在2023年开始跟拍,当时他是一名性格大方、亲和的在校大学生。随着对他家庭、学业、工作、信仰的记录,任的形象在我的影像里才渐渐变得完整。

黑白双翼男二次元_黑白双翼参战作品_黑白2次元图片

25

邓梓维《现实亲密》

作品媒介

摄影、拍立得照片

照片试图呈现一种状态,那就是台上台下的人共同完成一场演出。在强调连结的舞台上,人们因喜欢同一个人而相拥,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格外接近。

拍立得摄影这部分内容,是对亲密关系的深刻反思,思考粉丝与偶像间的关系在何种程度能被信赖,载体的亲密属性或许可作佐证,或者金钱的等价交换在其中起到了作用,另外,我把粉丝照片和偶像照片放在相似位置对比,以全面呈现内心感受。

黑白双翼参战作品_黑白双翼男二次元_黑白2次元图片

29

莉莉(LILI KLER RAINSH)

《一日风华》

作品媒介

摄影、装置

当人们能够自由地依照自身意愿去行动时,他们常常会彼此模仿。

本项目拍摄于2024-2025年北京、洛阳。

黑白2次元图片_黑白双翼男二次元_黑白双翼参战作品

展厅示意图

黑白双翼男二次元_黑白2次元图片_黑白双翼参战作品

·展览团队·

监制

蓝旭 郑月 吴志勇

策划

杨竞博 孙斌 张宗伟 陈继东 刘海舰

班主任

徐竟涵

策展

梁博洋 朱卓峰 孙歆瑜

设计

文向荣 梁博洋 史涛 朱世昌

编辑

孙歆瑜

黑白2次元图片_黑白双翼男二次元_黑白双翼参战作品

请关注“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

“戏影团学汇”公众号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官方网站:

主编 / 梁若菡 责编 / 王小晋

校对 / 陈美全 审阅 / 郑雪如

编辑 / 王小晋

2025年4月21日

黑白双翼男二次元_黑白2次元图片_黑白双翼参战作品

立“码”见“影”师生服务码

网络营销黑科技,网络 营销
« 上一篇 2025-05-04
网络营销需求,网络营销需求意思是
下一篇 » 2025-05-04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