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二次元 正文

日本推出美女机器人AndroIDOL U引关注,国人如何看待另类偶像?

二次元 2025-05-10 13

图片

近期,日本石黑的研究团队、知名视频平台NICONICO动画的运营方Dwango以及Parco百货联手推出了名为AndroIDOL U的美丽机器人。这一产品受到了媒体的关注,尤其是日本媒体的青睐,迅速成为了舆论的焦点。尽管在国内,人们对这款机器人的关注或许并不热烈,但在日本,AndroIDOL U的亮相无疑在偶像界掀起了轩然大波!

每个人的审美观念各不相同,故关于这位女性机器人是否属于美女,我暂不发表意见。然而,鉴于她是以偶像身份亮相于公众视野,我们在此无需纠结于她的外貌。针对“偶像”与“机器人”这两个核心概念,我们不妨深入探究一番:日本人究竟有何想法?而我们中国人又将如何面对未来可能随时出现的这种“非传统偶像”现象呢?

尽管我已从日本偶像文化的视角对这位“美女”进行了评论,但在此,我愿暂且以我国民众的普遍视角,略述一二。在我国,关于机器人美女的讨论实则并不罕见,这主要是因为我们频繁地在电视屏幕或网络平台上目睹了众多“机器人美女”的身影。尤其是近期热议的性爱机器人,大多数中国民众更倾向于探讨其外貌是否美丽,是否符合他们心中的美女形象,以及它能做什么,是否具备某些功能……我疑惑,这究竟是网友们对待机器人的一种“务实”态度,还是他们根本不在乎这种机器人能否成为“偶像”呢?

图片

带给80,90后青春梦想的小虎队

那么,我将继续探讨中国人对“偶像”的看法。实际上,“偶像”这一概念在古代便已存在,那时的“偶像”仅指非人的雕塑、人偶等。然而,进入现代,随着一些知名文艺学家的研究,这个词逐渐演变为特指那些在特定领域(尤其是文娱领域)表现卓越、深受大众喜爱的人物。因此,提及国内偶像时,多数人的首要联想往往是那些如日中天的巨星、青春洋溢的小生,以及光彩照人的美女。这些偶像往往名声显赫,形象出众,并且拥有一群忠实的狂热追随者。

花之三人组合,即PINK LADY,标志着日本偶像文化的兴起,众多阿姨大叔级别的偶像的源头便由此而来。

关于国内的状况,我就先聊到这里。接下来,咱们转向探讨日本的情况。实际上,在日本,对于偶像的狂热崇拜,乍看之下与我国颇为相似。嗯,我的感觉是,国内与日本在某些方面确实有相似之处。那么,日本在偶像文化上有哪些独特之处呢?偶像在日本真正崭露头角,要归功于1971年那档名为《Star诞生》的电视节目,正是从这个节目中,偶像这一概念悄然融入了日本民众的心中。时至今日,偶像的更迭速度令人眼花缭乱。在日本,偶像的存在价值在于传递梦想。经过多年的发展,一种相对成熟的偶像文化已经形成,并衍生出相应的粉丝文化。这已不再是国内那种零散的凑热闹现象,日本人将偶像与粉丝之间产生的一系列事件推向了极致。作为偶像的个体与追随他们的粉丝群体,早已成为两个既独立又相互依存的组成部分。偶像与粉丝,如同齿轮与齿轮,彼此转动,一方动则另一方亦随之而动。这种现象在国内实属罕见。纵然国内那些当红巨星偶像亦为粉丝付出了诸多,但相较日本,这种程度尚不足以相提并论。国内的偶像其实只能算作是明星,尽管这些明星在粉丝的支持下在日常生活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他们并非为粉丝而存在,他们依然拥有自己的个人生活。至于这些明星的私生活传闻,虽然可能会对一部分粉丝造成强烈冲击,但实质上,这些粉丝并不能真正影响明星的生活。因此,成为中国的明星还算是一种幸福,至少他们不必担忧粉丝会威胁到自己的生命安全。

图片

青春=卖萌=性感=?AKB48把真人偶像团体带往了极致?

日本偶像的情况与此截然不同,相信国内众多人士都对日本偶像少女团体AKB48有所耳闻!这个组合可谓是家喻户晓,红遍了大江南北。这些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女们,为无数人带来了美好的憧憬,然而……在镁光灯的背后,她们的生活究竟又是怎样的呢?实际上,她们的日常生活并不轻松。投身演艺圈,遭受伤害,剃去头发,即便恋爱关系也遭遇贬职……在日本,他们作为粉丝心中的至高无上的偶像,必须做到无懈可击,不容许有任何对粉丝的背叛。尽管在日本成为偶像的要求并不像国内那样严苛,有些日本偶像甚至可能歌唱技巧不佳,但一旦踏入偶像的神圣领域,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远非一般人的心理所能承受。偶像们所面对的粉丝,简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而在粉丝群体中,我倒是觉得用“信徒”这个称呼更为贴切。他们的意志坚定无比,因为偶像存在的根本目的,归根结底就是敛财、吸引粉丝以及获取更多财富。得罪了几个偶像或许无伤大雅,但若是触怒了信徒,那恐怕就会引发巨大的动荡。在日本,偶像团体频繁举行握手会、签名会,演唱会如车轮战般连番上演,同时为了维持人气,他们不断进行新旧成员的更替……这些情况并不少见。

谈及众多人类偶像之后,我们应当着手探讨核心议题,将焦点从人类偶像转移开来。显而易见,就非人类偶像而言,在我国尚无太多可述之事,因此,让我们径直转向日本的情况进行分析。

图片

永濑丽子的登场,使得90年代的赛车游戏爱好者们得以亲身感受香车与美女的意境。

众所周知,日本在二次元文化领域尤为兴盛,由此孕育出了脱离现实人类形态的虚拟偶像。然而,由于技术及表现手法的限制,这类偶像在日本的发展起步较晚,直至上世纪末才逐渐崭露头角。90年代,作为上世纪科技技术迅猛发展的一个阶段,见证了众多科技领域的突破。互联网的迅猛发展,CG技术的日益完善,硬件设备的不断升级,加之各类媒体的广泛推广,虚拟偶像这一新兴领域在动画和游戏产业中初露锋芒。《新世纪福音战士》里被誉为经典之作的冰冷女神绫波丽,众多赛车爱好者所熟知的永濑丽子,以及让人难以忘怀的《寄生前夜》中的阿雅……然而,在当时,这些虚拟女性角色的存在,更像是虚拟情人而非虚拟偶像。其实,创造价值的根本还是在于作品本身,而非独立将虚拟形象作为商业模式进行运营。

图片

踏入lovelive的世界,仿佛陷入了“毒品”的诱惑。动画、唱片以及杂志公司三者强强联合,如同发动了一场虚拟偶像的闪电战,迅速在各大媒体中走红。

自二十一世纪伊始,日本境内虚拟偶像的兴起势头迅猛,其中《偶像大师》作为一部在2005年问世的经典之作,至今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其运营策略与AKB48颇为相似。2010年,《lovelive》一经推出,便声名鹊起,其影响力横扫大江南北。确实,在我国宅文化圈中,几乎无人不知晓《lovelive》的名号。该动画作品亦被引入我国,一时间引发了巨大的轰动。此类动画已不再局限于常规的动画宣传和周边产品销售,粉丝们的狂热程度甚至让人产生了动画与现实颠倒的错觉。然而,真正推动虚拟偶像登上舞台的,是2007年诞生的VOCALOID系列中的初音未来。

图片

初音未来也许真的预示着一种未来吧

初音未来在中国广为人知之际,早已不再仅仅是音频软件中的卡通角色。凭借一首《甩葱歌》,这位拥有双马尾的少女迅速在中国网络走红。在国内如此受欢迎,其在日本的偶像地位更是毋庸置疑。2010年,一场以初音未来为焦点的演唱会于日本举行,自此,这位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的女性形象开始在现实舞台上绽放光彩。2011年,东京举办的首届初音未来感谢祭上,全息技术被首次运用。次年,初音未来抵达中国上海,国内的粉丝得以近距离感受虚拟偶像的独特魅力。当时的场面之热烈,甚至超过了普通国内明星的演唱会。至今为止,VOCALOID旗下的众多虚拟偶像形象已在全球舞台上崭露头角,其中专为我国量身定制的“洛天依”亦颇受欢迎。面对这一巨大的商业机遇,我国多家电视台纷纷推出自家生产的虚拟偶像“东方栀子”。然而,遗憾的是,该形象与日本的初音未来过于相似,引发了诸多争议,最终不得不暂停开发进程。

图片

演唱会现场气氛一浪高过一浪,然而,台上的却是那些只能观赏却无法触及的虚拟偶像。

虚拟偶像的流行现象,实则与日本在二次元文化及偶像文化领域的双重影响密切相关。令人钦佩的是,他们致力于将各类产业与文化相结合的精神。在日本,机器人产业同样蓬勃发展,暂且不提工业机器人,那些充满噱头的女性机器人出现,对于本国人民来说,并不觉得有何不寻常之处。由于以女性机器人为题材的文化作品在日本接连不断涌现,当这一愿望初现端倪并公之于众,或许日本人内心深处所体验的,并非仅仅是对于其外貌的惊艳或是其卓越智慧的赞叹,而更多的是一种由心而生的满足。

图片

“U”的问世带来了新的机遇,或许日本人民正怀揣着创造新奇迹的愿望?

这位机器人偶像正如我之前所述,仅仅是个花招。若让她参与访谈节目或许颇为有趣,然而,若要像在大型舞台上表演的初音未来那样,既能唱歌又能跳舞,充满活力地调动现场氛围,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然而,这难道不是机器人偶像迈出的试探性第一步吗?或许,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当你领着你的子女或孙辈去观赏机器人音乐盛宴之际,你或许会兴致勃勃地向他们讲述这位恒久年轻的机器人偶像的传奇故事也未可知。

喵魂版七个葫芦娃懵逼及帝吧出征事件背后的文化现象
« 上一篇 2025-05-10
网络营销论文提纲,网络营销论文2500字
下一篇 » 2025-05-10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