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g支付规范公式 (drg支付标准)

本文目录导航:
drg支付规范公式
drg支付额=基础费率×权重×调整因子。
附属于某个DRGs的病例支付额=基础费率×权重×调整因子。
“基础费率”相当于单位医疗服务产出的多少钱,关于一切DRGs都是分歧的。
在刚刚引入DRGs付费时,基础费用可以经过历史数据算得。
每个DRGs都有特定的“权重”。
权重普通以为是不同DRGs中病例平均诊疗老本的反映。
drgs老本系数是怎样来的
DRGs外围目的计算公式1、入组率入组率:充沛反映医院的治理水平,入组率太低会显著降落总权重。
扫除病例数 = 住院天数大于60天 + 住院费用小于5元未入组病历数=未入MDC病例数+QY病例数入组率计算公式如下:入组率=入组数/(病例总数-扫除病例数)*1002、DRG权重(RW)DRG权重(RW): 依据医疗费用越高消耗的资源越多,病情相对越重大的总体思绪,计算每个DRGs组相对全省次均费用的权重,综合反映各DRG组的疾病重大水平和资源消耗状况。
drgs分组的8个目的
如下:
1、入组例数:北京地域住院医疗服务绩效评估平台完成分组的例数。
2、DRG组数:统计时期DRG组的数量,不同病例同一DRGs视为1。
K值越大,笼罩的范畴越广,能够提供的诊疗服务范畴越大。
3、DRGs权重:全样本中某DRGs生产总费用与全样本中DRGs平均总费用的比值。
某DRGs的权重=该DRG组内的例均费用/整体病例的例均费用。
4、规范费用:各病例对应DRGS的对标单位平均费用之和。
5、实践费用:各病例的实践住院总费用。
drgs分组的其余目的
1、DRG费用消耗指数:一切病例实践住院费用与对规范住院天数总和的比值。
假设计算值在1左右,示意凑近平均水平;小于1,示意医疗费用较低或住院时期较短;大于1,示意医疗费用较高。
2、DRG时期消耗指数:一切病例实践住院天数与规范住院天数总和的比值。
假设计算值在1左右,示意凑近平均水平;小于1,示意医疗费用较低或住院时期较短;大于1,示意医疗时期长。
3、CMI:数量和病例组合指数(CMI)是评判医疗服务技术难度目的。
CMI=核算对象的总权重数/该部门的总病例数。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