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途研究院:2017年及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二次元行业发展趋势
1980年12月,中央电视台首次播出《铁臂阿童木》以及随后引进的美日漫画,培养了中国第一批二次元观众群体,二次元产业开始在中国萌芽。 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支持也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了二次元产业的发展。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二维产业终于迎来了爆发期。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二维产业市场规模突破1000亿元,用户数已突破3亿。 在各界版权意识不断增强的影响下,行业正逐步走向“正版”时代。 目前,二次元的主要受众正在逐渐走向社会。 这个有支付意识的群体正在逐渐增强消费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二次元产业的发展。 此外,2018年3月,二次元用户聚集地哔哩哔哩在美国上市。 国内二维产业正式进军海外,迈出了发展的重要一步。
速图研究院分析师收集整理了2017年和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二维行业相关数据,并配合用户调查,分析讨论了中国二维行业的发展趋势。
什么是第二维
定义第二个维度
二维世界的运用来自日本。 早期的日本动画、游戏作品都是由二维图像组成,画面是一个平面,因此被称为“二维世界”,简称“二维”。 该术语在ACGN(Animation、Comic、Game、Novel)文化圈中广泛用作“想象世界”或梦想世界的术语。 很多人错误地认为大多数动画和游戏都是二维作品,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二维产业发展迅速。 想要进入这个领域,清晰的概念和清晰的格局是基础。
二维作品的表达平台是想象的世界。 相比之下,人们生活的世界是三维的,在现实世界中表达二维作品的行为通常被称为2.5维度。
硬核二次元和泛二次元
近年来,随着二次元行业的发展,人们逐渐可以发现,有些二次元产品虽然受众较少,但生命周期较长; 一些二维产品虽然拥有很多用户,但总是昙花一现。 这是硬核二次元作品和泛二次元作品的特点决定的。
比如《FGO》这款游戏就是一款硬核二次元游戏,而《阴阳师》则是一款泛二次元游戏。 前者的粉丝群形成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粉丝数量不减反增,由此衍生的周边产业也很受欢迎; 另一方面,虽然后者的用户下载量远超前者,但其粉丝热度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
二次元产业持续发酵
国内二次元空间的发展正如哔哩哔哩董事长兼CEO陈锐所说,“我原本以为自己走在一片荒野,却发现了一座城市”。 20世纪40年代和1950年代,由于种种原因,国内首次打造二维观众的尝试失败了。 自20世纪70年代《铁臂阿童木》在央视首播以来,国内二次元产业就开始萌芽并慢慢发展。
目前,二维产业正处于爆发期。 社会各界都非常重视版权。 加之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整顿,产业已经趋于规范和成熟。 许多企业顺应时代潮流做出了战略调整。 主流平台格局已基本形成。 此外,B站成功赴美上市也标志着国内二次元产业正式“走出去”。
二次元产业发展蓬勃
2017年ACG用户数突破3亿
根据2013-2018年2D用户规模趋势图可以看出,国内核心2D用户规模和泛2D用户规模均呈上升趋势。 截至2017年,国内2D用户规模已突破3亿。 随着二次元文化的广泛传播,优秀的泛二次元作品的出现将会吸引更多的泛二次元用户。
此外,硬核二次元作品拥有极其忠实的粉丝,基于此类作品的IP衍生品,用户数量也会逐渐增加。 总体来看,到2018年,国内二维用户数量将突破4亿。 此外,泛二次元用户和核心二次元用户也将相互转化,用户粘性将进一步加强。
90后用户顶起半边天
国内二次元用户中女性比例略高于男性,但基本均衡。 从年龄层来看,90年代出生的用户占比超过60%,2000年后出生的用户占比接近20%。 这是因为,第二维度最初是一种小众文化,主要是年轻人彰显个性、拒绝平庸的产物。 90后、00后群体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 相比物质需求,他们更注重精神需求。
无论二维形态如何演化,其本质依然是三维世界中存在于人类心中的美。 因此,随着观众群体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变化,很多曾经的小众作品已经成为经典。 二次元用户也在不断差异化和进化,寻找属于自己的新世界。 因此,相关行业也需要顺应潮流,不断寻找自己开发的二次元作品的定位。 也许一个重磅产品就能改变行业格局。
ACG用户喜爱动画
第二个维度涵盖的领域非常广泛。 从用户偏好来看,最受用户关注的前三名发行版分别是动画、游戏和音乐。 近一半的用户喜欢动漫,其中游戏和音乐的比例分别为16.8%和12%。 国家最早引进动画作品,所以第一批二次元观众就深受动画的影响。 这也是二维动画如此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国产动漫产值稳步上升
由于动画是否是二维作品的界限已经模糊,因此分析是基于整个动画产值的规模。 根据2015-2018年国产动漫产值趋势图可以看出,国产动漫产值总体呈上升趋势。 基于其稳定增长的特点,预计到2018年,国产动漫产值将突破2000亿元。
在中国,大多数人认为动画是针对低龄儿童的。 这与国家早期引进的作品类型、经济发展等因素有关。 但随着动漫产业的发展和消费需求的增加,企业战略方向随着市场发生变化,动画电影也开始从“低龄化”走向“全龄化”。
2015年,采用日本热血动画风格并与中国风格相结合的《西游记大圣归来》成为老少皆宜的爆款二维动画电影,赢得了各年龄段观众的好评; 次年《大圣》上映。 “玉海棠”也获得了良好的声誉。 此前,《魁拔》系列因市场因素以及作品本身过于复杂的剧情而未能进入“全年龄段”动画市场。 目前,适合全年龄段的成功动画电影还很少。
中国漫画回归
随着国内二次元产业的发展,吸引了众多投资者,资金的不断注入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制作团队提供了创作源泉。 再加上近年来中国配音演员的成长,中国漫画也越来越成熟,逐渐开始崛起,展现出泱泱大国的风采。
2017年热门的中国漫画有很多,其中第一部就是《斗破苍穹》,累计播放量达14亿。 改编自蓝蝴蝶同名小说的《师父》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这两部作品的第一季还入围了2018年最受关注的中国漫画前十名,其影响力广泛而深远。 此外,中国连载漫画《狐仙红娘》的播放量已超过26亿次。
Q1动漫移动应用下载排名
从下载量来看,2018年第一季度,哔哩哔哩下载量领先,快看漫画紧随其后,下载量排名第三,腾讯漫画排名第四。 作为“专业”的二次元平台,bilibili下载量第一是无可争议的; 快看漫画主打轻内容,可以轻松抓住用户的碎片时间,实现弯道超车。 现阶段,各大应用基本结束了“用户圈”阶段。 如何留住用户,让他们有归属感,是重中之重。
在此之前,国内有一个比bilibili更老的“专业”二次元平台。 但由于管理团队不稳定、内容版权问题、盈利模式不成型,目前濒临破产。 因此,在内容为王的时代,产品版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由于二次元行业的特殊性和相对小众性,寻找符合趋势的运营和商业化模式也是当务之急。
二次元游戏发展也不甘示弱
2016年,二次元手游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为110亿元,到2017年,实际销售收入增长44%。 2017年,网易推出泛2D游戏《阴阳师》,一炮而红。 米哈游的《崩坏冲击》也吸引了大量的游戏玩家。 中国原创二次元游戏也逐渐进入海外市场。 《阴阳师》、《阴阳师》《崩坏3》、《碧蓝航线》等也在海外市场取得了成功。 在二次元游戏领域,我国已逐步从“引进来”转向“走出去”。
国内二次元游戏主要分为角色扮演(RPG)、卡牌游戏、动作游戏三大类型,这也是二次元用户最喜欢的类型。 由于泛2D游戏更容易被大众接受,盈利潜力也相对较大,所以目前市场上的大部分都是泛2D游戏。 这也是大多数游戏生命周期比较短的原因。 二次元游戏市场需要经典。 硬核二次元作品将彻底燃爆。
二次元音乐领域独树一帜
2007年,“电子歌姬”初音未来出现在日本。 这是利用配音演员提供声源、画家提供图像打造的虚拟偶像。 被誉为“世界第一虚拟偶像”,也是打破次元壁的代表人物之一。
2012年,国内还首次推出了虚拟偶像洛天依,随后又推出了其他虚拟偶像,均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这些虚拟偶像的声源均由优秀歌手或专业配音演员提供,这对于2D用户来说无疑是一场听觉盛宴。
在音乐领域,这类虚拟歌手有着非常有影响力的音乐作品,比如创作了神曲《拳宇天下》、《九九八十一》等,此外,《平凡的迪斯科》也引发了一股热潮。被众多知名明星翻唱,一度风靡一时。 根据一些知名虚拟歌手的相关经验可以看出,二次元音乐已经开始与流行音乐相结合。 虚拟偶像通过与真实歌手的合作进入了大众的视线,还通过3D全息投影技术举办了演唱会。 这项技术也非常完善,可以大大提高虚拟歌手的知名度,但国内虚拟歌手总体上还缺乏影响力。
官方并没有对虚拟偶像进行详细的设定,这给用户创造自己的角色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在虚拟偶像的成长过程中,用户有很强的参与感,感觉自己和偶像一起成长。 虚拟偶像的详细人物角色大部分是由用户自己设定的,不会出现立体偶像人物角色的崩溃。 这三点是虚拟偶像成功的重要因素。
中国二维产业该何去何从?
美国厂商曾花巨资收购日本著名二次元IP,然后改编成真人电影。 然而,强大的明星阵容和精湛的特效并没有让该作品获得良好的票房成功。 这说明无论是动画还是游戏,二次元作品都是有灵魂、有“民族性”的。 那么,作为“二次元发展中国家”,中国应该向哪些“二次元发达国家”学习呢?
众所周知,中日文化相互影响、十分相似。 ACG发展初期,进口到国内的作品大多是日本作品,ACG用户深受其影响。 大多数流行的国产动画在世界观、画面风格和情节上都与日本漫画非常相似。
2017年引进的日本游戏也获得了不错的反响,其中包括网易出品的中国原创二次元游戏《崩坏》,跻身畅销前十。 采用纯日式风格。 因此,无论是动漫还是游戏,向日本学习或许是国内二次元产业的一个不错的选择。
一部好的二次元作品,必须以核心价值观为船体,以图形、剧情、声优为帆。 只有这样,作品才能被后人铭记。 这也是日本二次元产业能够持续繁荣的原因之一。 与日本相比,国内二次元内容创作人才匮乏,历史背景也不够深厚。 这些都需要时间来弥补。
中国二次元行业如何、何时能出现爆款硬核二次元产品? 这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硬核二次元作品拥有一定的用户基础后,会逐渐转向泛二次元作品,以获得更强的盈利潜力。 这将是二维产业的整体发展趋势。
速图研究院分析师团队认为,虽然国内二维产业已进入爆发期,但仍处于快速发展的初级阶段。 国内二维产业深受日本影响。 根据日本二次元产业的发展经验可以看出,二次元文化会在社会经济相对成熟时产生,并逐渐过渡到主流。 事实上,国内二次元产业也在乘着经济发展的顺风车,不断完善产业链、扩大受众群体。
这是否意味着国产二次元元素已经过了主流阶段? 国产二次元元素想要登上主流文化的舞台,必须完成三件事。 首先,市场上必须出现重量级的硬核二次元作品。 泛二次元作品的出现以及相关二次元平台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次元墙,但仍需要足够有代表性的作品来提高二次元世界的知名度; 其次,90后、00后已经逐渐成为社会主体,只有当受众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在保持情感不变的情况下拥有足够强大的消费能力,其所代表的文化才能成为主流; 第三,要实现二次元IP的深度孵化,彻底打破核心二次元用户和泛二次元用户的界限,大大增强用户粘性。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