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元文化在全球扩散,日本动漫产业繁荣与经济低迷有关
“二次元”的本义是二维空间,也就是平面。由于早期的动画、漫画、游戏等作品(统称ACG)都是由二维图像构成,因此这类作品所营造的虚拟世界被称为“二次元世界”,后来简称为“二次元”。而“三次元”则是相对现实世界而言的。
以日本为中心,二次元文化在亚洲乃至全球文化圈持续蔓延,很多文化产品都或多或少地带有“二次元”的色彩,作为大众娱乐产品的电影也不例外。
“御宅萌”亚文化
要了解“2D世界”,首先要了解日本这个“2D王国”。有人认为,日本动画产业如今的兴盛,与日本经济的持续低迷息息相关。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经济低迷,让整个日本社会弥漫着悲观的情绪,成年人怀念“黄金时代”,年轻人对未来感到迷茫。以初高中生为主角的漫画,成为当时日本人的“精神避难所”。
初中和高中时期常常被日本人调侃为“中二”。这个时期,人们可以单纯地追求美好和自由,批判一切黑暗和邪恶,鄙视成人社会的规则,不需要考虑求职等现实问题。漫画中的虚拟主角们代替读者实现了对现实的反抗,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从而迎合了当时各年龄段的市场需求。
借助于传播成本较低的漫画,该类作品所承载的二次元非主流文化很容易被文化背景单一的日本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所接受和传播,并逐渐升级为日本的主流文化,其文化载体也从原来的二次元扩展到现在的二次元,并增加了音乐、小说等衍生品。
该类作品往往体现出“宅男萌化”的特征,塑造了ACG亚文化的主体气质。
这类作品往往体现了“宅男”的生存状态,所谓“宅男”就是对某一类事物有着极度热爱的人,比如军队宅男、铁路宅男、动漫宅男等。
作品中往往有不少“可爱”元素,一般以可爱的少女或小动物为主。主角所经历的故事可以是日常生活,但更多的时候会经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冒险。主角们通过战斗不断成长,赢得友情和爱情,最终战胜邪恶,拯救世界。
随着题材愈发多元开放,很多读者尤其是女性读者,喜欢读到两个男性角色之间超越友情的暧昧情感,或者直接读到描写男性之间爱情的作品。
典型的 2D 电影
在日本,二次元文化被视为主流文化,他们甚至自豪地将二次元元素融入东京奥运会的宣传片中展示给世人。
二次元文化对日本电影产业影响巨大,以2015年日本电影票房为例,在票房收入超过(含)10亿日元的电影榜单中,多达三分之二是动画电影。其中,《妖怪手表:喵的秘密诞生!》和《怪兽之子》分别以78亿日元、58.5亿日元的票房收入夺得第一和第二名;《名侦探柯南:地狱的向日葵》和《多啦A梦:大雄与宇宙英雄们》等6部动画电影也挤进了榜单前10名。
事实上,日本历史上票房排名前十的电影中,有一半都是动画电影,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宫崎骏创作、2001年上映的《千与千寻》。
就连日本动漫协会会长冈田雄介也将这种“动漫称王”的现象称为“第七大奇迹”。
不过,动画电影并不等同于“2D电影”,并不是所有的动画电影都承载着2D文化。
以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为例,他的作品在形式上完全符合“二次元”的要求,但他所要表达的精神实质却不是二次元文化。他的动画常常以年轻女性为主角,歌颂她们的坚强与独立,充满女性主义色彩。他本人则十分反对二次元文化中依附于男性的“可爱”女性形象。
宫崎骏的故事无一不是探讨成人世界的话题。《幽灵公主》中可以看到人类在开拓新空间时对森林和动物的破坏;《风之谷》中可以看到人类在末世对其他生物的傲慢与无知;《哈尔的移动城堡》《起风了》中可以看到对战争的谴责、对工业文明的反思……这些作品根植于日本传统,却表达出适用于所有国家的普世价值观。
那么,什么样的电影才是典型的二维电影呢?
很多资深二次元粉丝都会提起《EVA》系列。《EVA》又叫《新世纪福音战士》,1995年首次在电视上播出,一经播出便成为现象级的“神作”,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影响。影片还被引进到国内,相信很多“80后”都在电视上看过这部动画。
随后该作品又推出了一系列新的剧场版电影,其中最新的一部《新世纪福音战士:1.0 新世纪福音战士新剧场版(2.0 新世纪福音战士新剧场版)》(2012)在日本斩获53亿日元票房,位列当年本土电影第四名。
《EVA》是一部非常典型的二次元作品,在人物设定上,男主是一个懦弱、患有自闭症的14岁少年;两位女主一个活泼高傲,一个冷酷沉默寡言;还有一个和男主关系暧昧的美少年角色。
故事中,一直被父亲不认可的男主,突然承担起与未知生命“使徒”战斗的任务,战斗方式是驾驶名为“EVA”的巨大人形机器人,一旦失败,世界就会陷入毁灭,整个设定完全符合“宅男萌”的特点。
当然,《EVA》的强大之处不仅在于二次元文化,更在于它革命性的运用了意识流手法,将神秘学、心理学、宗教等元素融入复杂的故事之中,间接反映了当时日本年轻人信仰缺失、精神迷茫的社会现实。
突破“次元壁”
目前,二次元文化与电影的结合在日本呈现另一种趋势,即漫画、动画或轻小说改编成真人电影。二次元文化正试图突破“次元壁”,从平面影像转为立体布景,从虚拟人物转为真人演员,从“ACG”转为“ACG”。如果改编成功,不仅能吸引原作二次元作品的粉丝,还能赢得非二次元的广大大众。
近年来日本最成功的漫画真人电影莫过于《浪客剑心》。这部讲述明治维新时期浪人剑客的作品在十几年前就风靡一时。真人版基本还原了漫画主人公的气质和打斗场面,还请来了佐藤健、苍井优、福山雅治等明星加盟。《浪客剑心》三部电影自2012年上映以来,累计票房收入达125亿日元,成为当时最火爆的电影。
最近走红的日本明星山崎贤人被称为“漫画小王子”,他主演过的漫画电影多达10部。
人气漫画《银魂》正式开拍真人电影,再度突破次元壁。这部作品一直以讽刺、热血、无底线著称,网友曾惊呼改编不可能。但电影版却人气爆棚,不仅有原作者力挺,更有小栗旬、菅田将晖、长泽雅美等人气演员加盟。这些无疑体现了近年来日本漫画改编成真人电影的火热趋势。
中国ACG粉丝
日本二次元作品进入中国后,二次元文化逐渐被中国年轻人接受和喜爱,在国内优质文化娱乐产品匮乏的时代,这种略带叛逆、内容多元的日本二次元作品极大地满足了部分年轻人的精神需求。
在中国,二次元作品的读者主要为伴随日本动漫成长的80、90后,以及伴随网络普及成长的2000后。如果前者已经步入社会,拥有深厚的二次元基因和经济基础,后者则可以接触到更加多元的产品和业态。
这些年轻人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和理念,也有自己独特的说话方式和行为方式,他们认为ACG世界绝对是美好的,是一种精神的寄托,有的甚至把它当成是一种信仰。
他们认为“只要有爱就没有问题”,甚至厌恶一切商业行为;但如果是为了自己的“真爱”(自己最喜欢的人),他们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去购买各种周边(ACG产品)和同人作品(在原作基础上的二次创作)。
他们平时或许性格内向、腼腆,但在漫画展上却会扮成自己喜欢的角色与他人合影,喜欢看日本动漫和弹幕视频,各种吐槽、“2333”、二次元术语。
相比之下,这个群体的准入门槛更高。比如,如果你想成为某个弹幕网站的会员,你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回答100个注册问题,比如“某个动漫角色的口头禅是什么?”这让很多非二次元人士有一种专属感。
其实,大部分喜欢二次元文化的人和喜欢美剧、韩剧的人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他们只是享受着二次元文化所带来的乐趣和幻想,将其当做一种日常的休闲方式而已。
难以成为主流
从2015年开始,大量资金流入所谓的二次元行业,BAT三大互联网巨头纷纷在影视行业布局,投资AB站、收购优酷土豆,摩拳擦掌进军电影行业;爱奇艺等视频网站也开始成立自己的影视公司,准备借助平台优势进军电影行业;而各大传统影视公司、动画公司则开始纵横收购,囤积IP;与此同时,社交应用等各种细分二次元产品的出现让人眼花缭乱。
当投资人惊呼“2015年是二次元爆发元年”的时候,他们真的懂二次元或者二次元文化吗?其实在大部分投资人眼中,二次元或者泛二次元是大众文化、青年文化、日本文化的混合体,市场上所有的年轻消费群体都可以被贴上二次元的标签。在电影市场,二次元甚至被等同于动画电影。
事实上,二次元文化在中国并非主流文化,也很难成为主流文化。市面上的动画电影大致可以分为“合家欢”和“宅男女神”两大类,后者虽然更贴近二次元核心用户,但这类用户群体毕竟比较小众。
2016年暑期档,仅7月就有7部国产动画电影上映,但无一是二维电影。其中,唯有《大鱼海棠》成为佼佼者,画面精美,配乐优美,完全符合优秀动画电影的水准。但由于剧情、台词等问题,受到观众的诟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票房,止步于5.6亿元,未能超越《大闹天宫》创造的票房奇迹。其他国产动画电影表现平平。
国内目前有没有比较典型的ACG电影?答案是有的。《十万个冷笑话》就是一个典型,而且相当成功。
《十万个冷笑话》改编自漫画平台“有妖气”的国产原创漫画,先是被改编成网络动画,后又被拍成电影。
从内容和文化上看,电影《十万个冷笑话》充分体现了“抱怨”这一典型的二次元文化元素。电影中男主角的力量来源在于对身边的人物和事物的抱怨。比如大魔王合体合成扁桃体时,男主角就抱怨“它们留在那里是不是会发炎?”,从而产生了“抱怨能量”。
《十万个冷笑话》最终取得1.2亿元票房,打破了国产动画电影票房排行榜长期被幼稚作品霸占的尴尬局面。
不过,类似《石冷》这样的二维作品,未来是否会成为国产电影或动画市场的主力军呢?答案恐怕并不乐观。
与文化背景单一的日本不同,我国人口结构复杂,文化多元。二次元文化无法适应大众的需求,呈现的电影题材也肯定会是多元化的,这可能和美国的市场情况类似。艾瑞咨询预计,2016年中国二次元用户规模将达到2.7亿,其中核心二次元用户将达到7000万。这个数字或许值得怀疑。
此外,我国文化产业尚不成熟,尚未形成像日本那样完整的二次元产业链。在日本,纸质漫画市场已连续15年衰退,不少二次元作品不得不依靠后续的产品开发才能实现盈利。日本采取的制作委员会模式,由制作公司、漫画出版社、广告公司、电视台、玩具制造公司等机构组成,一方面参与动画剧集或电影的制作发行,另一方面共担金融风险。不同产业链的组成,使作品能够实现不同程度的后续发展。
或许,中国电影人应该考虑的,并不是如何迎合所谓的二次元观众,而是如何打磨优秀的电影内容,让其能够被普罗大众所接受。
文章评论
这篇关于二次元文化的文章非常详尽,从日本二次元的起源、影响以及在中国的发展都做了深入的探讨,作者对于ACG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研究深度分析市场现状和未来趋势也非常到位!
该文章深入解析了二次元文化与电影产业的关系,从日本到中国的传播历程及其影响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对于理解当代青年文化趋势有重要意义和启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