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二次元 正文

大唐诗人行:探寻唐诗背后的故事与魅力

二次元 2024-11-17 18

活唐诗必须在活唐中找到。 《唐代诗人之旅:王维、李白、杜甫的诗意江湖》是从群像的角度来写的。是一部以王维、李白、杜甫为代表的唐代十位诗人的传记。还发掘了唐初至安史之乱期间一百多位诗人。多年来四十多位诗人的有趣轶事。作者在史料记载的基础上,虚实结合,通过小说写作填补空白,生动地诠释了名诗背后的人事变迁和历史浪潮,勾勒出唐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全面还原了唐代诗歌的发展脉络。唐代诗人与诗歌史。不朽的魅力。

通过阅读,您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李白、杜甫、王维等唐代诗人的诗歌创作全过程。了解从小背诵的诗词背后的人性曲折和故事;感受唐朝的社会历史和几千年前的盛世辉煌,身临其境地参与唐代诗人的社交聚会,对酒吟诗;梳理“唐代诗人朋友圈”,了解初唐以来150年来错综复杂的“诗坛之事”,领略诗人的集体友谊和群体风采。

_大唐盛世时期的诗人_大唐诗人那些事

《唐代诗人之旅:王维、李白、杜甫的诗意江湖》,薛毅着,北京联合书店出版

>>正文选读:

神童组合《小澳挽歌》

没有人知道未来命运的凶恶面孔,所以有时候,你会把幸福当成浪费时间。

卢兆麟在蜀中写下了许多诗篇。他在诗中表示自己的岁月安宁,生活安定。他与紫妍一起游历名山大川,拜访名士,吟诗作赋,傲歌于临泉。

他在成都相如琴台前写道:

听说有一片风雅之地,千年无人邻。园内古色古香,池中春有松树。云疑为客,月如人听琴。黄莺默唱处,空荡荡,伤游魂。 ——卢兆麟《相如琴台》

这首诗蕴含了卢兆麟性格的宁静和悲伤。他回想起几年前在邓王府被称为“相如”的日子,感觉已经过去了很久。现在他身处西南一角,除了紫色的烟雾之外,什么也没有。这常常让他感到茫然。

他很少感到自己还有未来。比如,那天我遇见了香洲的老熟人张柬之。

张柬之四十岁,又任四川县尉。他控制着部下,家庭贫困。尽管如此,他仍然渴望学习。卢兆麟被他的野心所折服。他还专门为张柬之写了一首诗。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一种强烈的不甘。诗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

高飞低飞憧憬过去,共同哀伤现在。谁呼清一刀,仍与年老叹息呻吟。 ——卢兆麟《悬赏张少甫》(节选)

“少府”是对县尉的称呼,卢兆麟本人也被称为“卢少府”。

转眼间,他已经在蜀中九年了。

此时的唐朝已经是武则天一统天下了。卢兆麟入川那一年,李治皇帝头晕目眩,看不清东西。他有时在官员做事时请武则天做出决定。但随着他的身体不断康复,他干脆将所有政事都托付给了武则天。林德二年(665年),发生了一件大事。许敬宗报告说,上官仪与宦官王复生勾结废太子李忠,图谋叛乱。但民间却有传言说上官仪被冤枉,许敬宗的举报是武则天怂恿的。因为在前一年,李治无法容忍武则天的权势和私利。他曾命上官仪下旨废黜武后,封她为庶人。没想到,这个阴谋并没有保密,被武则天发现了。李治后悔了,也害怕了,就把责任推到了上官仪身上,说道:“上官仪教我的。”于是当了三年宰相的上官仪就被全家处决了。

陆兆霖深深地叹了口气。虽然他并不欣赏“上官仪”,但他还是很感激上官仪的旧恩。

他也知道,骆宾王已经不在道王府任职了。林德元年(664年),道王李元庆去世。很快,邓王李元裕也跟了上去。兄弟俩都只活了41岁。他为纪念邓王写了一首千字诗。

林德二年秋,在武则天的大力支持下,李治封禅泰山,同时广纳天下人才。闲在家中的骆宾王,迫于生计,便向州京自荐,并得到州京推荐。最后,他通过科举考试,被授予太常寺礼部尚书,从九品。虽然还是个小官,但他最终还是回到了长安任职。

这九年里,卢兆霖也去过一次北京,可惜骆宾王不在,所以他只去过宣阳坊一次。

这些年,唐朝频繁对外用兵,捷报频传,尤其是灭亡高句丽……但卢兆麟却没有感到兴奋。县尉是最贴近群众的基层官员。当县尉的时间越长,他就越了解人民群众的辛苦。朝廷所谓的辉煌武功哪一个不是用百姓的血汗和生命换来的呢?

通章二年(669年),名将李积去世。此前,卢兆麟的导师王一方也去世了。

这一年秋天,重阳节将至,卢兆麟应邀前往子洲(今四川三台)玄武山举行诗会。玄武山山势险峻,变化多端,但对于已经看过整个蜀山的他来说,并没有什么令人惊讶的地方。不过,山里有一座道君庙,还有一处圣泉,他想去看看。近年来,他的兴趣从儒学转向了黄老学,名利的野心也越来越淡薄。就连参加一些诗歌聚会,他也觉得提不起兴趣。

平坦的山顶上,他看到远处聚集着一群人。他知道这次又迟到了,但他还是慢慢地走着。风中隐隐约约传来吟诵声:

9月9日,遥望远空,秋水秋风吹。大雁南下,常有游人游览菊花丛。 ——邵大震《玄武山九日游》

远处传来朗诵诗的声音,陆兆霖知道,题目是《九月九日》。标题很切合场合,但有些陈词滥调,而且这首诗也不是很新。这大概是当地一位老儒士写的。正这么想着,一道年轻的声音再次响起:

9月9日,在望乡台,他举杯送客异国他乡。人情厌南苦,大雁北来。 ——王勃《四川九日》

声音是那么清晰,诗却是那么苍凉。北方的大雁,映照着南方的人情。宾客中送客,送别更伤感,但做得对,不按习俗。人群中响起一阵欢呼声。陆兆霖眼睛一亮,脚步不自觉的加快了。距离还有十多丈,他便念道:

9月9日,我看山看水,归心看积风烟。让我们在异国他乡共饮金花酒,共感万里大雁的悲哀。 ——卢兆霖《9月9日游玄武山观》

人群再次欢呼起来,人们纷纷回头。为首的一个胖子哈哈大笑道:“好诗啊好诗啊!陆先生,来吧,来吧,今天要和你比试的人来了!”

卢兆麟认出此人是著名学者邵大桢。他双手拱起,目光却被旁边的青年深深吸引。这男子大约二十岁左右,一身白衣,目光炽热,眉飞色舞。他脸上带着些许悲伤,却掩饰不住稚气。少年腰间佩着一把华丽的长剑,反倒增添了他的稚气。一看到陆兆霖,年轻人原本悲伤的脸就变成了笑容,笑容淡淡的,仿佛整个世界在他眼里都是一场游戏。

“我是龙门王勃,欣赏陆少甫的《梅花落》和《长安古意》已久,今天有幸见到你。”青年说道,跪倒在地。

“难道是龙门安王?”陆兆霖大喜,回礼后,拉着他的手,“我以前来过长安,除了关光哥哥,就是想看看你,今天终于如愿了。”

“‘旅游大哥’是谁?”

“骆宾王,字关光,江东神童,齐鲁才子,现为太常寺礼部尚书,你们还没有见过面吗?”卢兆霖有些惊讶,旋即明白:骆宾王多年来一直深陷部下,不可能与王勃处于同一位置。圆圈。

“我弟弟也听说了,回京后一定会去看望的。”王博恭敬的说道。邵大真笑道:“二位奇才相会玄武山,如此盛事怎能少酒呢?”他一挥手,已经有人端出了整坛酒,摆出了几桌美食。

剑南少春清醇厚甘甜。王博喊了一声“好”,抬起头喝了一杯酒。他和卢兆霖一拍即合,聊得很开心。两人没有谈诗,只是随意的聊着,感觉有一种说不出的默契。

从王波身上,卢兆麟看到了春天般的气质,就像家乡的杨树一样,高大稀疏,充满生机。这让卢兆霖非常高兴,仿佛又看到了希望。如果说张柬之展现的是一种久经沙场的修养之力,那么王博则展现的是一种青春明媚的本性,那是来自生命本身的能量。

在王博看来,卢兆麟给了他两个字:憔悴。

那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憔悴。此时的他只有三十五岁,但神情却分明是四十多岁的男人。似乎有什么不知名的东西附着在他的身上,吸食着他的元气。 ,让他早早陷入了人生的秋天。

王博忍不住抓住了陆兆霖的手,屏住呼吸把脉,惊讶道:“陆兄,你的体质实在不适合喝酒……”

陆兆麟笑道:“我知道。”

“那……”

“有什么用?有什么坏处?”

王博又惊又痛,不知道该怎么办。宴会还在继续。他不擅长喝酒,更别说拒绝,不知不觉就喝醉了。

王博懂医术。十岁时,拜长安名医曹原为弟子,学医五年。然而,他诊断出了卢兆麟的病,却无法治愈卢兆麟的生命。他心中浮现一个念头——如果曹原大师亲自出手,卢兆霖的病能治好吗?

他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只能写下来,等回到长安后再说。很快,卢兆霖就回到了新都。见不到人,王博暂时不用担心了。

他不是一个喜欢担心的人。从小到大,他都觉得世界上没有他克服不了的障碍。虽然他并非出身于皇室或王子家族,也没有多少权力和财富,但有两件事让他有底气让他超越世界上最奢华的家庭:一是家族的名誉,另一个就是他自己。的人才。

在唐代,如果两者合二为一,就可以铺成一条天路。

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挖掘中华文明基因密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上一篇 2024-11-17
宋思衡原创钢琴系列作品来自地球的钢琴诗在胜利电影院上演
下一篇 » 2024-11-17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