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二次元 正文

大足石刻研究创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二次元 2024-11-22 19

_大足区石刻研究院_大足石刻研究员

“大足石刻研究所”成立。曲波 摄

11月19日,“大足石刻研究”启动新闻发布会在大足石刻学术报告厅举行。作为重庆市文博单位主办并公开发行的第一本学术期刊,《大足石刻研究》正式创刊。该刊是继敦煌研究院之后石窟寺管理单位创办的第二本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

《大足石刻研究》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重庆市新闻出版局批准出版的官方期刊。由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主管,大足石刻研究院主办。每年在国内外出版4期(季刊)。公开发行。该刊坚持正确的出版和舆论导向,聚焦大足石刻历史文物,发表石窟文化的研究方法和学术成果,加强石窟保护和利用,促进石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国际文明交流互鉴。以出版期刊为目的。

第一期封面以黄灰色调为主,带有巴山蜀水风格的油画质感,透露着清新淡雅的气质。第二封面有巴蜀石窟艺术游览版块,以高清图片的形式向学术界展示巴蜀石窟中精美的造像。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和编辑校对,文字编辑放弃了常见的栏尾注,采用了栏脚注。再加上清晰的栏目划分、严格的注释规范和高质量的图片搭配,不仅有利于读者理解文章内容,还增加了阅读的流畅性和直观性。

第一期精选石窟寺研究与保护领域的文章10篇。文章作者均为国内知名学者。分为理论与方法、石窟考古、巴蜀石窟研究、研究与探索、石窟保护、学术动态六个栏目,展现了《大足石刻研究》的多元视角和创新思维。

从内容上看,第一期视野开阔,思维全景,包括巴蜀石窟考察、克孜尔石窟与七子云冈石窟的比较研究、研究理论与方法的探索等。在石窟寺庙上。此外,还有对石窟寺价值挖掘和利用的思考,包括对过去成果的回顾和对近期成果的介绍。

从研究角度来看,第一期呈现出多样性和创新性。该刊虽然主要关注石窟寺考古领域,但也吸收了历史、艺术、宗教方面的研究成果。这种跨学科的研究视角打破了传统单一学科的局限性,为“大足石刻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大足石刻研究》不仅关注大足石刻的研究,还面向石窟寺及相关文物的研究。 《巴蜀石窟考古》作为该刊的专题栏目,刊登最新的调查数据和学术成果,努力推动巴蜀石窟研究的全面发展。 (毛爽、张伟)

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闭幕,艺术交流持续,87 位艺术家作品亮相
« 上一篇 2024-11-22
老边岗土墙:千年风雨见证历史变迁,填补长城区域空白
下一篇 » 2024-11-22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