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二次元 正文

希腊人展览在首都博物馆开幕,展现古希腊社会文化风貌

二次元 2024-11-22 16

新京报(记者展)11月20日,“希腊人——从阿伽门农到亚历山大”展览在首都博物馆开幕。展览汇集了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塞萨洛尼基考古博物馆等希腊14家博物馆和文物机构的270件(套)藏品,展示了古希腊的社会文化风貌。

_270件(套)希腊藏品亮相首博,呈现全景式古希腊历史画卷_希腊风景画

11月20日,“希腊人——从阿伽门农到亚历山大”展览在首都博物馆开幕。图为展出的弯臂女性雕像,属于早期基克拉泽斯文化第二阶段(公元前2800年-公元前2300年),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收藏。新京报记者 蒲峰 摄

展览位于首都博物馆地下一层A展厅。将于11月21日起正式向公众开放,展出至2025年5月18日。

展品跨越公元前5800年的希腊新石器时代到公元前1世纪的希腊化时代,为观众缓缓展开一幅古希腊历史的全景画卷。主要展品包括“烤盘”形器物、“阿伽门农金面具”复制品、女子立像、香桃木形花冠等。

_希腊风景画_270件(套)希腊藏品亮相首博,呈现全景式古希腊历史画卷

男子站立像(左),约公元前 500 年,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收藏。女性站立像(右),公元前 520-510 年,卫城博物馆藏。新京报记者 蒲峰 摄

其中,“锅”形器皿的手柄呈叉形。图案的中心是一艘有许多桨的无桅大船。船前进方向右侧还有象征性的鱼图案。

在基克拉泽斯群岛,这种“烤盘”形状的器皿在生活场所和墓葬中都出土过。在土耳其阿拉贾苏尤克遗址的一座贵族坟墓中也发现了两件形状相同的青铜器,并且被认为是基于基克拉泽斯文化的此类物体。这些“烤盘”形状的器具的用途尚不清楚。专家推测它们可以用作盘子、盐贸易的测量容器、天文观测台、祭祀物品或镜子。

原件“阿伽门农黄金面具”收藏于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此次展出的是复制品。锤打的金色面具描绘了一个留着胡须的男人。面具靠近耳朵的区域有两个孔,用于将面具固定在死者的头部。德国考古学家海因里希·施利曼认为,面具的主人是阿伽门农,因此称其为“阿伽门农黄金面具”。事实上,面具并不属于阿伽门农本人。

_希腊风景画_270件(套)希腊藏品亮相首博,呈现全景式古希腊历史画卷

嘉宾们观看展示的“阿伽门农黄金面具”复制品。新京报记者 蒲峰 摄

香桃木形状的金色花冠,带有珐琅装饰,花冠的尖叶是从金叶上切下来的,在花环的基部扭成丝状茎,具有真香桃木叶特有的凸起中脉。

_希腊风景画_270件(套)希腊藏品亮相首博,呈现全景式古希腊历史画卷

香桃木形花冠,公元前 350 年至公元前 325 年,塞萨洛尼基考古博物馆收藏。新京报记者 蒲峰 摄

芬芳的桃金娘植物是女神阿芙罗狄蒂的神圣植物,象征着不朽,也是这款花冠的灵感来源。在古希腊,黄金、镀金和天然花冠被用于各种与神秘、祭祀、祭酒、宴会、游戏和戏剧有关的仪式。在马其顿,金花环被放置在贵族的坟墓中作为死者的个人物品。

270件(套)希腊藏品亮相首博,呈现全景式古希腊历史画卷_希腊风景画_

阿芙罗狄蒂陶像,公元前 4 世纪下半叶,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收藏。新京报记者 蒲峰 摄

有关负责人表示,2000多年前,中国和希腊两大文明在亚欧大陆两端优势互补,为人类文明演进做出了基础性贡献。我们希望这次展览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更是一座连接中希文化交流的桥梁,为促进中希文明交流互鉴搭建新平台。

编辑刘梦洁

张彦军 校对

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环省行:连云港博物馆镇馆之宝尹湾 6 号汉墓出土简牍
« 上一篇 2024-11-22
名家天团齐聚上海,艺术节闭幕周含金量加速跑,过境式演出已成过去式
下一篇 » 2024-11-22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