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新作风流一代:跨越 22 年的情感历程,记录时代变迁
主角巧巧和彬彬是贾樟柯电影世界中反复出现的角色。
《任逍遥》、《江湖儿女》、《风流一代》
两者都有这些角色
我的新作品《浪漫一代》是一部历时22年拍摄的电影。包括疫情前积累的老素材和疫情期间拍摄的新素材。讲述了一个女人从千禧之初到今天的情感历程。
这部电影于2001年正式开机,当时我31岁,主演赵涛23岁。新世纪伊始,整个社会充满活力,很多人都想走出去尝试一下。许多新事物也出现了,比如互联网。
千禧之初的狂欢气氛
当时有一种令人难忘的狂欢气氛。当我们走到街上时,所有的小商店都在播放歌曲。商场里,年轻人在舞垫上跳舞。十五、十六岁的孩子特别喜欢卡拉OK和迪斯科。街上有很多表演。
感受到新时代的到来,我想拍一部“旅行式”的电影,带着相机到全国各地去捕捉可感知的新事物: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北京赢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三峡大坝建设导致数百万人流离失所……还有我2002年的电影《任逍遥》和2006年的电影《三峡好人》中的5个场景。
电影第一部与贾樟柯2002年电影《任逍遥》背景相同
以这些材料为背景,我添加了一个从头到尾贯穿的爱情故事,因为小说除了记录时间和空间之外,也是呈现时代的重要方式。
故事从大同开始。主角巧巧20多岁。她是一个深爱、依赖情感的人。她和男友斌哥之间的关系充满了相互伤害。
电影第二部与贾樟柯2006年电影《三峡好人》背景相同
电影中段,乔乔已经30多岁了。她的情感需要一个家,于是她出发前往重庆寻找离家出走的男友。但她渐渐意识到两人的关系已经没有了,于是她主动提出分手,结束这段关系。我觉得这是她整部电影最大的改变。
电影第三部是在疫情期间拍摄的
时间到了现代,巧巧成了超市的秤员。她可能已婚,也可能未婚。有一天,多年不见的前男友突然出现在她面前。会议结束后,她独自在超市休息室吃着包子,眼里含着泪水。虽然她的情绪波动很大,但她是一个能够完全控制自己情绪的人。我觉得她越来越坚强了。
这整个转变过程代表了巧巧自我意识的觉醒,这不仅对当代女性有参考价值,对当代男性也有参考价值。
除了影片最后的喊叫声外,主角乔乔一直保持沉默。
电影里,主角一句台词都没有。这个设计的灵感来自于旧素材中的一个瞬间:巧巧在三峡的船上买饭盒。由于船上噪音太大,商贩们只好大声叫卖。扮演巧巧的赵涛问我,既然她能用眼神表示要买盒饭,为什么还要大声喊呢?
在剪辑的过程中,我越来越觉得语言是多余的,削弱了情感的复杂性。一个女人说起一个结,她就变成一个结,但如果她沉默,我们就知道她心里有千个结。希望大家能够关注时代变迁对人的影响,而不是具体的人通过语言表达信息。
主角巧巧
当我开始拍摄这部电影时,我并没有真正计划要花多长时间。拍了两三年后,我发现时代的变迁还没有停止,所以断断续续地继续拍摄。
集中拍摄时间为2001-02、2005-06、2011-12。 12年后,拍的电影很少了。可以说,所有的片子都丢了。虽然材料都有了,但我心里知道,总有一天我要把它们整理出来,但没有什么紧迫感。
直到2020年,我们遇到了疫情,我觉得这个时代即将过去;另一方面,就像千禧年互联网的出现一样,人工智能现在正在逐渐进入我们的生活。我觉得这部电影是时候结束了。
所以当我回顾这部电影时,我会发现这是一个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我们对人和事的看法的变化而自然成长的故事。人物一步步变成这个样子,和事先写好的不一样。一个好的剧本和一部人物、情感、情节设置都好的电影是完全不同的。这种拍摄方式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冒险的新尝试。
贾樟柯拍摄三峡工程流离失所的人们
该片包含1000多个小时的素材,剪辑总共耗时3年。看到很多细节,哪怕只是一个小东西,都会让我想起一些被遗忘的故事,感觉很兴奋。
比如有一个夏利车出现的场景,我立刻就想到了一个故事。大学毕业时,同年级的同学聚会。摄影系的一个同学晚上喝多了,我们就坐夏利出租车把他送到了北大第三医院。医院。
为了发挥好称重员的作用,赵涛甚至去超市工作了五六天。
剪辑完旧镜头后,我开始拍摄当代部分,就是巧巧在超市称重的部分。
之所以把场景设置在超市,是因为我觉得超市非常现代。只要你去超市,你就会感受到世界上的物质是多么的多。仅饼干就有100多种。你会忘记世界上仍然存在饥饿,贫富差距仍然存在。
巧巧作品中的脆弱感对我来说也显得非常当代。她从事的工作技术含量低,很容易被替换。她必须天一亮就赶车,准时打卡,不能迟到,头也不抬地认真称体重。她下班后精心维护自己的生活。我知道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是这样生活的。
机器人与巧巧聊“爱”
在当代部分,我们还加入了很多科技元素,比如机器人,因为机器人确实正在以一种非常隐蔽的方式进入我们的生活。
机器人和巧巧说话的部分来自我自己的经历。有一次我坐在酒店大堂,看到一个送东西的机器人过来了。有一个孩子想玩,机器人一直向他解释说我很忙,请不要挡我的路。
还有一次我到地下室看到一群机器人在冲锋,就像一群办公室的人一起出来抽烟一样。如果他们更聪明的话,他们甚至可能会互相聊天。
《浪漫的一代》中的时代记忆
希望各个年龄段的人都能在这部影片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回忆。用今天的话来说,这种体验或许就是“中国梦芯”、“千年千年”式的。
但出于纯粹的怀旧之情,我很警惕。在改变的过程中,什么是珍贵的,什么是我们失去的,什么是我们需要改变的,才是最重要的。
“浪漫一代”描述的是 20 世纪 70 年代左右出生的人
渴望变革和自由的一代人
最初,这部电影被称为“拿着数码相机的人”。剪辑的时候觉得不能叫这个名字,因为这20年不仅用了数码相机,还用了胶片、5D、VR等。
所以我把名字改成了《浪漫的一代》。一些年轻观众或者海外华人观众不太理解“浪漫”这个词。他们认为你会拍一部浪漫电影吗?
事实上,“浪漫一代”这个词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当时我国刚刚开始变革。它指的是风华正茂的一代人,渴望变革、希望获得更多个人自由的一代人。我自己,以及影片中的主角们,都属于这一代人。
贾樟柯早年
我观察到,现在的年轻人与浪漫一代的年轻人有很大不同。
那个时候,人与人之间的界限感并不像今天那么清晰,彼此之间也没有很强的防备心理。例如,在电影的开头,一群中年妇女能够紧密地坐在一起唱歌跳舞。今天,我们女孩可能有最好的朋友,男孩有哥们,但这些都是基于非常熟悉的朋友社会。
另一个区别是人们的适应能力较差。年轻的时候,我根本不关心工作,也不知道自己的人生在做什么。我只是一个失业的流浪者。我会去电视台扮演狮子和老虎,为报纸写专栏两年。我在截止日期前一天晚上用了两三个小时完成了它。
剩下的时间我写剧本,聊电影。我和几个朋友,绰号“傻瓜三人组”,周末会从东城跑到西城,再从西城跑到东城,一晚上去三四家酒吧看摇滚表演。和诗歌朗诵。我觉得这样的生活挺好的。
贾樟柯早年
今天的年轻人生活在一个充满规则和危机感的环境中。我们不敢辞职,不敢失业。我们必须买房子或汽车。我们总是害怕做出错误的举动。
我想是不是因为现在的年轻人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想成为谁。对此,我认为我们应该更加积极主动。出于现实考虑并没有什么错。除此之外,我可以通过做我想做的事情来实现我的人生目标吗?
贾樟柯旅行时的照片
50岁了,我感觉自己没有太大变化。我现在最大的爱好就是到处闲逛。当我不工作的时候,我就去陌生的地方购物、吃饭、住小旅馆。我有很多最喜欢的旅行路线。我经常去敦煌和五台山。我也定期走一条路线,就是北京、大同、呼和浩特、鄂尔多斯,绕一个大圈跨过黄河。
我花更多的时间经常“表达”。我们每天都在处理具体的事情,对于零散的生活其实已经很麻木了。只有当我表达时,我才会花一点时间和空间来理解正在发生的事情。
对我来说,拍电影的方法还远远不够。次数太少,两年才表达一次。但如果你写日记、写诗、演讲、与朋友交谈、参加研讨会,你的感受力就会在表达的过程中形成。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