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二次元 正文

1927 年鲁迅婉拒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称自己不配,一年后胡适也收到邀请

二次元 2024-11-23 22

1927年访问上海的瑞典科学家斯文·赫定了解到鲁迅的文学影响和当时社会的成就,他和学者刘半农准备推荐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当他们询问鲁迅的意见时,鲁迅直接回答:“梁启超配不上诺贝尔奖,我也不配。要拿到钱,还得努力……”

鲁迅拒绝诺贝尔文学奖_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_

瑞典科学家斯文·赫定

鲁迅的意思是他没有资格,当时中国没有一个人值得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如果仅仅因为中国人口多或者皮肤黄就对中国采取宽大、宽大的对待(或许送给我们是可惜的),反而会助长中国人的虚荣心,阻碍脚踏实地的发展。 ——中国文学的大地发展。他们以为自己真的可以和那些世界文豪抗衡,但事实上他们还远远不够资格。

鲁迅拒绝诺贝尔文学奖__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

有趣的是,一年后,胡适还受到瑞典科学家的邀请,提名诺贝尔文学奖,但条件是胡适将其作品翻译成英文。胡适在日记中写道:“如果他们要我因倡导文学革命而获得功劳,我不会拒绝;如果他们要我翻译作品以期获得报酬,我也没有无耻之举。”所以我不配被称为作家。”这表明了胡适对待诺贝尔文学奖的态度。他有一些保留。如果以他对推动文学革命的贡献来说,他认为自己有资格获得这个奖项。但如果仅仅因为这位瑞典科学家为了一己私利而获得自己作品的翻译权而获奖,他是不愿意的。被别人使用的工具。

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_鲁迅拒绝诺贝尔文学奖_

鲁迅本人也承认,他最初有很多朋友,但后来关系逐渐恶化,胡适就是其中之一。两人初次相识是在《新青年》中,从相识开始,书信里就有很多相互欣赏的地方。然而,这一切在女师范生事件后彻底改变。鲁迅表示支持女师范学院学生反对校长迫害学生的运动。胡适认为学生应该以学习为主,不应该闹事,他还嘲笑了支持学生的教授。由此引发了以鲁虎为首的两派文学之争,两人关系闹翻。对于鲁迅来说,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没有房间可以预订。胡适对待事物的态度总是有些暧昧。他相信一件事不一定完全错误,也不一定完全正确,他总能找到回旋的余地。

鲁迅拒绝诺贝尔文学奖__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

两人也将这一理念带入了自己的行为之中。两人分开后,胡适仍然担心失去的友谊。他写信试图修复他们的关系,但都以失败告终。相反,鲁迅不再把胡适视为朋友。当他遇到不同意见时,他立即写文章予以反驳。尽管如此,胡适心中对鲁迅仍然怀有敬意。正如他所说:“我一直对周氏兄弟怀有敬意。”之后他也做了同样的事情。鲁迅去世时,面对的是女作家苏雪琳对鲁迅的尊敬。胡适挺身而出,为鲁迅辩护。此后,他还疏通了关系,推动了《鲁迅全集》的出版。要知道,胡适帮助出版的《鲁迅全集》里就有鲁迅“骂”自己的文章。这一事实让人佩服胡适的慷慨。

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_鲁迅拒绝诺贝尔文学奖_

或许是因为性格差异,两人最终并没有恢复友谊。晚年,胡适在政党的压迫下,对鲁迅的处境有了更多的切身体会。他曾在给朋友的信中感叹:如果鲁迅没有死,他最后也会被斩首。两人虽然分道扬镳,但同为当年在中国写作、挥舞刀剑的文学战士,思想和精神还是有共同点的。也许正是两人后来的批评和争论进一步推动了文学的进步。换句话说,他们以对手的形式延续着昔日的友谊。正如胡适曾经对朋友提到的那样:鲁迅是一个自由主义者,决不会屈服于外来势力。鲁迅是我们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蔡依林演唱会穿紫色裸钻吊带裙,3D 打印人体照片引热议
« 上一篇 2024-11-23
第五届长三角文博会:上海博物馆延续暑期火热,文创销售额创新高
下一篇 » 2024-11-23

文章评论

鲁迅和胡适的文学贡献卓越,他们对于诺贝尔文学奖的态度展现了他们的谦逊与对文学的热爱,尽管存在分歧和个人选择差异导致友情破裂令人遗憾但两人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展现了对自由精神的坚守和对民族文化的责任感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鲁迅和胡适的文学贡献卓越,他们对于诺贝尔文学奖的态度展现了他们的谦逊与对文学的热爱,尽管存在分歧和个人差异导致友谊破裂令人遗憾但他们都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并推动了社会进步值得纪念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