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长三角文博会:上海博物馆延续暑期火热,文创销售额创新高
上海博物馆的“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展”带动周边消费超10亿元,火爆一整个夏天,将这股热浪带入了第五届长三角文博会。
11月22日,第五届长三角文化博览会盛大开幕。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馆、安徽博物馆、孙松管委会等文创企业带来了各自精彩的沉浸式文化消费体验。上海博物馆延续暑期炎热,以文创首日销售额7万元开门红。
走进进博会,位于C-04展位的上海博物馆凭借196平方米的展位吸引了络绎不绝的参观者。 “猫神巴斯特”的雕像装饰着类似博物馆建筑轮廓的展览空间。大地色系透露着浓郁的埃及风情,相当抢眼。
“我们展区的风格与目前在人民广场馆展出的‘金字塔顶端:古埃及文明展’相互呼应。”上海博物馆文创中心张晓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表示,古埃及文明展汇集了古埃及文明不同时期的492组788件文物。上海博文创意中心还围绕展品推出了数千个文创展品,包括“斯文斯之路”、“金沙爱语”、“蛇神守护”、“可爱神守护”、“神圣守护”7大类。 “符号”和“埃及风光”系列涵盖服装、生活家居、潮流玩具、配饰、文具等多个品类。
“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展”是历史上全球规模最大、亚洲水平最高的古埃及文物出口展,观众空前热情。展会自7月开幕以来,两个月内日均参观人数突破万人次,文创衍生品消费达8000万元。
“有观众表示,上海世博会门票148元,文创产品2000元。”张晓表示,此次上海世博文化创意产业参加长三角文博会,展出埃及展品近500件。创造产品。他坦言,正是由于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才给了文化创意产业更多的机遇、挑战和发展空间。
如今,“去博物馆”已成为席卷全国的潮流,多地博物馆参观人数不断创历史新高。与此相对应的是博物馆的文创热潮。当人们参观博物馆、流连于文创产品时,一定会购买一些设计精美、内涵丰富、具有实用价值的文创产品。
文化创意产品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市场研究机构智研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文化创意产品市场规模将达到163.8亿美元,同比增长13.09%。
越来越多的文物单位和文化企业加大对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投入。本届工博会成为众多文创企业展示文创产品的创意舞台。
让文物活起来带回家
在南京博物院展区,300平方米的展位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南京博物院从展览、社会教育、文化创意、数字化等方面的综合文创成果。
南京博物院始建于1933年,是我国第一座由国家投资兴建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其前身是国立中央博物馆筹备处。目前馆藏文物43万余件(套)。
南京博物院文创部副主任连凯表示,此次文博会,团队利用文创主题展示橱窗,将文创产品穿插、点缀在整个展区。此次工博会带来的文创产品有南波好礼、清溪雅玩、创意生活、可爱潮流精选、教育趣味物等。
南博藏品系列以南京博物院18件“镇馆之宝”为主线。通过挖掘每件文物背后深厚的历史文化,结合当代工艺,打造承载文化记忆的文创产品。
“看世界·大明·世界”系列将明代艺术精髓与现代生活美学相结合,设计开发了主题徽章、香薰蜡烛、节日礼盒等文创产品。 “玉跑中国”系列结合玉器文物的温柔与美丽,设计开发了玉石首饰、玉形冰箱贴、明信片、积木等系列产品。 “博趣玩”系列是南京博物院倾力打造的博物馆儿童文创产品品牌。通过智能、有趣、有内涵的博物馆儿童文创产品,让孩子们在游戏、娱乐中探索历史、体验文化。
在安徽博物院展台,文物变成了能吃、能喝、能印的“文物”。安徽博物院以举世闻名的徽墨为基础,结合其馆藏的多种珍稀墨汁,研制出可饮用的“墨”。观众买的是一个创意墨水瓶,里面装着一瓶看起来像“墨水”的黑桑葚复合饮料。瓶子上的提示包括对该系列中经典墨水的介绍。
“让文物活起来”不仅吸引人们走进博物馆、掀起“博物馆热”,更让文化以全新的方式呈现出来。除了文化创作,“盖印”也是人潮涌动的“轨道”。
本次展览汇集了300余枚展览限定主题邮票以及博物馆、图书馆、独特的原创IP邮票。种类包括普通邮票、彩色邮票、主题邮票、拓片等。其中,上海博物馆带来了以“金字塔之顶:古埃及文明展览”为主题的三枚印章,安徽博物院带来了经典的“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展”。 《铜铸刻鼎》印章,供收藏家盖章收藏。
尚博文化创意产业,20年耕耘
“1996年,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一落成,我们就开始了文化创意发展之路。”张晓表示,二十多年来潜心研究,上海博物馆始终把“把文物带回家”作为文化创意发展的方向。产品开发的目的。
“上海文物修复复制厂”就像是上海文化创作的起点。早在20世纪80年代,上海就逐步发展文物收藏产业化。在“把博物馆带回家”和“博物馆最后一个展厅”之间打造文化创意产业链。
1996年,尚博正式成立艺术公司,资本200万元。到2019年,已发展成为年营业额最高4400万元的公司。
不少上海经典文创产品荣获上海纪念品奖。其中包括可握在手上的国宝莲池胸鸭玻璃盘、可挂在手腕上的古符纹青铜几何图案手链、大可鼎系列文创丝巾等。
上海博物馆藏的南宋朱克柔挂毯《荷塘乳鸭图》曾在《国宝》节目中惊艳亮相,但一直被珍藏在上海博物馆的仓库里。设计团队用光滑平整的玻璃呈现挂毯的“完美细节”,让《荷塘鸭图》在玻璃板上焕发了新的生命。设计团队提取博物馆藏青铜器上的几何图案,以珐琅工艺为载体,设计出另一款独特而优雅的青铜几何图案手链。
除了深耕文物藏品,上海文化创意产业还围绕“古埃及文明展”等专题展览,结合展品特点,创新开发新产品。在“古埃及文明展”中,团队推出了帆布包、斜挎包等功能性文创,以及个性化手环。
“斯文斯之路”系列是为年轻学生设计的。以智慧之神图特、白猫巴斯蒂特为代表的经典IP形象,衍生出生活用品、工艺用品、珠宝饰品等各类文创产品。随着秋冬的到来,文创团队推出了“暖心季”主题系列。每件产品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好的寓意,旨在将古埃及的魅力融入现代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2022年,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和博物馆专家团队在抖音进行了直播。他在讲述历史、文物的同时,还为观众种植文创产品。商博上数十款文创产品一上架就被抢购一空。
本届文博会上,上海世博会以其超级展览和成熟多元的文化创新引发新浪潮。
在“博物馆热”的浪潮中,观众在观看展览的同时,消费着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这不仅是文化消费的一部分,也实现了观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
文章评论
上海博物馆在文博会上凭借古埃及文明展引领文创热潮,让文物活起来并带动周边消费,深耕文化创新20年,把文物的内涵带回家的理念深受欢迎!
上海博物馆在文博会上凭借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展带动周边消费,展示出色的文创产品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让文物活起来的方式呈现文化魅力,“去博物阒参观并购买创意产品已经成为一种潮流趋势和文化体验的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