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二次元 正文

民族文化宫庆祝建宫65周年:常沙娜回忆与展望中华民族文化传承

二次元 2024-11-27 21

民族文化宫 65岁

常沙娜“回家”看看

赖锐与白玉洁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 年 11 月 27 日

版本07)

_常回家看看女主角_常回家看看mv里的演员

民族文化宫大门装饰(局部)。

民族文化宫供图

11月15日,北京民族文化宫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家人”——被誉为“敦煌姑娘”的常沙娜先生。在民族文化宫建成65周年之际,作为民族文化宫装饰设计的主要参与者,常沙娜再次踏入这个承载着她许多记忆和情感的地方并与新老朋友一起参观了在民族文化宫举行的“选角”活动。 “牢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回顾过去,探讨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站在民族文化宫的金门前,凝视着“团结”“进步”四个大字,年近94岁的常沙娜眼里闪着温柔。 “这是我设计的。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我们必须团结进步。”常沙娜说道。常沙娜对民族文化宫有着深厚的感情,在参观过程中不时称赞“民族文化宫一切都好”。

作为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的“十大建筑”之一,民族文化宫于1958年破土动工。当时,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数十名师生参与了多项与“十大建筑”相关的设计工作,常沙娜就是其中之一。她被分配到人民大会堂和民族文化宫的装饰设计工作。

当时,年仅20多岁的常沙娜凭借​​扎实的艺术功底和对民族文化的深刻理解,巧妙地将敦煌壁画中的卷草纹、名贵花卉等经典元素融入到民族文化的装饰设计中。宫殿。 ,使得整个建筑不仅庄严、雄伟,而且充满浓郁的民族风情和艺术魅力。现在,她慢慢地凝视着大门和石雕,仿佛在与过去的自己对话,与那些过往的岁月重逢。

常沙娜还参与设计了现置于民族文化宫主楼三厅的《百鸟朝凤》屏风。 1959年民族文化宫竣工时,屏风是由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美术工作者设计制作的。以四棵绿树成荫为主线,凤凰、孔雀、金丝雀等瑞鸟在枝头飞翔。枝头绽放着宝香花、向日葵、牡丹、荷花等花朵,表达了56个民族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共同繁荣的美好愿望。

来到“锻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常沙娜一边仔细观看展柜里琳琅满目的展品,一边听解说员的讲解。在第一展厅“大一统思想的萌芽”展柜前,民族文化宫党委书记、院长任毅介绍了一批批文物古籍和故事。跟在他们身后的是常沙娜。这些文物古籍生动地展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绵绵不绝的历史基因。 “我们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年轻人应该珍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常沙娜真诚的说道。

经过第二展厅铜鼓区时,常沙娜仔细观看了民族文化宫收藏的珍品“冷水洗十二芒铜鼓”。圆形接近黄金比例,其上有太阳纹、羽毛人物、船形。花纹等纹样密集、精美,给人以饱满、雍容、圆润的感觉。四只青蛙在鼓面上跳来跳去,两对青蛙缓缓地骑着,吸引了她的注意。常沙娜说:“我们需要从工艺美术的角度来利用这些珍贵文物的图案设计。”对艺术的敏感和热爱,对文化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已经成为她刻在骨子里的东西。

第三展厅里,文成公主带去西藏的钢琴和鼓引起了常沙娜的注意。她按照说明,仔细的观察着两件仪器上的图案。这是她在设计民族文化宫时主要使用的卷草图案。

民族文化宫里的很多装饰都是常沙娜20多岁时设计的,这里也是她的“家”。

常沙娜有着丰富的生活经历,“回家”是她艺术和生活中的重要追求。常沙娜1931年出生于法国里昂。1936年,她跟随父亲常书红回到了“黄沙蓝天”之地敦煌。 1948年,赴美国留学。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她选择回到中国。 1951年,在梁思成、林徽因的领导下,为人民大会堂、民族文化宫制作工艺美术品,装饰,为外交活动提供国礼。后来,他又主持设计了香港回归祖国的“永远盛开的紫荆花”纪念雕塑……“我父亲总是说,‘夏娜,别忘了你是敦煌人’”,常沙娜说。

在国立文化宫65周年之际,常沙娜“回家”看一看,不仅丰富了这个关于艺术和“共和国第一宫”的故事,也让人们再次感受到了文化宫的魅力。文化艺术跨越时空,激励广大青少年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林黛玉的六点品质解析:为何她成为贾母最宠爱的外孙女
« 上一篇 2024-11-27
民国才子胡适与目不识丁小脚村姑江冬秀的传奇婚姻
下一篇 » 2024-11-27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