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初试云雨情与薛宝钗年龄之谜:红楼梦中的虚实交错
在本书的第六章中,贾宝玉第一次尝试了云雨之恋。当时宝玉在秦可卿房中做了春梦,袭人在换裤子时发现了端倪。
文中说:“袭人是个聪明的女人,比宝玉大两岁,最近更熟悉人事了。”这里说袭人比宝玉大两岁,这只是虚构的表述,并非具体年龄。
第22章讲宝钗生日。凤姐在和贾琏商量的时候提到了这件事,“不过昨天我听老太太说,她问了大家的年龄和生日,听说雪姐今年十五岁了,虽然不是她的生日,但也算是老太太说要给他庆祝生日。”
这里写的是,当贾母询问大家的年龄时,薛姨妈或者宝钗自己回答说,她们已经十五岁了,这被认为是发夹的年龄,这意味着她们已经做好了结婚的准备。
可是,这十五岁的宝钗是真实年龄吗?她当时真的只有十五岁吗?
伪造的。这是谎言!薛家故意隐瞒了她的年龄。读者都知道为什么。
书中第二章,贾雨村遇见冷子行时,谈到了给黛玉当家庭教师的事。到林家时,黛玉五岁。一年后,贾敏病逝,黛玉六岁。由于林如海忙于公务,不打算继续婚姻,黛玉年幼时无人教导,贾母便派人将她接到贾家。这一年,黛玉失去了母亲。
那就是黛玉进贾府的时候才六岁。
黛玉进屋不久,薛家人也来了。宝钗与黛玉同年入宅。黛玉才六岁,宝钗却来京陪公主选拔。按照当时征兵/宫女的年龄要求,宝钗至少十三岁了。
宝玉有多大?黛玉去看望贾政,对王夫人说:“我在家时,常听母亲说,这个哥哥比我大一岁,小号叫宝玉。”
那么那时宝玉七岁了。
但宝钗只有十三岁吗?不确定。我们继续往下看。
黛玉来到贾府时,只带了两个人:一个是自幼当保姆的王奶奶,一个是十岁的小女孩雪雁。
贾母见雪燕年纪很小,童心未泯,而王奶奶年纪又大,贾母没想到黛玉跟她在一起会幸福,便给黛玉送了一个二等姑娘,名叫莺歌。
贾母觉得十岁的雪雁太小,无法照顾黛玉,便把二等姑娘莺歌送给了黛玉。鹦鹉就成了后来的杜鹃花。
书上还说:
宝玉的奶妈李奶奶和大丫鬟,直呼其名,陪在外面的大床上。原来,这名袭击者也是贾母的婢女,本名珍珠。贾母因宠爱宝玉,就怕宝玉的婢女不能尽力尽忠于人。她庆幸自己心地纯洁,不肯尽本分,就嫁给了宝玉。
袭人是个大姑娘。贾母觉得她懂事,能照顾人,就把宝玉送给了她。雪雁十岁了,贾母觉得她太孩子气了,省心省力。
贾母爱宝玉和黛玉胜过任何人。她不相信雪雁能照顾黛玉,但她相信袭人能照顾宝玉。由此可见,袭人的年纪肯定比雪雁大,也应该比紫鹃大。因为紫鹃是二等姑娘,袭人是一等姑娘。
雪雁十岁了,袭人几岁了?
第六十三章,寿一红与群芳举行夜宴。当时他们提到:袭人、香菱、晴雯、宝钗、耿。
宝钗来京的时候至少十三岁了,而奚和她同岁,自然也是十三岁了。但从贾母的态度来看,袭人若只比雪雁大三岁,恐怕也不会放心让她照顾宝玉。
因此,黛玉进家时,宝钗袭人的年龄等于或大于十三岁。
第四章,也就是宝钗进京的时候,书中写道:
丧母王氏是现任北京节度使王子腾的妹妹,也是荣国府贾政夫人王氏同母的妹妹。她今年四十岁左右,只有一个儿子薛蟠。还有一个女孩,比薛蟠小两岁,小名宝钗。
由此可见,薛蟠比宝钗大两岁。
雪蟠和凤姐谁大?薛蟠很大。
第66章 贾琏秘密娶了尤二姐,并将尤三姐告诉了柳香莲。后来,当刘香莲和薛蟠谈起此事时,薛蟠说道:“这都是我表弟的错。” ”薛蟠所说的堂弟,就是王熙凤。
薛蟠比王熙凤年长,而凤姐也称宝钗为“雪姐”,所以凤姐的年龄介于薛蟠和宝钗之间。
那么,王熙凤今年几岁呢?
第二次,冷子行说道:“你问赦免人,他还有两个儿子,大名贾琏,已经在一起二十年了,来娶他,娶了先生的侄女。”郑氏夫人,王家,今日成亲二年。”
就算凤姐十三岁就结婚了,结婚两年后她也还是十五岁了。当时宝钗还没有来京,贾雨村和冷子行聊完没多久就送黛玉进京了。
我们先根据最小的年龄来猜一下:雪蟠16岁,凤姐15岁,宝钗14岁。
也就是说,宝钗进家时已经十四岁了,袭人与她同岁,所以也就十四岁了。说明她至少也到了这个年纪了,不然也不会是个大姑娘了,而且是贾母信任她能照顾好宝玉的大姑娘。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第22回中宝钗的年龄在15岁以上似乎是合适的。
不过,别忘了,十九回中,宝玉是到花家去见袭人的。他在花家看到了几个女孩,尤其是一个红衣女孩。宝玉夜问袭人:
“今天穿红衣服的你是谁?”袭人道:“那是我的两位姑姑和姐妹。” “我姑姑和叔叔的孩子,她现在十七岁了,所有的嫁妆都准备好了,明年就要结婚了。”
这个时候,袭人至少已经十七岁了,而他的表弟也已经十七岁了。
袭人自己说的不可能是假的,她也没有必要夸大自己的年龄。她是贾家买来的女孩。贾母知道她的年龄,她不能像薛家那样谎报年龄。
袭人和宝钗同岁,宝钗当然至少十七岁了。
这看起来其实是很有道理的。毕竟凤姐最多比宝钗大一岁,或者同龄。如果宝钗才十五岁,那凤姐不也才十五、十六岁吗?她结婚两年了,婚后就帮王夫人打理荣国府。她肯定不会只有十五、十六岁吧,不然王夫人还能放心让她管家吗?
因此,说宝钗在贾府的第一个生日是十五岁,是不实的。薛家故意说自己小了几岁,免得和宝玉年龄相差太大,不然说起这金婚就有点尴尬了。
难怪袭人和宝钗平时的相处和态度都显得老气横秋。
例如,在第八回中,宝钗劝宝玉不要喝凉酒:
“包哥,幸亏你每天在家收集的东西,难道你不知道酒性最热吗?热吃的话,消散得很快,冷吃的话,里面会凝结起来,用五脏来温它,是不是有害呢?
第九回,宝玉在家读书,袭人一大早就准备好要带的东西,然后闷闷不乐地坐在床边。宝玉醒了,见他郁闷,便笑问道:
“好姐姐,你怎么又不舒服了?是不是我上学的时候丢下你一个人了?”袭人笑道:“话是这么说,读书是一件大事,否则你会一辈子都痛苦,最后会怎样?” 。但只有一件事:我在学习时只想着书本,而不是读书。这段时间想想你的家人。别跟他们打交道。虽然你要意志坚强,但你宁愿工作少一些。就是这个意思,你要体谅。”袭人说道,宝玉应道。
袭人一言,宝玉应声。这像不像母亲送孩子上学时的场景?宝玉就是那个不懂事的孩子,让妈妈担心又担心。袭人像母亲一样劝他不要做这做那,到了学校要好好学习。
宝钗还在第三十四回中劝宝玉要好好修行,当时宝玉因为金钏儿的事,被父亲贾政责骂、殴打。宝钗登门劝道:
“如果早听人说一句话,我今天就不会在这里了,别说老太太、夫人心疼,就是看着,心里也痛。”
第四十二章 宝钗劝黛玉不要看杂书。男人读书懂事,写诗写字不是女孩的职责。
第48章 香菱想学诗,宝钗劝她:
“我说你要去蜀国,我劝你今天第一次进来,先从花园的东角门出去,从老太太开始,到处看看大家,打个招呼。”不需要特意告诉他们,他们已经搬进花园了。
第57章 探春见邢岫岩送了玉佩,就劝岫岩老实点,守规矩:
“不过,你还要知道一件事,这些饰品本来都是达官贵人的小姐佩戴的,你以为我从头到脚都有这些华丽又悠闲的饰品吗?可是七八年前了。” ,我生来就是这样,现在我们没法比,所以我该省的省着,以后你来我们家,恐怕还会有一箱这些没用的东西。我们现在无法与他们相比,所以我们必须他们是主人,而不是主人。”
宝钗总是极力劝说别人,言语诚恳诚恳,一副长辈的样子。
至于袭人,则天天担心宝玉、黛玉没有才艺。宝玉被打后,打人的人跑到王夫人面前说道:
“任何一天,任何时候,我不劝二爷,只是醒不过来。但那些人愿意接近他,我也不能怪他这样做。我们总是认为这不好。”
袭人张口就一个“劝”字!
看看宝钗和袭人的心态和行为,像不像老妈妈呢?难怪女人成熟得早,更何况她们比宝玉大那么多,妥妥的“成熟女人”啊。
宝玉常受贾政批评鞭打,受王夫人教导劝谏。这还不够,每天还得被袭击者当面教导。嫁给宝钗后,她不断叮嘱她好好读书,参加科举考试,以荣耀家族。
别说是宝玉,谁都受不了。
宝玉讨厌那些热衷于经济和官场的有钱人,但他又无法摆脱身边的这样的人。想想看,结婚后他怎么能忍受每天这样的虐待呢?所以他不出家才奇怪。
按照宝钗的生活态度和追求,只有贾雨村才是最适合她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