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二次元 正文

中国网络文艺20年发展历程:从边缘到主流的转变与趋势

二次元 2024-12-11 22

20年来,中国网络文学艺术从无到有、从边缘到逐渐被大众接受。借助媒介转型、媒介赋能,抓住发展战略机遇期,成为全民创作、全民参与、全民消费的新型大众文学艺术。 2018年,改革开放40周年与中国网络文学20周年的话题也紧密相连,进一步彰显了时代文艺与时代变迁的内生关系。面对诸多重要现象,我们用五个关键词来一窥网络文学艺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二次元 网络文化 影响_何为次元文化_次元文化街事件是什么

关键词一:主流化

网络文学艺术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主流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现实题材的优秀作品不断涌现,其中一些作品已经达到了现实主义的水平。过去,网络文学主要以奇幻题材为主。近年来大力发展现实题材写作,内容涵盖改革开放、党和国家建设、创新创业、反腐败等领域。诞生了《大国重工》《复兴之路》《网络英雄》《传奇》《千军万马》《东方黎明》等一系列优秀网络文艺作品。 2018年底,根据阿奈网络文章《大江东去》改编的电视剧《大江大河》引发了人们对改革开放40年艰辛历程的记忆和反思。堪称现实主义杰作。另一方面,我国网络文艺用户规模逐年增长,覆盖各个年龄段,满足各个年龄段、各个群体的精神生活需求。政府、商业平台、主流媒体、学者等力量相继介入网络文学艺术的制作和评价体系。一种拥有8亿多受众的新文学艺术形式,正在展现出勃勃生机和创造力。

关键词2:迭代

网络文学艺术各个门类都存在着快速迭代的现象,这既指创作者、接受者,也指作品本身。网络文艺题材和平台层出不穷,读者和受众层出不穷,不同代际受众的关注点存在明显差异。例如,90后喜欢的科目不一定是90后喜欢的,90后喜欢的科目也不一定是00后喜欢的。此外,成名多年的网络作家被认为越来越“传统”,将被当下网络作家、作家的“想象力”和“二次元(想象世界)”快速迭代。迭代下的受众将经历新一轮的重新部落化和分层,各自找到适合的文学归宿。因此,迭代并不一定会让它过时,迭代的作家的作品仍然可能保持固定的受众。

关键词三:二维

2018年,青年文化二次元依然是热门话题。很多人认为二次元的本质是幻象,沉迷于二次元就是沉迷于虚假;但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二次元是一种超越三次元(现实世界)的存在,也是一种现实。感性体验的真实性。这种心理现实不会仅仅停留在二维世界,而是会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可以说,二维和三维是彼此的镜像现实,喜欢虚拟人物和喜欢真实人物没有本质区别。青少年作为二次元文化的生产者、享受者和传播者,以及未来世界的主要参与者,其伴随的文化及其所扮演的角色必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的。二次元墙壁的打破是势不可挡的,二次元元素也是不可避免的。它无处不在,就像小猪佩奇走出银幕,成为众所周知的流行符号一样。

关键词四:IP

2018年很多热点话题依然来自于IP转换。在影视领域,从上半年的《如懿传》《斗破苍穹》到《你知道吗,你知道吗,应该是绿肥红红的》下半年的《瘦身》和《大江大河》,IP改编依然牢牢占据荧幕半壁江山。 。可见,未来影视剧想要赢得年轻人的青睐,具有“网络感”的编剧仍将是必要条件。从影视等下游内容产业来看,IP依然是硬道理,网络文艺IP化生存依然是未来内容产业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五:5G

5G作为一项全新的网络技术,以前所未有的规模、速度和复杂性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普及,并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再加上与人工智能、纳米技术等跨界融合,5G技术必然会在网络文艺领域发挥影响力,发生颠覆与重构。它影响整个身体。 5G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将如何带来网络文艺生产、接收、传播的全面变革,引发行业变革,目前尚未确定,但毫无疑问,它将给网络文艺带来无限可能。性,给生产者、接受者和网络文学艺术之间的互动关系和体验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未来发展充满不确定性。对于网络文学艺术来说,不确定性意味着更丰富的可能性,即面向技术、文化、经济、社会的全面开放。这是网络文艺发展的生命基因。 2019年,互联网文艺挤出一定泡沫后,将聚焦多元化创新、深耕内容、驱动精品。优质产品带动的网络文艺将成为真正的热点和高地。

(作者:夏烈、钱超超,分别为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学院教授、硕士生)

深入解析二次元文化:起源、发展及其对青少年的影响
« 上一篇 2024-12-11
SEM究竟是什么意思啊 SEO (sem是指?)
下一篇 » 2024-12-11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