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上的思考:我们应如何面对生命之重与生命之轻?
我们的中文课
- 中文课 -
我们的
很棒的中文
概括
“你应该像鸟儿一样飞向属于你的山峰,勇敢做你自己。”朋友如梦似幻地合上手中的书,放进了旅行包里……
文本
第1500期【微博式作文】米兰·昆德拉的思想之光┃江苏省盐城市中学高三(13)班
(写于2023年7月18日)
文章原标题:
阅读活页文集《米兰昆德拉的思想之光》,选择其中一个主题进行写作。
1. 我们处在一个庸俗泛滥的时代,生活中各种庸俗现象层出不穷,你最讨厌哪一种?批评这种现象,写下你的感受和想法。
2. 人生中,有些人承受不住生命的重量,有些人承受不住生命的轻。那么,你觉得最不能承受的是什么?是生命的重量还是生命的轻?请写下你的感受和想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主题,明确风格,写好自己的标题;不得抄袭、剽窃;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1. 你应该像鸟儿一样飞向你的山峰
小婷,江苏省盐城中学13年级
“你应该像鸟儿一样飞向属于你的山峰,勇敢做你自己。”朋友如梦似幻地合上手中的书,放进了旅行包里。
“米兰昆德拉去世了。”我把刚刚看到的消息告诉了她,“我记得他是你学生时代最喜欢的作家。”
“这是一个流行离别的时代,可我们谁都不擅长说再见。”朋友苦笑着看着我,等着我继续说下去。
“那你呢?你离开了他,告别了你们六年的感情?”我直奔主题,说到这次旅行——结束一段婚姻后,朋友选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邀请我和她一起去旅行。
“感觉棒极了!”她露出两个美丽的酒窝对我微笑。
“我离开了他,却又和自己重逢了。”朋友想了想又说,“我逃离了无法承受的生活重担。”
“嗯?”我挑眉,“你曾经说过,生命之轻是你无法承受的。”
“那是目光短浅。现在,我再也无法承受生活的重担了。”我的朋友开玩笑地对我眨眨眼。 “我就像《布拉格之恋》中特蕾莎的反面。婚姻对我来说成了陷阱,家庭的枷锁和限制让我窒息,他给了我难以承受的责任。我的朋友圈从全国各地的摄影、旅行爱好者,变成了聚会上喝酒、浓妆艳抹的贵妇;我衣柜最上层的衣服从色彩鲜艳的运动衫,变成了黑白灰的连衣裙;我眼中的世界从巷子里的烟火、宇宙的浩瀚,变成了他为我构建的愿景,那些刻画得精致的媚俗细节……他确实很体贴我,但也让我的生活变得很琐碎。生活在我眼里应该很轻松,但对他来说却如此沉重。我无法忍受这样的生活。我的灵魂被从我的身体里撕裂,成为了他美丽、温柔、顺从的妻子——而不是我自己。”
“也许我并不适合结婚,也不适合立下规矩的人。”朋友朝着远处的雪山张开双臂,仿佛要拥抱什么,然后又明亮地回头:“也许我一直……向往生活的轻松,那种紧抱沉重的轻松。”
我握住她伸出的手,对着这位高中记忆中的“伟大的哲学家”淡淡一笑,等着她像以前一样给我解释。
“我今年28岁了,这是我结婚以来的第一次旅行,也是我结束婚姻以来的第一次旅行。你还记得10年前,我期待着将来能和我的恋人环游世界吗?”我点点头。当然记得那一次,你抱怨老师没收了你的摄影器材,还怒气冲冲地说你和你的恋人要去世界各地拍日落。”想起那个梳着蘑菇头、从不好好穿校服的“大哲学家”,我不禁轻笑起来。
朋友不以为然地看了我一眼,然后目光憧憬地望向远方:“那时候,我觉得作业的压力、高考的压力就是人生的重量,那是一段现在回想起来还觉得充满激情的岁月,可高考却被筛选了出来,被无视、被逼着逃离,是十八岁的我想象不到的人生之轻。”朋友开始调整摄影器材,寻找最佳拍摄角度。“而现在,我希望自己能体会到贴近大地的重量,自由的轻。”
“在无尽的时间里,生命如此脆弱,在无边的空间里,生命如此渺小。我不想被困在一段感情里,被无限放大的焦虑,和永远得不到满足的期待。我想要的是自由,是有意义的,是在旅途中享受生命的轻松。”
“所以你才带我来看雪山。”我倾身欣赏她惊叹的好角度。
“嗯!”她回应完,朋友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眼眸中蔓延着金色的光芒,“看!阳光照耀在金色的山峰上!我们等了好久了!”按下快门,唇角露出了满足和洒脱的色彩:“谢谢你陪我看雪山!”
远处的鸟儿扑腾着翅膀,飞过雪山。
“你将像鸟儿一样飞向你的山,像鸟儿一样自由,飞向高山的重量。”
(指导老师:李仁富)
2. 不要让第二滴眼泪流下来
江苏省盐城市中学高三13班 张博文
“感动!流泪!”这四个字如今频繁出现在网络上。我们无法知道,说出这些话的人,是真的被这件事本身感动流泪,还是被这件事和身边的人感动。我同样感动,为自己和别人的相似之处而流泪。
米兰昆德拉把因为感动而跟着别人哭的行为称为“媚俗”,把人的“第二次眼泪”。
在当下,我们不应该让第二滴泪水落下。为什么?如今媚俗的定义是把人类存在中根本不能接受的一切排除在视野之外,这是一种绝对的价值观,不允许媚俗者自己认可的理念之外的任何其他理念的存在,放任不管,推崇它们,那么世界就会逐渐变得单调麻木,一切都会变成“一猴呼唤,众猴附和”。古时候有“百家争鸣”,人们兼容并蓄,思想各异。正是因为这种“百花齐放”的理念和价值观,才造就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媚俗则恰恰相反,世界充满弊端,毫无益处。
媚俗者不断将自己内心的“诗意人生、多情世界”向外界传输,是一种强盗式的“精神专制”。其对人的危害,与明清科举所提倡的“诗意人生、多情世界”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八股文选”中,俗人犹如封建帝王,他人则是科举考生,试题就是俗人心中的“诗意人生”,考生的答案若符合俗人所认可的“诗意人生”,便将登上中签榜。在今天的新时代,这种封建行为无疑将给世界的发展带来巨大的阻碍,给个人、社会、国家乃至整个世界带来“精神专制”的枷锁。至于第二滴泪,我们决不能让它落下。
我们应该如何避免庸俗的行为,避免在当下再流泪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运用我们的判断力。
判断力增强了,我们对各种事件就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也会更加注重自己的真实感受。我们才能更好地用判断之剑,斩断枷锁,不被庸俗与从众的浪潮卷走,一步步沉溺其中。我们也应该不断给社会传播一些静能量,让人们在面对庸俗浪潮时,保持冷静,客观面对。
我们赞美第一滴泪,感动于它美丽的激情;
我们要预防第二次撕裂,并与它的“精神暴政”作斗争。
(指导老师:李仁富)
3. 第二滴泪
卢思雨 江苏省盐城中学13年级
梁启超在《爱国论》中写道:“吾国四万万人民,千百年来,在国家政治制度之下,受尽苦难,犹如长在黑壑里的瞎鱼,即使从海里出来,也看不见;妇女裹着脚,千百年来,虽已解开,仍不能行走,便我行我素,见所未见,而大惊失色。”这是中国人自我束缚心理的状态,可以称为“从众”。
如今,缠足现象虽然少见,但“媚俗”现象却从未消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媚俗”也可以称为“随波逐流”。当你拿着手机随意翻看新闻文章时,最先吸引你的肯定不是那些标题平平的文章,而是“震惊!某地女子竟如此……”这样的标题,媒体人想把“震惊”二字放大,盖满整篇文章,整个屏幕充斥着省略号,或者标题强行贴上时事或热点话题,但整篇文章却没有一点个人观点。再比如,看到某人出现在新闻里,你会评论他,大肆炒作,用“我朋友”、“在现场”、“我认识他”等名字造谣,引得众多网友附和。这种“庸俗”现象最令人反感。
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说过,媚俗会产生两滴眼泪,而真正让媚俗变得媚俗的是第二滴眼泪,同样,当你点开评论,看到类似上述的评论时,你或许只流下了第一滴眼泪,但当几百位网友纷纷附和时,即便你心存疑虑,嘀咕着“这是真的吗?”,你依然喜欢,第二滴眼泪也悄然来临。
这样一来,我们难免会陷入安于现状。“固步自封”体现的是旧有的法律、规则,但在这里却是默许、随波逐流;“自我封闭”在这里的含义也由自我封闭变为“放弃主观意识”。卢梭曾说:“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时无刻不在枷锁之中。”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受到外在枷锁的束缚。看评论时,自媒体人会强迫你认同他的观点吗?显然不会。正是你自己的自我禁锢、自我封闭、盲目跟风,才导致了这种庸俗的产生,进而导致了庸俗泛滥的时代。
但“随大流”并不必然意味着庸俗。庸俗意味着态度,是刻意迎合大众、失去自我判断意识的态度,是主观臆断、自我封闭。选择附和他人,就是限制了自己。你流了一滴感动的泪,却又要流第二滴自欺欺人的泪。这时候,你所拥有的一切都成了自己思考的障碍。首先,我们如何才能适应时代大势?人的思想要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继续阿谀奉承、“随大流”,就选择了自我毁灭之路。
昨天流了两滴泪,今天流了两滴泪,明天、后天……甚至一生都会流泪。当你每天只能随波逐流、讨好权贵的时候;当你不再有任何主见、变得麻木的时候;当你打开评论,无意识地对所谓的热门评论献上“爱”的时候,当你一生都流不出那第二滴泪的时候。
我不知道我的眼泪早已干涸了。
(指导老师:李仁富)
媚俗陷阱
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三13班卢哲熙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在热门小吃店打卡后,即使这个小吃店或者景色并没有传言中那么特别,你还是会在朋友圈发打卡照。如果这是真的,那对不起,你只是陷入了媚俗的陷阱。米兰·昆德提出了“媚俗”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人们为了迎合别人的想法,扭曲自己的灵魂,背离自己的初衷。就拿淄博烧烤来说吧。同样是烧烤,但为什么感觉淄博烧烤更好吃呢?可能第一个说这句话的人真的觉得淄博烧烤更好吃,但当越来越多的人称赞它的时候,那些不远万里来到淄博的人,在满足了味蕾的同时也满足了虚荣心,陷入了媚俗的陷阱。
媚俗其实隐藏着巨大的隐患,但有些人却不在乎:媚俗不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吗?怎么能给人带来实质性的影响呢?这是完全错误的。网络霸凌,这两个词最近越来越火。鲜红的正是媚俗对人的危害。也许第一个做出负面评价的人只是人生观扭曲了,但当越来越多的人步他的后尘,不断将自己的私心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时,其实人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庸俗的奴隶,给他人造成了心理创伤。理性才是对抗庸俗陷阱的最好良药,苏轼面对郦道元、李白对石钟山的研究时,他没有盲目跟从,而是去考察,用批判的思维去纠正他们的错误。传说天下原本是混沌一片,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错误,难道我们要盲目跟从,陷入庸俗吗? 我们应该时刻保持理性,用批判的眼光重新审视这个世界,或许你会发现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独特理解。当人们能够理性对待事物时,真理才能被广泛接受,所谓的“媚俗”就会消失。媚俗的确是一个诱人的陷阱,但真理永远存在,理性依然存在。
(指导老师:李仁富)
乐观向上,不惧庸俗
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三13班 唐子航
《千夫论·施公》中有一句话:“追求真理的人朋友少,随俗的人同伴多。”世界上总有不少人随俗,群居,随波逐流。这让他们产生了优越感,觉得生活在一个被大家认可的世界里,最终迷失了真正的自我。然而有志之士往往能脱离世俗,独自寻求真理,尽管他们总是人群中的少数。
前两天在上海举办的线下活动《崩坏3夏日嘉年华》上,米哈游CEO兼创始人刘炜作为神秘嘉宾出席活动。这位如今身价百亿的中国游戏大佬,不仅没有摆出高高在上的样子,还和玩家们有说有笑,台上感动之余,甚至流泪向观众180度鞠躬。影片的赤子之心也让无数玩家热泪盈眶,无论荧幕内还是荧幕外,都忍不住感叹“漂泊半生,归来还是宅男”。
今年是游戏公司米哈游创立十一周年,也是游戏《崩坏3》发布六周年。从默默无闻到如今,从被人鄙视到如今,这家公司有着一段血泪史。一个极客的奋斗,何尝不是对庸俗的一种反抗?犹记得十年前的天使投资大会,刚刚出道的刘伟也站在台上,拼尽全力向评委阐述自己关于“虚拟偶像”的宏伟蓝图,但换来的却是笑声、三等奖和无人投资。那时,腾讯还称霸中国游戏市场,“二次元”、“宅男”等词汇还未进入大众视野,甚至还遭到一些庸俗人士的鄙夷。 刘炜愿意上那个台演讲,不是因为他傻,而是因为他是那个时代不被重视的人。我是社会的一员,我要拯救自己和同类不被庸俗同化,仅此而已。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美,宅男也不例外,哪怕那个时代不欢迎他们,他们也依然愿意以真心回报美。当年的刘炜不惧庸俗的入侵,奋力从庸俗社会中走出,只为给少数不被社会看好的人们营造一个天堂。第一次见面,也是因为这样。一个成功人士可以有很多种方式享受生活,但他还是固执地选择相信自己心中的美,所以亿万富翁依然是不惧庸俗的宅男。
什么是媚俗?迎合世俗,缺乏自我就是媚俗。谁都知道媚俗是卑劣的,但可悲的是,当今社会媚俗无处不在。如今,“眼球经济”盛行,艺术被商业主义异化,单纯的美也被我们的审美扭曲、破碎、重塑,最终因世俗的规则而落入媚俗的行列。看,曝光流量明星的劣质品味、肆无忌惮的商业炒作风靡一时,但人们不仅习以为常,甚至乐在其中。媚俗席卷全球,越来越肤浅、越来越娱乐化,而深刻、崇高却逐渐消失。在这个媚俗席卷全球的时代,我们还有能力与之抗争吗?
2019年末,随着《原神》的发布,刘维迈出了实现理想的第二步。但随之而来的,是媚俗无休止的恶意,大公司之间明争暗斗,网络舆论的浪潮,媚俗最终败下阵来。制作方在指责面前无力发声,无数玩家在媚俗的冲击下丧失初心,重回阴影。不过,也有人认为,只要初心不丢,这场与媚俗的斗争,就没什么大不了的。斗争还没有结束。而事实证明,他们押对了赌注。在沉寂了近一年之后,崩坏3动画短片《永恒之火》悄然上映。 经过一年的努力,短片的质量超越了自己和所有同事,人物的悲欢离合、善恶随画面一起深入人心,动画背后的现实用心让大家深思。这是一场美丽的逆袭。不管前一天的舆论场多么混乱,一夜之间,那些庸俗的人都沉默了,仿佛被柴火烧了,只剩下美丽在空荡荡的舆论场里回荡。也是在那一天,我意识到,媚俗并不是无敌的。
刘伟是个普通人吗?毫无疑问是。刘伟难道没有受到世俗诱惑?事实上,他是的,而且这个世俗世界比大多数人面对的更加险恶。会上,米哈游团队的作品最为齐全,而他们的其他竞争对手,仅仅因为游戏类型不同,就轻易获得了巨额投资。但刘伟的内心从未改变,因为这是他的激情所在,他的“美”。如果说媚俗是为了取悦世界而自我毁灭,那么努力将自己的热爱和追求提升到“庸俗”的标准,也能叫“媚俗”吗?媚俗就像那片漆黑的天空,挡住了我们被称为“美”的星星。他说,低下头,不要仰望遥不可及的星星,在夜幕之下沉睡,才能找到安宁。于是,庸俗的人沉睡了,他们的思维被世界同化了。 只有探险者,那些孤独的星辰,不顾一切地撕开虚假的天空,成为夜空中的星辰,让星光倾泻而下,照亮更多沉睡的人。正如《月晕》的歌词:“化作一颗流星,给每颗心一刻的希望。”我们生而为人,人的意志,人的追求,以及人们心中永远向往的美好,才是我们对抗庸俗与世俗的最好武器。守住心中的净土,别让庸俗同化你。只有人类才能将这样的信念变成现实,能做到这一点的生物,才能被称为“人”。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不再惧怕黑暗,因为我知道有一束光一直都在……”这是今年崩坏3完结后官方纪录片的第一句台词。“毕业总结”是创作者们历经磨难后的心灵启迪,更是放在所有玩家乃至每一位路人心中的火花。今年的夏日嘉年华,无数玩家齐聚一堂,所谓的“宅男宅女”们不再需要像过去一样掩饰自己的心情,而是可以在阳光下讨论自己喜欢的角色和剧情。人们用这团火把低俗挡在心头,而点燃这团火的人,正坐在台上,默默地哭,默默地笑。
搞笑的是,一些靠医学或鸡汤无法治愈的顽疾,靠一个游戏就能治愈。同样神奇的是,这样一家良心、美好、有点“肮脏”的公司,照亮了无数人的心。未来曾被阴影笼罩,每当看到心中那一团温柔的火,我就知道,我不再惧怕黑暗。追寻美好的旅途是艰难的,但也是我们在漫漫人生路中不断驱散庸俗的好方法。如果前路漫漫,我们孤独一人,那就试着唱一首“愿你这世间的美好,永远闪耀。”———— Da Capo
(指导老师:李仁富)
让你的思绪平静下来
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三18班秦嘉璐
这是一个网络发达的时代,一个网络看客的时代,一个低俗横行的时代……
有人认为,转发影响时事,围观改变社会,评论推动改革,这有什么错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觉得没有错。网络围观有时确实能吸引眼球,用独特的舆论力量震慑假、恶、丑,用喇叭般的声道把真、善、美放大。
事情的发展一定会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美好吗?不一定。从宏观上看,网络围观者的匿名性往往导致低俗泛滥、良莠不齐。
我觉得我是站在鲁迅先生的后面的。现代有些网民,不是很像鲁迅先生笔下的“看客”吗?在网络舆论场上,键盘侠无处不在,他们情不自禁地从众、站群,成为舆论的常态,从而形成“羊群效应”,“冲进”媚俗的陷阱。他们热衷于围观、贴标签、表演……在舆论场上“时而向西,时而向东”,仿佛别人说什么,他们根本管不着。 他们信奉某样东西,或者必须反其道而行,与不知从何而来的专家挤在一张沙发上,以致无暇顾及自己的大脑进行独立思考,又有胜算欲,不能冷静理性地讨论问题,缺乏“网络围观者”的正能量,真正的真善美自然大打折扣,浸淫在庸俗之中,“看客”们以自己的诸多成功“称霸”,在网络上标榜庸俗。
一些媒体甚至为了吸引更多关注、“收割”点击量,故意“引领潮流”,以低俗的叙事思路煽动众多网民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站队……这些媒体不仅没有积极作为,还为了流量,忘记了自身舆论监督的责任,成为了低俗的帮凶。
或许,一些事件的曼德拉效应,就是在无良媒体与大量网络围观群众有意无意的互动中催化出来的,它们不仅没有起到推动改革的作用,反而在炒作热度、煽动群体情绪的过程中,将整个事件推向了一边倒、情绪化的方向,导致围观群众遭受偏见、误解和侵害。
被滥用的感叹号、不受控制的情绪、被放大的偏见等低俗现象充斥屏幕,社会风气逐渐扭曲,舆论正偏离通向真相的轨道。因此,在充斥着低俗思想和各种“嘴炮”的世界里,在舆论场上,更能体会到“清醒的旁观者”和“理性的声音”的价值。
也就是说,不是不能看,而是加入到壮观的人群中,需要“冷静的视角”,学会多维度观察,辩证思考,慎重说话,采取合理观点,不随波逐流,不盲从,不被胁迫,这才是我们看的时候应该做的。
虽然我们身处庸俗的时代,但我们更需要一杯茶,让思绪如茶叶般沉淀,秉持内心的正能量……
(指导老师:李仁富)
编辑部主任:李仁富
副主任:周有熙
主编:丁雪松、侯传岑、程国斌
编委:陈玉蓉、邱立群、陈海峰、季红艳
邱玲丽蔡朝霞李少卿曾江宝
崔海荣戴静荣邵志娟
出品人:陈海峰
投稿邮箱:
受到推崇的
我们的中文课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