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死亡和机器人豆瓣9.4高分,Netflix动画短片合集引爆观剧热潮
最近,又有一部新剧爆了。
豆瓣上线不到两天,就有 26000 人打出了 9.4 的高分。IMDB 上有超过 1000 人给出了 9.1 的评价。
所以也想趁着这个机会,赶紧把这部剧推荐给大家。
这部新剧是由 Netflix 出品的。大卫·芬奇和蒂姆·米勒(《死侍》导演)担任监制来制作这部新剧。这部新剧是一部动画短片合集,名为《爱,死亡和机器人》。
对于这部剧的观感,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爽。
这种感受,从之前释出的首支预告,就可以体会到了。
我们之前在这个月的美剧前瞻中介绍过,《爱,死亡和机器人》囊括了 18 个短片动画故事。
每个故事的画风各不相同,有的是二次元卡通风格,有的是逼真的 CG 动画风格;有的是暗黑的蒸汽朋克风格,有的是炫彩的赛博朋克风格。
集与集之间没有情节上的关联,在主题方面,涵盖了机甲、怪兽、人工智能、太空战争等诸多硬核科幻元素。
蒂姆·米勒说,《爱,死亡和机器人》是送给他所有死宅的一封情书。
这 18 个故事多元且混杂,就如同 18 部微缩的电影。它们的主题和元素,确实能够满足科幻影迷的大部分趣味。
这套动画合集每集的时长不固定,有的很短,只有 5 分钟;篇幅稍微长一些的,也不过 17 分钟或 18 分钟。
18 集的故事去掉开头和结尾,总的时长大概也就比一部电影多一点,这样看起来就会非常轻松且没有负担。
短片的优势在于,每个故事都能在较短时间内展现出最激烈的矛盾,并且能在短时间内呈现出最精彩的高潮。
就像大卫·芬奇说的,每一集都是“有事说事,直入主题”。
或许在未来,短片合集能够成为动画创作的一种全新方向。或许在未来,短片合集能够成为动画创作的一种全新形式。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爱,死亡和机器人》在尺度方面表现得相当大胆,具有很强的 cult 风格。
其中有很多故事,对于血腥和情色的情节毫不避讳。像爆头、断肢、人体实验等这些重口味的画面,若搬到大银幕上,那妥妥是 R 级和 18 禁的。
这无疑成为这套动画的吸引力之一。
观看《爱,死亡和机器人》,相当于用一部电影的时间看完了 18 个科幻故事。这些故事脑洞大开,尺度也全部大开。它们的风格和主题截然不同。
是不是感觉赚到了?
我个人而言,最喜欢的是其中的第 14 集《齐马的作品》(Zima Blue)。
这集的画风十分二次元,同时结合了一些三维动画技术。不过,更关键的是它的情节本身,其蕴含的意蕴和内涵比其他作品更为深刻。
故事以英国科幻作家 Alastair Reynolds 的同名原著为蓝本进行改编,我们跟随一个记者的讲述,走进了一个名为 Zima Blue 的神秘艺术家的生活。
Zima 的作品具有宏大的史诗感。特别之处在于,每一幅作品的中央都会出现一款蓝色图形,且这些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各不相同。
结尾时,我们能知晓蓝色方块出现的缘由,同时也会看到 Zima 完成他的最后一件艺术作品。
《齐马的作品》的科幻探索与其他剧集不同,其他剧集强调通过视觉呈现硬核科幻元素,而《齐马的作品》的科幻探索更多存在于精神层面,这在整套作品中是比较少见的切入点。
故事中对思想、艺术、永生以及存在意义进行着不断的探索。当 Zima 封山作出现时,这种探索以及他最终的选择,被赋予了一种在哲学层面的思考和价值。
至于这一集具体的细节,在这里我就先不剧透啦。
除了《齐马的作品》这一集外,还有另外几集故事是非常精彩的,并且在其中夹带了很多经典科幻电影的彩蛋。
《金刚农夫》(Suits)里有人类驾驶着机器人外壳去和外星生物作战的情节,此情节有点像是《星河舰队》与《外太平洋》合为一体的样子。这一集最为突出的亮点在于结尾的反转,究竟谁才是真正的侵略者呢?
《天缝之外》类似太空版的《黑客帝国》。其故事原型来自 Alastair Reynolds 的同名小说。故事中,一支人类小分队在宇宙中执行任务时遭遇意外,之后来到了距离地球十几光年以外的外星系。
而最后的真相也是细思恐极了,谁知道男主已经是第几次醒来呢?
《摄魂怪》讲述了在考古过程中被释放出来的古代恶魔虐杀人类的故事。十多分钟的情节都在洞穴里发生,最终黑暗的结局带有《黑暗侵袭》的那种感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爱,死亡和机器人》这部作品中有两个故事,它们都将背景设定在了香港。
其中一集《证人》(The Witness)的故事与《恐怖游轮》相似。这一集对香港的呈现,有点像《攻壳机动队》那样,有着密集破败的楼宇,绚烂的霓虹灯,还有 cult 风格的地下情色场所,这些共同构建出了一个属于赛博朋克的香港。
剧集的画风十分鲜亮。在撞击发生之际,画面中会同时展现出一个拟声词。
是不是很像《蜘蛛侠:平行宇宙》?
这部动画短片的导演是 Alberto Mielgo,他就是《平行宇宙》的视觉顾问,因此在画风方面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下图是 Alberto Mielgo 为《平行宇宙》设计的角色原型,此角色是电影中来自日本的二次元版本蜘蛛侠潘妮·帕克,她和《证人》里的女主很相似。
有一集叫《狩猎愉快》(Good Hunting)。这集讲述的是狐狸精来到了近现代所遭遇的事情。它融合了《聊斋志异》中那些志奇志怪的元素,同时也融入了科幻中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这个故事的取材来源于雨果奖获得者、美籍华裔科幻小说家刘宇昆的同名短篇小说。并且,刘宇昆所创造的“丝绸朋克”风格,也通过视觉语言被展现了出来。
丝绸朋克是一种独特风格,它糅合了中国古风与蒸汽朋克。在《狩猎愉快》中,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的香港被塑造出来,那是一个充满机械的混搭空间。
这里生活着改造人,他们的肉体与机械相结合。这个设定是否让你想到了最近刚上映的《阿丽塔》呢?
《爱,死亡和机器人》有 18 部动画短片。这些短片分别出自 20 位导演之手。并且来自 11 家动画制作团队。这些团队分散在全球各地。
中国风的《狩猎愉快》出自韩国动画公司 Reddog Culture House 。《天缝之外》由法国的 Unit Image 制作 。《秘密战争》(The Secret War)的创作者来自匈牙利的 Digic Pictures ,他们曾为《刺客信条》《波斯王子》等很多游戏做过 CG 动画短片 。
《秘密战争》
第一集(Sonnie‘s Edge)是属于蒂姆·米勒自己的 Blur 动画工作室的。
《桑尼的优势》
必须承认,这些故事是由不同制作团队创作的。这些故事的质量水准参差不齐,并不是每一集都能被称作佳作。
每个人的喜好和趣味各不相同,对每一个故事的评价也肯定存在差异。
目前在 IMDB 上评分最高的那一集是第 7 集,其名为《天缝之外》;评分最低的那一集是第 9 集,其名为《垃圾场》。
《爱,死亡和机器人》这部作品具有创新形式和多元内容,不管怎样它能够问世,这对观众而言就是一种幸福。
要知道,这部剧集前后经历了十年的时间,才最终能被大家看到。
大卫·芬奇和蒂姆·米勒最初打算把这套动画短片合集制作成一部电影。
蒂姆·米勒在 2016 年凭借《死侍》才被大众知晓。其实,他以及他所拥有的 Blur 公司,在好莱坞已经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摸爬滚打。
大卫·芬奇导演的《龙纹身的女孩》的片头有一段极为酷的动画,而这段动画是由米勒和 Blur 公司制作的。
芬奇拿着项目计划在当时跑遍了好莱坞制片公司,米勒也拿着项目计划跑遍了好莱坞制片公司。大部分人都觉得短片合集这种形式是很冒险的。
后来,《死侍》上映了,并且票房大爆。一周之后,芬奇放弃了拍摄电影的想法,接着把项目递给了之前曾与他合作过《纸牌屋》和《心灵猎人》的 Netflix。
最终,Netflix接手了这部动画作品。这部动画作品形式超前,风格奇异。
在《爱,死亡和机器人》的制作过程里,大卫·芬奇主要负责的是制片人的工作。同时,蒂姆·米勒在担任制作人的同时,还参与了编剧以及导演的工作。
其中一集是《冰河世纪》(Ice Age),这一集是由他进行执导的。并且这一集是整个剧集中唯一一部将真人与 CG 动画相结合的作品。
《冰河世纪》
事实上,在所有的18个故事中,有16个都是米勒选择出来的。
在拍摄之前,他进行了大量的阅读并储存了许多科幻故事。之后与芬奇商量,最终明确了哪些故事能够被改编成短片。
一位编剧 Phil Gelatt 创作完剧本初稿之后,米勒亲自对其进行润色,接着才把故事和剧本交给不同的动画制作公司去选择。
故事框架和内容大多由米勒规划。每一家动画公司能够自主选择创作风格。每一家动画公司还可以在原剧本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和再创作。
在这个阶段,米勒给予了各家公司以充分的自由,也给予了各个动画师以充分的自由。他曾开玩笑说,在整个过程中,仅仅搞哭了两三个动画师。
《爱,死亡和机器人》这种动画短片合集的形式,还有成人向的故事风格,在一定程度上把好莱坞动画的类型空白给填补了。它为那些对主流动画电影感到疲惫的观众提供了新的选择,也为他们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
蒂姆·米勒在西南偏南电影节曾提到过:
我们认识很多有才华的动画艺术家,他们在类似的小型动画制作公司工作。这些公司无法承担一部动画长片的成本,因为动画长片的成本实在太高了。不过,他们却能够完成质量非常高的短作品。而且,这些人并不想做那种只有“会说话的动物”的动画电影(带有调侃意味)。
动画作品确实能够具备更多的形式和风格。然而,到目前为止,在好莱坞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占据主流的大多是“家庭友好型”的动画片。
这导致注重票房的大制片厂变得越来越保守,并且市场越来越趋向于同质化。同时,也让那些擅长其他风格的艺术家失去了更多选择的机会。
这部《爱,死亡和机器人》使更多的人得以看到与主流市场不一样的动画作品,同时也让更多创作者的作品借助 Netflix 被人们看到。
唯一的遗憾或许是,这部作品真的值得在大银幕上观赏。
其中一些故事很适合在影院环境中体验,相信其冲击力会更强,感染力也会更强。
这些故事很适合改编成独立的动画剧集,也很适合改编成电子游戏,还很适合改编成电影。或许在未来,我们能够以另一种方式在影院与这些故事再次相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