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二次元 正文

令人心动的offer第二季热播,从乌托邦到现实引深思

二次元 2025-05-02 15

图片

《令人心动的offer》第二季

总导演张以豪

职场观察类真人秀《令人心动的offer》第二季正在热播,引发的关注和讨论持续不断。

几位职场新生参与了律师事务所转正资质的“争夺”,他们有着进阶旅程,加油团明星嘉宾们有着言论观点,这些交错冲击着观众们对职场现状的观念和认识。

在节目从第一季转变到第二季的过程中,有一个较为明显的变化,那就是从乌托邦转变为现实。核心制作团队和主创团队毫不吝啬地把竞争、淘汰、争辩等内容,以及人性中丰富诡谲、难以用一句话概括的那些真实,尽量以原生的状态呈现在节目当中,所以遭到了一些质疑和诟病。然而,如果能够拨开表层进一步深入探寻,就会发现,在表面的残酷之下,存在着乐观,存在着互助,还存在着温情 。

世界的真实无疑是由复杂和变化构成的,一个人的真实也是如此 ,对于这一点,《令人心动的offer》第二季的总导演张以豪非常认同 。他自己八年的职场进阶之路,表面上看是大多数人羡慕的顺利 ,谁能想到水面之下暗流从未停止 ,谁不是一边毫不犹豫地开拓 ,一边在激烈的“犯错”中不断修正 、警醒 、进步呢 。

自我意识的惯性、懈怠和放松,比危机四伏的职场环境更需要警惕,所以,张以豪无法轻易停下来。

图片

一个最佳真人秀节目导演,

一定也能写好自己人生的脚本吗

图片

采访、撰文:吕彦妮

寒潮侵袭下的北京并不好受,影棚里冻得让人发颤,但井然有序。

距离《令人心动的offer》第二季最后一期嘉宾棚内录制开始,已不到24个小时,总导演张以豪虽身处现场,却好似“局外人”,灯光、摄像、编剧们于各自岗位各尽其责,他无需再下达多余指令,故而我们能在他与团队的临时办公场地,踏踏实实地交谈一个多小时 。

图片

《令人心动的offer》第二季海报

这时是午后3点钟,前一天晚上他从上海飞抵北京,一连审了三期片子,短暂休憩之后,和团队开会讨论了新一期录制脚本,我们的采访结束后,他还要进行和明星嘉宾的前期采访、沟通,工作安排得紧凑,可从他脸上看不到任何激烈的情绪,也找不到形容词汇。

《令人心动的offer》第二季有着特定的节目模式与制作流程,这使得张以豪几乎从录制开始后,就一直被“审片”的安排所支配 。

正常的真人秀节目通常只需剪出一个待审版本,《令人心动的offer》不同,它既有职场真人秀部分,又设有棚内嘉宾观察团的看评环节,所以一期节目至少得有七八次审片,再加上不间断地优化脚本、录制后期讨论故事线排布等工作,张以豪的时间被彻底占据 。

自2020年3月份疫情好转且大面积复工后,至今已有九个多月,他和团队一天都没休息过,在前期策划《令人心动的offer》第二季时,他以总导演身份完成了另一档节目《超新星运动会》第三季 。

《超新星运动会》第三季完整的制作周期为八个月,《令人心动的offer》第二季的制作周期更长,大概是十个月。

图片

《超新星运动会》第三季海报

这样的节奏,他早已适应了,他所隶属的“爱鱼文化”的同事们多年来也早已适应了。

张以豪过去几年是以摄影组长、主创导演、副总导演等身份投入工作,和过去感受不同的是,这一两年他在数档节目中的职责发生了变化,“总导演”这三个字对于一档真人秀节目来说意味深沉且不易。

对所有可能在录制过程中发生的突发事件,心里存有“预判”,这是张以豪在八年职业经历里所获得的重要经验。

哪怕是像《令人心动的offer》这样,在近两年才慢慢兴起的「观察类」综艺,也会出现各种可能超出预料的事件,也会有各种可能超出预料的走向发生。

在真人秀录制期间,张以豪要定期与后期团队召开剧本会,讨论后续环节中每个人可能出现的反应。对“预设”的把握源于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在录制前,我们对这几位实习生进行了大量采访,包括与他们的亲朋好友、老师交流,尽可能全面充分地了解他们的性情。

实习生们不会知道他们的期待,他们不会在事先沟通时说出这些,所以节目中看到的诸多反应都是相对真实即兴的,他们通常不太会按照我们预想的走。

这是张以豪和他的团队欢迎的。

图片

张以豪在《令人心动的offer》第二季工作现场

这关系到《令人心动的offer》第二季的节目基调,那就是凡是真实职场中会出现的事情,我们都不会进行干预 。

比如大家一直在指责,为何要在中间设置淘汰环节?又有人会问,为何有的选手表现得令人反感,言语较为偏激?这些都是生活的真实面貌,我们会尽可能尊重并维持其真实性。

这个决定,并非总导演张以豪的“坚持”,而是“大家达成的共识”。有必要让即将步入职场的新人了解,他们随后会面临何种境遇 。

你不能老是活在幻想之中,想象着从学校出来后,就能进入一个乌托邦,那里大家都开开心心,彼此相处融洽,然后一起获得晋升,一起赚取钱财,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你必须要有这样的意识 。

虽然残酷,他们也不想只偏激、片面地展现这一个面向。职场中,除了有无边无际的竞争和压力,还存在轻松和愉悦的相处关系。

大家不要因节目中展现的职场压力而害怕,我们将一年的实习工作浓缩到了一个月,即便如此大家仍能一边工作一边谈笑风生,仍能拥有自己的生活。因为倘若只是一味工作、奋斗,接着抱怨不断,实际上并无用处。

有网友看过节目后,认真分析出某种“套路”,称“我们在里面埋了很多‘坑’”,甚至凭借镜头运用佐证自己的猜测,以及每个实习生的行为动机,以此证明节目组埋下了许多伏笔。

其实并没有什么复杂的,我们所想的、所做的极为简单,只是要讲清楚事情发生的过程,接着将其呈现出来,倘若你喜欢,那就笑一笑,要是你不喜欢,那就快进,你还能够开1.5倍速观看,观看这个东西的目的就是为了消磨时光,就是为了放松一下。

图片

《令人心动的offer》第二季剧照

张以豪认为,不吹嘘更多电视人或综艺人的责任或使命感,将自己的职业提升到某种崇高的地位是没必要的。在当下这个几乎人人都被高强度生活压力束缚的时期,他期望自己参与导演、制作的节目,能让人们在轻松欢笑后,获得一点感动,这就足够了。

追溯到大约十年前,那时张以豪还在读书,他热衷的是会集中反映诸多人性阴暗与晦涩的影视作品,不过现在他直言自己“轻易不会再去碰了”。他每一年都会重新看一遍的片子是《请回答1988》,这除了因为他自己就出生在这个年份之外,更因为它所表达的氛围,即“看完之后你哭了,但是你会很开心” 。

他反思自身职业存在的意义,也期望能有同样的效果。娱乐产品能给人带来轻松愉悦的感受,这是理所当然的要求。

一般旁观者会谈到当下“娱乐”环境快速迭代,也会谈到其略显轻薄的现状,张以豪对此并不排斥,他表示,“无论是从内容需求的角度出发,还是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我都很赞同这些趋势和现状的存在。”

他觉得,电视行业的从业者应当具备一种接纳当下流行事物的能力。他一直认定自己的观众是「比年轻人更年轻的群体」,现在的人是在接触屏幕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最初是电视机,接着是电脑,如今是手机、平板终端等,我们当下制作的产品,大多是面向年轻人的,不管是偶像文化还是二次元文化都是这样,这没什么可非议的。活力在他们那边,消费力也在他们那边,这是市场的主流需求。」

和这些“主流”观众群体相较,1988年出生的张以豪会强烈感慨自己“岁数大了”,是“老员工”。他回头看,进入这个职业领域已有八年,这八年,正是中国电视真人秀极速变化发展的阶段。

图片

张以豪获得了年度综艺导演

张以豪参与了《妈妈咪呀》,参与了《花样姐姐》,参与了《天籁之战》,参与了《旅途的花样》,参与了《放开我北鼻》,参与了《演员的品格》,参与了《超新星运动会》,参与了《篮板青春》,参与了《令人心动的offer》,把他参与的节目一个一个写出来,这是他的个人成长史,俨然也是对当代综艺节目变迁史的一次纵切。

能有机会与某种流行大势一道发生变化,能有机会与某种流行大势一道向前发展,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张以豪的幸运,然而运气背后存在必然因素,这必然因素是由他的自主选择造就的,也是由行业要求造就的。

一个年轻人,能在较短时间内,一步一个台阶地实现进阶。他从一个单一工种起步,最终达到统领全盘的职位。这背后,有他个人志向的推动,也有唯才是举的良性机制的助力。如他所说,在当下时代车轮高速运转的情况下,仅仅被动追逐大众趣味远远不够,必须具备创意先行的主动引领力,才能够一直在行业内处于不败之地,这必然要求从业者的进步速率极速且稳准。

进入电视行业的最初,并没有让张以豪太费力气。

第一次高考结束后,他遭遇了人生中的首次迷茫,翻遍志愿表,却找不到一个自己想学的专业,也不清楚那些专业最终会将他引向何方。他只是糊里糊涂地坚信一件事:日后想从事影视方面的工作。于是下定决心复读,一边学习文化课,一边参加艺术类考生的辅导班。随后,他考取了上海戏剧学院,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图片

大四准备找实习时,他被器重他的导师推荐了。导师把他推荐给了自己的同门师姐李文妤。李文妤是他后来至今的老板。他成了李文妤的第一个实习生。入职后,他参与的第一个节目是当时开创综艺新品类的《妈妈咪呀》。

也是在那档节目里,他收获了职业生涯中第一次「沉重的打击」。

当时张以豪的身份是进行真人秀拍摄,他要负责去选手家中外拍“真人秀”素材,带领他一起工作的是一位来自韩国的、富于经验的摄影指导,张以豪自诩专业技能不差,他第一天拍回来的素材,后来被这位韩国摄影师当着众人评价为“没有几个镜头是可以用的。”

那时那刻出现了“崩溃”情绪,不过后来很快被张以豪压制下去,他想详细了解其中“不可用”的情况,韩国前辈告知他,真人秀拍摄要考虑后期需求,还要在现场辨别拍摄对象可能出现的意外行为,他又提到了前面阐释真人秀节目制作要点时的一个关键词:预判。

这后来也成了张以豪一个重要的职业判别标准,一个成熟的真人秀导演必须拥有超高的预判能力,能够马上接受现场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能够马上应付现场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

这就是真人秀的魅力之处,要是你一直在现场,你常常会看到一种现象,有几个嘉宾在那里,旁边导演和编剧拿着手机在拍摄 。这在张以豪参与的所有真人秀节目里几乎都有,你会忽然发觉嘉宾们开始聊起或者做起特别有意思的事,然而当时身边没有摄像师,要是把他们叫过来,又得调声音、构图、色温,根本来不及,与其如此,我不如自己拍摄。

不妨这样讲,任何一个能够担当重任的真人秀节目导演,他一个人就等同于一支队伍 。

图片

张以豪的进阶之路和其他人不一样,他是从摄影开始,接着做后期剪辑,然后成为跟拍导演,一步步爬升上去的,这使他有机会走过一段能更全面认知真人秀节目制作版图的路径。

他参与了《花样姐姐》的录制,在这两年内,他还包办过所有姐姐们的“宿舍”选择工作,也包办过所有姐姐们的“宿舍”管理工作。

每到一地之前,他会撒网式甄选大家在一地的落脚之处。

比如说我们打算前往伊斯坦布尔,我会先去查询此地有哪些特色,哪个区域交通便利、治安良好,且具有当地文化特点。我在网上看到图片后,就要立刻判断房子格局如何,卧室大小怎样,机位可能设置在哪里……但当时我根本不清楚这个位置下面能否插电,这些细节全都要等抵达那边之后再去布置。

在那两年期间,他总是会比其他人都更早到达拍摄地点,落实姐姐们的宿舍,还会与导演组一同安置所有室内拍摄事项。宿舍组四个导演会拎着所有设备,在预定好的房子里做一切工作,比如架机位,比如布光,比如走电线……这段经历给了张以豪确凿的定力,因为是自己做,而非看着别人做,也不是只动嘴,所以才能把这些东西吃得透透的。他简单地环顾了一下我们此刻所在的房间,就在现在,就在这里,你告诉我要拍什么,我能够在一两分钟之内就告诉你,哪些点可以布置镜头,哪些点不会穿帮。

图片

《花样姐姐》第一季海报

但哪怕是再周全的计划,也肯定会有意外发生,不管这些意外是源于外部硬件的损坏,还是天气的突然变化,又或是参与节目的嘉宾们临时产生的想法……所有这些,张以豪在当时都经历过、体会过了,往后便不会再害怕什么。那几年的户外真人秀让他变得稳健。

张以豪第一次以总导演身份进驻的真人秀节目,是《篮板青春》。

就在第一期节目开始录制的前8个小时,他极为敬重的老板李文妤退出了节目工作群,仅仅留下一句“你们录吧,我不管了”,那时是凌晨3点 。

老板生气了。

就因为张以豪之前非要在一个抉择上坚持自己的执念 他当时就是觉得自己想好了 这样做会完美 他不用改 。

事实证明,他是错误的。在领导退出群聊后不久,现实使他察觉到问题的严峻性。随后他立刻进行补救,把原本计划的录制时间推迟了几个小时。与此同时,他开始探寻落实另一个方案的途径。团队也极为得力,竭尽全力为他出主意,临时更换供应商……

两个多小时之后,我解决了所有问题,之后悄悄地把领导拉回到群里,告诉她,已按照她之前的建议调整好了 。

图片

《篮板青春》海报

这样的事情,之后再也没出现过。他后来常常回想起,李文妤把“总导演”的职责交给他时,曾对他讲过一段话。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你身为总导演,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我会给予你充分的权力。然而,一旦我察觉到问题,就会告知你,你必须听从我的意见。”

张以豪又实实在在地学到了一课。经验绝不会源于虚无,唯有现实,能让人在磨砺中变得强大。并非所有人都有这般幸运,能够在职场上碰到如此给予人自由且予以人保护的前辈。“她会在我迟疑时推我一下,也会在我遭遇危机时扶住我。”

那是在2018年,《篮板青春》结束以后,张以豪度过了自己30岁的生日。

今年之后,他即将步入33岁。他不敢断言这是不是真人秀导演的最佳年份。他确实积累了一些经验。他的体力也还不错。此前他经历过一些小波折。但并没有重大的起伏跌跤。像《超新星运动会》和《令人心动的offer》第二季这类可称作「代表作」的作品。他认为都还未臻至完美 。

他唯一觉得值得被赞扬的,是自己性格上的一些顽疾在这八年里有了一些改变,他曾经沉默寡言且性格内向,在表达方面也存在问题,在不断沟通以及解决问题的推动下,这个问题得到了改善。

人,清楚自身存在弱点和缺憾,并未选择绕道避开,而是决定直面这些问题并加以改正,这确实是一种勇气的象征。

图片

《令人心动的offer》第二季和《超新星运动会》

同时获得了2020腾讯视频星光大赏

年度观众选择节目奖

只是他现在有点说不准,自己是不是会一直在这个行业做下去。

他固然崇尚一直被人们歌颂的“匠人精神”,然而流行文化变换速率极快,这使他总是处于担忧之中,担心自己若不再改变,是否会被后浪拍在沙滩上。他不确定5年、10年之后,市场是否还会需要他,自己会不会被后生超越 。

现在的我,想要去体验当下年轻人自由的生活,然而我又惧怕放弃现在的所有,处于这种两难境地,或许这就是我目前比较真实的状态 。

一个项目结束了,这意味着下一个项目开始了。这大概是这个时代给每一位真人秀导演的课题,一旦停下来,就可能会被遗忘,会被取代,不管是停止劳作,还是停止思考。

张以豪有这样的困惑,他在想,如果下一个项目没做好,这是否就意味着自己很失败,他的困惑十分具体。

很多年以前,他认为“工作和生活的关系”仅仅是个小问题,如今他觉得这是个“哲学问题”,而且很难回答。

短期内,他很难立刻拥有绝对意义上的“生活”。他在上海漂泊12年了,从读书到工作一直如此。他至今仍把自己租住的公寓称作“宿舍”而非“家”。他也在思考,如果未来娶妻生子,一切是否会全然不同 。

不可掌控之事一直都在发生,这个道理是张以豪从八年真人秀导演生涯中学到的。或许在那些“虚拟”的剧本里,他们能在一定程度上操控某些东西,然而真实的生活却总在“剧本”之外给人带来永恒的意外。这大概是再高明的真人秀导演也无法永远领悟的人生趣味吧。

流量核心下搜索引擎获客渠道:SEO与Ads的优劣及适用场景
« 上一篇 2025-05-02
家装网络营销怎么聊天,家装网络营销怎么聊天技巧
下一篇 » 2025-05-02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