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电商成重要营收渠道,魔力赏让资深二次元爱好者疯狂?
魔力赏隶属会员购,会员购属于B站电商业务,电商业务已成为B站重要的营收增长渠道 。 (视觉中国/图)
“戒不掉的,就像赌博一样。”
刘崇每月到手收入三千多元,然而他却在哔哩哔哩(NASDAQ:BILI;HKEX:9626)上花费超五十万元,其支付账单清楚地记录下他过去两年的疯狂 。
刘崇在2022年时25岁,他是资深的二次元动漫作品爱好者,他曾做过四五年的漫展直播 ,二次元是ACG文化里对虚拟世界的一种称谓 ,ACG指的是Anime(日本动画)、Comic(漫画)、Game(游戏) ,大部分二次元受众都是游戏爱好者 ,也是动漫爱好者 。
哔哩哔哩依靠二次元起家,是年轻人俗称的B站,2019年,B站电商平台的“会员购”板块上线了抽奖游戏“魔力赏”,刘崇的钱花在了这项游戏上。
魔力赏业务部门给南方周末记者的书面回复表明,魔力赏是盲盒类游戏,用户支付金额在10元到289元之间,选中某组商品,之后商家会从该组商品中随机发货,在此过程中,用户有一定机会获得价值五十倍以上的产品,比如游戏手柄、苹果手机、电脑、游戏显卡等 。
进入购买界面,看到写着“一发入魂”“五发不重”的按钮,刘崇对大奖的渴望被不断勾起。一次次开出的是价格低廉的鼠标垫、笔记本、口罩等产品,可只要账户里还有钱,刘崇就会毫不犹豫地去抽奖。
近日,B站针对魔力赏功能,上线了“理性消费倡议”,还升级了消费限制策略,当用户消费达到一定额度时,会进行拦截。
但这对刘崇起作用不大。他一次性消费了约两千元,之后平台弹出一分钟限制时间,一分钟后,他依旧会接着付款。
花小钱博大奖
2020年8月初,刘崇因想买动漫周边,便点进了B站会员购商城。在首页上,新推出的魔力赏盲盒抽奖活动很快引起了他的注意。刘崇抱着花小钱中大奖的想法,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进行了第一次抽奖。
刘崇没抽到心仪的奖品,不过好运或许就在下一回,不甘心的刘崇一次又一次地抽奖,然而却发觉自己再也无法停下了。
刘崇玩得最狠时,曾贷款20万元,且将这20万元全部投入进去。期间,他靠抽到的奖品变现,赚回了11万元。然而,这些钱很快又赔了进去。
银行打电话来的时候,是因为钱还不上了,最后是我妈帮着还的,还完之后她对我说,以后要是再玩,就给我剁手。母亲的劝阻没有起到作用,只有在钱全部花光之后,刘崇心里才会短暂浮现后悔的情绪。等到每月收到工资那天,他又会把钱全部投入进去 。
两年间,刘崇并非没有想过要彻底放弃。在2021年12月4日,刘崇于B站发布了一条视频,称是时候和魔力赏告别了。可是视频发布还不到一周,他就再次更新了抽奖视频。在不到三分钟的这个视频里,他先后支付了近五百元,却依旧没有抽中自己渴望的超级大奖。
对刘崇来说,来自其他人的参与和投入也是一种极大的刺激。
根据魔力赏界面公布的最新玩法,系统每日会为商品池设定一个“魔王款”商品,抽中的买家会成为“魔王”,“魔王”能占领商品池封面。在此期间,任何一位玩家抽奖一次,系统就会为“魔王”发放一块“魔晶”奖励,3.78块魔晶可抵扣1元。
与此同时,发起魔王挑战者的ID会在魔王名称下方实时滚动,挑战成功者的ID也会在魔王名称下方实时滚动。点击战况,每位购买者能看到历次魔王,每位购买者还能看到占领时长。
通常,刘崇会依据战况来判断此刻参与抽奖者的数量,他还会根据魔王被占领的时长判断,另外也会参考占领魔王后所获得的魔晶奖励来判断,占领魔王的时长越短,获得的奖励越多,这就表明同时在线的竞争者越多,而这正是“捡漏”获得大奖的最佳时机,在这时,刘崇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付款。
魔力赏在2022年过年期间制作了7日内消费榜单,该榜单对所有买家的消费金额进行统计排序,排在不同位置的人会获得不同级别的奖励。刘崇一共消费了13万元,但其排名却在100名之外,刘崇还算不上投入最大的买家。
这种“上头”的过程,被何巧形容为“赌疯了”。
2020年下半年,还在读大二的何巧偶然刷到其他UP主发布的魔力赏视频,视频里,神情激动的UP主一边反复说着“不玩了不玩了”,一边不停付款上万元,直到账户余额不足,或是抽到想要的大奖时才会停止。
何巧觉得视频内容有趣,所以给了“一键三连”,随后,更多相关视频被推荐到她的首页。
何巧看了很久,终于按捺不住好奇心,拿着月底剩下的500元生活费,直接奔向摆放苹果手机的商品池。界面闪过,她抽中了iPhone 12pro Max,这款手机当时市值超过9000元,回报率超过170% 。
之后半年的时间里,何巧又进行了三四次抽取行为。最开始的时候,我设定了止损线,还不断地告诫自己,不要再抽取了,毕竟已经足够幸运了。然而,人性存在着贪婪的一面,我总是认为自己能够更加幸运 。
按一次支付键会支出300元,没过多久,1000元的付款记录就会出现在何巧的手机上,这是她一个月的生活费,然而在付款过程中,占据何巧脑海的唯有那个超级大奖。
何巧没抽到大奖时会异常失落,深夜会盯着手机屏幕长久发呆,白天会继续研究玩法和分配机制,会把学习和生活全部丢在一旁 。
玩过魔力赏后,何巧又渐渐沉迷于比特币,有时候觉得1000块钱数量极大,有时候又感觉其数量极少,大二那个暑假还没过完,她就亏了三万多元,精神和经济的双重压力,迫使她休学一年。
“抽到一堆垃圾”
目前,魔力赏设置了380个商品池,二次元衍生品是这些商品池里的主要奖品。
在每一组商品池中,商品价值能分成五类,从高到低依次是“超神款”“欧皇款”“隐藏款”“普通款”,产品价值越高,在商品池中的数量就越少 。
这意味着抽奖者有较大概率抽到二次元衍生品,这些衍生品包括海报,明信片,笔记本,徽章摆件,鼠标垫以及口罩等 。
以其中一个商品池为例,该商品池抽奖一次需70元,池里价值最高的商品是iPhone13 pro Max,其官方定价为8999元,价值最低的是一个动漫周边徽章摆件,参考价格为70元。
刘崇、何巧等买家回忆,在2022年之前,魔力赏采用回收机制。用户对抽取产品不满意时,平台能以80%的价格回收商品,或返回相应价值的魔晶。按此模式,即便平台未发货,玩家每抽一次,平台也会获得20%的收益。
回收的次数增多,很可能没钱,也买不到东西。刘崇记得,在当时的玩法下,玩家有大量投诉和负面言论,后来平台悄然改版。
但取消了回收机制的魔力赏没有实现口碑的翻转 。截至2022年8月8日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搜索魔力赏 ,有3515条相关投诉信息 ,投诉原因集中在强制消费 、涉嫌赌博 、不可回收等问题上 。
以前抽到不喜欢的还能够回收,如今抽一次要75块钱,抽到的口罩、拼图放到二手交易平台或许只能卖4块钱 ,餐饮业工作人员王林对南方周末记者讲 ,只要没抽到大奖 ,对买家而言就是亏的 。
2021年3月,B站首页广告持续推送,王林试玩了一次魔力赏,他没想到,之后一年多时间里,他总共抽了七百多次,花了8.8万元,抽到的比较值钱的商品只有无线耳机和一部iPhone12手机,净亏损超过8万 。
想要的物品没得到,却抽到一堆没用的东西,即便打三折都卖不出去 。如今,刘崇家里存有两个4层货架以及3个3层衣橱,它们专门用来放置从魔力赏购置的商品 。
在二手交易平台上,这类产品即便价格很低,也少有市场 。刘崇曾在淘宝平台上搜索同样的口罩定制服务 ,单只口罩定价多在0.4元左右 。“像是口罩 ,75块钱能抽到一大包 ,一包里有40个 ,还不是医用的 。”
据他估算,迄今为止,净损失超过十万元。
B站魔力赏界面截图。 (南方周末记者 蒋敏玉/图)
营收增长主力
刘崇觉得,魔力赏是B站售卖货物的一个关键途径,它打着盲盒与理性消费的旗号,实际上是在售卖自身制作或者合作推出的产品。
B站有一位公关向南方周末记者透露,魔力赏所属的会员购是B站的电商业务 。
整体处于亏损经营状态,在此情形下,电商业务成了B站重要的营收增长途径 。
2022年3月3日,B站发布了2021年全年财报,数据显示,B站的净亏损达到了68亿元,与上一年相比扩大了119%,在之前的两年里,B站也始终处于亏损状态,不过,从2019年开始,B站的广告收入逐年攀升,会员增值收入逐年攀升,电商服务收入也逐年攀升。
2021年,B站全年营业额达到了194亿元,其中电子商务及其他业务为28亿元,该业务占比相较于上一年增长了88%。
年报对电商业务收入增长给出了解释,称这主要是因为通过公司电子商务平台销售的产品增多,还预计在可预见的未来,电商及其他业务会持续增长。
据新浪科技报道,曾有内部人士透露,B站内部对魔力赏的定位是“拉新”,也是“营收工具”,其团队人数约20人,收入约占到B站电商营收的80% 。
但B站公关向南方周末记者称,这一数据过高,他并未提供相关数据 。
2019年底,B站电商事业部总经理王欣磊出席第四届中国新文娱·新消费年度峰会时提到,魔力赏通过在运营中加入游戏化元素,主要瞄准“Z世代+”的年轻人群,为他们提供一个合适的二次元衍生品购买渠道。
魔力赏商品池中,数量最多的是“普通款”商品,其定价最低。比如有标价70元的动漫周边徽章摆件。南方周末记者向淘宝定制厂家咨询后得知,有一款徽章,直径为1.5cm,材质是马口铁。若定制一千套,其单价能低至1.5元 。
第二多的是“隐藏款”商品,机械键盘属于其中,耳机也属于其中,电子产品是“隐藏款”商品的重要类别 。
魔力赏商品池里有供应商信息,这些信息显示,阿米洛是B站机械键盘的供应商,黑爵也是B站机械键盘的供应商。
南方周末记者先后以批量采购的名义向阿米洛咨询,向黑爵咨询,两家生产厂商的业务负责人均表示,如果是像B站这样大批量长期采购,平台能够拿到的价格可低至市场售价的75% 。
黑爵公司相关负责人还称,在B站售卖的产品里,有许多商标注为“bilibili”的,都是双方合作开发的联名款,对于这类产品,厂家能给出的让利空间更大 。
魔力赏业务部门针对魔力赏商品的定价问题进行了回复,称用户购买魔力赏时,保底普通款的价格不会高于该商品在会员购单卖的零售价,因此用户保底能够拿到一个普通款商品,并且还有一定概率获得欧皇款。
如何规范盲盒
大多数买家会用“戒赌”形容放弃购买魔力赏的行为,然而,在魔力赏界面,有三大承诺被醒目标识出来,分别是“透明公开”,“合法合规”,“概率公平”。
在王林看来,魔力赏是以盲盒形式包装的“一元购”。在风靡全国的“一元购”被整治之前,王林曾在里面投入了一千余元。
2016年前后,网易、京东、苏宁等电商巨头凭借“1块钱买iPhone”“1块钱买宝马车”这类广告宣传,吸引了上百亿人次参与抽奖 。“一元购”的商业模式是把商品价值拆分成一元一份的号码 。当达到抢购设定的人次后 ,系统会自动给出一个号码 。拥有该号码的人就是奖品获得者 。
2017年,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对“一元购”产品作出定性,其中部分属于变相赌博行为,部分涉嫌诈骗。随后,这类抽奖活动在互联网上渐渐消失 。
广强律师事务所非法集资、网络犯罪案件辩护与研究中心律师卢捷培觉得,用户购买魔力赏参与抽奖时,至少能得到一个保底商品,不像一元购,最终只有一位参与用户能中奖,所以当下的魔力赏活动和一元购有本质区别,它更像是开盲盒 。
但卢捷培告知南方周末记者,从当前已出台的相关规范来讲,以盲盒形式开展经营活动的魔力赏,也并没有达成完全合规的状态 。
2020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规范促销行为暂行规定》,2022年初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上海市盲盒经营活动合规指引》,其中都有相关要求,抽奖、盲盒类活动应当公布奖品或商品的种类,应当公布投放数量,应当公布价值范围,应当公布分布情况,还应当公布可抽取次数、抽取概率等关键信息,目的是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但魔力赏的产品销售界面,只在“购买须知”那里标注了“超神款”“欧皇款”“隐藏款”“普通款”商品的概率,除此之外,没有各类商品投放的初始数量信息,没有已被抽取情况的信息,也没有参与抽奖人数等信息。
对此,南方周末记者在线咨询B站客服,客服称,详情页公布的概率是根据各款商品初始数量配比算出的,随着用户购买,库存会改变,所以实际购买到各款商品的概率是实时变动的,可能与初始配比略有差异,至于商品初始数量,客服表示暂无此类信息。
平台方面承诺能给出一定的获奖概率,然而,没有公开就不存在透明度,获奖概率动态变动却不进行公示,这既不符合相关规范要求,也未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同时也是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他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针对此类线上盲盒抽奖行为,平台方面能够通过引入第三方公证的方式,提高商业活动的透明度,还能通过实时信息公开的方式,提高商业活动的透明度 。
事实上,这一建议在《上海市盲盒经营活动合规指引》里有涉及,第十九条明确指出,盲盒经营者要建立健全第三方监督机制,可通过公证、审计、消费体察等方式,加强对隐藏款抽取、商品投放等具体行为的管理。
除此之外,合规指引还提到,不能向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售卖盲盒,对于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也应当通过销售现场询问或者网络身份识别等方式,确认已经获得相关监护人的同意。
但在B站,不管是浏览魔力赏,还是进行魔力赏支付,都不会弹出针对未成年人的建议或者识别要求。对于这种情况,魔力赏业务部门称,魔力赏的未成年保护机制整体采用公司防护逻辑,在青少年模式下,魔力赏界面不会出现。另外,如果出现未成年用户购买魔力赏的情形,用户能够通过身份验证来退款。
(应受访者要求,刘崇、何巧、王林为化名)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