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二次元 正文

解析二次元游戏美术风格差异:中日对比,核心在角色立绘/卡面?

二次元 2025-06-25 24

谈及二次元游戏的视觉设计,多数人脑海中首先浮现的便是“日式”这一标签。然而,伴随着国内市场二次元游戏产品的日益丰富,中国二次元游戏的美术风格实际上正逐渐摆脱了纯粹的“日式”特色,演变出一种在二次元主题下独具特色的分支风格。

在先前的论述中,葡萄君对这种风格的形成原因及其优劣进行了详细阐述。彼时,我们注意到一个引人入胜的现象:尽管日本的二次元市场相对成熟,但其美术风格却并未如我国产品那般呈现出激烈竞争的局面。

今日,我们不妨直接对比两国美术,以美术的核心表现形式立绘或卡面为核心,观察两个市场在二次元游戏美术方面的根本差异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

01

风格技巧:数字绘画与纸本绘画

首先是基本技法上的不同。

我国二次元游戏在美术表现手法上普遍相似。这种技法上的相似性,正是当前国内二次元游戏美术领域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具体而言,众多国内二次元游戏在美术设计上展现出数字绘画的独特风格;线条力求精致而整洁,渲染则追求材质的真实感,使得观者能够迅速辨识出这是由数字绘画创作而成的作品。

二次元游戏美术风格对比_中日二次元游戏美术差异_二次元的手机游戏

这张角色图像中,为了营造景深效果,画师巧妙地在角色的头发、右脚以及身后的炮塔上涂上了细腻的灰色,这种灰色的渐变与原有色彩衔接得相当顺畅。要达到这样的视觉效果,必须借助数字绘画中的“图层区分”以及“软笔刷”两项技术。

二次元游戏美术风格对比_二次元的手机游戏_中日二次元游戏美术差异

此图的时钟部分,通常依赖数字绘图中的“透明度”这一功能来呈现。

日本的二次元游戏在美术风格上极为丰富多变,这使得很难用一句话来概括其特点。这主要是因为,尽管日本游戏开发公司普遍采用数字绘画技术进行创作,但他们在风格上更倾向于追求实体绘画的质感。

二次元游戏美术风格对比_中日二次元游戏美术差异_二次元的手机游戏

中日二次元游戏美术差异_二次元游戏美术风格对比_二次元的手机游戏

《碧蓝幻想》的美术风格类似于彩铅+水粉的绘画效果

中日二次元游戏美术差异_二次元的手机游戏_二次元游戏美术风格对比

中日二次元游戏美术差异_二次元的手机游戏_二次元游戏美术风格对比

二次元游戏美术风格对比_中日二次元游戏美术差异_二次元的手机游戏

《Bang Dream!少女乐团派对》的视觉呈现与赛璐珞丙烯画的风格相仿,给人一种类似的效果。

二次元游戏美术风格对比_二次元的手机游戏_中日二次元游戏美术差异

《弹射世界》的美术风格比较类似马克笔绘画

这些画作的风格与实体绘画相近,其笔触有时更显突出,而在渲染上则不那么追求逼真。然而,若能熟练掌握这一风格,作品便能展现出独特的风格感、更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进而引发一种细腻的艺术体验:画中的技巧和细节并非追求逼真,却又能让人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生命力。

02

表层设计:色彩和装饰性内容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表层设计上的不同。

在色彩的运用上,我们可以将画面的色彩进行提取,并制作成色卡,以此来分析并区分画面的色彩搭配。

中国二次元游戏在美术设计上,普遍遵循严格的色彩搭配原则,倾向于在角色造型中控制色彩运用,并通过反复突出角色的主色调,以增强玩家对角色印象的深刻度。

中日二次元游戏美术差异_二次元游戏美术风格对比_二次元的手机游戏

这是一张以角色“赫默”为形象的皮肤设计。该角色以暗黄绿色作为主要色调,与头发颜色相呼应。在这张皮肤图中,暗黄绿色被巧妙地分割,以黄色作为主色调,并点缀以部分绿色,黑色则用于过渡。这种设计手法不仅展现了工程与医疗的双重氛围,还达到了良好的视觉效果。

二次元游戏美术风格对比_二次元的手机游戏_中日二次元游戏美术差异

此图的主色调主要由蓝紫与粉红构成,同时采用了大范围的白色来减轻这两种色彩的强烈对比。在色彩搭配的学术理论里,这种搭配被归类为冷暖色的结合。

日本的二次元游戏在色彩运用上显得尤为大胆,通常使用的颜色种类超过五种。尤其在偶像题材的游戏中,它们更是巧妙地运用斑斓的色彩来凸显角色的华美气质和画面的强烈视觉冲击。

二次元游戏美术风格对比_中日二次元游戏美术差异_二次元的手机游戏

这幅作品采用了蓝色、黄色、红色、棕色和紫色五种色彩,并且这些色彩的饱和度均很高。

二次元游戏美术风格对比_中日二次元游戏美术差异_二次元的手机游戏

这是《公主链接》里的角色凯露。在其色卡上,首行展示了角色专用色彩,次行则呈现了场景专用色彩。关于这些,就不再详细说明了,大家不妨亲自去体验感受。

日本二次元美术偏爱使用色彩,这背后有一个直观的理由,即在先前提到的绘画表现手法中,日本二次元游戏美术的细节通常较为简略,而多样的色彩则能够起到丰富细节的作用。

通过对比这些图片,我们同样可以观察到,日本角色的服饰和配饰设计在细节处理上相对简约,而我国角色在装饰性元素方面则通常更为丰富。

这两个设计各有其独特优势。简洁的人物设定通常使得角色显得更加贴近生活,从而更容易获得玩家的喜爱;相对地,复杂的人物设计则能直接为玩家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经过上述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简要结论:中国二次元美术注重于画面的丰富与真实感,对布料褶皱等细节进行了精心描绘,人物服饰设计更为复杂,材质、色彩以及光影效果都表现得相当细腻。相比之下,日本二次元美术更倾向于风格化的画面,色彩富有幻想色彩,人物服饰设计则相对简练。

这难道不是暗示着,我国二次元游戏的美术水平更为高超,整体带来的沉浸体验更加深刻吗?

未必。

03

构图设计:立绘与平绘的优劣

中日二次元游戏在美术表现方面存在一个明显的差异,那就是在构图设计上。

在先前的文章里,我们曾提及“立绘”这个概念,它最初是用来描述那些不包含背景的角色图像。然而,如今国内的二次元角色美术创作已经超越了这一原始定义,开始在作品中融入了丰富的场景元素。

二次元游戏美术风格对比_二次元的手机游戏_中日二次元游戏美术差异

立绘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全面地呈现出角色的设计特点,对于那些设计精良的角色而言,能够充分发挥其魅力。此外,这种精细的画面分割方式还能传达出一种高端的审美体验。

此外,针对那些以角色卡牌收集为特色的二次元游戏而言,一个角色的整体构成了厂商与玩家交易的核心内容。

尽管它们同属于二次元游戏领域,日本在角色美术设计方面却并非总是如此操作。有些日本颇受欢迎的二次元游戏更偏爱使用「平绘」技术来打造精美的卡片。

所谓平绘,也就是更加朴实的方形画面。

二次元游戏美术风格对比_中日二次元游戏美术差异_二次元的手机游戏

二次元的手机游戏_中日二次元游戏美术差异_二次元游戏美术风格对比

比如这样的

实际上,立绘与平绘之间的主要差异在于立绘存在一个“边框”的元素。在多数情况下,平绘所呈现的画面往往无法全面展现角色的整体形象,有时甚至只能展示角色的上半身。

那么它的优点在哪里?

角色在二次元游戏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因此玩家们普遍期望能与自己喜爱的角色建立亲密的联系。以立绘形式呈现的角色通常是全身形象,这难免会让玩家感到疏远——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当人与人距离很近时,我们往往无法看清楚对方的全貌。相较之下,平绘由于没有“全身像”这一严格的规定,在这方面表现得更为出色。

中日二次元游戏美术差异_二次元的手机游戏_二次元游戏美术风格对比

尤其是针对手游而言,手机屏幕尺寸有限,国内二次元游戏在全身像立绘的基础上,还需融入重点突出的大背景,这导致角色在画面中显得尤为遥远,对于玩家而言,这样的视觉感受可能并不理想。

除此之外,平绘的构图更容易制造冲击力。

在讨论冲击力的概念时,我们常将其比喻为“犹如试图突破画面的界限”,因此,首先必须设定一个界限,这样才谈得上“突破”的可能性。

二次元的手机游戏_中日二次元游戏美术差异_二次元游戏美术风格对比

立绘呈现的是直观的画面,我无法设想在立绘所展现的这些场景之外,还能有何等景象。相较之下,平绘因为有一个“框”的存在,始终在提醒观众:你的视线是有局限的,画中的元素实际上延伸到了画框之外。因此,玩家能够借助想象力来填补空白,从而在无形中增强了画面的沉浸感。

平绘实际上与照片无异,它能够运用众多摄影手法,诸如倾斜构图、光圈造成模糊、短焦距导致的变形等,以在画面中注入情感。正因如此,众多日本二次元游戏的美术设计师在创作精美的卡牌时,往往会选择使用平绘技术。

二次元的手机游戏_中日二次元游戏美术差异_二次元游戏美术风格对比

04

核心差异:看似老气,实则老辣

谈及此处,或许仍有部分人感到困惑:日本所采用的美术风格,在视觉呈现上并不算领先。相较之下,我国二次元美术作品展现了真实而细腻的描绘,以及充满高级感的插画形式,从直观感受来看,日本的那一套美术风格似乎显得有些“陈旧”。

然而,若我们深入挖掘日本游戏美术领域的这些表象,探寻其本质,便会发现,日本二次元美术在追求风格化效果、简约的服饰设计以及便于构图的手绘风格等方面,其根本目标始终如一——那就是讲述一个精彩的故事。

这也就是中日二次元游戏美术核心差异。

日本在二次元游戏卡牌的美术设计上,作品常常蕴含着丰富的叙事元素。以涩谷凛为例,其角色的姿态和表情,以及画面的环境细节,都传递出浓厚的叙事信息,仿佛描绘了一个充满浪漫气息的场景,其中角色与玩家正在进行一场对话。

二次元的手机游戏_中日二次元游戏美术差异_二次元游戏美术风格对比

在故事性卡牌美术领域,美术创作的主要目标是展现故事内容,这使得其风格能够根据故事与题材的多样性而呈现出丰富变化。因此,游戏美术的表现手法更为灵活多样,各个领域的创作者得以自由发挥,从而避免了美术领域的过度竞争。日本游戏厂商关注的焦点,通常是故事与题材是否能够触动玩家的心弦。

二次元的手机游戏_中日二次元游戏美术差异_二次元游戏美术风格对比

二次元的手机游戏_二次元游戏美术风格对比_中日二次元游戏美术差异

中日二次元游戏美术差异_二次元游戏美术风格对比_二次元的手机游戏

中日二次元游戏美术差异_二次元的手机游戏_二次元游戏美术风格对比

二次元游戏美术风格对比_中日二次元游戏美术差异_二次元的手机游戏

二次元的手机游戏_二次元游戏美术风格对比_中日二次元游戏美术差异

二次元游戏美术风格对比_中日二次元游戏美术差异_二次元的手机游戏

二次元游戏美术风格对比_中日二次元游戏美术差异_二次元的手机游戏

同一款游戏也可以表现多种风格(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国内的立绘风格更近似于影楼中的定妆照,玩家们摆出各式各样的酷炫姿势,然而其中却缺乏故事情节。在这种模式下,我国二次元游戏的美术设计只能单纯地比较外在的美感,进而陷入了一种同质化的竞争状态。

美术表现所揭示的问题,实则揭示了两国在二次元游戏领域的核心差异:尽管双方都将角色视为游戏中的核心商品,但国内的美术设计更侧重于展示角色的外貌,而日本的二次元角色美术则更注重展现角色与玩家之间的故事情节。

国内团队在内容包装方面普遍存在不足,故事内容往往缺少独特性,难以形成差异,这也使得他们在这一领域难以形成有效的竞争。于是,各团队只能在美术技艺上相互攀比,先是追求精致,接着是复杂度,若这些都不奏效,就只能降低标准,直至精美的美术设计也无法吸引玩家为止。

因此,我们能够推断出,日本在二次元美术领域并非没有竞争现象,所不同的是竞争的侧重点。日本市场通过题材和故事来创造差异化的竞争手段,这要求整个团队在内容包装方面具备高效的合作能力与丰富的经验,这种竞争可能更为激烈。

05

或许是逃离内卷的突破口

当然,我们亦能观察到,目前国内诸多二次元产品在日本市场亦能占据一席之地。这充分表明,中国二次元美术在历经长期竞争后,已成功开辟出一条独特的发展路径。在技法上,追求逼真材质的画风,无疑为中国产品在全球二次元游戏市场中增添了与众不同的特色。

中日二次元游戏美术差异_二次元的手机游戏_二次元游戏美术风格对比

国内游戏运用PBR+NPR的融合技术,成功将写实风格的二次元美术元素融入3D世界。

对于内部而言,若美术领域能在技艺之外寻求新的发展路径,或许能够成功规避这场中国二次元游戏美术领域的激烈竞争。无论是目前市场上的热门二次元游戏,还是崭露头角的新作品,只要将美术设计与故事内容相结合,就能显著提升游戏的整体品质,同时助力产品提升用户关注度和忠诚度,从而在美术竞争激烈的行业中稳居不败之地。

中日二次元游戏美术差异_二次元游戏美术风格对比_二次元的手机游戏

游戏葡萄招聘产业记者/内容编辑,

Next.js:强大的基于React的Web框架,助力SEO优化与页面性能提升
« 上一篇 2025-06-25
杨子分享文章,反思懒惰并附打油诗,还带来企业分析建议
下一篇 » 2025-06-25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