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晒森宝积木与《风起洛阳之神机少年》联名积木大场景
国产动漫周边在小红书上很受欢迎。
近日,不少博主晒出了与《洛阳风起:神机少年》联名的森宝积木场景。 二维动画中梦幻般的文文房和画船,通过数千块积木的拼装,进入了三维。 尤其是当街区被点亮时,画舫“仿佛活了过来”,“还原度很高”。 成为博主评价的高频词。 评论区,网友纷纷表示“房子很漂亮”、问“拼起来难吗”、“孩子爱玩”,对这个衍生产品非常感兴趣。
这里的网友们都在种动漫周边,二次元的风景和图像都来到了办公桌上; 那边动画播出的时候,立体生命中的三九寒灵正在悄悄叫着“三九药铺”、“三九寒灵”这样的名字出现在动画中。这一次,国产动画不再局限于位面,却正雄心勃勃地进军三维世界。
艾瑞咨询《2021年中国二维产业研究报告》显示,中国二维产业已进入爆发期。 具体表现是,2020年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年增长率为32.7%。 预计2023年泛二次元用户规模将达到5亿。总体来看,内容产业存在明显的突破机会,而周边延伸产业作为新兴产业链的环节,也潜力巨大。
从周边到线下再到广告,力争走向三维的动画能否给二次元带来新的商机?
二维动画如何与三维动画联动? 周边产品和线下活动无疑已经成为成熟动漫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外许多成熟市场的经验证明,知名动漫IP衍生品将有机会产生丰厚的收入。 根据全球授权行业刊物License Global发布的“2022年全球顶级授权商排行榜”,迪士尼以2021财年授权消费产品收入562亿美元位居榜首。
在这份榜单中,拥有《DC宇宙》、《哈利·波特》系列等知名IP的华纳传媒消费产品部门以150亿美元排名第四。 拥有皮卡丘、杰尼龟、妙蛙种子等动画角色。 卡姆威国际以85亿美元的销售额排名第五,拥有《小黄人》、《侏罗纪》等知名IP的NBCUniversal以83亿美元的销售额排名第七。
开展线下活动让消费者进入奇幻世界是动漫打破次元墙的另一种方式,迪士尼主题公园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当米老鼠和唐老鸭走进现实时,身处其中的游客才真正成为二维梦幻世界的一员。 迪士尼也从中获得了巨额收入。 2021财年,迪士尼主题公园和度假村创造了165.52亿美元的收入,占总收入的近四分之一。
无独有偶,在动漫产业发达的日本,二次元线下娱乐市场也发展得十分蓬勃。 2014年至2019年,日本二次元线下娱乐市场规模扩大了2.65倍。 热门动漫的线下联动活动不断且多样。 以小学馆的常春藤盟校《名侦探柯南》为例。 涉及的行业从现场娱乐延伸到餐饮业。 其联合线下活动包括咖啡馆、密室逃脱等,甚至在日本大阪环球影城也占有一席之地。
国内动漫产业也走在“打通次元墙”的路上。 艾瑞咨询《2021年中国二次元行业研究报告》指出,从整体发展趋势来看,二次元市场已从内容产业驱动转向内容产业与衍生产业双向驱动。
但与美国和日本相比,国内动漫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 一方面,国内动漫产业创作体系起步较晚,制作能力相对薄弱。 它还受到从业人员报酬低、人才流失等问题的困扰。 另一方面,内容获取商业回报的空间有限,我们一度面临着制作资金高但只能靠爆款获取收入的困境。
培育知名动漫IP需要时间。 与美国、日本相对独立的动画工作室不同,国内很多优秀的动画工作室都是视频平台旗下的。 后者不仅制作动画剧,还可以将内容延伸至真人剧、电影,形成多种娱乐形式的联动。 如果能够通过多种形式的内容吸引更多的观众,把IP做大做强,或许能够帮助二次元动画冲出圈子,发展出国漫独有的商业模式。
这条路上已经有探险家了。 前面提到的《洛阳风起:神机少年》衍生品的联名积木,是爱奇艺原创自制热门IP“中华古城宇宙”的一部分。 真人剧《洛阳风起》将于2021年12月1日上线,为期16天的动画《洛阳风起之魔童降世》将在爱奇艺上线。 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古城宇宙》第二站为《起风了》。 《龙溪》上线。 在平台IP的多点布局下,一部动画剧可以通过真人剧等更受欢迎的内容获得持续关注。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国漫周边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玩偶、立牌、彩纸等衍生品。 除了针对二次元爱好者的消费习惯外,推出《洛阳风起》与擎苍联名手办,以及联名DAKA卡《我》的官方收藏卡和限量声优签名卡《别无选择,只能背叛地球》,更多互动创意产品也被开发出来。 例如,《洛阳起风了:神机少年》与森宝积木的联名积木与“国潮”文化相结合,帮助动漫进一步突破行业。 合作甚至延伸至服装行业。 《洛阳起风了》与汉联汉服合作推出联名汉服,与中牌制服合作推出联名JK制服,与二次元潮流融合,将荧幕画面延伸至现实。 多元化的周边产品为动漫迷提供了多样化的消费选择。
爱奇艺自制动画
《我别无选择,只能背叛地球》x DAKA 联名卡组
《洛阳风起》x擎苍联名手办
上述品牌均是垂直品类的领先者,拥有强大的线上线下渠道分销能力。 在这些创新的实体产品中,动漫的长尾价值和商业链是可以延伸的。
在合作下,衍生品厂商或许可以通过动漫IP完成品牌创新。 作为一款玩具,森宝积木通过结合不同的IP作品,已经触及了更广泛的用户圈子。 《洛阳风起:神机少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借助IP联盟,吸引二次元粉丝加入,拓宽客户年龄层,帮助其渗透年轻用户。 在动漫IP联名的加持下,衍生品还可以为实体产品增添更丰富的内容,在同品类产品中获得更强的竞争力。
借力小说、漫画、戏剧等多种娱乐形式,向衍生产品和线下活动延伸,是当下中国漫画值得探索的商业路径。
衍生周边和线下活动为动漫产业未来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然而,对于目前还不成熟的国内行业来说,现阶段如果想依靠衍生品授权和线下活动来获得持续的正回报,显然有些过于仓促了。 无论是IP品牌、内容品质还是商业模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有路要走,但也有饭吃。 想要往更好的方向发展,当下就必须有持续“造血”的能力。 从纯内容收入来看,国内流媒体平台的会员定价普遍低于美国各大流媒体。 单纯靠会员费不可能获得足够的收入,国内观众对内容单独付费的意识较低。 不可能像动漫强国日本那样形成集群效应。 但另一方面,随着从业者收入的增加,内容制作成本也在上升。 如何获得当下的生存空间? 建立完整的动漫产业产业体系是长远之计,选择投资回报率高的项目是平台战略。
两者都指向优质内容。 爱奇艺专业内容事业群(PCG)总裁兼首席内容官王晓晖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长视频行业现在已经进入追求品质的时代,影视的内容品质和盈利能力产业紧密相连。 对此,爱奇艺将在内容上追求数量与质量的平衡,放弃单纯迎合餐饮的内容、放弃暂停的内容、放弃不创新的内容,聚焦受众更广、受众更广的A+。创新主题。 和S级作品。
只有高质量的内容才能吸引更多的商机。 在多元化的营收策略中,利用广告收入为内容创作提供创意支撑是当前中国动漫市场的主流趋势之一。
爱奇艺2021年年报显示,平台收入主要来源为会员收入和广告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54.7%和23.13%。 至少在目前的收入结构下,广告投入仍然占据第二重要的体量。
有趣的是,在广告效果方面,二维版本还具有现实作品无法达到的效果。 一方面,打破次元墙的形式非常新颖,能给观众带来一种陌生的熟悉感,而且还可以根据广告品牌的内容和基调推出独特的定制内容。
比如生活中很常见的三九冷灵,在动画《幽妖》和《洛阳起风神机少年》中展现出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 《幽妖》改编自齐英俊的同名小说。 这是一部古装沙雕动画。 为了凸显“品牌赞助商”的有效性,“世界第一指定药品”被抽选为三九感冒灵。 在喜剧动画的背景下,时间和维度的差异并不会产生任何违和感。 内容与品牌之间莫名的契合让观众惊叹不已。
《洛阳起风了之魔法少年》的故事是比较严肃的。 创作者直接将三九寒灵植入到场景、台词、剧情、道具中,进行“古风”改编,做到“润物细无声”,现代性的碰撞中毫无违和感。以及古代,二维和三维。 “三九药铺”在人物对话中自然而然地被提及,并用古体字体书写,挂在门匾上。 “三九寒灵”也化为一个绿色瓷瓶,直接融入场景之中。
《洛阳风起:神童》×三九冷灵
二次元领域的虚拟偶像也能为品牌带来独特的广告效果。 作为国内首个原创潮流虚拟偶像厂牌,RiCH BOOM汇聚了主唱、鼓手、贝斯手、吉他手等核心成员。 已发行十余首原创歌曲,并曾出演综艺节目《中国新说唱》、《潮流合伙人》。 当他成为蒙牛随边冰淇淋代言人时,他可以拥有二次元角色的高自由度,将品牌形象融入到主题曲歌词和MV场景中:他用舞蹈和说唱诠释了产品的“实力”。敢于改变”的特点,而MV中冰淇淋的“豹纹”也融入了网络空间。
如此深入的品牌植入需要在创意阶段进行规划。 与制片方纯制作、平台购买版权相比,平台自制动画内容的优势在于控制力强、协调性高,这一点也体现在了这一点上。
视频平台不仅仅只有一个正在培育的IP。 登上爱奇艺动画飙升榜榜首的《沧澜绝》于7月15日上线。与《洛阳风起》类似,《沧澜绝》也是爱奇艺“一鱼吃多”的案例。
动画《沧澜绝》改编自九路飞翔的同名小说。 它还出版了漫画并制作了真人连续剧。 剧版由虞书欣、王鹤棣主演,预计2021年杀青。
暑期动画的集中播出,也将因其规模而产生相当大的集群效应,开启“桃次元暑期秀”。 今年夏天,爱奇艺不仅将带来根据唐家三少爷原著小说改编的《沧澜绝》和《神澜奇遇无双珠》两部新剧,《从今天开始当明星》也将强势回归。第二季。 继续讲述秦泽和秦雅在娱乐圈闯荡的故事。
老剧方面,《邪王追妻》第1-3季、《灵域》第1-6季、《鲸骑士》第1-2季、《永恒的天空》第1-4季、爱奇艺独家日漫《海贼王》《灌篮高手》《龙珠》《美食猎人》等作品的热度也居高不下。
新老电影齐聚一堂,从古代到现代,从奇幻到现实,从男性到女性,从2D到3D。 丰富的片单为二次元爱好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动画IP,未来也将随着二次元整体关注度的提升而获得更大的商业价值。
中国漫画内容产业尚未成熟,独特的品牌植入保证了当前创作的延续性。 只有持续创作,未来的中国漫画才有机会依靠精良的内容“破圈”,形成IP效应。 通过衍生品和线下活动,他们将有机会获得无限的收益想象。 从第二维度到第三维度的转变现在正在发生,并将在未来继续发生。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