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内容的用户体验六要素 (网站内容的用途有哪些)

本文目录导航:
网站内容的用户体验六要素
一个成功的营销型网站的用户体验是必无法少的。
做足这几点就能经过你的网站为你带来不小的收获。
步骤/方法访问速度。
网络上有个10秒准则,10秒内无法关上网页的话,90%的用户将选用分开。
这种说法是有些夸张,不是相对,但是有谁情愿等个几十秒甚至几分钟?所以该紧缩的紧缩,该缓存的缓存。
能迅速关上的网站,用户体验是相当杰出的,搜查引擎也会青睐。
笼统工程。
人青睐有体面,网站也要有体面,网站的设计美丽,用户人造会留下。
假设让人一看就不悦目,用户保障立马走人。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哪怕是网站,你也应该时常给它美美容,让它有点体面。
但是也要留意,不要为了网站的美感而丢掉了速度。
域名繁难好记。
网站域名似乎人的名片,越短越容易记,但是短域名基本上是买不到了,所以买些相对较短的拼音域名最好。
必定要无心义,越无心义越好,契合你网站性质的短域名是最好的选用。
内容精髓。
内容是一个网站的灵魂,有好的内容才会有更多的用户青睐你的网站。
让人感兴味的信息越多越好,有关痛痒的物品越少越好。
只管用户口味不一而足,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锁定指标受众之后,总有法令可循。
注册繁难。
懈怠是人的本能,用户们都是能不注册登录,就不注册登录的。
假构想让用户注册的话,注册流程必定要繁复、迅速,哪怕只要繁难的用户名、明码,只需让他先注册出去,之后的详细信息可以经过疏导的方式启动。
提供交换平台。
用户都青睐宣布自己的意见,当网站必需了用户的意见之后,用户把网站参与收藏夹的或许会提高。
不过,如今的用户越来越懈怠,评论的内容越来越干燥,因此须要网站采取一些措施来疏导用户踊跃性,让用户感到值得启动互动交换。
网站的用户体验包括哪些内容?
1.网站的访问速度。
关上一个网站,假设光是关上它就须要5s以上的期间,作为一个新的用户来说,网站打不开,必需第一期间关掉,换一个网站,而这样有或许就形成一个客户的散失。
网站的访问速渡过慢的话,那么就算网站做的再好,一切网站的关键词全排第一(当然,假设网站经常打不开,关键词是无法能排在前面的),用户关上网站就关了,跳转率基本上是百分之百了,而且网站的访问速度间接影响网站的排名,可以说网站的访问速度就是网站的钥匙。
2.网站的颜色。
网站的全体颜色将会第一期间对他人发生视觉上的冲击,假设一个网站全体颜色让人发生厌烦的觉得,那么作为访问者,必需会第一期间关掉。
假设是普通的商务型网站网站的颜色最好驳回蓝色或许白色,最好不要用太过夺目的颜色。
A5的背风景是白色,站长之家是淡蓝色,网络的也是白色,包括淘宝的也是白色,站长们能否可以从中获取一些启示呢?3.网站的全体框架。
包括明晰的导航栏,咨询方式,地址,以及其他的所要表白的信息。
假设一个网站的导航不明晰,用户访问网站的时刻,半天都找不到明白的导航,很显然这个网站就做的比拟失败了。
网站导航分为顶部信息、头部导航、尾部导航等。
各个中央的信息要繁复明了,不要啰嗦一大推,他人看了都会厌烦,就像网络一样,繁难明了,用户一看就知道。
4.网站内容。
网站内容说起来就比拟“虚”了,所谓网站内容就是针对用户有用的信息,比如A5上方的都是站长类的咨询,假设上方放一些什么医疗的、淘宝的这种错乱的信息很清楚会对用户形成损伤。
总之,网站的内容必定要是对用户有效的,不要专门针对搜查引擎的,更不要牛头不对马嘴,内容都是和网站主体有关的,那样看起来就比拟错乱。
同时,作为A5这种威望性的网站,错乱的文章放多了,就会形成用户对该网站的信赖度降落,以为它不具备威望性。
5.网站的信息最好较片面,同时可以搜查内容。
思索到一切用户访问该网站的目的都不同,那么就要针对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战略,不能太独自,那样整个网站会显得很死板,同时用户的黏性也不会很大。
最好有搜查的中央,可以经过搜查找到用户须要的信息。
产品经理必经课(6):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究竟是什么概念呢?颁布于2012年的ISO 9241-210规范将用户体验定义为“人们关于针对经常使用或希冀经常使用的产品、系统或许服务的认知印象和回应”。
这个概念当然比拟谨严了,但不够直观。
好的用户体验可以囊括很多产品的特性,让用户觉得满意。
互联网知名的信息构架专家、Semantic Studios总裁 Peter Morville曾经提到,他以为用户体验蕴含7个模块,可以用蜂窝模型来展现。
模型中的内容包括: • 有用性。
面对的用户需求是真实的。
• 可用性。
配置可以很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 满意度。
触及情感设计的方面,比如图形、品牌和笼统等。
• 可找到。
用户能找到他们需求的物品。
• 可取得。
用户能够繁难地实现操作,到达目的。
• 牢靠性。
让用户发生信赖。
• 价值。
产品要为投资人发生价值。
Steve Krug在《点石成金》(Don’t make me think)这本书里,提到的用户体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有用性:能否协助人们实现一些必需的事务? • 可学习:人们能否明白如何经常使用它? • 可记忆:人们每次经常使用的时刻,能否都须要从新学习? • 有效:它们能实现义务吗? • 高效:它们能否只需破费适当的期间和致力就能实现义务? • 契合希冀:是人们想要的吗? 驰名的用户钻研专家《用户体验设计》的作者Whitney Quesenbery提出了5E准则,以为用户体验蕴含五个方面,如图6-2所示。
• 有效性:实践可以同等于可用性或许有用性,就是这个产品能不能起到作用。
• 效率:产品应该是能提高经常使用者的效率的。
• 易学习:学习老本低。
• 容错:防止用户犯错,以及修复失误的才干。
• 吸引力:从交互和视觉上让用户温馨并乐意经常使用。
当然,最闻名的还是咱们在前面提到的《用户体验要素》里的五层模型。
这种分层方法比拟片面,从战略层到视觉层十清楚晰。
经过这些形容咱们就不美观出,其适用户体验关注的就是让产品友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或许反上来说让用户经过你的产品满足需求时足够繁难、温馨和快捷。
跟用户钻研一样,用户体验的内容也是无所不包。
而我见过的比拟粗疏、团体比拟青睐的用户体验评估方法是 Web易用性巨匠 Jakob Nielsen提出的一些可用性的规范,也被称为“尼尔森十大可用性准则”。
无论怎样的用户体验方法都可以经常使用这种可用性准则启动测验。
所以上方就从这个角度登程,讨论在这个框架下,咱们要在用户体验方面到达的指标。
Jakob Nielsen是从Web设计的角度来提出的可用性准则,以下依据目前移动互联网的特点,经过了必定的改变,参与了“恢复现场准则”,并在最后补充了关于文案撰写的一些倡导。
保障界面的内容可见、形态可见、变动可见。
任何须要出现的信息都应当在该出现的中央出现。
有时在设计的时刻未必能想到,但当你作为用户时却经常会有“哦?这里不应该有引见吗?不应该有提示吗?”这样的纳闷。
有些看起来是特意基本的要求,但很多产品都做不到。
用户找不到信息、不知道以后的状况、不明白出现了什么,这些都是不契合可见准则的例子。
比如,很多产品的空白页面就是图6-3(a)所示的样子。
“我在哪儿呢?这里为什么是白花花的?这里是做什么用的?我能做什么?”都没有通知用户。
即使知道配置的用户也会纳闷:这究竟是没有加载完,还是曾经加载完了?页面为什么是空的?我终究该不该期待?等等。
而好的空白页如图6-3(b)所示。
这个页面的变动很清楚。
它明白地通知了你:这里是做什么的,如今为什么是空白的,而且提供了让页面不再空白的路径,也就是通知用户如今可以做什么——点击按钮马上就可以关注他人。
再比如,Facebook的加载页面就不是白花花的一片,而是一张伪缩略图,如图6-4所示。
这样用户的感知就会十分不同,清楚以后正在加载并且大抵了解到会加载什么物品。
让配置操作契合用户的经常使用场景。
其真实曾经之前提到了场景在需求剖析中的意义。
场景在配置设计中雷同很有价值。
咱们可以知道,配置做成什么样子更契合用户的经常使用环境和方式。
假设第一次性看到滴滴出行司机版的界面你或许会觉得有点奇异,如图6-5所示。
这跟咱们日常所见的App交互形式区别很大,文字很大,间距也很奇异,几个按钮的位置布置得让人不舒适,页面的应用率也不高。
但一联合场景思索,要素就很清楚了。
用滴滴出行的司机在经常使用手机时都内行驶途中或许行驶间隙,同时大部离别机不是在手持形态,而是放在架子上的。
在这样的场景下,就要保障最关键的几点:字体够大、信息繁复可以让人极速识别;交互的触发点都没有贴在一同,可以降落操作的误触率。
所以在做设计时,不要客观臆断好坏,而是放到场景下做思索。
用户要能对以后的状况很好地了解和掌控,足够自在。
在很多不凡的、有很多或许性的配置界面要留意可控准则。
用户须要自己能够把控产品运转的形态。
比如典型的视频播放界面,假设只要播放和暂停,而没有快进和拖动,那么可以构想体验会有多蹩脚。
再比如一切的界面都应该有繁难的分开操作。
在 iPhone出现的时刻,Home键可以算作是前所未有的发明,完美契合了可控准则。
无论在什么中央、遇到什么疑问,当不知道该怎样办时,只须要按下 Home键,就回到桌面了。
这样对很多像咱们父母那个年代的用户,就不用在用的时刻会时不时担忧焦虑,不知道该怎样分开、怎样前往了,遇就任何困惑,一键就可以前往到桌面,很有安保感。
用户须要在同一个产品中接受同一套规范或许逻辑。
许多产品经理会漠视产品逻辑的分歧性。
在配置、交互和视觉上不思索逻辑分歧性、不思索经常使用雷同的规范会造成用户的学习老本急剧参与。
另外,也会让曾经经常使用某个配置养成习气的用户,在别的配置上突然手足无措。
比如,在社交产品中,关注你的人会被称为“粉丝”,在另一个页面又变成了“关注者”;在一些提示对话框中,确定按钮有的时刻在左侧,有的时刻又在右侧;在工具类操作中,白色有时刻示意正确,有时刻又示意正告和提示,等等。
之前我看到过一个例子是某叫车软件的支付宝绑定提示。
在App界面上,文案写的是“回复验证码,即可绑定账号。
”但是确认绑定时发来的短信里却是“您的验证码是 0235,将此输入运行程序,确认账号。
”预计一切用户都会纳闷:那么我究竟是要输到哪里呢? 要尽量用足够的提示和设计,让用户不要混杂、犯错和发愣。
防错、防呆准则曾经是日本工业界成熟的品质测验方法了,由丰田体系的创立人新江繁殖提出。
防错和防呆本意并不是说,针对经常犯错的用户和比拟傻的用户设计配置,而是说防止让用户遇到会犯错、会发愣的状况。
前面提到过,好的产品经理要能够以小白用户角度看疑问。
在判别你的设计是不是真的顺畅、让用户不吃力地经常使用,就是要以小白用户的角度看疑问。
做提示和解释的时刻会看起来很傻。
这点物品都疑问吗?但说这句话的前提是在设计者对产品和配置足够相熟的状况下。
关于新用户来说,很多事件并不清楚,假设不做好防错、防呆,那么用起来会经常卡壳。
特意典型的例子是如图6-6所示的提示框。
我预计绝大局部人看到之后都会有点莫明其妙,会觉得“你在说什么?”“而后呢?”“你别不论我了啊,我该怎样办?” 某国产工具在这种状况下就写的足够清楚,并且提供了处置打算的按钮,如图6-7所示。
图6-8也是一个十分容易形成困惑的例子。
在这个日历中,无法用的日期和非以后月的日期,居然都是用灰色示意的(1~6号其实是无法用的日期)。
这样用户也会茫然,要了解很久才干明白上来。
在须要记忆某些信息时,产品配置要协助用户记忆。
这个准则是基于一个更基本的准则:任何时刻都应尽量协助用户处置或许出现的疑问。
当你在淘宝买完物品、在美团订完餐之后,必需不宿愿自己在脑海里再回想一遍一切的订单内容,再点确认按钮吧? 比如,我买了好几件衣服,我是宿愿在结账前再确认一遍的,所以淘宝是这样做的,如图6-9所示。
再比如,在苹果的Mac端“照片”运行里,删除照片时不是间接提示“要删除吗?”而是如图6-10所示,对话框中提示照片的数量,并且说明以后操作的内容,繁难用户再做确认。
界面足够繁难、内容易读。
这个准则有两点要求,第一,产品的一切文案都应当繁难、可读性强。
第二,要让界面足够明晰,以便于用户极速发现自己想要的信息。
有的产品做得特意花哨,界面里什么都有,看起来酷炫,但用户却连哪个是按钮都分辨不出来,这就是得失相当了。
另外,易读性还要思索用户经常使用产品的视觉轨迹,排版不要凌乱。
这在Web上应该更清楚一些,在如今的大屏手机上也很关键。
如图6-11所示,这是某经营商的官网运行,整个界面很花哨,刚关上的时刻,下方的那些图标和广告位还都会极速宣传。
同时,上方的登录提示也很不明晰,也没有清楚的登录按钮提示(有些读者或许看得出,点击空白头像就是登录)。
所以即使是往常尝试过了很多App的产品经理,都一下子不太清楚该怎样操作。
向用户提示犯错的或许,并提供应用户拯救失误的方法。
要在用户或许犯错的时刻启动提示,越重大的错,提示级别就越高。
比如当你要恢复iPhone的手机设置时,须要先输入明码,如图6-12所示。
而后会有白色的醒目提示,如图6-13所示。
而拯救失误最典型的方法就是文本编辑里的撤销配置了。
有一些产品也会提供操作上的撤销配置,比如在 Gmail中删除某个邮件后,顶部会出现一条逗留几秒钟的提示通知,通知中提供了撤销的按钮,用户可以极速点击来敞开刚才的删除操作,如图6-14所示。
在任何时刻,思索到用户须要获取协助的状况并予以提示。
反常操作时,或许说用户把握充沛常识和信息时,提示当然是没有必要的。
但实践状况是,任何用户在任何时刻、任何场景下都有或许发生疑问,须要获取协助。
除了在产品里放一个简直不会有人点出来看的协助文档之外,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当下启动提示。
比如,我之前玩过的一款游戏,在义务页面会有醒目的“协助”按钮,点开有详细的提示,如图6-15所示,防止出现玩家看到义务时不知道该做什么的状况。
用户在经常使用时,要繁难、高效地实现义务。
在经常使用网络输入法里的Emoji表情输入时,可以看到它们都是依照最近经常使用来排序的。
这样罕用的表情往往都排在前面,可以极速找到。
在用微信的“+”配置时,假设不久前曾经拍过照,那么照片会智能浮如今按钮上方。
这个配置设计得很奇妙,用户在这种状况下确实很有或许正要选用这张照片,所以不须要关上相册选用就可以间接发送出去,可谓高效。
顺运行户的碎片化经常使用习气,在各种切换和分开前往时要能有恢复现场的才干。
实时保留内容是在有编辑配置的产品中十分关键的,比如知乎网页版在编辑页面时会隔一小段期间就智能保留一次性,由于暂时状况异常分开后,再到草稿箱中还能找到。
如图6-18所示。
iOS在处置运行间暂时的切换时提供了很繁难的前往配置,点击左上角就可以回到刚刚所在的运行界面,这让很多碎片化的操作得以顺畅启动,如图6-19所示。
大家往常都遇到过但预计很少有人会留意,微信内置阅读器有记载上次阅读位置的配置。
假设你在读某个群众号文章,读到一半回到聊天页面说几句话,再前往这篇文章时还是会回到分开时的位置。
而在新浪微博App中看某团体微博时,假设跳出再回去,又回到了微博列表的顶部。
在这种状况下用户或许每次都会有想摔手机的激动。
未来产品会越来越多,大家对信息接纳的方式也不会满足于整块儿的方式,而是会变成以信息流、碎片化的方式为主。
所以包全现场将是每个产品都要思索的准则。
只管产品经理接触的文案有限,但往往都是较为关键的局部。
比如给某个配置起名字,或许间接影响到用户对配置的认知,以及经常使用配置的方法。
作为产品经理,应该对文案有着足够的关注。
在锤子科技上班的时刻,咱们对短短十几字的文案,或许会来回讨论几十个版本。
假设是一个关键配置的名字,甚至或许会教训连绵几个月的纠结。
关于文案的话,有几条倡导。
在启动文艺创作时,名字当然越幽默、越有共性比拟好,但在给产品、配置和某些中央的提示启动形容时却是大忌。
作为产品设计者,咱们应该让用户了解产品含意,而不仅是让用户感遭到咱们的兴趣。
像苹果公司的OSX提供的整盘克隆备份配置,有很多可选的更有科技感的名字,但他们选定的是光阴机器(Time Machine),任何人都对这个配置的成果有了特意详细的感知,大家清楚经常使用这个配置就可以让电脑恢复到过去某个时辰的形态。
而有的产品把自己的各种配置和配置项的称说都起了不凡的名字。
比如积分叫 X币,商城叫集市,购物车叫竹篮等,都对用户的认知形成了困扰,参与了很多学习老本。
MIUI有一个“神隐形式”,有很多好友都疑问这是什么配置,也就素来没有尝试过。
这里也提一句,尽量防止经常使用网络盛行语。
网络热词盛行过去之后,或许很快就被忘记了。
过段期间,就会没人觉得新颖,再久一些大略都没人能记起其真实含意了。
在繁复易读准则里繁难提到了文案出现的明晰繁复,这里想强调的是字数能减则减,直到再减就不能表白清楚意思为止。
咱们看到过这样的产品提示文案,“确认要删除选中的25张照片吗?删除后照片将终身销毁、不能恢复,请谨慎选用,点击下方确认按钮即可删除。
”这就像产品经理花了10秒钟就棘手写上去、懒得去想第二遍的“文案”。
其实前面那些废话齐全可以删掉,更适合的写法应该是“要删除这25张照片吗?它们将不能恢复。
”用户人造知道要去点击按钮。
在某些状况下,一长串文案也不如一个繁难的符号有效。
比如“√”用来指代“曾经成功”或许“顺利实现”的意思就繁难许多,也容易了解。
“网络异常,请审核设置。
”这就是最蹩脚但却很经常出现的一种文案。
首先,网络异常是产品主机的网络异常还是用户这边的网络异常?审核设置是要看产品里的设置、网络设置,还是系统设置?这种不清不楚的文案,不会有什么成果。
QQ的自动验证信息文案至今都没怎样变过,如图 6-20所示。
对话框中的“我是……”就存在着歧义——究竟是要写清楚放开参与好友的放开人是谁,还是写明被放开人是谁? 大家都知道白居易的一则轶事,他每写一首诗都要先给不识字的老奶奶读一遍,老奶奶说听疑问,他就继续改。
咱们写的产品文案也应该如此,找一个并不相熟产品底细的人,让他看这些文案,看疑问的就不停地改,这样最终就是最直白又深刻易懂的版本了。
在锤子科技,咱们都会找一个对数码产品不感兴味的共事来帮助审阅文案;在小米科技,这事儿听说是托付楼下的保安来实现的。
本文提到的准则以及关于文案的倡导,可以作为测验来配合各位实现产品设计,但用户体验“路漫漫其修远兮”,大家要一同求索。
关于用户体验,我有个十分深的感受,就是任何配置都还有变得更好的余地。
所以任何时刻,我都不敢自称设计出了无懈可击的作品,对任何设计出的打算,只需有期间精神都要始终去钻研和思索,让产品越来越好,让用户越来越满意。
积沙成塔、积少成多,好的产品不是依托某个神奇的idea就能所向无敌的,好的产品往往都是在任何细节都无可挑剔。
• 任何你觉得或许会“不太舒适”的中央,在市场上很或许会让不可胜数的用户“很不舒适”。
• 任何你觉得曾经够完善的打算,依然会有提升空间。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