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元世界男性主场魔咒能否被打破?女性向市场或成最大蓝海
从《圣斗士星矢》《变形金刚》《龙珠》到《高达》《魔兽》……仿佛二次元世界陷入了“男人才是主场”的魔咒之下。
动画《高达》
二次元圈里是不是男性玩家比较多?这个说法一直都是,不过情况正在发生变化。比如bilibili平台用户中女性用户就占了大多数,而近期引入国内并迅速爆红、盈利的手机游戏也都是女性向的游戏。
“女性向内容及周边在中国长期被忽视,而这恰恰是目前二次元世界最大的蓝海。”二次元社区APP刷刷创始人姜超表示,刷刷希望拓展女性市场,下个月,国内首个女性向漫画展《粉红花园》即将上线。
到了这一步,你真的了解什么是“女性向”吗?为何女性向市场一直低迷?亿邦动力网发现,这有文化、经济等历史原因,也可能受到男女性格差异一定影响。女性向市场等二次元子圈层人群正在“哭诉”,那么想要进入这些垂直蓝海的创业者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乙女?BL?帅哥?
这些都是“女性化”的!
“女向”是日语单词,来自日语“女向け”,与“男向け”相对应,指为女性考虑而创作的事物,或女性用品。在以动漫为主的二次元世界里,女性向往往指以全女性为对象、帅哥层出不穷、BL(男生恋爱)题材的作品。
以游戏为例,亿邦动力网了解到,日本的Nikoniko百科将乙女游戏和“BL”游戏统称为女性向游戏。中国的二次元社区bilibili将女性向游戏分为三类:
1)乙女向游戏,女主角与多个男性角色发生恋爱关系。例如,以bilibili为代表的日本游戏《梦王国与100位沉睡的王子(Dream 100)》中,女主角与超过156位男性角色发生恋爱关系;
2)少女漫画,可以简单理解为少女漫画的恋爱模式——一个女性角色对应一个男性角色,不会出现所谓的多个恋爱分支或者多角度的关系;
3)腐女题材,主要讲述男人间的感情纠葛。
在动漫IP方面,女性向IP往往画风唯美,情感细腻。目前知名的乙女漫画有《歌之王子殿下》、《樱兰高校男公关部》、《神啊》之吻、《吸血鬼骑士》、《兄弟战争》、《魔鬼恋人》、《薄樱鬼》、《不可思议的游戏》等;少女漫画有《魔卡少女樱魔法卡》、《NANA》、《社长是女仆》、《萤火虫森林》、《爱丽丝学园》、《狼少女与黑王子》、《我想对你说》等;烂少女漫画有《K》、《黑执事》、《世界最强初恋》、《纯情罗曼史》、《无法逃避的背叛》、《狂欢节》、《戏剧性杀人事件》、《未来城6号》等。
网友们以南派三叔的作品《盗墓笔记》两位男主角张起灵和吴邪为原型,创作了CP内容(CP:是英文单词COUPLE的缩写,即夫妻的意思。一般二次元粉丝会把自己喜欢的角色,不分性别,配对成情侣)。
如果把二次元的范围扩大,小说《盗墓笔记》、电视剧《神探夏洛克》《梅林传奇》《琅琊榜》《花千骨》《暹罗之恋》《古装武侠》《风云再起》、网剧《上瘾》《封神榜女神》,甚至鹿晗、吴亦凡的出道组合EXO、TFBOYS,也都是女性向IP。其中,由拍趣科技研发、在爱奇艺播出的网剧《封神榜女神》,讲述的是女主少女与12位“封神榜女神”之间的故事。“其实,如果一个IP和帅哥挂钩很强,那它就可以说成是女性向的。”一位二次元人士解释道。
什么是女性向商品?据蒋超介绍,一方面是指女性向IP等内容衍生品,另一方面还包括古风、lolita(指以哥特、古装为原型的服饰,其基础是类似娃娃的蕾丝裙)、女仆等二次元风格服饰及用品。刷刷传媒负责人蒋迪透露,刷刷平台注册用户超过100万,其中女性用户超过40万。“目前二次元市场男性用户较多,但有些领域分化很大。我们发现,相比于模型玩具等以男生为主的领域,腐文化、服饰等领域明显是女生专属领域。”
此外,女性向并不意味着只有女性才会付费。比如刷刷举办女性向漫画展时,用户以女性为主,但也不排除一些男性。“他们可能是陪闺蜜逛街,也可能是喜欢女性向的活动和产品,因为现在喜欢异装癖(男性角色扮成女性后拥有女性外表)和伏男(喜欢BL内容的男性)的人越来越多了。”姜超介绍道。
女性市场到底有多大?
最近B站、大V都在“吃白食”
那么,女性市场到底有多大,值得创业者进入吗?
蒋超告诉亿邦动力网,国内女性向市场的火爆,主要从女性向游戏开始。2015年5月,苏州纸网科技有限公司出品、腾讯游戏独家代理的女性向换装养成手游《奇迹暖暖》。“每次上新活动,《奇迹暖暖》的下载量都能排在苹果APP store前二。”
此外,2015年9月,bilibili游戏代理发行知名日本乙女游戏《梦想100》,首测APP次日留存率达85%,七日留存率达60%。目前,该游戏国服女性玩家占比超过90%,日活跃用户在bilibili所有产品中保持前三,曾四次获得苹果推荐,每月为bilibili带来超过2000万元的收入。今年3月,bilibili还代理了日本乙女偶像恋爱音乐手游《ICHU》(中文名《偶像进行曲》);4月,游族网络宣布获得《刀剑乱舞-ONLINE-》中文版授权,进军女性向市场,并宣布年内将发行手游和页游——两大游戏IP均在线上线下受到广泛关注。
bilbiili代理的手机游戏《梦想100》中王子Orion(羽歌)的故事截图。王子的声优是日本著名声优樱井孝宏(花王)
据友盟发布的《2015年移动游戏白皮书》显示,目前女性游戏玩家在中国游戏市场中占比约为49%,移动游戏平台男女玩家比例均衡。bilibili游戏副总经理于洋曾表示,“bilibili上女性用户较多,国内女性市场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比如我们发现一个女性游戏玩家不会在同一时间只玩一款游戏,这说明这个市场还远未饱和。”
除了游戏,以微博出道的画师“老仙”的BL漫画《19天》、以及“探久”的LES漫画《SQ》同样以女性视角,别具一格,迅速在中国二次元圈爆红。两人的粉丝数分别为398万、274万。姜超总结道:“从很多表象就可以看出,这个市场潜力很大。”姜迪还表示,他们通过刷屏数据发现,男性在平台上的消费更有目的性,而女性则经常受到限时抢购、导购等内容的影响,“所以女性在刷屏上的消费力比男性强。”
事实上,与国内ACG市场一致,《星球大战:原力觉醒》在整个国际市场中受到女性粉丝追捧的趋势也愈发明显。在前不久日本举办的全球最大同人展第89届Comiket上,粉丝团数量最多的15个IP中,有9个都是女性IP,刀剑乱舞以1724个团排名第二。
姜超透露,女性向产品是二次元市场的蓝海,仅日本BL产业的经济效应就超过200亿日元。据悉,在日本二次元市场,目前有40%的产品都是面向女性的,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增长。
根据动漫产业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动漫产值突破1500亿,较2014年增长50%。另有数据预测,2020年二次元产业规模将达到6000亿。如果以日本的情况推算(女性向产品占40%),中国女性向市场潜力在4年后将达到2400亿。
“他们”在各个维度上一直都是“少数”吗?
姜超表示,国内女性向内容及周边长期以来都是被忽视的领域。友盟报告称,女性玩家付费率普遍高于男性玩家,付费趋向于满足个性化需求。单单游戏在各个垂直品类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去年爆红的女性向网剧《男神管家团》的开发商派趣科技也表示,“女性向、女性向网剧在市场上都是空白。”
亿邦动力网在百度百科搜索BL、乙女向等女性向动漫,发现虽然这类动漫不多,但每部作品都比较知名。“这类动漫本来就不多,真正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游戏,因为现在女性向的游戏比较多,内容也不错。”一位国内ACG用户这样评价现在的市场。
潜力巨大的市场为何一直未被填满?事实上,日本女性向市场相较于男性向市场一直处于劣势,近几年才开始“突飞猛进”。据亿邦动力网了解,过去女性向市场低迷的主要原因至少有以下三点:
首先是细分市场发展滞后。蒋超指出,目前女性向市场发展并不迅速,原因包括国内二次元市场还处于整体发展阶段,线上线下产品尚不成熟,以及尚未进入细分市场等。
日本Yahoo 2D网友Mano_mono_mono曾如此介绍女性市场与细分市场的关系:虽然从粉丝数量上看,男性市场不能说更大,但女性市场在更加细分的领域发展,并不集中。比如喜欢“可爱”风格的男性lolita爱好者就不少,但“可爱”属性无法覆盖所有女性圈层,粉丝群体可以说相当狭窄(其他女性粉丝可能分布在虐心、虐恋、腹黑、傲娇、病娇、女王、元气、病娇、邪恶、抱怨等领域)。
“或许对不懂的人来说,这些细分领域没什么区别,但对粉丝来说,它们就像月亮和太阳,互不相容,互不相识,隔着一条巨大的河流。”这是这位二次元网友说的话。可见,女性市场的滞后,是因为细分领域发展的滞后,导致商家长期以来对这个领域的用户了解不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动画《无头骑士异闻录》中的黑暗角色折原临也!
二是女性主义文化发展缓慢。姜超表示,作为二次元文化核心的“宅文化”或者“动漫文化”对男性的吸引力更大——比如工业文明带来的高达、机器人动画,又或者90年代萌文化的发展,宅男们都很愿意为声优光盘掏钱。“男性市场起步早、规模大,而女性市场则是随着女权主义力量不断壮大、社会对女性的支持与认可度不断提升才逐渐兴起的。”
一位在漫画展混迹了几十年的日本2D打工仔认为,日本从《机动战士高达》、《福星小子》时代开始,就一直是以男性为主的市场,而这和日本男女不同的性别文化有关——男性对自己喜欢的角色占有欲极强,“不得到绝不罢休”,满足之后就会去追逐其他角色(这源于男性繁衍后代的本能);但喜欢交流、敏感的女性,尤其是日本女性,并不喜欢直接将自己的欲望付诸行动,因此她们做事时很在意别人的看法,情绪表达方式也比较消极,这也是日本女性性压抑的由来。
他说,自2013年以来,大型漫画展上女性向内容远多于男性向内容,这说明女性的行为已逐渐转变为“随心所欲”。“如果有人在杰作中创造了性开放的日本女性,也许现在的市场就会逆转(女性市场会更大)?”
中国二次元文化的火爆源于日本动漫,20世纪以后原创题材的匮乏,让日本文化的影响力进一步加大,因此日本男权文化导致的女性资源短缺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中国市场的发展。
第三个原因是利润驱使商家将重心放在男性向市场。一位日本粉丝曾这样描述二次元游戏市场:男性向恋爱游戏如gal game等不计其数,但女性向恋爱游戏、乙女向恋爱游戏却很少,所以单从产品数量上看,男性向市场更大。
对此,一位名为marimaririka的二次元人士在雅虎日本表示,男性向商品的丰富是因为这个市场其实包含了大量的女性。“如果你卖的是女娃娃,那么女性和男性都会买,但如果你卖的是男娃娃等女性向商品,那么就只有女性会买。”或许这也是因为女性的喜好各有不同,渗透到很多领域。marimaririka认为,虽然女性市场很大,但从盈利角度来看,商家还是会选择男女都有顾客的男性向商品。
此外,也有粉丝认为,社会原因导致男性购买力高于女性,这也让二次元商家更加重视男性向产品。“女性力量和女性消费在中国正在快速增长,《奇迹暖暖》、《梦想100》等女性向产品的火爆,证明了这个市场的潜力和女性用户的购买力。可以预见,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厂商在女性向细分市场布局资源。”蒋超说。
别让你悬着了!
怎样才能“俘获”少女心?
除了IP、衍生周边布局,还有哪些方式可以“吸引”女性市场?
蒋超表示,在线下活动中,二次元人群的特点是活在虚拟与现实之间,频繁枯燥的线下活动确实无法打动他们。但他们在线上时间较长,其实需要漫画展这样的线下活动来进行圈内社交和消费。“今年五一假期,全国有76场漫画展,而去年只有今年的一半。漫画展活动的爆发趋势,一方面说明线上商家愿意去线下,因为线下获取优质用户的几率更大;另一方面也说明二次元社区本身愿意输出内容和消费,线下需求还没有得到满足。”
虽然漫画展随着主办方、地域、主题的变化而变化,并分为多个品牌和自有IP,但蒋超指出,全国各地的漫画展都存在一定的同质化,这是短期内难以解决的痛点。经常逛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漫画展的二次元天疆认同这种说法。他说,“中国漫画展和日本漫画展不一样,一开始让人觉得新鲜,但去了几次之后就觉得无聊了,因为每次卖的东西都差不多。”
姜超提出,要打破国内漫画展的僵化形式,应该进一步提供细分群体想要的内容,更加垂直化。刷刷策划的国内首个女性漫画展《粉红花园》将加入大量“烂漫”、“潮流”、“少女”元素,采取包含男友、古风、lolita、少女、管家等版块的内容分区模式。姜迪说,虽然也有古风、lolita等主题的活动,但这些圈层比较固定,在产品选择、门店、活动、嘉宾等方面都有局限性。当女性对古风、lolita或者JK(女高中生,常指“制服控”)只有模糊的认识时,她希望在同一个展会上看到多个感兴趣的版块。
据姜潮介绍,在女性向活动方面,“粉红花园”包含了帅哥互动游戏、针对女生的手游和网游互动场景、“帅哥+美食”双重诱惑的管家咖啡厅、限量展销周边、古装、BL漫画小说专卖店等。“这些都是女生非常喜欢的,我们希望给女生一个多维度的场景体验。”
二次元里的女生和“萌”男生对于女性向的线下活动有什么期待呢?在回答亿邦动力网的提问时,有粉丝表示:“期待各种漫画展和管家咖啡厅的结合,也期待像《樱兰》里的主持部这样的服务,因为女生喜欢被帅哥温柔对待,喜欢被尊重的感觉。”
动漫《樱兰高校男公关部》讲述的是贵族学校的平民女孩与六位英俊的男公关部(男公关:一般指在夜总会等娱乐场所为女性提供服务的男性,也称“舞男”)之间交往的故事。
除了女性向市场,姜超指出,二次元世界的垂直蓝海还包括“同人”和“PV”。其中,“同人”是指有共同兴趣的团体进行的小规模创作、出版活动。这个市场的作品大多是围绕知名IP进行的二次创作,目前以BL等题材居多;“PV”是日本MV(音乐视频)的缩写,是Promotional Video的俗称,主要指流行音乐发布时制作的视频作品,包括音乐本身。
除了漫画展形式,二次元垂直领域的线下活动还包括bilibili自2013年起每年举办的动漫演唱会“哔哩哔哩宏链接(BLM)”。活动中,bilibili邀请了日本当红动漫歌手、人气唱跳达人、国内网络文化代表人物以及bilibili、日本nocinico平台知名UP主(视频投稿者)等进行表演,并迅速“俘获”了该领域庞大的粉丝群体——2015年7月25日,上海大舞台的BML演唱会8400张门票在45小时内被一抢而空。bilibili创始人陈睿透露,本月,bilibili还将举办一场观众人数达2万的演唱会。
二次元社区APP“刷刷”隶属于广州酷视网络有限公司,投资方为漫友文化。今年5月起,刷刷正式上线自有产品,目前APP注册用户超过100万,日活跃用户约10万。今年6月,刷刷在双十一举办了二次元领域“666二次元电商节”,吸引了2000万二次元粉丝的关注。
由酷视网络线下团队策划运营的中国国际动漫节·动漫游戏展(CICF)通过“泛娱乐”体系,吸引动漫展商超200家、观众超20万人次,打破华南地区同类展会展商、观众规模两项纪录,跻身全国动漫游戏展前三甲。2016年5月,刷刷举办的厦门金龙奖国际动漫游戏展(CACC),是海西地区史上观众规模、展商规模、嘉宾规模最大的一次动漫展。
结尾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