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元能否拯救老旧商场?了解一下 ACGN 亚文化圈
你还记得几年前关于“年轻人在商场购物”的笑话吗?
“吹空调、买奶茶、逛名创优品但什么都不买,拍拍照,回家。”这带动了一些微不足道的消费力,不少商场已经常年处于盈亏状态,当大家都在思考线下商业是否还有出路时,二次元已经走进了这些商场。
©朱迪
郑州大上海城本该成为郑州现象级的潮牌商业,但因为产权不清,经营不善,只剩下为数不多的二次元商户,这些二次元店家自发组织了一些二次元活动,迅速将这些二次元人群聚集在一起,原本冷清的只剩下两三家店的商场重新焕发出生机。
© 我要葱花和香菜~
难道二次元世界真的能拯救那些濒临破产的老旧商场吗?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第二维度]。
其原指“二次元世界”,现泛指ACGN亚文化圈,指动漫(Animation)、漫画(Comic)、游戏(Game)、小说(Novel),是对虚构世界或虚拟世界的称呼。在此基础上衍生出cosplay、同人小说、三国志等。在海外一些国家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涉及影视、演艺经济、粉丝经济、旅游线路、衍生产品等。
郑州大上海城剩下的为数不多的二次元商家,卖的都是衍生产品,所谓的“商品”,手办之类的,可以理解为二次元周边。
以郑州大上海城为例,即便没有大IP、没有知名Cosplayer、没有大型漫画展支撑,甚至商场内电梯打不开、墙面脱落,但二次元世界的聚集,为商场注入了新鲜血液。
© 椰子爱肉
一年365天,每周都有活动,没有任何限制,材料自由交换,名单自由扩展。这些年轻人在地上铺上一张纸,就成了他们自己的旋转粮摊。相比于花费高昂代价营造的美丽场景,他们更注重拥有一个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的独立世界作为精神寄托。
©溺水小猪
© 椰子爱肉
香港信和中心则是另一个例子:狭小的店铺,杂粮随意堆放,没有任何精心设计的招牌。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香港吃杂粮的圣地。
© Greedy Duckling Bag,iRent Ball Life
对于缺乏资金与渠道重塑自我的老旧失败商场而言,转型为二次元或许是一个扭转局面的机会。
“在二次元赚钱真容易”几乎是圈子里不言而喻的共识,甚至这些二次元也常常用它来调侃自己。
很多人以为做二次元生意,只需要开几家小米店,在商场门口放个大型动漫装置,就能进入二次元市场。其实远不止这些。就拿小米店来说,我们熟悉的Animate、骏河屋、Jump Shop、万代魂、世嘉、凌邦、眼镜厂等等,无一不是有知名IP版权、强大资金链、丰富供货渠道、库存和独家代理权支撑。
普通人开的小米店,更多的是靠店主的热爱、积累的库存和底下资金,如果不喜欢、不熟悉、不跟上这个圈子文化的潮流,普通人开的小米店最终会沦为“泡沫”。
©小毅要去哪儿?
其次,二次元世界的消费能力和客群呈现两极分化,分为中小学生、90后年轻人、35+有一定经济能力的年轻人。小米的客单价从几十到几万不等,线下受众更多是中小学生,客单平均几百元。但线下一直被诟病是比线上贵、款式少、只有当红小米、国产小米多于日系小米。久而久之,人们线下“只看不买”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每个月至少需要几千甚至几万的小单才能维持店铺的运营。
贵的商品一般都是稀缺品、限量品、手工品、大IP手办、小米等,这些商品客单价高,但消费频次低,几个月见不到一个订单是常有的事,因此单纯依靠小米店实现二次元转型、扭亏为盈并不现实。
仅凭古仔店本身无法达到预期的消费力度,那么二次元圈层的消费能否带动其他圈层的消费,实现最终的盈利呢?这是值得怀疑的。
至于线下客群,他们相对年轻,资金实力较弱,酒类、夜店、live house、奢侈品等零售业态与这个客群完全格格不入。以上海静安大悦城、深圳一方城为例,其二次元集中度在各大商场中名列前茅,这些公司的业务覆盖面广,二次元并不是他们利润的大头。
他们更容易通过快闪活动、主题餐厅、舞蹈大赛、coser见面会、电影放映会、漫画签售会等与二次元挂钩的活动,快速聚集不同消费能力的客群,短期内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维持商场的人气。
©考拉宝宝和小毅今天吃什么呢?
©小昭已闭,我爱吃柚子面,糖糖不糖,
鸡腿很刺激,胆子很大的小女孩,浣熊,菠萝金
©陆久久-深圳亿方城
© 沐浴盐
© 大悦城
例如,上海静安大悦城举办的日本流量IP千川快闪活动,三天盈利800万元,人均消费1000元,但活动期间吸引的商家大多是小餐饮店。
© 大悦城
体育类动画电影《排球少年!!垃圾堆对决》上映5天,内地累计票房已达8370.5万,与首映时预测的2亿多相差甚远。不同于宫崎骏、哆啦A梦等全年龄段知名IP,即便是所谓的人气动画、爆红圈圈,纯粉丝导向的作品受众十分有限。以日本动漫引进的买断制,后续票房都是影院自负盈亏。
©淘票票电影
那么,有没有只靠二次元世界就能获得可观利润的商场呢?有。
以国内的百联ZX创趣场、武汉X118、广州动漫星城为例,三者主打二次元文化,引进了一大批国际顶尖动漫IP和流量IP,目前均位列中国“二次元文化标杆”的代表。
© 百联ZX创意趣味中心
©HANS-武汉X118
由原华联百货改造而成的百联ZX创意商城于2023年1月开业,截至2023年底,其销售额达3亿元,客流量达950万人次,会员人数达20万。1万平米的面积内,有40多家店铺入驻,包括Animate、万代魂首家海外旗舰店、MegaHouse、bilibiliGoods、KENELE STAND、毛手屋、漫酷等,称其为上海的“秋叶原”也不为过。
©Meowstar 王毅
©新文频道
据交研社统计,百联ZX开业一年内举办了450余场二次元活动,超高频率的活动带来了专属客群和销量,被贴上“宅男”标签的二次元人群,其实才是当面见面的主要人群。
©仓鼠是老鼠
©川上夫野ฅ
另外一个值得百联ZX学习的,是户外大屏、室内大屏、包梁屏、格栅屏等,投屏方式有:商业氪金屏主导、粉丝免费投稿、官方自产,广告位变成互动空间,消费者变成创作者、表达者、运营者。
©美团小骑士008
武汉X118是华中地区首家二次元主题商业MALL,作为一家开业20年的老牌百货商场,其店铺出租率一度不足一半。选择转型二次元后,撤回耗资近百万的商铺,将15%的黄金地段弃租,改建成公共舞台、开放式试衣间,引入30余家二次元店铺。平均客流量不到百元,但近10倍的客流增长,让月销售额屡破百万。
©创新商业研究所
说起广州动漫星城,大概是国内二次元商业的老将了。与百联ZX、X188不同,动漫星城从创立之初就定位二次元商业,2021年升级改造后,在二次元商业的基础上引入了不少“接地气”的业态,包括餐饮、服饰、美妆百货等,但二次元商业仍是主旋律。
© 寇亚鹏
© 商业地产观察
相比于其他二次元商业,动漫星城与酷炫、时尚、文艺无关,更像是一个大型二次元仓库、小众文化聚集地,商品应有尽有,粮草、手办、游戏一应俱全,cos服饰也不限于Lolita、JK,国漫、国风兴起后,汉服等传统服饰也形成一股潮流。
© 吴 00
想要真正了解二次元生意是怎么做的,就得看看日本。作为二次元文化的“祖宗”,日本可以说是整个“痛点国度”。二次元生意处处兴隆,那么我们又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
©在日本经营民宿的老蔡
秋叶原的YODOBASHI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业,见证了秋叶原从一家电子元器件店逐渐成为二次元圣地,到如今的大型电器、动漫商品商场,其最大的特色在于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多样的商品,这些都是自然形成的。
整条街都贴满了大幅的墙面海报,其中包括电玩专卖店GAMERS、动漫周边Animate(一家店)、ACG周边二手店Mandaraka、模型玩具店Rahsinban(罗真盘)、象征女仆咖啡厅诞生的CURE MAID CAFÉ、偶像养成剧场AKB48小剧场等等。
©Lao Cai、Anjane Linlin、在日本经营民宿的 sweet&Big Bad Wolf
最初大多是由漫画家、收藏家、爱好者等圈内人士出于小圈子文化或个人爱好而开设的,随着人们群居,其特点逐渐显现出来。
像Animate这样的大型核心商店都会举办自己的声优、动漫歌曲歌手、歌唱比赛等活动,这些活动需要预约或者购买谷物来获得门票。
© 拉拉·怀特
像曼达拉迦、洛真盘这样以回收、售卖二手动漫周边为主的店铺,分为二手普通谷和珍稀海景谷。二次元产品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投资”,珍稀海景谷在二手市场和二手货市场的价格比全新的要贵800多倍。这样的店铺就像是大型的“淘宝”,寻宝对于粉丝来说也是一种享受和精神上的满足。
©Patrick 的冒险人生
如今大家所熟知的女仆咖啡厅,强调优雅、古典、传统的氛围,举办茶艺表演、特别节目、提供点心和餐点,并与Love Live、东方Project等知名IP合作,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全身心的温暖与陪伴。
©福岛久久
©突然勇敢地写小笼包
© ななみ
想要把圈子文化植入商业,就必须了解他们的群体文化,精神需求,什么让人开心,什么让人感兴趣。新消费时代,人们更愿意为体验、兴趣、激情买单。对潮流不敏感的人不能引领时尚,不听音乐的人不能办音乐节,不逛街的人不能做生意。对于商业来说,盈利是终极目标,但洞察、认可、尊重、激情才是出发点。
本文由 太空印象 编辑撰写
部分图片素材来自网络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