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有鱼:手卷在宝龙美术馆举行,带来精彩纷呈艺术大餐
东方网记者熊方宇11月13日报道:作为第23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展览项目,《倪有鱼:手卷》正在宝龙美术馆举办。 300余件作品展示了艺术家十年来在绘画、装置、雕塑、摄影、拼贴等多种媒介上的全面探索,也为上海国际艺术节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艺术盛宴。此外,11月上海艺术氛围“十足”,宝龙美术馆连开“王玉平2024”、“李振宇个展”、“歌唱在路上:单阳平”等四大展览个展”。
“倪有鱼:手卷”展览是宝龙美术馆首次利用一号圆形展厅呈现单一艺术家的作品。这也是美术馆开馆以来举办的最大规模的艺术家个展。动视、散透视是古代手卷画的重要特征。本次展览以直线方式布置,延伸超过540米的展线,犹如一幅巨大的山水画卷徐徐展开。
十多年来,艺术家倪有鱼以超越常人状态的热情投入日常创作,逐渐积累了庞大而复杂的系列作品。本次展览的关键词包括门、工作室、尺度、幕布、博物馆、博览会等十多个词,每一个词都将带你进入艺术家个人世界的百科全书。
目前在美术馆4、5号馆展出的“王玉平2024”,虽然展出了跨越40年的百余件作品,但并不是回顾展。展厅将作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王玉平近年来的室内、物品、人物系列。展厅里放置着画家工作室里的一些切片、角落和记忆的碎片。第二部分以长卷、壁画、对比的形式展示王玉平的山水系列,呼应了艺术家多年实践中东西方形式与美感的结合。
其中《狩猎图》是最长、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这项工作从2017年开始,历时数年。反复的创作让“物”不再重要,而是如何通过重新审视和修改来实现形式的创新和语言的实验,让“创作”取代“描述”,成为绘画的中心。
韩国艺术家李阵雨个展在宝龙美术馆8号馆展出。李振宇属于丹石派大师朴瑞甫、李禹焕之后的下一代。他最初是一名书法家,后来逐渐将注意力转移到了自己身边。发现材料 - 在木炭上。这个新工具既是凝固的生命片段,又是充满力量和体积的块体,让他能够创作出与环境相呼应的三维作品。看似写景,其实是一种写法。展览展出至12月22日。
“歌唱在路上:山阳平个展”,观众不仅可以看到艺术家17年来的创作过程,还可以看到宇宙和自然在时间长河中不断生成的过程。树木的生长、风的流动、线条的延伸,这些作品通过艺术形式呈现出自然的韵律和时间的无尽延续……展览展出至12月8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