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中国音乐剧市场年度报告发布,演出场次、票房、观众人数均增长
11月20日,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灯塔专业联合发布《2024中国音乐剧市场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重点关注中国演出整体表现和区域特征2024年的音乐产业,内容构成、场地规模、观众画像等都得到了深入解读。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门票信息采集平台和灯塔专业版数据监测显示,2024年1月至10月,全国音乐剧演出场次1.36万场,较2023年同比增长5.5%;票房达到13.96亿元,同比增长26.7%;收视人数582.13万人次,同比增长4.6%。预计2024年音乐剧演出场次将达到1.7万场,票房超过16亿元,观众超过700万人次。
《报告》显示,2024年1月至10月,国内市场引进原创音乐剧42部,共引进华语音乐剧225部,其中华语音乐剧占多数。
从市场表现来看,进口原创音乐剧数量占比12.3%,票房和上座率占比明显高于演出占比。票房占国内音乐剧市场总票房的50.2%。展会参观比例为35.9%。中国音乐剧演出次数多,观众也多。场次占市场总票房的87.7%,上座率占64.1%,票房占49.8%。
从地域表现来看,目前音乐剧消费仍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但已出现向三四线城市拓展的趋势。 《报告》显示,从演出分布来看,2024年1月至10月,一线城市音乐剧演出占全部演出的76.2%,二线城市占21.6%;从票房收入来看,一线城市票房占比为79.5%,较去年同期的82.9%大幅下降;二线城市票房占比19.6%,较去年同期提升4个百分点。
上海和北京的音乐剧演出场次和票房一直位居全国前两位。 2024年1月至10月,上海音乐剧票房占全国票房的56%,北京音乐剧票房收入占全国票房的14.1%。同时,成都、深圳、广州、武汉、杭州、苏州、南京也是音乐剧消费的重要城市。
“音乐剧不再局限于一线城市,这是观众文化消费升级、二三线城市影院增多、地方政府对音乐剧扶持政策综合作用的结果。文化产业”。国际电影学者张立布说。 “此外,音乐剧制作人和演出团队都在寻求开拓更广阔的市场,这也是音乐剧向二三线城市转移的原因。”
在内容构成上,音乐剧承载更多主题,满足个性化消费。 2024年音乐剧舞台主旋律故事感人至深,获得市场持续好评。东方演艺集团、北京演艺集团推出了包括《绽放》、《东方之潮》、《奋斗三部曲》等创新的中国原创音乐剧制作模式等众多优秀作品。音乐剧也成为文化与旅游融合的突破口。陕西旅游集团打造原创音乐剧《丝路之声》,以“驻地+旅游”双管齐下,探索文化与旅游融合的新可能性。
“根据城市特色创作的音乐剧对我来说更有吸引力,尤其是在旅行时。观看音乐剧不仅可以欣赏震撼的表演,还可以了解城市的文化和特色。”消费者刘雪说。
从场馆规模来看,专业影院票房占据大部分,小影院和新空间占比突出。 《报告》显示,专业剧场音乐剧票房占总票房的79.3%,演出场次仅占30.1%,而新建演艺空间和小剧场的音乐剧场次占比69.9%。
专业剧院凭借优质的设施设备和成熟的运营模式在音乐剧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与此同时,新型演艺空间和小剧场以其灵活性和创新性成为推动市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小剧院和新空间已成为许多环保音乐剧的演出场地。
此外,从消费者画像来看,音乐剧观众以年轻人和女性观众为主。 《报告》显示,2024年1月至10月,女性观众占比77.4%,男性观众占比22.6%。 25-34岁人群是音乐剧市场的主要受众,2024年1月-10月占比42.9%。
中国音乐剧市场女性观众占比较高,2019年以来一直稳定在75%以上。2024年1月至10月,音乐剧观众女性占比77.4%,男性占比22.6%。
目前,25-34岁的人群是音乐剧市场的主要受众。 2024年1月至10月,这一群体占比42.9%,较2023年的45.2%略有下降。2019年以来18岁以下青少年占比稳定在4%左右,18-18岁青少年占比稳定在4%左右。 24日已经达到30%左右。 35岁及以上观众比例略有上升,目前达到22.5%。
“未来音乐剧演出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将呈现多元化、创新化、国际化的特点。一方面,随着观众的需求不断变化和升级,演出市场将更加注重艺术性。另一方面,国际合作与交流也将成为演出市场的重要方向之一。”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农文院常务副院长袁帅表示。旅游产业振兴研究院。表达。
北京商报记者路阳、实习记者刘曼华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