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还是回国?以具体年薪为例,看看中美生活水平差异
留在美国还是回国一直是留学生的一大难题。他们舍不得离开美国的环境和舒适,却又怀念中国的美食和机遇。虽然之前见过很多回国或不回国的理由,但总显得有些空洞。今天我就以具体年薪为例,暂时抛开其他因素,给大家看看,年薪水平差不多的情况下,在中国和美国能有什么样的生活水平。
智白,在厦门读书,新浪微博@韩知白
作为一个回国前在硅谷拿到10万美金offer、在国内拿到30万美金offer的毕业生,我来分享一下我的亲身经历。首先从竞争角度来说,在湾区拿到10万美金工资的毕业生并不多,我毕业留在美国工作的同学中,超过一半拿到的offer都高于这个数。但在国内30万美金在我本科所在的学校里还是可以算前10%的。如果你的生活水平很大程度上是靠和同龄人对比产生的优越感来维持的,那么在中国就很好了。其次,10万美金和30万美金以人民币来算的分配机制也不同,国外好像很少有年终奖,即使有奖金,一般也是每个季度发一次,也就是不到一个月的工资,归一化之后,大致可以算作13、14个月的工资。 国内公司给毕业生所谓的30万美金offer,往往都是按照16到20份工资来算的(略有误导),所以从月净收入(税前)来看,美国10万美金,中国30万美金,差的可不止2倍。如果你的生活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每月的税前工资,比如亲戚问你“你月薪多少”,那美国再看看税收。在美国,10万美金按照14份工资来算,税前大概是7150美金/月,扣除加州重税和“社保”后大概是4500美金,少了37%。而在中国,按照16份工资来算,税前大概是18750元/月。 北京扣除税金、社保、公积金大概是1.3万左右,少了31%,美国税负还是比较大的。
如果你在意少交税,那么可以选择国内,甚至是税低的地方,比如我现在所在的厦门。然后看住房。如果继续按照上面毕业生的假设,那么就应该看租房的成本。我觉得湾区的房子可以按照3000、2000、1000分为高中低档。3000/人月算是比较豪华了,2000比较舒适,1000感觉有点像小房子。当然,就算小房子的人均面积和房屋配置还是比国内好,但看别人的豪宅,很难觉得自己在住房方面有“高标准”。 而在中国,北京6000/人月基本已经是豪华了,3000是舒适了,1500就是小房子了,同档次的房子租房成本和美国基本是1:3。问题问的是生活水平,我假设小房子并不是上面两个offer的毕业生所认为的生活水平,那就继续以舒适的假设来讨论吧。那么扣除房子之后,硅谷舒服的家伙还剩下2500美金,北京舒服的家伙还剩下12000日元。再看吃饭,这个真的因人而异,在中国呆久了,感觉美国大公司Twitter最好的食堂就是狗粮(Google不行了),更别提那些比Google食堂还差的街边快餐了。 如果把免费餐厅也算作隐性收入的话,Google 餐厅大概值 50 美元/天,舒服 30,亏 15。Google 中国的餐厅大概值 200 元/天,舒服 100,亏 50。所以此时硅谷舒服的家伙还剩 1600 美元,北京舒服的家伙还剩 9000 元。具体要看行程了。
由于买车固定成本很难归一化,以及上面的毕业假设,我只讨论公共交通。硅谷的地铁和轻轨单程3-5$。当然住豪宅可能可以走路上班,但住舒适房一般要坐Bart或者Caltrain,所以最好按4$/天算。北京一个月3000块的房子,打车或者地铁应该5块不到,加上滴滴快的的补贴,也就是20元/天。此时硅谷舒服的家伙还剩1480美元,北京舒服的家伙还剩8400元。剩下的固定成本不多了,硅谷家伙一个月水电电话费大概100美元,北京家伙大概300元。 还剩$1380 vs ¥8100,接下来我们可以对比一些非必需消费,我给大家对比一些典型消费项目,如果每个月用剩下的钱买房,按200平米100万算,在湾区可以买到0.268平米,在北京按4.1万平米算,可以买到0.4平米;如果用它买一辆全新的宝马3系,在美国可以买到0.038,在中国可以买到0.03;如果用它吃一顿大餐……不忍心对比,个人认为10块钱一碗红烧肉比在美国人均100块钱的大餐要好得多,简直就是旅游。 如果用来买机票的话,美国湾区和洛杉矶往返150-200美金,国内北京上海有时候就够了。如果在上海的话,可以往返国内很多地方,更何况国内还有高铁,美国好像没有那么多城市可以坐飞机去。如果用来住五星级酒店的话,在湾区可以住四五晚,在北京可以住六七晚。
如果用来打车的话,湾区不到1000英里,北京大概3000公里吧?如果用同样品牌的衣服和电子产品,美国便宜,但国内理发比湾区便宜。这些都不是高频需求,还有更多不能用金钱衡量的因素,比如事业发展空间、工作激情、空气、食物口味、社交、交友、师傅的态度vs少数民族的情感、亲朋好友的距离、不比最好但比最差带来的阿Q情怀。美国华人整体上还是高收入人群,但五彩马、千金福、胡尔克勾兑美酒的生活水平基本被忘却了。回国的理由很多,主要是喜欢经常和家人团聚,国内节奏比较快。
特洛伊,爆裂!现实!粉碎!心灵!消失……
作为2014届的毕业生,来美国之前在广州土豪部门工作过一段时间,现在在湾区做瓦工,说说我的经历吧……30万对于广州的毕业生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数目,我的能力有限,我估计就算算上土豪的年终奖,也还是差了点30万。基数很低,年终奖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不过基本吃穿不愁,最大的开支就是房租,在公司附近,步行或者地铁2、3站就到了,可以住得舒舒服服的,和朋友合租房子,一个月2000块钱。下班吃完晚饭不忙的时候,会和同事们一起去珠江边散步再回去上班。广州的天气比北京好太多了,空气和雾霾都还好。 不过对于一个吃货来说,我一般都在公司食堂吃饭,周末一定会约朋友出去玩或者自己去广州找吃的,再加上广州的公交、地铁都很方便,这部分开支一个月最多也就500块钱。
我从小在广州、佛山长大,上学的地方很多朋友都在珠三角工作,有时间就约朋友出去唱K、吃饭、打球。单身的人没有太多额外开销,都是网购,不太在意价钱,只要合适就行……
工作日基本上是起床上班,晚上九点左右下班,回家刷B站,洗澡睡觉。
至于买车买房,我在广州的时候根本没想过,加上其他杂费,每个月能省下几千块钱,攒几个月就够买个iPhone,MBP什么的大件了。
去年10月,我离开了上一家公司,来到湾区做泥瓦匠。10万美金在湾区真的不算高,扣除万恶的资本家税和401k(美国养老金),实际月收入也就4k左右。美国的生活环境就是荒凉的农村。但是加州的空气和阳光真的和广州差了好几个街区,更别说首都了。住在湾区,基本上每天都能享受到充足的阳光和蓝天,全年的降雨次数十指都能数得过来。而且湾区的气候属于地中海气候,白天太阳出来的时候很温暖,穿短袖基本没压力,但是晚上会有点冷,晚上10度左右。住在湾区最大的开销就是房租和车贷了。先说房租,这边的房租基本在1000到1500美金一个人。 我现在跟朋友租了一套大房子,一千多美金一个人,比在广州的时候舒服多了,当然这个价格如果换算成人民币的话,在广州可以租到很不错的房子了。另外就像@cat说的,美国很多东西都很刺激你的消费欲望,汽车就是其中之一,美国很多车的价格大概是中国的一半,越贵的车越比中国便宜。另外美国的公共交通系统跟广州的公共交通系统比起来简直就是垃圾,可能这跟美国大部分家庭都有车有关系吧。再者美国的油价便宜,最好的油(91号,相当于以前中国的97号)也才5块多人民币一升。所以作为一个年轻冲动的人,我考了驾照之后就贷款买了一辆全新的宝马3系。 每个月的车贷1000多块钱,需要3年才能还清。
这两大笔开销基本占了工资的大半。在湾区,我们这些loser一般都在公司吃饭。不过和美食之都广州比起来,美国的吃的真是呵呵。偶尔也会开车去周边的粤菜馆吃。在美国,在外吃饭一般人均15~20刀,我经常自己买菜做饭,大概是外食的一半价钱。在吃的方面,我一个月基本能花掉300刀以内。对于一个二次元的小宅男来说,偶尔看到喜欢的小雕像,就会买一个。美国山清水秀,周末不在家的时候,喜欢开着单反去海边拍照,吹吹海风晒晒太阳,生活还是比较滋润的。一般需要一些小物件的时候就买,很少看价格。基本不愁吃穿,但是房子还是不敢想,哈哈。 但是你算一下,一个月下来基本就没钱了,大概就剩几百块钱了……然后在美国工作其实压力挺大的,因为语言不通。身边有那么一群优秀的人,要学的东西也很多,工作压力也挺大。不过美国加班没有广州那么严重,基本都是晚上八点吃完饭回家。总体来说个人觉得这两个的年薪差不多,不过我觉得美国的生活质量高一点。不过美国的生活远没有国内那么热闹,伙食也差很多。这只是一个刚毕业没多久的单身2D狗的经验和看法,不太适合脱团的人。哦对了,美国湾区女生很少……所以,还是从国内带女生过来比较好……我也想找女生(T^T)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