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行旅舍:深圳艾希可洛研发的二次元新游,自我认知到位的佳作
文/月霞
介绍
就这样吧。
在近期测试的新二次元游戏中,深圳艾希科罗开发的《欢兴酒店》是关注度相对较低的一款。从榜单结果来看,一周前正式上线的“环星酒店”,从业绩来看基本是“身份不明”。按照我们的“香槟”标准,打开一瓶可乐可能都有点困难,更不用说打开它了。
不过这并不影响《欢兴酒店》在我心目中作为一款不错的二次元新游戏的定位。原因在于,“环兴酒店”是难得的有“自我意识”到位的产品。说白了,他知道自己的能力有多大,能做多少事情。
我曾经无数次强调过,如今的二次元市场已经达到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状态。在大环境下,第一个决定往往比什么都重要。对于新团队和年轻公司来说,最好的路线是创建一个通用标准。 上述产品避开了体积最大的内容,避开了各大厂商最集中的研发赛道。
不幸的是,遵循这种想法来构建产品的新团队确实太少了。我不明白为什么大多数研发团队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也许他们做了太久的梦而无法醒来,或者也许他们已经为之努力了太久。我自己欺骗了自己。不管怎样,《指环酒店》成功上线了,带着一些“意外”的加持,成为了这一时期玩家对外口碑最好的产品。
本篇是大家期待已久的一款“玩法不错”的二次元产品的品味。它还谈到了当今残酷市场中任何新团队都会经历的幻灭和现实。
01
贫穷两个字写在脸上
在众多的游戏标签中,【贫穷】可能是《环形酒店》最“出名”的一个。
以前我很少用“贫穷”这个词来评价一款游戏,或者主观上不是特别愿意,因为这个词大多数时候代表的是愚蠢、贪婪、资产管理不善、项目预期错误等等。研发[差]不是为了把游戏做好,而是一味追求市场方向去扩招、增加美术,导致成本飙升。这纯粹是为了给业界增添笑声。
相比较而言,《铃声酒店》中的《贫穷》算得上是一部比较“问心无愧”的一部。我是在去年Q3《环星酒店》二次公测时开始关注的。当时我的第一印象是,作为一个新的二次元游戏,你是如何做到在最基本的美术表现上几乎没有亮点的?
一款近未来+科幻奇幻背景的游戏,只能在整体UI中找到科幻该有的高级感和虚拟感。就连几乎已经过时的平面投影式界面设计,都显得那么简单朴实,而《指环旅舍》的人物设计则注重一种“回归自然”,有一种来自落后时代的美感。
我想这套艺术唯一值得我称赞的就是它的“还原”。由于细节不多,所以整体着色简单,角色的3D模型与立绘的匹配度很高,整体造型的物理渲染也显得非常自然。
我很难向你详细描述这种感觉。总之,作为一款2023年(当时还是22)的游戏,《指环酒店》无法仅靠外在视觉表现来吸引玩家。角色是二次元游戏的核心卖点。首先,“环酒店”这一部分的竞争力可以说是相当低的。他不够大,不够小,也没有多样化的 XP 审美。如果说同期最受欢迎的产品都是衣着考究的时尚超模,那么“环星酒店”就是街上随处可见的路人女郎。
至此,《Hotel Loop》已经失去了太多,让我产生了一种错觉,以为它只是一个“化妆”产品。但实际上当我开始体验游戏的主线剧情时,我才发现大佬来了。熟悉的单口对话占据了剧情体验的99%。整个过程没有任何表演。过渡都是黑白屏幕。人物表情很少。没有配音,没有动态效果,甚至没有CG。 (也很冷)
是的,现在连国产小品制作的AVG游戏都会想方设法在大剧情中插入一点剧情CG,但《指环酒店》却没有,试图用精彩来“糊弄过去”。作曲和表演。
更令人惊讶的是,游戏的主场系统酷似太空监狱。每个房间的装修都一样,更不用说里面的人物了,也没有设置任何智能AI。当玩家进入房间时,角色的目光始终是固定的,不会主动跟随玩家,即使被触发。互动只是生硬的表演,就像完成任务一样,表情枯燥无波,真是太他妈的神奇了。
直到此时,我才彻底明白,“圆环酒店”确实是字面意义上的“穷”。至少从游戏的美术和视听表现来看,《环形酒店》的投入绝对不高,甚至有些“小气”。 (公测中有CG,但图片只有几张。
那么《环球酒店》的资金都花在哪里了呢?这当然就是游戏玩法。但二次元游戏的玩法比美术和内容更重要吗?该产品对其玩法能够支持业务结构的信心有多大?我此时的心情是这样的:
02
硬核玩法,更顽固
《环形酒店》的核心战斗玩法是近年来少见的传统硬核塔防。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最后一款战斗、魔法、牧系联动的二维塔防游戏已经停产了。 《Project 10》,甚至之前的经典R18作品《千年战争》。总之,以二次元手游的标准来衡量,它确实不受欢迎,而且原因很简单,因为它是硬核的。
在快节奏的市场中,近年来的塔防手游,尤其是商业作品,融入了很多战旗、卡牌的元素。市场表现表明,这条路至少有一定的探索前景。 “环星酒店”的主打点是“硬核”。游戏虽然有基本的战斗、魔法、牧系系统,但“操作”和“决策”其实在战斗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这主要是因为游戏中有一个角色。由特殊机制带来——游戏内升级机制。
《环形酒店》中的角色部署需要付费。在主线等大部分关卡中,除初始费用外,剩余的游戏内升级费用将根据战波结算同步分配给玩家。这意味着玩家可以获得的费用总额是有限的,除了部署角色的费用之外,还可以在游戏中升级角色。升级会增加角色的数值,更重要的是会解锁角色的技能。
这是非常关键的。因为成本有限,所以需要先花时间清理关卡,观察地形,然后再开始构建早期防线。在此期间,根据怪物的类型和路线逐步扩大防线,提高防线的整体强度成为了游戏玩法的核心逻辑。何时部署、何时升级、优先分配资源给哪个角色,玩家需要做出实时“决策”。
《行动》也赋予了《环形酒店》的核心战斗额外的乐趣。战斗中,高台和地面的单位可以与同类型的角色交换位置。对一些突发事件的灵活应对,让这次“行动”显得弥足珍贵。而且由于角色变换位置时有很长的冷却CD,所以这个值就更大了。变得不可估量。
经过实际体验,《环形酒店》真正懂了传统塔防。久违了,我能在二次元手游中感受到一些策略和操作的乐趣。这实在是很少见。然而,无论游戏性有多好,我们似乎仍然无法回答我们之前提出的问题——钱既然花在游戏性上,那么到底花在哪里呢?我的答案是,长期的试错和优化调整。
绘图卡的界面也简单朴实。
作为经历过《循环酒店》二测的人来说,游戏的战斗体验在二测中可谓是“悬崖跳”。简单来说,对硬核的追求让游戏的难度达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各种特殊机制的精英怪物、类似MMO突袭的BOSS设计、糟糕的土地获取机制、不合理的高台部署位置等等,任何一个都可以让玩家心态爆炸。
公测版不仅在整体难度上比二测版更加合理,而且在很多影响战斗的基础设计上也基本上进行了大幅调整。除了地图空间感较差之外,基本上能改的都改了。实际反馈表明,半年多的努力没有白费。 《指环酒店》凭借这种进化的战斗玩法,在二次游戏市场找到了自己合适的位置。
03
所谓“旁游”论
我一直想找个机会谈谈边赛的话题,但一直没有好的机会。 《环星酒店》的公测给了我一个很好的舞台。
“环星酒店”目前口碑良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产品的定位为“辅助旅游”。以前我从来不接受“辅助旅游”这个词。财务规划和投资时间是影响主次游定位的因素。这都是玩家的主观意志,直到现在我仍然坚持这个观点。
就我个人而言,我理想的副游戏甚至不需要主游戏。我用看剧、电影的时间去体验一个副游戏的动画、表演、文案、彩图,合理吗?因此,按照玩家的想法来定位这个概念显然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我改变了想法,就是产品本身想把自己定位为“副游戏”。因为商业成分,它不能直接告诉你目的,而是作为一个合格的表演者,让玩家下意识地接受。这个身份的。
《环形酒店》的做法是比较硬核的,就是让玩家“慢下来”。标志性的就是游戏的闲置系统。游戏的开发比较简单,但也有固定的升级和觉醒材料需要反复获取。与普通游戏中使用的扫荡、自动战斗不同,《指环酒店》中挂机最大的不同就是“延迟收益”,可以一次性支付获得体力后,并不能立即获得应得的资源,而是需要等待一定时间。
“我知道你很着急,但别着急。”玩这款游戏的时候,你感觉官方随时在你耳边重复这句话,而事实是,大多数玩家不得不放慢速度,甚至直接登录。出去做点别的事吧。
要知道,二测期间,玩家选择挂机后,连正常战斗都无法进行,连主线都推不了。他们必须等待问题解决。相比之下,《指环酒店》的公测版已经非常“免费”了。
种种实践表明,《环星酒店》决心做一款“副游”,也渴望通过游戏设计和运营让玩家接受她的身份。这就是为什么我在文章开头说开发者有“自我意识”的原因,因为他们不仅仅是说说而已,而是在各个方面采取实际行动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部分玩家评价
诚心,变诚心。
结尾
话虽如此,看看《环球酒店》的首发成绩,无论玩家的口碑有多好,也无论他们如何努力维持游戏的长期经营,你都不得不承认: 《环游世界的酒店》目前是一个“失败”。
事实上,“环兴酒店”并不是广义上的“小团队”。他们在2021年获得了iDreamSky和虎牙科技的投资。公司的主要创意团队也有来自大公司的高级开发人员。这个配置其实市面上是没有的。这还不错,尤其是在项目管理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一路走来,可以明显感觉到资金并不算太充裕,即便他们选择了相对“低成本”的路线。
那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我认为至少有四点。
1、理想和现实还是有差距的,即使你降低了姿态和期望。
2、如果好评但不受欢迎,对于二次元来说可能是个坏消息。
3、没事就不要碰。二次元市场真是操蛋。
联系作者请点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