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二次元文化:从B站弹幕到快看漫画,探索孩子们的内心世界
去年冬令营时,我才初次从学生那里得知有个网站叫“B站”。同时,我也才知晓什么是弹幕,以及什么叫“鬼畜”。
今年夏令营之时,孩子们常挂在嘴边的有“二次元”“元首”“比利王”“搞基”等。我察觉到自己完全不了解他们的话语体系,既然连他们的话语体系都不懂,那么就无法进行沟通和交流了。
我赶紧去下载了快看漫画,然后和他们一起谈论漫画。同时,我也赶紧去了解这些词到底是什么意思。
很多家长都曾苦恼地表示“我实在弄不懂孩子们在想什么”。其实我想问,我们成人到底花了多少心思去了解孩子们呢?今天推送的这篇文章,能够让你对孩子们有一些了解。
“二次元”一词热度越来越高,这个群体中的一些特有的文化现象逐渐被主流所接受,还被商业化所利用。从二次元文化中脱胎而出的“鬼畜”视频,如今已不再仅仅是在小圈子内流行的词汇了。
这种素材高度同步且快速重复,配合 BGM 能达到洗脑效果,此类视频类型已进入主流社会并进一步传播。成龙的霸王防脱有“duang”,费玉清有“嘿嘿嘿”,雷军有“Are you OK?”等许多热门素材,它们也都成为了网络流行语。
伴随鬼畜出现的,还有一个词高频出现,那就是“搞基”。我们随意打开一个弹幕网站的鬼畜分区,看到的不是比利大帝的摔跤视频,就是诸葛亮与王司徒的粗俗话语,制作视频的 up 主也都尽力渲染他们之间的“基情”。
二次元盛行的“搞基”文化对鬼畜有怎样的影响呢?为何如今不少直男也常把“搞基”挂在嘴边?二次元中的搞基是否真的等同于现实生活中的 LGBT 呢?
鬼畜素材多为描写基情,所以本文会侧重 LGBT 元素中的“Gay”。对于女同性恋者(Lesbians)、双性恋者(Bisexuals)以及跨性别者(Transgender),本文涉及不多,希望大家能够谅解。
哲学
语言的泛化与严肃意义的消解
在天文学里,它是火星的符号,同时也是希腊神话中战神 Mars 的象征。后来,瑞典植物学家林奈最先将其用来代表雄性(male),而代表雌性(female)的是另一种符号,由此便有了我们现今所说的男性象征意味。
在当下的二次元语境中,它不只是男性的标志,还蕴含着一些基情的意味。像探讨、聊天、学习这样的普通词语,一旦被加上,就会带有一些隐晦暧昧的意味。仿佛在暗示,你明白的,我们只是以探讨等名义在做其他的事情。
哲学是典型例子的来源。其最早来源难以考证,有一种比较简单粗暴的解释是,把直的折弯的学问称作哲学(折学)。哲学这一用法被发明后,很快就在整个二次元群体中流行起来,并且哲学也成为了同性恋的代名词。
比如,向柏拉图去学习一些人生方面的哲学。而在哲学方面比较擅长的就是“哲学家”,还有由此衍生出来的兄贵文化。
大哲学家柏拉图
大量宅群体相互用“哲学”和“哲学家”来打趣,在此过程中,严肃的同性恋涵义逐渐被淡化且娱乐化。好像全民都成了基佬,什么事情都与哲学相关。词语泛化所带来的后果是,在二次元语境里再也难以进行严肃的同性恋讨论,直男朋友们都以“基佬”“基友”来相互称呼,宅女之间也把“掰弯”“百合”当作时尚。
基不基不再是需要认真思考的性取向方面的问题,仅仅是一种用来表达亲密的语气。然而,真正的同性恋者在泛基化的大潮流里依旧十分谨慎,所处的境遇也很艰难。
新日暮里
当直男也热衷于GV
2012 年 12 月 30 日,广州黄花岗剧院迎来了一位美国 GV 明星,他叫比利·海灵顿(Billy Herrington)。观众们表现得十分热情,现场被围得严严实实,水泄不通。这件事情或许会被载入国内的 ACG 发展史。
比利·海灵顿是谁呢?为什么一位从事 GV(成人影片)行业的明星在国内会拥有如此高的人气呢?并且比利的粉丝当中还有不少直男,他们又是因为什么而对他感兴趣呢?
GV 指的是 Gay Video,也就是以同性恋作为主角的成人影片。比利·海灵顿于 1969 年在美國紐約長島出生,他的父亲是一名空手道教练,比利在尚未成年的时候就开始跟他的父亲学习空手道。在 24 岁的时候,海灵顿搬迁到了纽约城,然后转向健美界去发展。
他参加了美国东岸最大的健美比赛。在初试啼声时,他一口气就夺下了重量级的宝座。并且,他还囊括了“全身优美”(overall)的殊荣。90 年代,他开始涉足 GV 领域。之后,他成为了当时最有名的 GV 演员之一。
2007 年 9 月 30 日下午,有一位日本网友在 Niconico 动画平台上上传了一段经过删减的比利·海灵顿的 GV 片。在这段影片中,比利与另一位演员进行了一场让人匪夷所思的摔跤。并且在摔跤过程中,他们的动作以及叫喊声都比较喜感。于是,这段视频立即遭到了 Niconico 网友的恶搞。如今,相关视频已经接近 5000 部。
日本网友把比利称作“兄贵”。“兄贵”在日文里是“あにき”,其罗马字为“Aniki”,它是日本的汉字词语,意思是对兄弟或者男性长辈的尊称,就如同粤语的“大佬”或者国语的“大哥”那样。比利的加入,让兄贵有了肌肉男的意味。
暗の妖精
比利走红之后,与他对戏的同事们,像华裔的木吉カズヤ以及越南裔的范·达克霍姆(Van Darkholme),也进入了鬼畜的领域。这引发了日本人脑洞大开的兄贵世界观设定,进而衍生出了一套完整的森の妖精比利王与暗の妖精Van Darkholme的英雄联盟争霸史。
片中他们说的话,被“空耳”成了中文或日文。比如木吉和比利对战时大喝的“Shinnippori!”,被空耳成了“新日暮里”,并且被设定为兄贵们生活居住的地方。这些空耳以及衍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它在日本和中国宅圈的流行。比利的名言有“乖乖站好”以及“Asswecan”,这些名言与喜感的摔跤动作相配合,在鬼畜视频中是很容易被广泛传播的。
鬼畜
配合摔跤的有演员们的打屁股动作和口癖。兄贵鬼畜中拍打屁股发出的声音被称作“尻鼓”,它代替鼓声成为音乐的主要节奏。在 Van 与比奥兰迪的一战中,“FuckYou”的“Fa”音被单独提取出来制成 MAD,此 MAD 被视为世界上最优美的 Fa 乐器。
那么说到底,人们热衷于观看乃至传播兄贵鬼畜视频的原因是什么呢?平时不少谈同色变的直男也对“搞比利”津津乐道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一开始,自然是因为猎奇心理。猎奇的 SM 服饰与边缘性的 Gay 文化相互结合,并且加上了色情的擦边球,这使得人们争相观看,以满足对同性恋亚文化的想象。经过处理后的兄贵摔跤视频,其动作具有喜感,声音单调重复,这些特点也使它成为了绝佳的鬼畜素材。
比利为首的兄贵系列经过一轮又一轮的传播、发酵与变异后,褪去了原本的色情特质,变成了一种别样的 Gay 符号,并且与二次元文化中对 BL 的推崇大潮相契合。当 GV 被摆到台面上,当比利王成为明星时,我们在每天的鬼畜中调侃着“哲学”和“基佬”,然而却反而远离了真正的 LGBT 群体。
有很多人对 GV 和 gay 的所有印象都源于比利,然而他们对生活中真实的同性恋群体既不感兴趣,也没有心思去进行了解。实际上,如同 GV 中比利那样的情况只是极为少数的。
当提到 gay 的刻板印象时,人们会想到穿着 SM 服装的健硕肌肉男。提起搞基,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只是奇怪的摔跤。甚至有人认为“所有 gay 都是长那样的”,觉得“好恶心好奇怪”。而那些在生活中普普通通的 gay 们,又有多少能够拥有发声的机会呢?谁说这不是一个人人恶搞、人人猎奇,同时又人人恐同的矛盾社会呢?
相爱相杀
元首X斯大林,诸葛亮X王朗
在弹幕网站的鬼畜区中,有两对 CP 特别引人注目。一对是二战时期的元首与斯大林;另一对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与王朗。从三次元的视角来看,完全无法理解这样的强行配对,但在二次元里却有着独属于它的“相爱相杀”的逻辑。
在“萌娘百科”中,“相爱相杀”是这样介绍的:
所谓相爱相杀,指的是这样的两个人(或两个势力):他们心中对彼此有感情,或许是相互仰慕,或许是相互敬佩;然而在立场上,他们却互为敌人,彼此憎恨,相互战斗,甚至互相残杀。
相爱相杀题材的作品数量不少。这种亦敌亦友、爱恨交织的纠结关系,常常伴随着悲壮、无奈、悔恨、身不由己等各种悲剧气氛,所以它是塑造剧情的常用手法。在同人创作中,把原作剧情中 CP 之间若有若无的感情进行放大,从而进一步突出悲剧色彩,这也是常见的二次创作构思,其中包括 BG、BL、百合等形式。
简言之,是宿命中的敌人,在争斗过程中产生了惺惺相惜的情感。英雄相互怜惜,然而却因命运所迫而不得不进行决一死战。这般纠结的感情使许多虐恋爱好者深深沉迷其中。并且这种宿敌设定大多发生在同性之间,为复杂的感情增添了一层禁忌的色彩。
在最近大热的《美国队长 3》里,不少人将美国队长与钢铁侠之间的内战解释为相爱相杀。同样地,福尔摩斯和莫里亚蒂,蝙蝠侠与小丑(或者超人,随你喜好),西门吹雪和叶孤城,韩寒与郭敬明,这些在传统意义上的死对头之间那种微妙的感情都能够被理解为相爱相杀,并且他们的配对都拥有不少 CP 粉。
理解了这一点之后,再去看元首与斯大林的 CP 以及诸葛亮与王朗的 CP 就会变得容易理解。在历史当中,他们处于不同的阵营并且相互针锋相对,然而在那个万物皆可萌的幻想世界里,他们也就被人们恶搞成了 CP。
在我的叙述里,用的是“元首”而非“希特勒”。这是因为在二次元世界中,默认“元首”和“希特勒”是两个人。所有人在进行娱乐以及恶搞时所塑造的元首形象,都将其设定为来自河北省且中文十级的愤怒 boy,并且不承认他与历史上罪大恶极的纳粹有任何关联。那么该如何理解这种分裂的感情呢?
现有的元首鬼畜素材,很多都源自描述二战时期德国历史的电影《帝国的毁灭》。在这部电影中,当第三帝国即将被攻陷时,元首在掩体内召开会议的那部分片段,因为其动作和表情都极为夸张且发出咆哮声,所以被人们进行了恶搞。
台词被空耳成“气死偶嘞!”,台词被空耳成“妨碍咱都渣渣!”,台词被空耳成“我到河北省来!”,这些台词被广泛流传。在层出不穷的元首视频中,“元首”的形象逐渐从希特勒身上分离出来,结合空耳重新设定为平行时空的二次元形象“元首”。
在粉丝们眼中,“元首”具有娱乐性,是扁平的形象,甚至还带有“有爱”的特质。喜欢“元首”,并不意味着分不清幻想与现实,也不意味着会去鼓吹真正的阿道夫·希特勒。
《黑塔利亚》
宅文化爱好者向来善于展现这种自我分裂的状态。在著名的国家拟人动画《黑塔利亚》里,美国被设定为爱管闲事的 hero,英国则是盛产黑暗料理的“眉毛子”,意大利是啥事都干不好的糊涂蛋“意呆”。这些设定原本源于国家的特点,然而由此形成的国家拟人形象却是一个个独立的人物,和国家没有关联。
国家之间的战争、结盟、吞并、衰亡能够被想象成人物之间的结婚、收养、亲子、背叛。粉丝们一方面热衷于探讨这些二次元与真实历史之间紧密的联系,另一方面又多次反复强调“人物与现实无关,请勿对号入座”,甚至不允许他人用国名来称呼角色。
诸葛亮与王司徒的情况相似。2014 年 7 月 29 日,老湿在土豆平台上传了一段视频,该视频名为《诸葛亮骂死王朗的真相》,其来源于 94 版《三国演义》的第 69 集,即诸葛亮骂死王朗的那一段,此视频经过重新剪辑后,恶搞效果十分突出。
视频中出现了“粗鄙之语”,还有“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以及“诸葛村夫”等经典台词。这些台词颠覆了新一代观众对于经典文学名著的想象。接着,以诸葛亮和王司徒为题材创作的鬼畜恶搞视频迅速在人群中流行开来。
诸葛亮和王司徒在鬼畜的环境中相互争斗又相互爱慕,围观的群众编排了他们一段段感情深厚的故事。设定里的王司徒娇俏可爱,充满少女心,而诸葛亮则大义凛然,直接把王司徒逼得吐血,呈现出一副渣男的模样。
保守人士或许会抨击他们“不尊重经典”且“亵渎传统文化”,然而鬼畜里的诸葛亮和王司徒同样与原著没有关联了,仅仅是源自原著的一种二次创作的形象。
LGBT仍受歧视
“烧死异性恋”与“肮脏的py交易”
如今在 ACG 圈子里有两句很流行的话,一句是“烧死异性恋”,另一句是“这背后必然有肮脏的交易”。这两句话刚好代表了二次元圈对待 LGBT 群体的两种态度,一种是推崇,另一种是歧视,看似矛盾,实则一体。
BL 与 GL(也就是 Boys’ Love 与 Girls’ Love,俗称的耽美与百合)起源于 ACG 文化圈,在动漫领域发展壮大,进而对三次元产生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当今的男色审美和卖腐潮流。因此,作为 BL 的主要阵地,二次元对基情是包容的,甚至是给予鼓励的。
在鬼畜区,有描述诸葛亮与王司徒断背情深的视频能够广泛传播且深受喜爱;处于主流社会边缘的 GV 演员“比利”也能够光明正大地出现在全年龄向视频里。这些在三次元世界里是难以理解的,并且在短期内也无法做到。
“烧死异性恋”这种说法是大逆不道的,然而在宅圈,它却成了一种“政治正确”。没有对象的单身狗们,当看到那些闪瞎眼的秀恩爱场面时,都喜欢化身为“FFF 团”成员,并且大喊着“烧死异性恋”。
另一句话是“这背后一定有肮脏的交易”,具体表述为“这背后一定有肮脏的屁眼交易”。据说这是因为有人对 b 站吧务不删垃圾贴感到不满而开玩笑说的。
在黄段子方面首先想到的是基情交易,这一方面表明二次元语境中“搞基”一词的泛滥程度,甚至让人忽视了它的真正含义,即便男性对男性说出也不会觉得奇怪;另一方面,用“肮脏”来形容,其实是对同性恋的一种污名化,而这种隐形的歧视在二次元文化的很多方面都有所体现。
天德池
例如作为社会新闻片段遭到鬼畜的“天德池”,新闻中所说:
杭州新德路上有一家天德池浴场。有一位顾客前往该浴场消费且过了夜。然而,第二天当他去橱柜拿东西时,发现放在里面的包不见了。失主找老板进行理论,这时走出来一位留着飘逸中长发的员工站出来说理。他神情激动,表情夸张,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边拍手边骂人。而老板声称,杭州天德池只招待男宾。
这则槽点颇多的新闻使得引人遐想的“天德池浴场”逐渐被恶搞成了“捡肥皂的场所”,并且在鬼畜中被广泛运用。
“一百块都不给我”
如果说“天德池”新闻中存在基情暗示,这只是会引人产生遐想。而另一则社会新闻“百元哥”,它展现的是实实在在的社会底层 gay 的生存状态。
2014 年 11 月,南山警方处理了一起两名男性的街头约炮纠纷网络视频事件。在该视频中,有一名男子头戴小红帽,身穿白色吊带背心,肩挎红色手提袋。他语出惊人,说道:“他骗了我!他连一百块钱都不给我!还把我丢在这里!真是好坏啊!”并且接着说:“我抢劫你什么了?我是抢劫的人吗?臭不要脸还在笑,都发生关系了还在笑。”骗我从很远的地方过来,还把我耍了,一分钱都不给我,从没见过这么令人作呕的人。
他的嗓音带有娘炮的特质,并且肢体动作十分丰富,正因如此,他被恶搞和制作成了鬼畜视频,进而成为了鬼畜全明星中的一员。
事件的真相或许是表演型人格,或许是想红搏出位,也或许是真正的底层牛郎本色出演。不管是哪种情况,“百元哥”已经和“天德池”一起,在一轮又一轮的鬼畜之中,被迫成为了网红。
鬼畜视频的制作者看待它,传播者看待它,观看者看待它,大多是带着猎奇与鄙夷的心态。在二次元很出名但暂时未被鬼畜的“保加利亚妖王”,是许多人对 LGBT 中的跨性别者(Transgender)的第一印象。在这种万众狂欢的氛围中,隐含着集体无意识的猎奇与蔑视,对 LGBT 群体的歧视依然存在。
二次元的世界里,一方面对幻想中的 LGBT 极为推崇,像动漫、电影里有“基情剪辑视频”,能随意将自己喜欢的角色拉郎配并组 CP,还能剪辑下作品中那些暧昧的台词。
通过神奇的脑洞以及万能的剪辑,能够将原本毫无关联的诸葛亮和王朗调教得充满基情。同时,在另一方面,对现实中真实存在的 LGBT 群体存在着微妙的鄙夷,像在猎奇眼光下的比利兄贵,还有那悲哀的底层同性恋者百元哥们,他们的不堪被鬼畜加以放大,从而成为了一种符号。最终的结局都是在娱乐化的大潮流中,失去了他们的人格,变成了轻飘飘的一张二次元形象。
1931 年,阿道司·赫胥黎创作了三大反乌托邦杰作之一的《美丽新世界》,构建出一个阶级清晰、人人都被消费主义所左右直至走向娱乐至死的科幻世界。如今,那源源不断地生产着娱乐产品且仿佛永远不会停止的鬼畜大军,是否在二次元世界中迎来了属于它的“美丽新世界”呢?
只对日本漫画中登场的虚拟角色抱有兴趣或感情,对现实中的人却没有兴趣的人,被称作二次元世界的住客;(维基百科)
鬼畜:在日本漫画爱好者当中,它指的是通过对视频(或音频)进行剪辑,利用频率极高的重复画面(或声音)组合而成的一段视频,并且这段视频的节奏与音画同步率极高;(维基百科)
B站有 b 站、哔哩哔哩、bilibili 弹幕网等称呼,也可简称为 B 站;(维基百科)
文章来源于公众号“字媒体(zimeiti-sogou),已获得授权,欢迎大家进行转发分享。未经作者授权,请勿随意转发。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