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站完成6000万美元融资,二次元经济圈IP与圈人论调之争再起波澜
A 站在近日对外宣布已经完成了 6000 万美元的融资。对于二次元创业圈而言,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消息,因为这个圈子早已充满了激情和活力,而这轮融资就像是给它注入了一针兴奋剂。我所看到的情况是,连 A 站都表明要去孵化 IP 了。
二次元经济在市面上主要存在两种论调。其一为圈人,其二为圈 IP。圈人一派觉得国内的二次元圈主要是日漫爱好者,基于此能够拓展到整个年轻人群体。圈 IP 一派则认为人是由 IP 聚集起来的,所有的核心都是 IP。在短时间内,无法确定哪一派是正确的,但我个人倾向于支持圈 IP 派。
IP才是这几年二次元经济的发动机
ACG 产业的商业模式在日本和美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发展。然而,国内过去的 IP 保护情况不佳,致使企业的 IP 管理处于失控状态,原创环境恶劣,从而导致 IP 一直处于瘸腿发展的状况。网络游戏公司具备直接的收费能力,所以能够在游戏开发过程中消化 IP 的生产。但以内容为核心价值的产品面临着诸多困难,可谓遍地荆棘。
最近这种情况开始有了转变。因为 IP 管理变得严格,像人人影视、爱漫画等几个重要的内容资源站点陆续被关闭,部分站长还被判刑。很多侵权网站由于受到版权方和政府的压力,只得将网站进行转型或者下线。与数年前相比,现在要找到一些盗版资源,难度比之前增大了一些,未来预计难度还会更大。这使得基于 IP 的商业模式看起来更具有可持续性了。
国内网络小说从运作模式方面来看,与日本的轻小说有相似之处。基于网络小说的 IP 已经构建起一套能够盈利的商业模式。除了付费阅读这种方式外,像《鬼吹灯》《盗墓笔记》《步步惊心》等热门小说,不断被进行电视化、电影化和游戏化的操作,使得优先在这个领域进行布局的资本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但是腾讯(阅文集团)和百度(纵横)已经把小说的蛋糕瓜分完了。电影、电视剧、游戏的投资就像赌博一样。新的互联网资本该如何去切 IP 的蛋糕呢?答案只有漫画以及漫画的后续衍生品。漫画可以说是在文字内容之外(像文字作品、语音作品、脱口秀等这类基于文字的创作)的一种内容产生方式,这种方式最为经济。它不仅生产成本低,而且文字与图片结合的内容表现力远远超过单一文字形式,就如同歌曲的受众远远多于朗诵歌词一样。
“十万个冷笑话”(简称“十冷”)的出现,是推动二次元经济的重要因素之一。十冷借鉴了“搞笑漫画日和”的表现手法,通过恶搞对群众基础广泛的人物进行重塑,并且加入各种梗来填充剧情。国内动漫市场主要被“喜羊羊与灰太狼”等低龄向动漫以及“汽车人总动员”等垃圾山寨动漫所占据。“十万个冷笑话”作为少数面向 80、90 后的国产动漫,其制作诚意相对较高。它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和经济利益,也加强了资本投入二次元领域的信心。制作方有妖气愿意投资制作十冷,原因在于十冷在漫画时期已经通过了用户的验证,就像日本那边只会挑选热门漫画来进行动画化一样。
此外,A 站和 B 站作为二次元领域的独角兽公司。它们可以说是在该领域最有话语权的。这两家公司初始的时候都是通过动画来聚拢人气的,并且动画正是漫画的直接衍生品。
两大问题限制圈人应用走得更远
去年的投资方向中,大量资本流向了两类二次元的圈人项目。一类是内容通道,另一类是社交。然而,这两类项目的问题已逐渐显现。内容通道的主要问题是侵权,像布卡漫画就是典型例子;社交的主要问题是需求弱,JUJU 就是典型例子。
布卡去年获得了 1 亿人民币的融资,它是起步较早的几个漫画 app 之一。早年的时候,因为布卡的漫画收录数量多,并且产品体验很优秀,所以它成为了最受欢迎的漫画 app。然而,随着腾讯完成了火影忍者等大众漫画的版权采购,布卡就不得不把这些漫画全部下架,并且这也牵连到了平台上所有的日漫。自此之后,布卡只能用国产动漫来填充内容。它的影响力与大众对日本动漫的喜爱程度完全不能相提并论,布卡也就失去了往日的风光。而获得版权的腾讯漫画则吸引了大量从布卡转来的“难民”。尽管这些人对腾讯有很多意见,但这并不影响他们使用腾讯来追番。由此可以看出,对于二次元平台的“爱”似乎是很容易改变的,显得很廉价。
JUJU 的方向聚焦于二次元社交,其主要的产品形式是依据线下的漫展活动,在线上构建出一个“副本”。去年,JUJU 获得了 580 万美元的 A 轮投资。从概念到产品设计,JUJU 处处都散发着二次元的气息。然而,JUJU 陷入了一个由自身所挖掘出的逻辑陷阱。如果进行合理假设,即有兴趣前往漫展的都是深度粉丝,那么由于深度粉丝的人群较为狭小,就难以支撑其估值。JUJU 所公布的数据能够推翻该假设,然而在其应用过程中实际的互动情况却很难与它的数据相匹配。正因如此,JUJU 在知乎上(几乎可以肯定地)会被质疑数据造假。
二次元内容通道产品预计很快会遭遇布卡那样的尴尬。因为在比拼 IP 的汇集速度方面,创业公司难以与腾讯或者奥飞动漫这种成熟的公司相抗衡。而二次元社交的产品大多在从事着弱需求的工作或者重复制造已有的东西。其功能定位与百度贴吧等成熟产品有很大程度的重叠,像百度的三大贴吧,其中的中吧、wow 吧和海贼王吧都可以被看作是二次元吧。目前市面上,以动画二次创作切入的有“布丁动画”;类百度贴吧的二次元社区有“次元社”“半次元”;以 cos 交流主打 的有“圈圈 Xcos”。这些平台无不是对 AB 站或百度贴吧的极小一部分进行再包装,而且由于基础用户量严重欠缺,实际上它们并没有 AB 站和贴吧使用起来那么爽。
有人会提出:AB 站难道不是通过二次元来聚集人群吗?弹幕难道不是一种社交方式吗?
我认为二次元的社交主要体现为人们与作品进行互动的欲望。然而,二次元中人与人之间并没有特别强烈的社交需求,不然的话,又怎么会有宅男宅女这样的称呼呢?在 IP 管理较为松散的时期,A 站和 B 站借助弹幕视频这种形式,既满足了二次元界对于作品的需求,也满足了其对于交流的需求。在这个时期,想要再次诞生一个能够代表二次元圈的像 A 站或 B 站这样的平台,如今仅仅依靠免费内容来复制一个 A 站或 B 站是非常困难的。
产业投资和先行者纷纷聚焦IP
资本不愿直接投 IP 项目,原因不难理解。其一,IP 投资获利规模较小;其二,周期较长;其三,风险较大;其四,受流行因素影响。从游戏行业过去的发展情况能看出这一点,靠游戏起家的巨头纷纷走向衰落,很少有同一个团队能连续做出市场反响良好的作品。之所以还有众多资本下注游戏,归根结底是因为成功后会有天价回报。单纯的 IP 目前还看不到这一点。70 后主导的资本圈不明白 90 后想看什么。他们更不敢直接涉足 IP 投资。
于是有了这样一个方案,即进行投资于 IP 平台的行为,通过 IP 平台来实现对 IP 的间接投资。
已经小有所成的创业公司纷纷把视野聚焦在了 IP 身上。A 站刚刚完成 6000 万美金的天使融资,明确表示会把这部分资金聚焦在提供更好的内容上,并且致力于更好地孵化 IP。布卡漫画经历了大起大落后,看透了 IP 才是核心,打出概念要成立产业基金投资原创工作室,因此收获了新的一亿元融资。从结果方面来看,布卡回到了 IP 交易的轨道上,并且成了帮助上游资本完成投资的通道。同时,A 站也回到了 IP 交易的轨道上,同样成了帮助上游资本完成投资的通道。
天使和 VC 有所不同,产业投资者则不用太担心 IP 的短期回报情况,他们表现出对 IP 的渴望。腾讯和奥飞动漫这两家公司值得单独谈谈。
腾讯的想法是将现有的漫画流量全部买下。其方法是获得《少年 Jump》这本在日本发行量最大的漫画杂志的核心漫画在国内的版权。像海贼王、火影忍者、死神、网球王子等这些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漫画都出自《少年 Jump》。因此,腾讯拿下《少年 Jump》就相当于控制住了国内二次元圈的关键部位。
拿下Jump的版权对腾讯来说有一堆好处:
腾讯动漫借助独家的热门漫画,得以迅速跻身一线市场,并且成功地在二次元领域又完成了一次卡位。
获得改编游戏的权利,就能够发行独家的日漫 IP 游戏。其一,可以借助广点通等已有的方式,从腾讯的内部体系中把漫友识别出来,然后进行精准推荐;其二,可以把这些粉丝向的游戏通过漫画体系推荐给用户,从而顺理成章地过渡成游戏玩家。要明白过去布卡一直被游戏厂商当作优质渠道。
腾讯收购盛大文学并与腾讯文学整合成阅文集团之后,文学一直是腾讯的优势领域。把优质的 Novel 作品进行 Comic 化处理,能够聚集更多的人气,这对培养腾讯自己的超级 IP 是有利的。
为腾讯视频提供更低层次的验证,帮助视频版权购买决策。
可以看到,腾讯在其自身的体系当中。它真的构建起了一个包含 ACGN 的产业链。在这之前,腾讯所欠缺的唯一环节,恰恰是漫画,而漫画能够成为打通产业链的连接器。
奥飞动漫注重长远可能性,与注重眼前利益的腾讯方式不同。这家以喜羊羊出品方闻名的 A 股动漫巨头,先后入股了暴风影音、SF 轻小说、布卡漫画、漫画魔屏、Acfun、斗鱼 tv、掌阅,以及数家游戏公司,通过这种方式完成了对文学、动画、游戏的布局。去年奥飞动漫以 9 亿人民币完成了对有妖气漫画的收购,这是最为精彩的资本运作。
奥飞动漫的投资几乎遍及国内动漫产业的各个方面。它涵盖了 ACGN 的所有领域,并且其商业模式包含了 IP、社交以及内容通道等,无一遗漏。奥飞动漫进行如此大规模的资本运作,其底气一方面在于对动漫产业的长期开发经验,另一方面也在于它身为 A 股上市公司所拥有的雄厚资本。但不管怎样,奥飞动漫自身已经为面向青少年的二次元经济搭建好了全部的基础建设。在收购有妖气之后,这也可以算是补上了最为重要的一块拼图,即 IP 归属问题。
总结来说,二次元经济的核心为 IP 经济。尽管有大量资本流入二次元领域,然而实际上要推动二次元产业发展,使其形成健康的盈利模式,并非创业公司所能做到。只有像腾讯或奥飞这样涵盖全产业链的巨头,才具备将 IP 做成盈利模型的能力,而不会让好牌白白浪费。
创业者的机会存在于 IP 的发掘、孵化等领域,而不是把二次元的人圈起来。像 AB 站、布卡这类已经圈了大量用户的项目,还有机会从单纯的用户转变为 IP 与用户混合经营。然而,像 JUJU、次元社这样一开始就以面向衍生需求来圈人的项目,可以说从一开始就埋下了死亡的伏笔。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