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塔莉亚·波克隆斯卡娅:从克里米亚最美检察长到争议言论的边缘化之路
她曾担任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的总检察长一职。同时,她还是部长会议主席,其地位等同于总理。
她被普京亲自授予了三级司法顾问的头衔,这一头衔等同于少将。她还是俄罗斯杜马(联邦下议院)的议员。
她曾表明想要用美丽去拯救世界。33 岁的时候,她意外地成为了日本的宅男女神。原本她是可以顺势借助这个机会往上发展的。然而,由于出现了种种有争议的言论,现在她面临着似乎被边缘化的尴尬状况。
这人就是在 7 年前开始走红的娜塔莉亚·波克隆斯卡娅(简称娜塔莉亚)。并且,她还有另一个外号,大家对这个外号可能更为熟悉,那就是克里米亚最美检察长。
可以说,川普这种处于网红行列的领导,以及领导行列中的网红,并非首例。往前追溯,娜塔莉亚也是其中的优秀者。那么,这位最美检察长,她的近况如何呢?为何几乎没有她的消息了呢?她又发表过哪些有争议的言论呢?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第一,乌克兰,东正教,童年
了解苏联、俄罗斯、乌克兰、克里米亚等历史的话,就会明白这是一笔很复杂的账。1980 年 3 月 18 日出生的娜塔莉亚并非克里米亚人,她出生于乌克兰的伏罗希洛夫格勒州(现今乌克兰东部的卢甘斯克)。在那时距离苏联解体还有 11 年。
娜塔莉亚 7 岁时才随父母迁移到克里米亚生活。她自小成绩就很优异。她也随了主流。她是一个虔诚的东正教教徒。记住这个东正教,后面要考。
没过几年,苏联就解体了。当时奉行计划经济体制的苏联,早已呈现出明显的颓势。其重工业和国防军事自然是强大无比的,但其他方面,尤其是民生产业却十分疲软,大致可以理解为过度注重军事而忽视了民生。在 70 年代,每年要从国外进口 220 万吨粮食,然而到了 1984 年,这个数目已经达到了令人震惊的 4600 万吨。国家的外债、本国外汇、黄金以及石油等,全都消耗殆尽了。
有印象的人,应该都对那张在教科书中的照片不陌生,照片里是苏联人在超市排队。
娜塔莉亚此时处于少女时期。她首先经历了物资紧缺的八十年代。接着经历了国家解体的剧变年代。之后又是乌克兰的动荡时期。在这个过程中,各大寡头疯狂掠夺财富,陷入混乱。
可以想象,这样的童年和少年时期,给她带来的仅仅是不安与飘摇。自然而然地,她对苏联和乌克兰并没有特别强烈的归属感和好感。
第二,好战的法律雏鹰与一夜爆红
娜塔莉亚毕业于雅尔塔国立大学内政事务专业。之后,她考取了公务员。接着,她来到辛菲罗波尔市(克里米亚的首府),在此期间,她从一名小助理迅速成长为了检察官。
最重要的是 2011 年。当时,他参与了“塔夫里亚”足球俱乐部的犯罪事件的调查和公诉,从而在当地声名远扬,也因此获得了擢升。
今天有许多人或许会认为,她仅仅是凭借颜值高才走红并占据高位,亦或是认为她是为了借助女性的身份和热度来释放信号与进行运作。然而实际上,她是真的有真本事的。在克里米亚这样的关键地区,当权者是不会将一个徒有其表的人安排到一国总检察长这样的重要位置上的。
正常情况下,她本应能够在法律系统中深耕,从而获得不错的位置和成就。但在 2014 年,事情出现了不同的转折。
不过,首先得了解一下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关系。其中,克里米亚是一个缩影。1918 年起,克里米亚归属于俄罗斯苏俄进行管辖。因为苏联是联邦制,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曾是其成员。到了 1946 年,克里米亚又被降格为州。1954 年它被划归到了当时的乌克兰之下。这是赫鲁晓夫做出的决定,仿佛只是他脑袋轻轻一拍的结果。不过在那时候,大家都属于同一阵营,所以这件事也就没有什么大的影响。
克里米亚的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它可以被视为俄罗斯成为海洋国家的一个关键哨点。从彼得大帝时期就开始了历经多年的血战,一直到 1783 年,历经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长达上百年的厮杀,沙俄帝国才将克里米亚纳入自己的掌控之中。叶卡捷琳娜大帝曾说,克里米亚是她给予俄罗斯的最珍贵嫁妆。
有了克里米亚,俄罗斯能够决定黑海是否乱。乌克兰与俄罗斯不再是一家人之后,克里米亚就成为了制约北极熊自由的关键所在。
在克里米亚这片土地上,存在俄罗斯人以及乌克兰人。俄罗斯人在这片土地上占比较多,达到 6 成。从冷战时期到苏联解体之后,我们可以了解到,俄罗斯开始独立自主,走上了自己的发展道路。乌克兰在西方的洗脑影响下,更倾向于西方。其中最直接的一点是,为了获取援助,它竟然自废武功,从曾经的世界第三核大国变成了如今的样子。如今,它甚至沦落到被人称作欧洲子宫,成为欧洲艾滋感染率最高的国家。当然,这是后来才发生的事情。
在持续不断的洗脑作用下,有不少乌克兰人更愿意投入欧美怀抱。然而,当时的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以及东部的俄罗斯族则更亲近俄罗斯。因为俄罗斯的黑海舰队部署在克里米亚半岛附近,所以当亚努科维奇上台后,就将黑海舰队的驻扎权延长了 25 年。
他在关键的时刻没有接受欧盟的经济谈判,而是选择了拒绝。接着,他转头接受了俄罗斯提供的天然气优惠。
这些更亲欧美的乌克兰政权被触怒了。亚努科维奇被推翻下台。这些人还提出了禁用俄语的方案。这些人还提出了与俄罗斯一刀两断的方案。
原本就不爽的俄罗斯人这下也站不住了。他们即便不为其他原因,也得自保。双方开始掐架,矛盾严重且冲突频繁,许多极端民族主义者和基辅流氓进入了克里米亚,相应的剧情在克里米亚上演了。
巧合的是,克里米亚的总统是阿克肖诺夫,他和被推翻的亚努科维奇一样,都更倾向于俄罗斯。就在这个时候,颇具名气且同样亲俄的娜塔莉亚被任命为克里米亚总检察长,以对抗基辅方面的压力(她的前任检察长效忠于基辅)。
后面大家都知晓了。在历次记者发布会上,娜塔莉亚言辞严厉,称乌克兰亲欧派政权是在灰烬中诞生的魔鬼。同时,乌克兰与欧盟联手对其进行了制裁,而她对此并不在意。
人们只看到她有着天使般的面孔,并且陷入了痴迷的状态。这种情况不仅在我们国内引发了一阵不小的热潮,在日本尤其红火,从三次元蔓延到了二次元。她处于高位,是萌妹形象,穿着制服,似乎戳中了大和民族的某种喜好。即便听不懂娜塔莉亚的话,依然有相当多的宅男表示愿意为她而战。
娜塔莉亚接收到了这种信号,她乐意宣扬用美丽拯救世界的概念,尽管她已经结婚。在世界政治圈里,突然出现了一个青春靓丽的美女,而其他领导人的平均年龄都在 60 岁以上,显然她的出现就是一种降维打击。
2014 年 3 月 17 日,克里米亚进行了公投入俄的举动。在这之后的同年 5 月 8 日,娜塔莉亚率先进行了宣誓,表达对俄罗斯宪法的效忠。
2015 年 6 月,娜塔莉亚获得了普京授予的三级司法顾问的头衔。这个头衔等同于少将。
2016 年 9 月 18 日,在俄罗斯第 7 届国家杜马选举里,统一俄罗斯党获得 343 个席位,从而成为第一大党。娜塔莉亚被选为杜马议员,从这之后,她的人生达到了巅峰,在三年时间里实现了三级跳。
英国的镜报将她称作克里姆林宫的铁娘子,还预言她有可能登上最高位。
然而,没想到的是,却迎来了意想不到的后续。
第三,争议中的东正教徒------娜塔莉亚
娜塔莉亚缺乏后续热点,热度渐渐消失,也渐渐被大家遗忘。她的两大争议事件和言论,暴露出她在政治嗅觉方面不敏感,以及在政治智慧方面有所缺乏,这使得她逐渐被边缘化,曝光率也随之降低。
还记得前面提到的娜塔莉亚的少女时代吧?她是一个虔诚的东正教徒。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在 2000 年被教会册封为受难圣徒,而娜塔莉亚正是尼古拉二世的狂热粉丝,且是有名的。
有一种说法称娜塔莉亚是末代沙皇的遗留后裔。此说法无疑给她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然而,这种说法并未得到正面的承认,也没有实际的依据。要知道,有据可查的是,尼古拉二世一家人是被机关枪全部杀害且死状整齐的。
但是,以 2 大事件为例,即显圣事件和马蒂尔达事件,娜塔莉亚的种种行为很奇怪。这些行为就连亲孙女都不一定会做出来,毕竟这无异于断送了她自己的职业生涯。
2017 年 3 月,她在一档电视节目中表示,克里米亚检察院有一尊尼古拉二世的雕像出现了神迹,即在无外人干预的情况下,自动被油膏类物质覆盖且有异香散发,此事随后引发了舆论热度和现场围观。
要知道,此时二月革命一百年的周年纪念日即将来临,并且二月革命所推翻的对象正是末代沙皇。
在辛亥革命将近一百年的纪念日前后,有一个身居高位的人物。他公然宣称看到了溥仪的神迹。这会是一种非常恶劣且令人费解的行为。
这无疑是否定了俄罗斯的来源和合法性。因为娜塔莉亚曾宣称尼古拉二世的退位不具备法律效应。试想如今若有人说大清未亡,仍应由大清掌权,那会是一种怎样令人迷惑的行为。
第二个事件是马蒂尔达事件。马蒂尔达是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一段花边新闻中的女主。可以简单理解为就像宋徽宗与李师师那样。
2010 年,俄罗斯导演乌彻捷利从这个花边中获得了灵感,而这个花边在历史上是有依据且有相关手稿的,并非空穴来风。他因此获得了俄罗斯政府以及国家电影基金会的大力支持,财政为其拨款了成本的三分之一。原本大家都以为这会是一部非常好的商业片。
2016 年,身为杜马议员的娜塔莉亚将目光投向了这部仍在拍摄且尚未上映的电影。她愤怒地表示,这部电影存在两个问题,其一捏造了沙皇恋情,其二电影中历史上的马蒂尔达原型太丑,与尼古拉二世的皇后相比,这种差距简直让人难以理解,她强调这并非针对演员,而是直接针对历史人物。
历史原型
同时开始给电影扣帽子,称这部电影侮辱了整个东正教的信仰,还煽动仇恨,威胁到了国家安全。娜塔莉亚的措辞极为激烈,她直截了当地说文化部被恐怖分子劫持了。她的举动也很强硬,随后发动了 2 万人进行请愿,要求总检察长对电影进行彻查等。
尴尬的是,即便在东正教内部,文化界以及政治界,也极少有人认同娜塔莉亚的看法与观点,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表示有些矫枉过正且偏激。最为尴尬的是,连沙皇的后人(其他分支血脉)也表明不应该通过政治手段强行禁止其上映。并且,普京和梅德韦杰夫也含蓄地表达了对娜塔莉亚这一行为的否定。
当然,娜塔莉亚依旧不为所动,即便检察院的调查以失败告终,文化部也同意了影片的上映。然而,严重的事情发生了。
娜塔莉亚在车臣等北高加索地区获得了回应。车臣和北高加索地区禁止上映了马蒂尔达。一些激进的东正教民间组织开始了更恶劣的行为,例如为阻止电影上映,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宣称要投放炸弹等。仅在 9 月 13 日这一天,莫斯科就紧急疏散了 19 个购物中心。
娜塔莉亚说要警惕某些组织。这把火就像是她点起来的一样。即便有人是借着她的名义行事,这种行为所导致的后果,对于政治人物而言,大家都很清楚。
此外,有举着末代沙皇画像参与二战老兵游行的行为,有在办公大楼附近建立小教堂的行为,还有每天上下班都为尼古拉二世祈祷的行为等,这些种种迷惑行为也就不一一列举了。
更令人关注的是,在 2018 年 4 月这个时间点,她对普京的养老金改革持反对态度。之后,她被要求从统一俄罗斯党中退出。紧接着,她被安排到了一个没有实际工作任务的职位上。
第四,黯然褪色的娜塔莉亚与近况
2016 年 6 月 12 日,俄新社对娜塔莉亚进行了采访。娜塔莉亚称她会退出杜马选举,并且放弃议员身份。至于这是出于无奈而做出的选择,还是她心灰意冷的结果,我们或许并不清楚。
但总体而言,娜塔莉亚确实存在可取之处,像有着坚定的态度以及独特的高颜值。然而,无论是在沙皇问题上的决策,还是在个人政治嗅觉方面的失误。
都证明了,也许她政治智慧不足,有小聪明而无大格局的一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