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猫:从 CP29 到 Only 展,漫展的变迁与回忆
小熊猫丨文章
QQ空间里有一个“那一天”功能,会给你推送往年同一天的动态,有的可能是回忆,有的可能是黑历史。
本来只是偶尔看看,但五一活动让我有点不爽,屏幕上是去年我和朋友在CP29的合影,想到已经看不到CP30的身影,突然有点失落。
但回忆只是暂时的,CP30的逝去并没有哀悼的时刻,第一时间奔赴战场的是——Only Exhibition!
这些看似以单一IP或者角色作为卖点的漫画展,在五一假期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全国各地,仅上海一地,Only展就多达13场。
唯一由网友整理的展览清单
其实,Only并不是一个只限于短假的漫画展,翻看各种Only宣传海报上的日期,就会发现短周末才是它的主要舞台,如果你的漫画收藏量很大的话,那么每个周末可能都和过年一样开心。
来自 Pirate Only 用户 @yurika 的生活
除了一些常规的Only之外,还有不少人们想出的稀奇古怪的Only,比如:已故人物专用、M型刘海专用,而最近,上海又开了一家妈妈专用。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些关于野UP的不完全统计,今年上海在筹备的Only活动就有79场,这个数字让我震惊,参加完这些,我估计能直接从宅男变现金。
而其他区域,二次元世界集中度比较高的城市,也都具备了一定基础的二次元项目正在进入宣传营销阶段。
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从近两年开始,这种小型的Only展越来越多了。
尤其是今年,各类大大小小的漫画展犹如井喷一般,几乎压倒了小型综合漫画展的存在。不光是展览数量,就连参展商数量都受到了严重的挤压。
小型综合漫画展因为Only展的竞争而人气低迷,曾经人潮涌动、如同训练场的大型综合漫画展也因种种问题无法逃脱衰落的命运——国内漫画展或许正在经历一场变革。
有些不经常去漫画展的朋友可能不知道以上这些的区别,大部分会统称为漫画展。
诚然,它们同属于漫画展的范畴,但根据参与主体的不同,漫画展又分为商业展和同人展两大类。
商业漫画展的看点主要在于参展商和舞台表演,比较知名、规模较大的商业漫画展有BW(Bilibili World)、萤火虫漫画展、Wonder Festival等,面向的观众群体比较广泛。
BW展位布局概览
同人漫画展也有搭建舞台、搭建企业展位等形式来造势,有一定的商业气息,但并不多(毕竟是为了赚钱),占比最大的还是创作者自己申请的展位。
CPSP展位概况
主办方会根据商品内容来划分主题街,如:排球街、鬼灭之刃街、任天堂街等,CP是国内最大的同人漫画展,另一个是西南地区的CD。
在这些大大小小的粉丝街里,有售卖粉丝周边产品的摊主,也有前来购买的游客,他们虽然身份不同,但都对IP同人创作充满热情。
摊主们售卖的扇子周边商品,有完整的扇子散文集、画册、各种扇子周边商品,逛一圈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抢到票来参加活动的粉丝,有的会约好见面,有的会专程去见在展会上摆摊的老婆(粉丝圈里画/写同人小说的老师),还有的会为没抢到票的亲朋好友买票。
这里不仅是一个售卖/购买粉丝商品的场所,更是难得的线下粉丝文化交流会。
Only展是同人漫画展的一个细分领域,相当于和这些大型同人漫画展分开,在一条街上开一个专门的漫画展,而且依然是以粉丝为中心。
同人作品及粉丝俱乐部数量将在展览信息中标注
对了,有些官方的特别展叫做主题嘉年华,比如五一假期期间明日方舟和崩坏学园的特别展。
在明确区分了各类漫画展的概念之后,漫画展变化的趋势也愈发清晰——被“唯品会”挤压得最厉害的,还是周末在各个商圈周边举办的小型综合性商业展。那些还在苟延残喘但情况同样不容乐观的,则是中大型综合性同人展。
同一天两场活动的预约数量差别很大
至于是什么原因让Only展会进入井喷期,背后是多方面的因素,而去年上海CP30宣布延期举办无疑是其中的一个诱因。
CP29和CP30前夕,首日参观人数即突破20万人次。
20万意味着什么……这是2023年上海高考考生人数的三倍多,约占2024年春运当日预计抵达上海火车站的65.2万名旅客的三分之一。就连去年的日本CM103(全球超大型粉丝展),单日最高入场人数也不过14万人。
这些数据直接将CP和粉丝文化带入了主流文化的视野。
CP30的申请摊位数量在CP29的支持下成倍增长,突破了4万个大关。即使最终能获批的摊位数量还不到申请人数的一半,但这仍然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CP官宣
被CP30放鸽子之后,分成不同粉丝街的摊贩们只剩下需要售卖的同人刊物,原本期盼CP30的ACG迷们也得知希望落空,心情也正处于亢奋状态,急需一个出口来排解负面情绪。
近日,关于CP30的消息再度成为热议话题,尽管官方已经回应“CP全面取消”传闻,告知大家CP30正在有序推进,并承诺8月CP广州正在筹备中,但在一切尘埃落定之前,大家还是忐忑不安。
对于同人爱好者来说,CP30一直都是一张难以兑现的空头支票,但他们总不能就这么坐等CP30“回归”的那一天吧?
摊主与游客一拍即合,决定靠自娱自乐来解决此类诉求——举办一次Only展,作为CP30的“分会场”。
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一鲸死,万物复苏”,搁浅的鲸鱼CP30分裂成无数个Only展,吸收CP30提供的过剩粉丝摊主和游客,规模不断扩大。
CP30延期的消息传出后,仅上海一地就分出了38场(不完全统计)Only展,基本聚集在一些酒店展厅里,甚至同一家酒店会同时举办几场Only展。
还有网友建议,酒店可以和几位Only Hosts合作,出一张联名票,这样肯定能赚不少钱。
除了CP的激励之外,目前国内的粉丝文化环境也为Only的野蛮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土壤。
近年来,粉丝文化逐渐走入主流视野,越来越多的粉丝爱好者开始享受线下交流的乐趣。
在经历了CP29短暂的乌托邦之后,这样的诉求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然而,处于灰色地带的同人文化终究是悬在我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这导致以同人文化为主题的中大型综合漫画展或因审查或因经济压力而逐年减少。
存活下来并持续举办的大型扇子展,每年都有固定时间举办,人流量庞大,无论是游客还是摊主,参展名额的竞争都异常激烈。
CP官方审核条件中关于抽奖的部分
此时,昂立凭借自身的优势突围而出,成为一匹黑马。
一方面,相较于中大型综合性扇子展,举办所需的资金、人力、场地、参与人数都会较少,这类小型展会的审批流程较为宽松,举办难度也不是很大。
相较于一般的商业漫画展,Only展的同人属性让参展者可以精准锁定自己的兴趣与喜好,大大减少了在任何事情都可能成为导火索的时代的争议。
QQ上的一位航空旅友给我发了一张雷神女孩的照片
另一方面,Only的地域和时间限制比中大型综合粉丝展要小,门票竞争也没有那么激烈,摊主和游客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展会。
如今Only展也涌现出不少,在IP热度有保障、主办方靠谱的前提下,Only展的体验感还是比大型综合性粉丝展要好。
毕竟CP这种大型展会,要考虑的东西比较多,不可能面面俱到,更何况展区那么大,参加过CP的应该都体验过四叶草的死亡坡吧。
CP29二次元大型军事训练
Only展的主办方大多是出于热爱,哪怕是圈内的老粉丝,但至少都是熟悉原著的粉丝,自然会更加注重整个Only的会场布置、舞台节目设计、展台评审、物料分发的设计,准备得更加充分。
以我去年参加的上海Pokemon Only(PMO)为例,主办方从2013年就开始举办PMO,有着相当丰富的经验。
每年PMO都会定一个主题,去年的主题是“Pokémon Vermillion”学院,还根据主题为入场观众准备了一份免费礼物——入学通知书。
以及舞台节目的设计——高校文化节演出。
他们还在会场内设计了一个战斗区,方便粉丝们进行神奇宝贝对战。这真是一次很棒的体验。
最近举办的另一场精彩的Only展览是长沙男排Only展览。
上届积累的口碑让主办方获得了游客的支持,资金也充足,将活动延长至两天,甚至还邀请了排球舞台剧中饰演及川彻的演员秋介由真。
由此可见,主办方与参展方双向的努力,才是办好“唯一体验好、宾主皆宜”的展会的正确方式。
另一方面,有这些为同人爱好者辛勤编织美好梦想的造梦者,当然也有一些躲在暗处观望的投机者,希望借此机会吸引眼球。
爆红圈内争议颇多,越是爆红的IP越容易出现Only鱼龙混杂的情况。比如五一假期上海的《排球少年Only》和长沙的《排球少年O》就大相径庭。
难以想象的温室,竟然是唯一的展厅
当天有参加者举报,主办方存在广告欺诈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场地、免费物资发放、节目安排、管理混乱、卫生条件令人担忧等。
对于参与者来说,每一场Only展会都是一次盛大的约会,他们精心准备饭菜,思考当天要穿什么衣服或玩什么角色扮演。
但主办方的这些做法不仅没能给参与者带来预期的情感价值,反而增加了他们的不愉快感。
这种情况屡见不鲜,但维权手段却十分有限,只能把辛酸与遗憾编成八卦让大家避之不及,但效果微乎其微,主办方还能换个ID,重生。
主办方策划的促销欺诈行为,只是Only众多混乱现象的一个方面。
如今各类Only展的活跃度已经催生出了一个不可小觑的粉丝经济,一些Only展开始以卖羊肉为幌子卖狗肉,利用了广大二次元社区对各类漫画展定义不明确而产生的认知偏差。
全国各类二级以上医院才算重灾区。
从国乙联赛的部分宣传海报中,从流程设计到嘉宾名单都可以看出主办方做了精心的准备,当天大家也玩得不亦乐乎,各种回场照、Cosplay照纷纷出现。
但关键的是,这其中并没有粉丝档位,所以不能算作Only。
只有展览会通常才会有展位招募
但国家乙级联赛通常由官方招募
长此以往,Only这个概念就会混乱,任何不以粉丝交流为主的线下交流会,都能从Only身上分得一杯羹。
而原本应该作为核心的粉丝文化被迫弱化,原本用于交流粉丝作品的聚会被改为具有COSER集邮和强社交属性的聚会。
幸好部分主办方也意识到了问题,试图将其与仅限在后缀上附加“茶会/舞蹈”等额外后缀进行区分,不让前来购买粉丝商品、交流粉丝文化的游客白费力气。
可以看到最后并没有标注风扇产品。
认知偏差导致的体验度下降大家在情感上尚且能够理解,但商业模式入侵Only展场才是真正让众多粉丝爱好者痛恨的。
这类Only展会的主办方可能都不是业内人士,版权意识淡薄,宣传期间的所有资料甚至入场的免费资料都可能来自官方图片的自行印制,难以保证展位上不存在盗版现象。
最近上海杀神独尊传出寻人瓜
粉丝爱好者盗版官方素材,用作地摊商品的现象屡见不鲜,不仅欺骗了不知情的游客,也挤压了正版粉丝地摊的生存空间。
以上只是我对Only表现的观察,目前看来,它有很多隐患,也有很多优点。
我们无法预测它的未来,就像我们谁也没有预料到上海CP的失败一样。只不过现在正处于一个混乱的发展时期。
至于它是否会取代综合扇展,我觉得现在讨论这个话题还为时过早。
从经济角度来说,综合扇子展比Only更划算。
大多数游客肯定会喜欢不止一个作品,如果只参加Only,就得花更多时间去不同的地方,如果遇到同一天安排两场不同的Only演出,那就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了。
而且Only show的票价也不便宜,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人工、场地费用高昂,Only show的票价起步价基本都在80左右,跟综合性的粉丝展票价差不多。
CP29单日票价
FFO 一日票价格
如果Only展会在本地城市举办,那还好,最多坐地铁在城里转一圈就行了;如果Only展会在外地举办,那你就得自己掏交通费、机票、酒店费,这简直是难以想象的,对钱包也不友好。
从这个角度来说,对于更多的人来说,涉及作品、CP、角色更多、范围更广的综合性同人展,整体的时间利用率更高。
不仅如此,综合性的粉丝展览还为一些来自冷暖两个圈子的爱好者创造了一个难得的庇护所。
毕竟对于热圈来说,Only 展确实够多了,而有些温冷圈,要么是缺少足够多的粉丝来支撑一场 Only 展,要么是缺少经验丰富的组织者,现阶段很难组织一场让所有人都能欣赏的 Only 展。
从这个角度看,综合扇展与Only展看似相互竞争,实则相互补充。
或许以后,它们会逐渐融合。
毕竟,一些Only艺术展已经开始采取不同的方式,它们的展览主题不再局限于某件作品,而是定义了一个更广泛的范围。
比如前言中提到的“已故人物”Only和“母亲”Only,近期或许都会在“冷圈”Only展览中见到。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样的合集不也是一场以“Only”为名的综合同人展吗?只是没有那么全面而已。
如果专业课也只能是,快进到万事皆只能
当然,不管是哪种类型的漫画展,都给我们这些二次元人提供了一个不远万里前来参观的理由。
它就像是一个临时的空间站,帮助我们暂时逃离无尽的奔波和无形的压力,去见几个不常见面的好朋友,同坑创造“奇迹”的老婆们,各种Cosplay活动,还有开怀大笑的自己。
一些参考资料:
文章评论
Only展作为二次元文化的一部分,为粉丝提供了独特的线下交流体验,然而其快速发展也带来了混乱和版权问题的隐忧;希望主办方能更加注重品质与原创性保护的同时保持对二次元爱好者的热情服务态度!
这篇文章深入探讨了Only展会的兴起与现状,揭示了其背后的文化、经济和社会因素,作者通过个人经历和观察分析了Only展会的特点和趋势:从CP30的延期到各地ONLY活动的爆发;从中大型综合同人漫画展的竞争压力下降至周末小型商业展览和小型综合性漫画 展的人气低迷等变化中窥见国内动漫会展行业的变革 ,同时指出 Only 作为一种新兴的以单一IP或角色为卖点的线下交流活动 ,虽然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选择并促进了粉丝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 但也面临着版权意识淡薄 、盗版现象严重以及商业模式入侵等问题, 需要主办方和相关机构共同努力解决这些问题以确保only市场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