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二次元 正文

2024扬州木版年画学术交流会:专家学者共议非遗传承与创新

二次元 2024-12-09 22

中新网扬州12月7日电 (朱小英 崔家明)7日,2024年中国扬州木版年画学术交流会在扬州金陵饭店举行。 50余位木版年画专家、学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齐聚江苏扬州,共同探讨木版年画的历史沿革和现实意义。

逾50名专家学者齐聚江苏扬州探讨春节木版年画保护传承_逾50名专家学者齐聚江苏扬州探讨春节木版年画保护传承_

12月7日,5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江苏扬州,共同探讨木版年画保护传承问题。扬州博物馆供图

年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具有辞旧迎新、驱邪避灾、迎福吉祥、教化道德等多种功能。他们一直很受欢迎。它起源于远古时期的原始宗教,历经唐宋元明清不断继承和创新,绵延了数千年。早在汉代,门神的原型就出现在年画中。此后,随着唐代佛经版画的发展、雕刻技术的成熟、宋代市民文化的发展,木版年画在宋代逐渐流行,进入了成熟发展期明清时期,日益繁荣。

逾50名专家学者齐聚江苏扬州探讨春节木版年画保护传承_逾50名专家学者齐聚江苏扬州探讨春节木版年画保护传承_

年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具有辞旧迎新、驱邪避灾、迎福纳祥、道德教育等多种功能。他们一直很受欢迎。图为扬州博物馆展出的年画。扬州博物馆供图

扬州木版年画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先进的木版印刷技术、高超的书籍插图艺术和广阔的商品销售市场,于明代中期应运而生,在康熙、乾隆年间迅速发展。扬州博物馆馆长舒家平在交流会上表示,清朝时期到民国时期火种达到鼎盛,“永生”。这要归功于便利的由于交通条件的限制,扬州木版年画注重南北融合,呈现出世俗文化与精英文化相结合的独特风格,在立意、题材内容、艺术风格、雕刻技术等方面都有创新。在扬州博物馆的不懈努力下,扬州木版年画于2023年11月成功入选江苏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扩大项目名录”,进一步推动了扬州木版年画的发展。推动扬州木版年画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充分利用工作机会。

_逾50名专家学者齐聚江苏扬州探讨春节木版年画保护传承_逾50名专家学者齐聚江苏扬州探讨春节木版年画保护传承

春节期间,中国人贴春联、贴门神的历史由来已久。扬州博物馆供图

交流会上,专家学者从比较的角度讨论了长江流域木版年画的典型代表和艺术特征、大运河流域木版年画的研究、大运河流域木版年画的收藏现状和保护措施等。木版年画新时代木版年画的振兴与创新实践,将从木版年画实现大众化、产业化面临的问题、传统木版年画的传播与影响等六个方面进行交流新年图片在国内外。

扬州文化学者周欣表示,雕刻年画这一符号自古就有。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变化,无论是北方的杨柳青、凤翔、杨家埠,还是南方的桃花坞、绵竹等地,都有极其精彩的木版年画,成为中国最丰富多彩的文化符号。中国传统文化。

春节是中国人民最有仪式感的节日。今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九届例会通过审查,决定将“春节——中国人民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代表名录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张贴年画是春节的传统习俗,如何在当代将这一习俗传承下去,需要创新思路和方法,包括年画的数字化呈现和文创产品的开发。”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执行院长黄杰说。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迎接2025年春节,“年年有福”扬州木版年画展将于2024年12月1日至2025年2月28日在扬州博物馆举办。扬州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本次展览精选了博物馆馆藏精品百余件(套)文物,全面展示扬州博物馆的发展简史、工艺流程扬州木版年画的地域特色及特点.我们期待观众欣赏丰富多彩的年画艺术。 、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 (超过)

科技与社交媒体新著放不下的手机:探讨过度使用对大脑的影响
« 上一篇 2024-12-09
从小背诵诗词的张鑫:母亲引领的诗意童年与自然花园
下一篇 » 2024-12-09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