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元游戏市场分析:长线运营的四大爆款游戏碧蓝幻想FGO阴阳师崩坏3
近年来,随着二次元文化和泛二次元概念的兴起,二次元游戏市场已成为国内乃至全球游戏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九年来,二次元游戏市场尤其是手游,诞生了许多业界认可的优质游戏。然而,随着玩家个人兴趣的转移和时间的推移,其中许多已经慢慢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目前,能够真正实现长期运营的热门二次元游戏并不多。
为此,我们为二次元游戏的长期运营制定了一个“铸造”的基本标准,即连续2年及以上保持行业一流营收或市场或企业业绩等于一流的收入。 。在此基础上,我们最终确定了《碧蓝幻想》、《FGO》、《阴阳师》、《崩坏3》四款产品的大名单。
其中,《碧蓝幻想》连续三年多入选日本十大畅销手游排行榜,为日本国家级游戏;据权威统计,《FGO》自上线以来累计收入超过3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畅销的手游。没有其他 2D 游戏能赚钱。
国区方面,我们选择了《阴阳师》和《崩坏3》作为“代表”。 《阴阳师》无疑是国内二次元游戏市场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爆款”。虽然没有数据提及《阴阳师》的具体收入水平,但作为网易的旗舰产品和网游三部曲,它仍然是畅销书排行榜前十的常客。
至于《崩坏3》,这款游戏让米哈游从一个小作坊一跃成为排队进军A股市场的国内顶尖二次元游戏厂商。与《阴阳师》一样,2016年推出的《崩坏3》也是畅销榜上的常客。
那么,这些在市场上取得成功的二次元游戏如何长期运营呢?今天,我们将从四个维度来探讨一款二次元游戏长期运营的过去、今天和明天的故事。
视听:行业领先的美术和音乐是最基本的保障
无论是10年前的二次元游戏还是现在的二次元游戏,游戏的美术和音乐始终关系到一款游戏是否有潜力成为爆款的基本外在因素。
“外观”的好坏是决定一款游戏能否在市场中脱颖而出的基本前提。至少你得有一款在行业内被谈论的产品,而我们列出的四款产品在艺术和音乐方面做得如何?
让我们从最先推出的《碧蓝幻想》开始吧。
《碧蓝幻想》的美术风格在当今世界无疑是独一无二的。同时,它也是近五年来市面上为数不多的能够保持所有三维画风统一一致的二次元游戏之一。仅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上面《碧蓝幻想》的不凡品质。
Cygames财力雄厚,拥有大量的美术专家,这使得Cygames出品的几乎每款游戏在艺术造诣上都名列行业前列。 《碧蓝幻想》的角色设计交给了Cygames旗下的Cydesignation,由两位日本著名美术设计师皆场秀夫和吉田明彦主要负责。
两人都是FF系列的资深美术设计师。在他们的带领下,《碧蓝幻想》的立绘水平无疑是“手游中的佼佼者”。
音乐方面,《碧蓝幻想》邀请了日本著名电子游戏作曲家植松伸夫担任音乐制作人。植松伸夫参与了FF系列中大量音乐的制作,是FF系列的核心音乐制作人。
一流的音乐和美术制作决定了游戏最初的“卖点”,而2D游戏用户选择2D游戏的原因几乎没有改变。在过去的几年里,美术和音乐这两个外部因素一直是2D用户选择游戏的重要标准之一。
与在美术和音乐方面获得一致好评的《碧蓝幻想》相比,《FGO》的美术在玩家圈子里有些争议。这与游戏本身的故事设定以及制作人的决策有关。
《FGO》是一部关于不同文化体系英雄的故事合集。不同的文化决定了人物画的风格必然存在差异。 《FGO》的美术表现其实算不上顶级系列。它更多地依赖于个别优秀画家的能力,而星月在人物画的处理上也存在这些小争议。
好在《FGO》是一款“厨力”游戏。游戏出色的剧情表现给了玩家无限的“舔卡”空间。 《FGO》汇集了众多日本人气画师的作品。从理论上来说,只要游戏剧情足够精彩,塑造人物的强度不低,那么表现波动较大的美术自然不会成为《FGO》被攻击的弱点。
说完两款日本二次元游戏,我们再来说说两款国产游戏的美术和音乐处理。
《阴阳师》就是在艺术技术层面下功夫的典型。 《阴阳师》主美术戴奇峰曾谈到游戏中的一些故事,谈到《阴阳师》游戏上线时好评率接近100%的美术表现。 《阴阳师》单个角色的制作时间从原画到贴图就接近2个月。从特效到最后的整合,《阴阳师》中人物的技术含量是比较高的。
音乐方面,《阴阳师》原声带由亚洲电影界知名作曲家梅林茂及其团队创作。
最后是《崩坏3》。与其他游戏不同,《崩坏3》是“技术极客”的胜利。自游戏推出以来,《崩坏3》的美术,尤其是顶尖的“卡通渲染”技术,一直是业界内外密切关注的焦点。
关于《崩坏3》的美术我们不需要深究。虽然过去也有不少二次元ACT游戏进行了测试和上线,但最终都成为了《崩坏3》的垫脚石。其中,《崩坏3》在美术上的领先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这些游戏直接输在了起跑线上。
即使在MMD中,《崩坏3》官方版也能胜过其他人,拿出真正的官方逼死粉丝系列。
最基本的要求,一流的美术和音乐制作,只是一款具有长期运营潜力的二次元游戏最基本的要求。有了这些外部条件以及不断的更新迭代,游戏才能长期运营不落后,甚至走在行业前列。
这四款游戏不一定在视听方面做到极致,但至少在某一点上达到了行业标杆水平。
数值:精致的内容,需要可靠的底层数值系统
如果说美术、音乐等外部因素是一款二次元游戏能够长期运营的最基本要求,那么通过不断的运营和更新,丰富游戏的内容,并能够顺利处理运营事件才是最重要的。长期运营一款二次元游戏。对运营进行果断评估。
在这里,我们从玩家和运维的角度来解释为什么可靠的底层数值系统是二维游戏长期运行的必要条件。
我们先来说说玩家的视角。通常玩家并不关心你的游戏能否维持高校的长期运营。底层数值系统反馈给他们的是实际的游戏体验是否合理,是否有足够高的探索和期待。 。二次元玩家都爱“肝”,“肝”是对一个游戏底层数值系统和游戏逻辑结构是否最优的评估。
如果一款游戏的价值无限膨胀,必然会引起玩家的反弹;如果发生运行事故,不能自下而上很好地解决,后果可能会更大。大多数二次元游戏在操作中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这里我们以《碧蓝幻想》为例。
《碧蓝幻想》的开发机制比较复杂。无论是打造稀有角色“十天人”,还是升级特殊武器,都有一个相对繁琐的过程。简单的逻辑结构就是,要做A,需要材料BC和条件D。材料B每天随时都可以获取,C需要特定时间的活动或者特殊奖励,D需要完成特定的任务任务。只有满足所有条件才能实现A。
在这个不断重复的过程中,政府给了玩家肝和休闲的选择,但“碧蓝幻想”、“碧蓝牧场”等“碧蓝幻想”的绰号难道都是徒劳的吗?
《碧蓝幻想》是一款连游戏中最基本的消耗“体力”都可以通过打磨获得的游戏。在此基础上,官方在假期期间免费赠送体力,甚至游戏中最关键的“体力”也免费赠送。 《碧蓝幻想》也明确给出了“抽卡”。
据不完全统计,如果参加了过去一年《碧蓝幻想》的所有游戏活动,大概可以获得1400次免费抽奖。换算成人民币,《碧蓝幻想》每年将为玩家带来近2.5万元的抽卡奖励。
《碧蓝幻想》的运营并非一帆风顺。著名的70万事件甚至改变了日本游戏市场的氪金保障机制。 《碧蓝幻想》躲过了这场灾难,实行了新的保障机制,基本上改变了玩家的生活。氪金习惯。
这种事件对于一般的二次元游戏来说基本上是毁灭性的打击。但《碧蓝幻想》能活下来,游戏最基本的底层数值框架占了很大的功劳。
基于底层价值观构建的品质框架决定了《碧蓝幻想》的运营者在运营游戏时可以根据游戏的需求轻松添加或删除游戏内容。这个前提决定了《碧蓝幻想》的长期运营不会大规模。数值崩溃的情况也决定了大部分“骑士团”最终都会走上肝损伤的道路。
顶尖的美术和音乐制作,加上长期运营的数值框架,这是二次元游戏长期运营的“老手”给其他游戏长期运营的建议。据Fami通统计,2017年日本最赚钱的10款手游排行榜中,《碧蓝幻想》排名第7。2018年,《碧蓝幻想》仍排名第7,但其总收入多出55亿日元。
另一方面,我们从运维的角度来看待长期的运营问题。上面我们提到,玩家的担忧或者顾虑需要运维工程师来解决。在长期运营中,《FGO》这款全球最赚钱的二次元游戏能够提供哪些体验?
《FGO》的工程师们曾经分享过一些关于《FGO》长期运营的有用信息。其游戏更新和数据资源分配是长期运营必须考虑的问题。
该工程师提到,《FGO》在日本上线后上半年性能波动较大,经常面临服务器问题,对团队士气影响较大。不过,得益于团队在数据管理和内容更新方面的处理和应对,《FGO》四年来一直保持着优异的成绩,是全球最赚钱的二次元游戏。
在长期运营中,工程师需要考虑数据结构的可扩展性,即考虑主数据的“可扩展性结构”,使其能够普遍适用于未来的内容。另外,每次更新后,一定要考虑“未来必要的扩展”。
作为《FGO》的长期产品服务器程序员,这位工程师给出了两个建议:应用现有功能。在处理新的功能需求时,工程师应该始终考虑是否有现有的功能可以应用,是否有现有的功能可以应用。功能的扩展能否满足新功能的需求。由于程序的维护成本会随着类似功能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在制作新功能之前必须先确认现有功能。
主动提出实现需求的解决方案:当新的需求只需对现有功能进行微小的改变就可以实现时,工程师可以主动提出更容易实现的解决方案。这避免了类似功能的添加和冗余工作量的产生。在提出建议时,最重要的是了解新功能的目的,其次是正确评估工作量。
可见,一套可靠的底层价值观对于一款二次元游戏的长期运行起到了多么关键的作用。 《碧蓝幻想》和《FGO》这两个例子分别代表了玩家和运营商对于长期运营问题的不同看法,也是最优方案。
IP:泛娱乐运营,扩大用户群
顶尖的美术音乐+精美的操作内容以及能吃苦耐劳的底层数值框架,构成了一款二次元游戏长期成功的基本条件。
满足以上两点的二次元游戏基本上都是市场上口碑较好的产品。如果你想更进一步,成为少数几个站在金字塔顶端的游戏之一,你需要在游戏之外做更多的事情。家庭作业。
网络文学、影视、动漫、游戏等娱乐产业都在大IP时代大放异彩,而IP的运营和发展无疑是二次元长期运营的红利。游戏。在这里,《FGO》自然是最有发言权的。
《Fate》的IP价值我们无需过多阐述。只需要知道,对于日本玩家以及热爱《Fate》IP的玩家来说,星月宇宙对他们的影响并不亚于大名鼎鼎的漫威宇宙。事实上,很多人也将星月视为下一个漫威。
《Fate》是业内最早孵化游戏IP的产品之一,即在游戏本身的基础上推出漫画、小说、动画、衍生游戏等。国内人更喜欢称之为泛娱乐。截至2018年底,《Fate》系列已推出超过21部动画,在哔哩哔哩等视频网站累计播放量超过5亿次。此外,《Fate》系列还推出了超过26部小说和漫画。
《FGO》是《Fate》IP的衍生游戏。历史人物和不同背景的人物在游戏世界中聚集并战斗。游戏的世界观、人物设定、表现手法等基本形成了独特而完整的文化体系。 ,让喜欢《FGO》的玩家沉浸其中,让看过《Fate》系列衍生作品的玩家成为游戏的粉丝。
国内企业不断推出《Fate》系列作品,让《Fate》IP在国内始终拥有很高的讨论度。作为《FGO》国服的运营商,B站已经与《Fate》系列作品有着密切的关系。来历不小。
在这样的背景下,《FGO》通过长期的运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系统。该系统诞生于日本,但已逐渐覆盖国内二维用户群体。精细化IP运营,夯实用户基础,持续反哺游戏本身。
当然,《FGO》本身作为星月IP的衍生品,在先天的提升上就已经获得了IP赋能的游戏,而一款完全原创的二次元游戏又该如何运营长线IP《阴阳师》呢?是最有发言权的。
作为手游时代第一款真正在国内火爆的二次元游戏,前不久刚刚度过三岁生日的《阴阳师》自然是爆款。相比《碧蓝幻想》、《FGO》在业内打造的那套“人生体验”,《阴阳师》的长期运营更符合国内二次元游戏市场的环境。
据伽玛数据《2018年二次元游戏发展现状报告》显示,二次元手游市场增速已连续两年超过国内手游市场增速。但与此同时,国内二次元游戏市场也面临着同质化问题。产品陈旧率严重且较高,只有《阴阳师》、《崩坏3》等少数游戏能够成功运营并保持较高的口碑,更不用说同时满足高口碑和高收入的游戏了。
在此背景下,《阴阳师》聚焦IP。与《FGO》有些类似,但不同的是,《阴阳师》更注重泛娱乐化的布局。基于游戏内社交的优势,更好地挖掘潜在用户。
二次元游戏的泛娱乐布局是《阴阳师》长期运营的关键。我们统计了几款国产二次元游戏的泛娱乐布局,得出了下表:
泛娱乐布局成为当前国内二次元游戏运营的重点。 《阴阳师》三年来持续的泛娱乐布局是保障游戏长期运营的关键,而取得优异成绩的国产二次元游戏无疑已经投入了IP的怀抱泛娱乐运营。
粉丝:赋予伴随游戏一生的资源
首先需要纠正的一点是,在中国,由于《笑傲江湖三》等游戏的影响,同人文化通常被理解为类似于原作第二春的存在。在手游时代,游戏的粉丝文化圈甚至会优先发布主体,为游戏上线前打下群众基础。
其中,时代、玩家习俗、平台等影响较大,打铁还是需要自己努力的。当一款游戏的粉丝创作上升到了文化圈的层面,自然就证明了这款游戏有足够的深度。相反,如果一款游戏本身深度不够,则说明同人创作氛围冷清,需要官方推广或等待机会。
一般情况下,一款游戏的同人文化创作氛围是否优秀,在游戏上线前就可以通过社交圈、同人创作发布平台获得基本反馈。比如今年二次元游戏市场的爆款《明日方舟》,在游戏正式上线之前,P站的提交量就已经超过了1000份,而且这还是在没有官方支持的情况下。
相反,如果一款游戏的粉丝创作纯粹依靠官方推广,利用资金和平台合作来做,那么90%以上甚至不会像直接购买那样现实。
良好的粉丝文化创作氛围也是国产二次元游戏长期运营的背景,而上图中的游戏大多给了用户较大的二次创作空间。简单来说,大部分二次元游戏都致力于打造良好的粉丝创作环境,但只有那些不受官方资金支持、完全融入用户群体的游戏才算良好的粉丝环境。
对此,不少已经停服或面临服务器关闭的二次元游戏都遭受了损失。
以日本最大同人插画交流网站Pixiv上的数据为例,我们文中提到的《阴阳师》《FGO》《崩坏3》都曾在其上举办过多次同人内容创作大赛。此外,《碧蓝航线》、《少女前线》、《机动战队》、《歌姬》等国产游戏也在P站举办过插画大赛,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最后总结:
业界一流的美术和音乐制作是游戏长期运营的最低要求。
拥有一个能承受磨难、持续发展的底层数值框架,决定了游戏运营的上限。
IP的泛娱乐化是目前国产二次元游戏的发展趋势。
良好的粉丝创作环境是决定一款游戏是否具有长期运营活力的标准之一。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