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二次元 正文

小红书超19万篇AI绘画笔记,它为何获关注?会打败人类画家吗?

二次元 2025-05-04 19

在小红书 有关“AI绘画”的笔记数量已超19万篇 在微博建立了超话 在抖音推出了特效 甚至大厂也开始入局 百度 腾讯 蓝色光标等大公司 有的推出了相关产品 有的直接设立了新岗位“AI绘画专员” 所以 AI绘画究竟是什么 为何能从上到下 从里到外都受到关注 年轻人为何喜爱它 它最终会击败人类画家吗 ?

作者|嘴嘴

编审| 时光

编辑| 半岛

来源| Vista氢商业(ID:Qingshangye666)

人类正在试图驯服AI。

如果说此前的AI绘画如同人工智障,就像“AI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所形容的那样,一不小心就会把人“画”成狗;那么如今,中国互联网上到处飘着关于驯服AI的攻略贴,诸如“大师之作”“紧致的五官刻画”“绝世美人”等,只需在相关程序里添加几个关键字,几分钟后(排队时间长短取决于运气)就能得到漫画版、古风版、油画版等堪比大师之作的肖像画 。

甚至只要选好关键字,连宠物都能变成小王子,韩剧《你回来了》里的猫男主坚持不住时会变回原身,现在只要输入“母女”“妈妈抱着女儿”等关键字,就能得到一个永久存在的“宝贝女儿”。

图片

小红书@小懂事鹅

当然,要是真的调不好关键词,那也没什么大问题。随便打开一个网购平台,比如咸鱼。只需花费2到3元,就能得到“职业画师”的作品。像“快速出”“走量AI绘画代跑生图照片”这样的广告语到处都是。

要是仅到这种程度,那AI绘画或许只是网友们凑个热闹,然而如今,AI绘画不但火了,而且还渐渐形成了产业链。

在小红书,有关“AI绘画”的笔记数量已超19万篇,微博创建了超话,抖音推出了特效,甚至大厂也开始涉足,百度、腾讯、蓝色光标等大公司,有的推出相关产品,有的直接设立新岗位“AI绘画专员” 。

所以,AI绘画究竟是什么?为何能全方位获得关注?年轻人为何喜爱它?它最终是否会战胜人类画家?

智障狗狗vs老干妈辣妹

AI绘画是AIGC技术应用的分支之一,AIGC即人工智能生产的内容,它和最近大火的元宇宙有点关系,其基础原理和打败柯洁的“围棋大师”AlphaGo类似,都是通过算法学习,即大量学习人类作品,然后进行模仿。

实际上,AI绘画早就出现了,只是早期的AI不太智能(当然现在有时也仍然存在问题),生成所需时间长,操作难度大,功能仅局限于风格转换,所以创作出来的作品大多是抽象的难看之物,且只在程序员的小圈子里流行 。

直到今年,AI绘画有了显著进步,在质量方面提升明显,在速度方面也大幅提高,所以,清华大学清新时报将2022年称作AI绘画元年。8月22日,拥有59亿张图像的AI绘画算法Stable Diffusion宣布开放源代码,全球技术开发者均可在此进行二次开发。

这当然涵盖了中国开发者们,他们大力推行“拿来主义”,很快,有关AI绘画的小程序在中国互联网上出现了,有关AI绘画的软件也在中国互联网上出现了,比如小程序意间、盗梦师,软件unidream,网站draft.art,还有高级玩家们使用的电脑程序Disco Diffusion、Stable Diffusion、Midjourney等等。

AI绘画产品进入中国后,操作变得极为简单,任何东西引进中国后都会出现类似情况,存在义乌与价格的较量,也有技术与使用门槛的博弈。使用这些程序后会发现,无需具备任何美学素养,只要能认识几个汉字,就能得到让新海诚看了都自愧不如的漫画版美少女。

图片

类似的关键词攻略在网上随处可见,图源小红书@铃兰咩

当然也有像我这样的懒鬼,直接照搬小红书上的攻略,无需浪费脑细胞绞尽脑汁去调节关键字,只要轻轻动一下手指头,就能成为重生版的中国画师,呈现后现代主义风格,像新梵高或莫奈一样,不管是赛博朋克风格,还是克苏鲁巨物风格,只要我想,只要我敢,什么风格都好说 。

数字艺术的门槛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低 ,于是网友们掀起了这场手指上的狂欢 。

自作主张型。

大概在AI的认知里,任何事物都能够被转化为狗。相对合理些的是“养母变为生母”,将人与狗绘制成狗狗。而过于猎奇的情况是万物都成为狗,比如大腿、手掌,甚至直接把脖子上的这块肉变成一个狗头。当然,AI绘画并非仅有这点小问题,还存在无中生友、变更性别、把人画成象/猫/机械战士等情况,确实是充满了想象力。

图片

小红书@谢宇川川

过于智能型。

如果说上述类型足够愚蠢,那么现在所谈的又太过智能。只要关键词填写得好,就能保证鸡精变成精,老干妈变成辣妹。只需动动手指,便可以得到一个被辣椒环绕,身着黑色女仆装的长腿红发少女。AI绘画确实有一定水平。但它能召唤出调料瓶的本体,大概陶华碧女士也未曾想到这件事。

图片

小红书@袄子仙

在AI的创作下,任何事物都能够发生基因突变,小学生必备的用品卷笔刀、圆规、跳跳青蛙变成二次元美女已是常见的情况,就连当下大火的世界杯吉祥物“馄饨皮”以及大力神杯都变成了可爱萌妹。确实只要画师紧跟热点,那么想要什么就能创作出什么。

图片

小红书@袄子仙

深得我心型。

在AI的笔下,毛孩子可以呈现出别样形象,它可以是可爱萌妹,也可以是妖艳少年。只需“妈妈抱着女儿”“白色头发小女孩”“搂”等简单几个关键字,就能快速还原老母亲的爱。这引得网友感叹:“AI把我幻想的都画了出来!”

图片

小红书@Lulu

对于绝大多数网友而言,他们热衷于为自己的照片做修饰。10年前,他们想尽办法用好卡西欧拍照神器,后来则是借助美图秀秀,进行修图、加滤镜、调整角度等操作。如今,AI绘画实现了升级,要是想要漫画版、古风版、韩剧版的肖像画、婚纱照以及全家福 ?没有任何问题,氛围感被充分营造出来,着重突出大眼睛以及精致的头发,再点上大师的作品……AI绘画能够满足你所有的想象。

所以必须承认,AI绘画很有科技感,也很有创意,因为熊猫头这个经典形象都被改成美少年了。在人类的影响下,AI变得越来越超乎想象,经典影视剧表情包无一幸免。猴哥是萌系美少年,银角大王变成了白毛红瞳的病娇版俊哥,《西游记》真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还有嬛嬛和四郎,“食屎啦你”的张学友以及钢筋铁骨王境泽,他们都从现实走向动漫,在AI的世界里活灵活现 。

图片

小红书@袄子仙

所以能够讲,AI绘画走红是有其缘由的。根据南方周末的报道,在Stable Diffusion开源后的不到一个月时间里,AI所创作的作品数量,已然超过了人类画家于过去几十年间,在全球CG专业美术社交网站Artstation上所发布的作品总量 。

AI绘画目前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AI画不好手,又例如为了快速出图,要么充钱,要么看广告,否则就得排8000人的队,然而,与最初将人智障地变成狗仅博“轻松一笑”不同,此次AI绘画真正触动了用户内心。

毕竟,谁不希望免费获得一个属于自己的二次元头像呢?所以,网友们热衷于不断提升技术,或者选择躺平等待现成的答案,尽情享受从菜鸟转变为画家的巨大跨越。

人类画师努力千年,终究败走AI?

AI绘画的奇点已经到来。

刘慈欣在短篇小说《诗云》里描写过一个神级文明,神喜爱李白,于是它想尽各种办法创造了一个克隆李白,可是,克隆李白没有太白那种浪漫的劲头,写不出好诗。基于此,神级文明学遍了所有汉字的排列方式,发誓打造出一片能写出好诗的诗云 。

而如今,人类已获得比肩神明的技术,无需那么费事。19世纪的“新技术”摄影,既未被画家联名反对的声音淹没,也未造成绘画“死亡”。如今,AI绘画在一片抗议声中,也收获了不少“打不过就加入”的拥护者 。

在小红书上,关于“AI绘画”的笔记数量已超过19万多篇,还衍生出了“AI绘画关键词”“AI绘画宠物”“AI绘画软件”“AI绘画婚纱”等相关词条;抖音直接推出了“AI绘画”特效,无需使用小程序、专门下载软件,直接一键生成(不过操作空间有限),就能得到一张动漫版的自己,目前已有近1600万人使用过,该特效位于热门榜首位 。

就连之前没什么名气的小程序也在这场狂欢中获得了好处。拿“意间”来说,这个小程序9月30日才上线,然而仅仅过了43天,到11月12日,用户就从0增长到了117万人,其中,11月11日当天增加的用户多达65.7万人 。

图片

意间日访问人数增长趋势,图源“意间AI绘画”公众号

至此,AI绘画的火热仅在用户端有所体现。实际上,AI绘画早已在媒体领域、建筑领域、游戏影视等领域引发热潮。6月11日,英国老牌杂志《经济学人》率先尝试,经过250次尝试后,从AI绘图生成的1000张图片中挑选出一张作为当期杂志的封面,报道主题“人工智能新前沿”正是给AI输入的绘图指令。

图片

AI设计的《经济学人》封面,图源南方周末

所以,国内大厂纷纷进入相关领域抢占市场也就不足为奇了。8月,百度推出了首款AI绘画产品“文心一格”。据Tech星球消息,腾讯目前已上线“QQ小世界AI画匠”活动,并且在小范围内测试“玩句”APP。甚至为了能尽快在这一领域取得优势,百度还推出了“AI绘画专员”,其工作职责之一是熟练掌握当下这些热门的AI绘画产品。国泰君安传媒首席分析师陈筱还指出,在未来五年,AI绘画有希望参与到10%-30%的图像内容生成工作中,下一代互联网有望成为AI绘画的关键着力点,相应地,或将拥有600亿元以上的市场规模。

但是热潮过后 ,人们开始反思 ,这个潘多拉的魔盒打开得是否过快 ?AI是否在扼杀艺术 ?还有 ,使用AI绘画时 ,我们还面临哪些风险 ?

最贴近用户的是隐私泄露问题,你的隐私正被人窥探,有10000个人在窥探 。

现在,有部分用户在社交媒体上指出,他们使用新手机号注册,却仍被诈骗电话钻了空子。而如今AI绘画产品是否涉嫌过度收集用户个人信息,还不得而知。毕竟,2019年陌陌推出的换脸软件ZAO突然爆红,当时谁也没想到最后竟落得被封杀的结局。

而被侵犯的不仅仅是用户的权利,艺术家们才是冤大头。

波兰概念艺术家格雷格·鲁特科夫斯基是AI绘画系统Stable Diffusion颇为青睐、常用来模仿的对象之一,在仅仅一个月的时间里,AI将他的名字作为关键词使用了93000多次,而米开朗琪罗、毕加索、达·芬奇等大师的名字被使用的次数为2000多次。(当然这些数据到了中国都会得到质的飞跃)。

图片

在小程序“意间AI绘画”上,大师的风格触手可得

那艺术家们会抗议吗?答案是肯定的,基于Stable Diffusion的日本AI绘画网站mimic在8月29日上线首日,便遭到众多漫画家集体谴责,他们要求开发者禁止AI模仿自己 。艺术家们提出了抗议,AI绘画系统Midjourney创始人大卫·霍尔兹(David Holz)对此作出回应,艺术家们觉得这个工具挺有意思,还希望AI能更出色地“窃取”他们的风格,进而将其当作创作流程的一部分,他表示“这让我感到很惊讶” 。

既然抗议没有效果,那么可以说AI绘画违法吗?很遗憾,不可以这么说。因为AI绘画的原理和人类学习相似,并且学习行为不违法,所以很难判断AI绘画有没有侵犯他人版权。北京瀛和律师事务所律师黄群辉解释称,法律允许对作品进行非商业用途的学习,法律有权禁止他人利用作品谋利,却不能禁止个人的学习、研究或欣赏行为。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AI绘画不存在风险。据了解,Stable Diffusion允许用户生成名人肖像、裸体等图像,所以已经有人借助AI绘画的自由性创作出了色情、暴力等让人不适的图片,也有人生成了“塔利班的侃爷”等具有争议性的图片,甚至还出现了基于Stable Diffusion的色情图片生成网站。

除此之外,关于AI绘画的反思还有是否会取代人类。

一百多年来,绘画艺术持续遭受新技术的威胁,摄影曾给美术带来极为严重的恐慌,甚至致使画像师行业走向凋亡,Photoshop等制图软件又把绘画从纸笔引领至数位板时代,这一回,曾经被视作AI无法涉足的艺术领域,最终也被AI攻克。8月,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博览会新兴数字艺术家竞赛中,一幅画作获得了最高奖,这幅画作是由Midjourney生成的《太空歌剧院》(Théâtre D'opéra Spatial),它打败了所有人类画家 。

图片

《空间歌剧院》(Théâtre D'opéra Spatial),图片来源为南方周末 。

AI绘画创作出来的作品能够被称作艺术吗,它最终是否会替代人类画师 ?

“这其实是一个伪命题”。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的副教授张激觉得,AI绘画不仅有人类的气息,并且比不少人画得还好,这是由于AI的学习能力以及速度远超普通人,它会比大师之外的普通艺术从业者画得都要好 。《太空歌剧院》虽遭到众多参赛者指责,然而竞赛组委会并未收回该奖项 。

但就如同画师不存在低级和高级的区别一样,对于一些重复性高且有明确步骤的创作而言,与其说是AI取代了人,不如说是在资本参与的情况下,这种创作本身被一种成本更为低廉的方式给取代了。并且,让AI广泛流行的,并不只是在绘画领域,一秒就能出稿的新闻机器人,其写稿速率早就超过了绝大多数新闻人 。然而,当下的AI不够聪慧,不能百分百完成规定动作,因此仍需人的参与,不然“不养废人”的大厂不会特意设立一个AI绘画专员的岗位 。

图片

有关AI绘画的岗位,图源脉脉

实际上,今天所讨论的全部问题并非 AI 绘画所特有的,而是人工智能技术共有的问题。所以,这并非是打不打开的问题,而是我们一直身处魔盒之中。

AI绘画的发展类似很多智能技术,一开始门槛高且价格昂贵,后来全民普及且使用简单,就像20多年前拥有大哥大是街上最靓的仔,如今还晒入手最新款苹果会被嘲得渣都不剩;1946年美国军方定制出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时,我们连通电问题都没解决,到现代打工人去迪士尼都扛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 。

AI绘画同样是这样,它原本需要进行繁琐的代码编写,还要进行参数设置,现在却变成了一个所有人都能够使用的小程序,或是手机软件,甚至是滤镜。

我们是否应该对它保持警惕呢?也许是这样,然而拍完照片后必须经过处理才能发布到朋友圈,这已然成为现代年轻人之间不言而喻的准则,甚至逐渐演变成了衡量友谊的标准 。

不过,当第一次体验到自拍能在5秒钟内变成二次元漫画人物时,会觉得兴奋,也会觉得新奇,就如同人类第一次看到火时的感觉,虽害怕,却仍跃跃欲试。

话题互动

您对AI绘画有何看法?

欢迎在留言区发表您的观点

加入私密社区

理解直播就像理解猿人般复杂,聊聊未来直播及七个惊悚预言
« 上一篇 2025-05-04
暑期霸屏神剧延禧攻略,因女主性格吸睛成最大赢家
下一篇 » 2025-05-04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