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叙说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局部 (简明算法)

本文目录导航:
简明叙说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局部
计算机系统关键由以下几个组成局部:1. 配件:包含中央解决器(CPU)、内存、硬盘、显卡、显示器、主板、电源、键盘、鼠标等。
这些是计算机的基础结构,担任数据的解决和存储。
2. 软件:包含操作系统、编程言语、数据库治理系统、运行软件等。
这些是计算机的软件环境,用于治理和控制配件,成功各种配置。
3. 网络:计算机可以经过网络与其余计算机启动通讯,成功资源共享、数据传输等配置。
在实践运行中,计算机系统还须要思考安保、稳固性、可保养性等起因,以确保系统的反常运转。
简明说明计算机有哪几局部组成,个局部的配置是什么
关键分为五个局部:1. 控制器(Control):是整个计算机的中枢神经,其配置是对程序规则的控制消息启动解释,依据其要求启动控制,调度程序、数据、地址,协调计算机各局部上班及内存与外设的访问等。
2. 运算器(Datapath):运算器的配置是对数据启动各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即对数据启动加工解决。
3. 存储器(Memory):存储器的配置是存储程序、数据和各种信号、命令等消息,并在须要时提供这些消息。
4. 输入(Input system):输入设施是计算机的关键组成局部,输入设施与输入设施合称为外部设施,简称外设,输入设施的作用是将程序、原始数据、文字、字符、控制命令或现场采集的数据等消息输入到计算机。
经常出现的输入设施有键盘、鼠标器、光电输入机、磁带机、磁盘机、光盘机等。
5. 输入(Output system):输入设施与输入设施雷同是计算机的关键组成局部,它把外算机的两边结果或最后结果、机内的各种数据符号及文字或各种控制信号等消息输入进去。
微机罕用的输入设施有显示终端CRT、打印机、激光印字机、绘图仪及磁带、光盘机等。
简明说明计算机系统的导致与上班原理
计算机的上班原理
半个世纪以来,计算机已开展成为一个宏大的家族,虽然各种类型的性能、结构、运行等方面存在着差异,然而它们的基本组成结构却是相反的。
如今咱们所经常使用的计算机配件系统的结构不时沿用了由美籍驰名数学家冯?诺依曼提出的模型,它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施、输入设施五大配置部件组成。
随着消息技术的开展,各种各样的消息,例如:文字、图像、声响等经过编码解决,都可以变成数据。
于是,计算机就能够成功多媒体消息的解决。
各种各样的消息,经过输入设施,进入计算机的存储器,而后送到运算器,运算终了把结果送到存储器存储,最后经过输入设施显示进去。
整个环节由控制器启动控制。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配件组成及上班原理示用意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系统包含:配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配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相互依赖,无法宰割,两个局部又由若干个部件组成。
配件系统是计算机的“躯干”,是物质基础。
而软件系统则是建设在这个“躯干”上的“灵魂”。
计算机配件
计算机配件系统由五大局部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施、输入设施。
中央解决器 (CPU --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
CPU的外部结构可分为控制单元,逻辑单元和存储单元(寄存器)三大局部。
假设将CPU集成在一块芯片上作为一个独立的部件,该部件称为微解决器(Microprocessor,简称MP)。
CPU的上班原理就象一个工厂对产品的加工环节:进入工厂的原料(指令),经过物资调配部门(控制单元)的调度调配,被送往消费线(逻辑运算单元),消费出成品(解决后的数据)后,再存储在仓库(存储器)中,最后等着拿到市场下来卖(交由运行程序经常使用)。
1.运算器:是计算机中启动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部件,理论由算术逻辑运算部件(ALU)、累加器及通用寄存器组成。
2.控制器:用以控制和协调计算机各部件智能、延续地口头各条指令,理论由指令部件、时序部件及操作控制部件组成。
CPU 的关键性能目的是字长和主频。
字长表示CPU每次计算数据的才干(二进制的位数)。
如及Pentium系列的CPU一次性可以解决32位二进制数据。
主频也叫时钟频率,单位是MHz,用来表示CPU的运算速度。
CPU的主频=外频×倍频系数。
很多人以为以为CPU的主频指的是CPU运转的速度,实践上这个意识是很全面的。
CPU的主频表示在CPU内数字脉冲信号震荡的速度,与CPU实践的运算才干是没有间接相关的。
当然,主频和实践的运算速度是无关的,然而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定的公式能够成功两者之间的数值相关,而且CPU的运算速度还要看CPU的流水线的各方面的性能目的。
由于主频并不间接代表运算速度,所以在必定状况下,很或者会产生主频较高的CPU实践运算速度较低的现象。
因此主频仅仅是CPU性能体现的一个方面,而不代表CPU的全体性能。
时钟频率关键以MHz为单位来度量,理论时钟频率越高,其解决速度也越快。
目前的干流CPU的时钟频率已开展到500MHz以上,甚至高达2GHz(2000MHz)以上。
3.存储器 存储器的关键配置是用来保留各类程序的数据消息。
存储器可分为主存储器和辅佐存储器两类。
①主存储器(也称为内存储器),属于服务器的一局部。
用于寄存系统以后正在口头的数据和程序,属于暂时存储器。
①辅佐存储器(也称外存储器),它属于外部设施。
用于寄存暂不用的数据和程序,属于终身存储器。
存储器与 CPU的相关可用右图来表示。
(1)内存储器
一个二进制位(bit)是导致存储器的最小单位。
实践上,常将每 8位二进制位组成一个存储单位,简称字节(Byte)。
字节是数据存储的基本单位。
为了能存取到指定位置的数据,给每个存储单元编上一个号码,该号码称为内存地址。
度量内存关键性能目的是存储容量和存取时期。
存储容量是指存储可容纳的二进制消息量,形容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是字节。
消息存储单位 消息的单位常驳回位、字节、字、机器字长等。
1、位(bit,缩写为b) 度量数据的最小单位,表示一位二进制消息。
2、字节(byte,缩写为B)
一个字节由八位二进制数字组成,1byte=8bit。
字节是消息存储中的基本单位。
每个英文字母要占一个字节,一个汉字要占两个字节。
其它罕用单位有:
KB(千字节) 1 K=1024 B MB(兆字节) 1 M=1024 K GB(吉字节) 1 G=1024 M
3、若干个字节导致一个存储单元,每一个存储单元都有一个惟一的编号,称为“地址”,经过地址对存储单元启动访问。
4、字(word) 字是一个存储单元所存储的内容。
罕用的固定字长有8位、16位、32位等。
5、机器字长 机器字长指一个存储单元(或一个字)所含有的二进制数的位数,它是权衡计算机精度和运算速度的关键技术目的。
机器的配置设计选择了机器的字长。
千,1KB=2的10次方=1024B,
兆,1MB=2的20次方=1024*1024B=1024KB,
吉,1GB=2的30次方=1024*1024*1024B=1024MB,
太,1TB=2的40次方=1024*1024*1024*1024B=1024GB,
拍,1PB=2的50次方=1024*1024*1024*1024*1024B=1024TB,
艾,1EB=2的60次方=1024*1024*1024*1024*1024*1024B=1024PB,
泽,1ZB=2的70次方=1024*1024*1024*1024*1024*1024*1024B=1024EB,
尧,1YB=2的80次方=1024*1024*1024*1024*1024*1024*1024*1024B=1024ZB
存取时期是指存储器收到有效地址到在输入端产生有效数据的时时期隔。
理论存取时期用纳秒为单位。
存取时期愈短,其性能愈好。
内存储器按其上班方式可分为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 RAM)和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简称 Rom)两类。
RAM在计算机上班时,既可从中读出消息,也可随时写入消息,所以, RAM是一种在计算机反常上班时可读/写的存储器。
在随机存储器中,以恣意秩序读写恣意存储单元所用时期是相反的。
目前一切的计算机大都经常使用半导体随机存储器。
半导体随机存储器是一种集成电路,其中有不可胜数个存储单元。
依据内存器件结构的不同,随机存储器又可分为静态随机存储器(Static RAM,简称 SARM)和灵活随机存储器(Dynamic RAM,简称 DRAM)两种。
静态随机存储器(SARM)集成度低,多少钱高。
但存取速度快,它罕用作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Cache是指上班速度比普通内存快得多的存储器,它的速度基本上与 CPU速度相婚配,它的位置在 CPU与内存之间 (如下图所示)。
在理论状况下, Cache中保留着内存中局部数据映像。
CPU在读写数据时,首先访问 Cache。
假设 Cache含有所需的数据,就不须要访问内存;假设 Cache中不含有所需的数据,才去访问内存。
设置 Cache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机器运转速度。
灵活随机存储器经常使用半导体器件中散布电容上有无电荷来表示 “0”和 “1”的,由于保留在散布电容上的电荷会随着电容器的漏电而逐渐隐没,所以须要周期性的给电容充电,称为刷新。
这类存储器集成度高、多少钱低、存储速度慢。
随机存储器存储以后经常使用的程序和数据,一旦机器断电,就会失落数据,而且无法复原。
因此,用户在操作计算机环节中应养成随时存盘的习气,免得断电时失落数据。
只读存储器(ROM)只能做读收操作而不能做写入操作。
只读存储器中的消息是在制作时用专门的设施一次性性写入的,只读存储器用来寄存固定不变重复口头的程序,只读存储器中的内容是终身性的,即使关机或断电也不会隐没。
目前,有多种方式的只读存储器,它们在特定条件下可以擦除,重写消息,经常出现的有如下几种:
PROM: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 (Programmable ROM)
EPROM:可擦除的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ROM)
EEPROM:可用电擦除的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onic Erasable ROM / E2PROM )
CPU(运算器和控制器)和主存储器组成了计算机的服务器局部。
(2)外存储器
外存储器大都驳回磁性和光学资料制成。
与内存储器相比,外存储器的特点是存储容量大,多少钱较低,而且在断电的状况下也可以常年保留消息,所以称为终身性存储器。
缺陷是存取速度比内存储器慢(依托机械转动选用数据区域),经常出现的外存储器有以下几种:
硬盘:硬盘的特点是牢靠性高,存储容量大,读写速度快,对环境要求不高。
缺陷是不便于携带,切上班时应防止振动。
光盘:光盘是用光学的方式制成的,光盘盘片上有一层可塑资料。
写入数据时,永高能激光束照耀光盘片,可在可塑层上灼出极小的坑,并以有无小坑表示数字 “ 0”和 “ 1”,当数据所有写入光盘后,再在可塑层上喷涂一层金属资料,这样光盘就不能再写入数据。
再读出数据时,永低能激光束入射光盘,应用盘外表上的小坑敌对面处的不同反射来辨别 “ 0”和 “ 1”。
目前微型计算机中大都配有只读式光盘(COMPACT DISK READ ONLY MEMORY,简称 CD-ROM),每张关盘容量可达 650MB,DVD可达4G,可寄存程序,文本,图象,音乐和电影等各种消息。
4、输入设施
键盘(Keyboard )、鼠标(Mouse )、手写笔、触摸屏、麦克风 、扫描仪(Scanner )、条形码扫描、视 频输入设施。
5、输入设施
o显示器(Monitor ):目前关键有 CRT (阴极射线管)显示器和 LCD 液晶显示器。
o打印机(Printer ):关键有针式打印机、喷墨打印机、激光打印机。
o绘图仪 o音箱
*总线
计算机总线是一组衔接各个部件的公共通讯线。
计算机中的各个部件是经过总线相连的,因此各个部件间的通讯相关变成面向总线的繁多相关。
然而任一瞬间总线上只能产生一个部件发往另一个部件的消息,这象征着总线只能分时经常使用,而这是须要加以控制的。
总线经常使用权的控制是设计计算机系统时要仔细思考的关键疑问。
总线是一组物理导线,并非一根。
依据总线上行送的消息不同,分为数据总线DB(Data Bus)、地址总线AB(Address Bus)和控制总线CB(Control Bus)。
① 地址总线
地址总线传送地址消息。
地址是识别消息寄存位置的编号,主存储器的每个存储单元及 I/O接口中不同的设施都有各自不同的地址。
地址总线是 CPU向主存储器和 I/O接口传送地址消息的通道,它是自 CPU向外传输的单向总线。
地址总线的位数选择了CPU可间接寻址的内存空间大小,比如8位微机的地址总线为16位,则其最大可寻址空间为2^16=64KB,16位微型机的地址总线为20位,其可寻址空间为2^20=1MB。
普通来说,若地址总线为n位,则可寻址空间为2n字节。
②数据总线
数据总线传送系统中的数据或指令。
数据总线是双向总线,一方面作为 CPU向主存储器和 I/O接口传送数据的通道。
另一方面,是主存储器和 I/O接口向 CPU传送数据的通道,数据总线的宽度与 CPU的字长无关。
理论与微解决的字长相分歧。
例如Intel 8086微解决器字长16位,其数据总线宽度也是16位。
须要指出的是,数据的含意是狭义的,它可以是真正的数据,也可以指令代码或形态消息,有时甚至是一个控制消息,因此,在实践上班中,数据总线上行送的并不必定仅仅是真正意义上的数据。
③控制总线
控制总线传送控制信号。
控制总线是 CPU向主存储器和 I/O接口收回命令信号的通道,又是外界向 CPU传送形态消息的通道。
咱们理论用总线宽度和总线频率来表示总线的特色。
总线宽度为一次性能并行传输的二进制位数,即 32位总线一次性能传送 32位数据, 64位一次性能传送 64位数据。
总线频率则用来表示总线的速度。
文章评论